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羊地毯知识》_sunny511250的空间_百度空间

藏毯知识介绍

藏羊集团简介

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集产、供、销、研、培为一体的综合性、外向型的藏毯生产经营企业,1996年在原三家地毯生产企业基础上组合成立,同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目前,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和合作企业13家,其中全资企业8家、控股企业1家、合作企业4家。

公司产品有纯毛、丝毛、丝绒、牛绒、羊绒、驼绒、纯丝等16个系列、48个大类的手工和机织系列化地毯,道数从45道到400道,花色、图案2000多种,拥有6项国家专利。“藏羊”牌藏毯荣获“中国xx”、“{gjmj}”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藏羊”牌商标被评为“xxxx商标”。2003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藏羊”牌藏毯以精美的图案、优良的品质、完善的服务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称赞,产品畅销世界五大洲。青海、天津、上海三个内贸部的营销网络已覆盖了国内大部分地区。

多年来,公司始终奉行“以诚为本、互利互惠、追求{zy1}、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多项殊荣,先后被评为“{gjj}农牧业产业化xxxx”、“国家扶贫xxxx”、“经济运行先进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全国对外贸易信用AAA级企业”、“再就业先进单位”、“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银行AAA特级信用企业”、“海关A类管理企业”、“出口收汇荣誉企业”、“青海省xx诚信企业”、“文明诚信民营企业”、“青海省50强企业”等荣誉称号,被誉为藏毯业的“xxx”。

藏毯及其特点

地毯是以动物纤维、植物纤维、人造纤维等各种纤维为原料,以手工织作和机器织作为生产手段,以铺地抵御寒湿而利于坐、卧为原始用途,发展成为地表装饰为主要用途的既具使用价值又具欣赏价值的铺地纺织品。

藏毯是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为适应生活的需要,在藏族编织帐篷、马垫的基础上利用原始的植物染色的手工纺线的毛线为原料,用铁杆为打结手段而制成的一种地毯大家庭中的时尚商品。藏毯的特点可概括为:“依托藏民族文化,采用手工纺线、植物染色、依靠铁杆进行手工编织、经手工化学水洗后而形成的地面铺设物

藏毯打结法是在一个栽绒结里具备一个重叠的打结圈的栽绒结,即手工连环结,俗称“重叠连环扣”,其打结程序可归纳为“挽头儿割绒”,即将绒纱同时缠绕在经线和编织杆上,连续操作,挽到一定长度才割绒一次,割绒同时抽出编织杆,比传统的“8字扣的每头儿必砍,明显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地毯的厚度由铁杆的直径决定,因此毯子厚薄控制自如。
   
因藏毯打结法的特点,毯面可割绒,也可圈绒,可以满足不同风格要求。用藏毯打结法织出的地毯,毯面形成自然横向条纹,看上去重重叠叠,层次分明;毯背疙瘩有致,体现了粗犷、古朴、自然之美,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古朴、典雅的消费理念和需求。

织做地毯的{zy}质的原料——藏系绵羊毛“西宁大白毛”,它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表层为“鳞片层”,其次是“皮质层”,最中心为“髓质层”。由于表层的鳞片往往会遮盖毛系的自然光泽。为此,有关专家认为,定期对手工地毯进行精洗,将有助于打磨鳞片层,将裁绒头洗净并露出毯基,使地毯焕发原始自然的亮泽,而且,毯子的色彩将会越洗越鲜亮,手感越洗越柔和。原始、古朴、粗犷、自然的青海藏毯编织紧密,经久耐用,藏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更显古色古香,与古老家具配套时,便成为{zj0}上等的艺术品。

经测定,化学水洗达到50次以上后,栽绒头就会磨去,只留下打结扣,毯面形成高品位的地毯原始图案,这时地毯便由工艺品变成了文化品,经装饰后挂到墙上就是文化饰品,藏毯便具有了较高的收藏价值,其作为收藏品的属性逐渐显现。因此,手工地毯随着时间的流失可以演变出三重价值:由商品到工艺品可提高3倍价值,再由工艺品到文化品又可以提高3倍价值。这一凝结藏族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融汇着雪域高原千年文化的积淀,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地毯大家族工艺宝藏中的一支“奇葩”,凸显着“手工精制,千年传承,传家之宝,价值永恒”的特点。

藏毯的起源

手工地毯起源于盛产羊毛的古老游牧民族,它的产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手工地毯是当今世界最古老,同时编织方法保持年代最久远的手工艺品。

藏毯是世界三大手工地毯之一,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就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溜”的制作工艺沿用至今)。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清朝政府与藏族高僧喇嘛的亲密往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它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改进,产生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制工艺。1960年,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出土了一批“毛席”残片,据考证,这些原始地毯为藏系羊毛编织而成,生产于青铜器时期,是今天藏毯的原始雏形。

清代中期,青海地毯业开始萌芽。据《湟中县志·手工业》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宁夏地毯工匠大、小马师来湟中加牙村,村民马得全、杨新春二人拜其为师,学习裁织地毯技艺。其后马、杨两家的地毯技艺世代相传。民国