鲜花与教育 有一个简单的故事,读了好几遍,但一直读不厌。 在一所小学附近有个花园,一年四季鲜花争奇斗艳。但是这儿的花却会在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消失或毁坏。后来,换了一个牧师。{yt}早晨,一群学生走过来,其中一位小男孩问牧师:“爷爷,我能摘一朵花吗?”牧师同意了并和蔼地问他:“你想要哪一朵?”小男孩看了一会儿,选中了一朵开得正艳的郁金香。但最终小男孩没有把花带走。那{yt},向牧师要花的学生很多,有20几个,牧师都同意了。但最终,鲜花都留在了花园里。 很疑惑这位牧师到底有什么神奇的方法,既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能把花留在花园里。揭晓谜底,其实很简单。牧师在小男孩选好花后,说:“这花归你了,孩子。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啊,如果你把它留在花枝上,它可以开好几天。如果你现在把它摘下带走,那只一会儿,它就枯萎了。你愿意用哪一种方法呢?”小男孩想了好一会儿说:“那我还是把它放在这儿吧,等放学后我再来看它。”“那好,”牧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张思民”。牧师把同样的话对其他的学生说,他们都像小男孩一样同意把花留在花园里了。等他们放学回来,他们看到自己选定的花茎上都挂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这使他们都激动不已,于是要花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定期给花浇水、上肥、除虫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在这个故事中,这位牧师是否比我们更有教育的艺术性呢?简单的语言和举动,却寓教育以无形,在春雨润物中既使学生因为爱花想要花的愿望得以实现,又使他们爱花的行为得到了矫正。 由此,想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的爱迪生,您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故事中的牧师用自己的心灵体会到了孩子的爱花的心理,顺应了孩子爱花的天性,从而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又保护了花。他蹲下了自己高大的身躯,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上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又保护了花。我们可以推测之前的牧师面对孩子要花或摘花的时候,或许是答应孩子的要求,让他们把花摘走;或许是训斥、责骂私摘、毁坏花的孩子;或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言语教育孩子,要爱花,不能毁坏鲜花。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花还是没了或是毁坏了。善意的目的,美好的愿望,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试看三种方法,{dy}种方法似乎让孩子爱花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但孩子还是不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爱花;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则是以成人的思维去教育孩子,告诉他们该怎样做,可成效也不明显。我们的教育,如果对每一个孩子都像之前的牧师一样,即使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这种目的也是我们灌输给孩子的,而不是考虑到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在面对孩子的愿望或错误时,适时地蹲下我们高大的身躯,适当地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恰如其分地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从孩子的角度、思维、天性去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去感染学生,或许会有异想不到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