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隐患_明人忧天_百度空间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目前以欧洲为主的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这场争论在中国消费者中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投放市场,人们将会更加xx。
    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来闯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因此卖给消费者的{dy}种转基因食物是西红柿。
现状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在我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个,其中有3个涉及食品,即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那么,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敢吃吗?消费者能接受吗?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有副作用吗?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一旦变成粮食和农副产品,让我们一日三餐皆不离,是不是连同那些抗虫基因也消化了呢?愈来愈耐贮藏的西红柿会引起人体的变异吗?由此,在英国曾发生由抗虫土豆引起的环保组织狂摔超市中的基因食品、各种媒体纷纷声讨转基因食品的事件。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虽然大多数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但仍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在此情况下,转基因技术(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xx,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和办法,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方面。我国正在起草的命名为《中国生物安全国家框架》的法规,规定了本着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负责的态度,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广泛性、潜在性、长期性、严重性上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曾参与英国“多利羊”的克隆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xx原有不利性状。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xxxx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对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副作用的问题,罗教授认为是不会的,一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二是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总之,转基因食品的前景是乐观的。
  至于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主席陈黄穗介绍,为保护消费者,国际消联向联合国食品委员会建议:转基因食品应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知道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选择这类食品。
安全性评估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xxx耐性等方面。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谢利1918年所著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他{zh1}被自己创造的怪物所毁灭。现在欧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谓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他们的担忧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是近20年的事,由于其孕育着巨大的希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xx。西方国家在1990年还没有正式种植转基因作物,到了1999年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公顷。全世界转基因种子的销售额在1995年仅为7500万美元,而1998年已飚升至15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
  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欧洲的情况却不一样,阻力很大。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将信将疑。自从发生了疯牛病、二恶英污染事件后,公众更是心有余悸了。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公众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
  欧盟在去年4月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投放市场,今年又进一步作出决定,暂停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少数自愿试种基因改良作物的农场主受到其他农场主的抗议,试种的作物常常遭到毁坏。今年八月下旬以后的一段时间,法国的农民把水果蔬菜,甚至牛粪倾倒在一些麦当劳快餐店门前,抗议他们出售的牛肉面包和土豆中含有转基因食物。美国认为欧洲的行动比“香蕉战”和“牛肉战”更为严重,扬言要报复。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涉及范围较广的各种利益集团,从绿色和平组织到农场主协会到基督教会等等,他们的反对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
  {dy},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派则反驳说,现今的各种庄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种,否则人们吃的蔬菜就该跟动物吃的草一样。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是否安全?对这一点,支持派强调,迄今为止并无够资格的研究机构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但他们对长远的影响还只能作推论,一时难以取得全面的证据以服人。
  第三,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一直把这类非主要作物当作补充食物或作为饲料。美国渔类和野生动物管理署已发现有74种植物品种受除草剂影响而濒临灭绝。
  另外,转基因技术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有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销售给农民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印地安那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玛莎·克劳奇的研究表明,这种绝育基因有可能在无意中使其他作物也变成不育。
  此外,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流窜”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而难以控制;或者使害虫体内产生抵御杀虫剂的抗体。另外,有些小生物吃了具杀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可能灭绝。支持派则指出,农业生产本身是一种有损环境的活动,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损害不会比传统农业更大。植物自身具备了抗虫能力,农民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对环境和生物保护是有利的。
  这类争论在短时间内不易得出结论。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首先是新开发的品种本身还不完善,其于人体和环境的中长期影响尚待观察,人们表示担忧是有正当理由。其次,总会有一些意识保守的人对新科技产物不习惯,拒绝接受。再有就是受贸易利益冲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利用转基因食品的不够完善而大打贸易战,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中国现状

  2006年3月20日开始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只要求被列入目录的转基因生物产品必须进行标识。
  在一些超市中发现,很少有食品油都没标注“转基因产品”或“以转基因原料制成”等标识。有些产品倒是在精美的标签上印了“不含胆固醇”等字样。巧克力、蕃茄酱等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也只是在标签中印上了“不含防腐剂”、“不含黄曲霉素”。转基因食品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对此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能有一种恐惧感。商家如果贴出转基因标识,可能对自身销量有影响。

转基因食物的五大隐患

  虽然转基因食品研究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提高产量、增强自身抗病抗虫等优点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其潜在的风险,如过敏性、毒性及对环境影响也令世人xx。   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xxx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xx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xx,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xx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zh1},生物学家们担心为了培养一些更具优良特性,比如说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对农作物进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会通过花粉等媒介传播给野生物种。


郑重声明:资讯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隐患_明人忧天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