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支农工作服务基层成效显著- 文明城市- 文明风- 蝶岛信风的日志 ...

东山支农工作服务基层 成效显著 - 文明城市 - 文明风

2010-05-26 08:44:09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文明风5月25日讯 2010年,东山联社积极贯彻支农服务政策、创新支农产品,加大支农力度,在扶持地方三农经济发展上做到“三个贴近”抓好“四个环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四月底全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90799 万元,比年初上升14916万元;各项xx余额61094万元,比年初上升7282 万元,其中农业xx余额58228 万元,占比达 95.3 %,两小xx余额6990 万元, 比年初上升514.8万元;不良xx按四级和五级分类口径分别为1.9 %和 2.24 %,信贷资产质量在全省xxxx。

一、紧扣“三贴近”,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1、贴近实际。明确农信社的职能定位和东山海岛小县的实际,找准支农切入点。积极推行钢质渔船xx,扶持水产加工业

。至四月底,累计支持购造钢质渔船560 艘,计30138 万元,其中2010年新支持82 艘,xx8442万元,解决渔民融资难题。至2010年四月底东山联社共发放支持水产品加工厂流动资金 5751万元,比年初净增680万元,共支持 18家较大的水产加工厂,大量收购渔民海鲜品进行深加工,既解决了渔民的后顾之忧,又有力支持了水产品加工业逐步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贴近生活。以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今年东山联社根据客户细分和措施配套的经营管理思路,创新信贷业务品种,在辖内开办“富农宝”自助循环xx和公职人员联保自助循环xx等新业务,及时提供便利服务,拓展黄金客户群体,社会反响良好。

3、贴近群众。充分用好支农政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首先是与地方电视台联办了《农信之窗》栏目,及时向当地群众推介东山农信社的金融产品、支农举措、业务情况和服务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金融服务。其次是在全县各营业网点全部推行“阳光信贷”,实行信贷业务公开公正,客户xx不用找熟人、托关系。只要企业符合xx条件,信贷人员按照既定的xx流程,3天内完成xx调查、xx手续办理,5天内完成审批并获得xx。

二、着力“四环节”,支农服务进一步提升

1、教育育人。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及廉政自律教育,增强责任心和事业感。首先是实行规范操作文明服务承诺制,每年初信贷人员均要与联社签订承诺书,承诺如违规办理各项业务,或在文明优质方面受到投诉(一经查实)将接受相关行政处理并赔偿一切经济损失。其次是在坚持正向激励为主的前提下,坚持《东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和《东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岗位问责制追究办法》,做到警钟长鸣,通过反向约束提高员工合规操作和严格履责的自觉性。

2、制度管人。严格落实既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是坚持每周例会通报制度,周例会由各营业网点自行安排,参加人员包括网点负责人、业务主办及信贷员,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对上周信贷管理进行总结,学习信贷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对不良xx清收工作进行逐一汇报;同时,对本周信贷工作进行部署,以进一步提高信贷队伍的工作效率和强化信贷管理。其次是坚决推行《东山联社员工操守基金操作办法》,明确了操守基金的兑付与信贷人员遵守规章制度、职业操守情况、所经手业务风险情况及年度考核结果紧密挂钩;若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造成的各种损失以及发生责任事故将按其所承担责任大小所处罚金将扣减个人操守基金,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3、正确用人。首先是实行信贷人员竞聘制度。通过组织业务知识考试和上机技术操作测试,将业务素质较好、政治素质过硬的员工吸收到信贷员队伍;打破只有男性信贷员的传统,鼓励综合素质较好的女员工充实到信贷队伍。其次是坚持对辖内信贷人员定期进行片区之间或网点之间的交流,加强岗位之间的监督和约束,堵住案发的源头。

4、考核激人。提高信贷人员的支农工作热情。进一步完善激励考核办法,将信贷人员工资系数与其管理的xx户数、金额紧密挂钩。业务量大且合规操作的信贷人员其岗位系数和绩效工资接近甚至超过网点负责人,而与{zh1}一个系数的绩效工资差距近2000元左右。权责利的有机相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xx营销业务的拓展,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东山联社沈莲)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东山支农工作服务基层成效显著- 文明城市- 文明风- 蝶岛信风的日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