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及复习策略

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及复习策略

2010-05-25 21:36:53 阅读14 评论0 字号:

中考物理实验题主要有以下五类:(1)测量型实验;(2)教材中重要的演示性实验;(3)探究性实验;(4)设计方案类实验;(5)评估类实验。对于不同实验要掌握其不同的要点。 
一、测量型实验 

  例题1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杠杆,当手托物件曲肘时,胳膊上的弘二头肌会对前臂施加一个动力,物件对前臂施加一个阻力,如图所示。已知动力臂的长为4mm.请你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阻力臂的长为_______mm,若物件重为l0N,则弘二头肌对前臂的拉力为________N。 
  例题2商店里用的案杆,是一个不等臂杠杆。每台案秤都有一套砝码,秤杆上还有个游码。请用毫米刻度尺粗侧一下图中秤盘支点到秤杆支点的距离是________mm,砝码盘支点到秤杆支点的距离是________mm。如果砝码的质量是lkg,游码在零刻度处,秤杆恰好平衡,计算一下秤盘中货物的质量是_________kg。 
  例题3如图所示,是脚踩式垃圾桶的原理示意图,当打开桶盖时,竖杆CEC点的压力是10N。请你用刻度尺测出F1的力臂L1__________cmF2的力臂L2_________cm,则打开桶盖时脚踩踏板的力是_________N。 
 
4下图是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贝壳密度的实验情景。 
 


  (1)请将上图中测量到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并填写表格中的缺项。 
 
  (2)上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演示性实验 
  例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例题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题3如图所示,P是蹄形磁铁,abcd是多匝线圈,两端与电流表相连组成闭合电路,则下列操作中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把线圈放在两磁极间不动    B.线圈贴近磁极外侧上下运动    C.磁铁不动,线圈左右摆动    D.线圈不动,磁铁左右运动 
  例题4小红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图中ab是一根直铜线。闭合开关,把ab迅速向左移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对此小红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偏转    B、铜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    C、应把ab改为向右运动    D、应把ab改为上下运动 
 

  例题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例题6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例题7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三、探究性实验 
  (1)实验步骤与表格类: 
例题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毛巾、木板、棉布的表面上运动时必须保持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的原理,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针对这一猜想完成以下探究内容。 
    A.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可以配以图来说明): 
    B.设计记录数据或现象的表格(只列出表格中栏目名称): 
    C.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题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请你(1)写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2)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归纳实验结论(注意“回归”) 
  例题3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请你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比较烧杯13,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烧杯12,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烧杯3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如何求煤油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3)xx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器材的选用 
  例题4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使蜡烛的像清晰些,你是选择透光程度强一些的玻璃板,还是透光程度弱些的呢? 
四、设计方案类 
  1)建立“等效替代”思想 
例题1实验室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100Ω  2A)和电阻箱(09999Ω  5A)各一个、开关、电线若干。 
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 
  (1)实验思路:2)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5)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2) 建立“控制变量”的思想 
  例题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软硬程度不同的铅笔其用途是不同的,例如作画用6B软铅笔、写字用软硬适中的HB铅笔、制图用6H硬铅笔。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有何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⑴实验器材的名称及数量: 
  ⑵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 分析测得的物理量,判断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软硬度的关系: 
  例题3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属性,例如铅锑合金、铁、铜的熔点不同,电阻率也不同,铅锑合金的电阻率比铁、铜的都大。(某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体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为了探究制作保险丝的材料,小明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铅锑合金丝、铁丝、铜丝放在同一火焰上烧,发现铅锑合金丝很快熔断,而铁丝、铜丝却不熔断。他结合保险丝的作用和物质的熔点,得出如下结论:保险丝应该用熔点低的材料制成。 
  你认为制作保险丝的材料还应该具备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例题4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评估类 
1、实验仪器、实验器材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1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1×10-3m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zd0}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所示),然后计算大气压强。若大气压强为1.01×105Pa,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______N。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测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例题2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Ω.现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三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0.5A”和“1kΩ 0.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8V)一个. 
  (1)小星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星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请你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要求减小误差,导线不要交叉). 
  (3)小星正确选择了滑动变阻器,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具体原因是________。 
  (4)小星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2、实验数据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3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文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通过分析,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对它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例题4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八?二班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 
3.实验方案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1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⑴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⑵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例题2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是: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两个标为2.5V字样的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他的实验设想是:首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恰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分析这一次测量中三点电流的数据,就得出干路与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例题3大家都有过玩xx的经历,它能把“纸弹”弹出去。xx弹射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3)中猜想除外)(1分) 
  (2)写出能验证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估交流 
  若琦同学猜想“xx弹射的距离与纸弹的质量大小有关”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xx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小纸弹,测出弹射距离S1; 
  ②用xx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大纸弹,测出弹射距离S2; 
  ③用xx斜向上弹出质量{zd0}纸弹,测出弹射距离S3; 
  ④比较S1S2S3的大小就能得出xx弹射的距离是否与纸弹质量大小有关。 
  请你对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1: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1.在中考中,物理实验题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避免了大题、套题以及陈题。注重了对操作过程、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考核,使那些“演示实验不看,学生实验不做,一味地靠“听、背、记”的学习方法很难奏效。 
    2.在中考中,注重了对教材中常见的实验题进行改造后再使用,如修改仪器的规格或使用环境等。 
    3.注意考查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以及在实验条件变化时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4.运用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5.注重对实验失败原因剖析的考查。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及复习策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