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年代,啥都统的很死,工作调动也不例外,先由一方写出申请,组织同意后,组织对组织发出商调函,对方同意后,先调取被调人的档案,研究同意后,才下调令,对方单位同意后,才办手续,还要办户几口准迁证,户口,粮食关系,连用煤都得xx。这一套手续一办就是一年半年。那个年代两地分居一,二十年的大有人在,尤其是老婆孩子在农村的,有的一直到退休都解决不了的也很多。我写信给妻子,我们开始进入运做程序。也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实气壮],恰在这时,原市人武部部长,市委常委,市革委副主任许延超同志调任后勤部任副部长,真是苍天有眼,许副部长到任后,知道了我的情况,就给市革委的几个部门打电话联系。说来也巧,正好市国防工办缺个会计,事情就这样顺利的定了下来。许副部长对我说;[小王,这事要抓紧办,省的夜长梦多。],听了领导的忠告,我们加紧了运作的步伐。
一九七四年四月,在领导关怀,同志们的帮助和我们的积极努力下,爱人工作调动总算搞定。我兴高采烈的返回石家庄,这个行动写在我的历史上,刻在我的心中。因为这个决心整整下了三年。对于我这个急性子,办事还算果断的人来说,这样犹豫三年才才下决心,足以说明此举的轻重。只有下了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决心才敢携家带眷在塞北定居啊。
返回井陉矿,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我的心头。是啊,这个太行山下的小镇,有我的足迹,有我欢乐、心酸的童年,有我美好的回忆,有我的悲欢离合。我的童年,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曾经在这里渡过,那迤逦的山岭,那苍劲的古松,那矿山的马达,那欢腾的人流,那长鸣的气笛,无一不感到亲切,还有那少时的许多发小、同伴,慈祥的长辈的面庞时时在脑海中掠过。然而,这一切都过去了。我就要离开您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一阵阵心酸,内心隐隐作痛。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感到茫然,感到丢魂落魄。
母亲像怕我飞掉一样,寸步不离的守着我。,俗话说;少是夫妻,老是伴。没有了父亲,母亲更显的孤单,更显的可怜,她老人家越发苍老了,现在,小儿子一家又要举家迁往千里之外,我知道她此时的心情。母爱,伟大的母爱,她是那样专一,那样无私,那样神圣和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述。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丈夫的去世,小儿子的迁徙,对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来说,在精神上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她默默地承受着,却还不住的安慰我们。她反复的嘱咐我们;自己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身体,一定要照看好孩子。看的出,她饱经风霜的眼里有泪,但她能控制住它的流淌。多么善良,多么坚强的母亲,是她用血肉朔造了我,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又承受着思念和离别的痛苦。一个花甲老人,以多么惊人的毅力控制着自己的情感。我要学母亲,做生活的强者,她们没有给我们留下金,银,财,宝。没给我们带来荣华富贵,甚至连寸砖片瓦也未曾留下。然而,她留下的是她的高风亮节,是一个普通母亲的爱国之心,是那平凡而伟大的品德。,也许我们很多人,不会日进斗金那样富有,也许我们很多人成不了达官显贵,也许我们注定成不了名燥一时的公众人物,我们多数人无法为母亲树碑立传,但我们心中却永远为母亲立着一块丰碑,母亲,祖母,曾祖母,人们永远的怀念她们。
知道我们要走,哥哥,嫂子的心情也很沉痛,古人云;兄弟如手足。一母同胞的兄弟,在一地可以相互照应一些,但现在要分离了。弟弟一家要到千里之外的塞北去了。要离开老娘,离开兄弟姐妹,离开这熟悉的地方。从此两家人,天各一方,各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生活中拼搏挣扎。
大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生活的磨炼使他炼就了惊人的毅力。四七年,矿区解放时,他才十三岁,就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旧社会,因为家里穷,他只在私塾里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他参加工作后上夜校,刻苦自学,硬是通过努力.自学完了高中课程。他努力工作,钻研技术,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是厂里有名的土专家。许多技术难题在他手里应刃而解。
此时,我知道他有许多话要对我说,。可他没说什么,他只是说要我们注意身体,看好孩子。老娘由他们照顾,叫我们放心。,既然去了,就要在那里好好干。话虽不多,言简意骇。真是大爱无言。我深受感动。
在矿区的几天,我百感交际,思绪万千。过去回来,和老同学们又说又笑,但这次,心里特别的压抑。尤其是听说同学中王泽经,李娜等几个人,英年早逝的消息,更增加了几分伤感。几天我也没怎么出门,一直守着母亲。她老人家身边已经没有啥家档了。为了表达她的心意,她把一个小红箱子送给了我们。我们不要,可一想。这是母亲的心意我们收下了,也好留个念想。几十年来,那个小红箱随我们搬来搬去,一直保存在我们身边。
告别了矿区,在井陉开始做真正意义上的搬家准备。虽然都是住单身,但弄起来也很麻烦,衣服,被褥,孩子用的,做饭用的坛坛罐罐那一样都不可少,尤其是那个年代,不单收入少,许多东西还是凭票才能买到,一件不能丢,都说穷家值万贯,万贯不一定值,但有的家伙虽不值钱,但到了就得用,一个不能少。妻子是个过日子的人,每一件都用草绳捆好,有纸箱子,破旧木箱,还有陶瓷器皿,敛了七,八件,还得到火车站托运,如其说是搬家,道更像是逃难。两人[革命]了十几年,xx而已。
张大哥一家,知道我们要走,也很留恋。三四年来,看着两个孩子,朝夕相处,现在要分别了,确是有些难分难舍。,两个孩子也不愿意离开他们。几天来,他们话不多,但看的出,他们以真诚,纯朴的感情,用{zd0}的努力招待我们。平时他们很少吃肉,那几天专门打发女儿到集市去买了肉,为我们包饺子,炒菜。我们很感动。大嫂揽着我的两个儿子说;孩子,以后回来,别忘了看看大妈,说着三人哭了起来。
井陉银行和税务局的同志听说刘俊兰要调走,也是有些难分难舍。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陆陆续续的前来告别,又是开欢送会,又是合影留念,大家用各种方式,表达同事多年的离别之情。
在井陉也就是呆了五六天,办完了调动手续,开好了户口,粮食转移证,把东西在车站办理了托运手续,一切办完了。
再见了,亲爱的小山城,他留下过我的足迹,他见证过我们的爱情。她留下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妻子在这里渡过了十二年的青春。现在,我们要走了,就要永远的离开你.....
回到市里,我们一家和岳父母告别。 此时,岳母家已是个大家庭,姨姐家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大内弟也有了两个孩子。二内弟也已经结婚,对我们的调动,二位老人并不感到突然,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调动是早晚的事。他们支持我们,因为这样,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工作都有好处。无论对女儿的感情如何难以割舍,但她已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丈夫的身边才是他永远的归宿。
一个老军人,一个老军人的妻子,以自身的亲身经历,深知军旅生活的艰辛。磨爬滚打的劳累
,内务的严格紧张,生产生活的艰苦,战争血火的危险,家人的离别之痛......这一切,需要付出个人的代价,需要为党,为国,为民做出个人的牺牲。
一九四五年,抗日的烽火在胜利前燃烧着,岳父刘作信,毅然拿起枪来,奔向了抗日的战场,离开了教书的讲台,参加了八路军。,他的参军已经是他们兄弟中的第四个。他的母亲,一个革命的老妈妈。不顾几个儿子已为民族的解放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又毅然含着热泪送走了小儿子。伟大啊,人们应该怎样为她竖一个丰碑。
抗战胜利了,幸存的人们欢心鼓舞,载歌载舞的庆祝胜利。锣鼓声中,掺杂着千百万母亲为死去的孩子在哭泣。在礼花炮声的背后,人们仍在追忆着昨天的炮声,浓烟,烈火和鲜血。在欢笑的背后,人们不会忘记,千万个失去儿子的母亲,千万个失去母亲的孤儿。想到在战争中,衣服褴缕,蓬头垢面,奔跑求生的场面人们不寒而栗
岳父是战争的幸存者,也是千百万军人中的幸存者,战争的生与死,血与火,考验了他,锻炼了他。使他由一个农民成为一名革命者,他为人民,为革命忠心耿耿,勇往直前,为了纪念他的军旅生涯,他把四个儿子的名字都排上了[军]字。即是两个女儿也排上了[军]的谐音[俊]字。
战争结束了,薪水提高了,闪亮的肩章上镶嵌上了四颗金星,新的生活刚刚开始,组织上就安排他转业地方。他二话没说,脱下军装,到了地方,开始了他新的长征。
在岳父前方浴血奋战的同时,岳母分担着家里的全部艰辛。六个孩子,还有年逾古稀的公婆,战争,饥荒,劳累人间的所有苦难几乎集于一身,她默默地承受着,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样,沿着苦难的道路,弯着腰,吃力地向前挪动着......
岳母自幼贫寒,在还不记事时,随父母逃难来到岳父的家乡,河北省新乐县小流村.爹娘因冻饿而死在一个破庙里。村里人发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岳父的母亲收留了她,她比岳父小一岁,老太太就一起养着他们,老太太好几个儿子,就是没有闺女,所以把她当亲女儿一样,后来,他们长大了,岳父去当兵,十七岁那年就给他们圆了房,近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相濡以沫,相伴在坎坷的人生路上.。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她的家乡是哪,爹娘姓字名谁。
岳母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是个善良,明事理的母亲。丈夫的军旅生活,使她深深理解女儿的处境,她知道女儿爱他们,但她更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明白,女儿深爱着女婿,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还是在其它方面,她都需要丈夫的呵护。应该叫他们走,叫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她知道女儿不会做针线活,早早把外孙用的棉衣,被褥准备的妥妥当当。
有人说,‘推摇蓝的手,推动着这个世界’又是一个母亲的胸怀,伟大的母爱,支撑着这个世界,支撑这个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个母亲,才哺育了千千万万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民族献身的英雄儿女。要说千万个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而母亲则是脊梁中的脊髓。
保重啊,母亲们,再见吧,故乡,为了您们的爱,为了您们的嘱托,我们全家就要踏上开往边关的列车。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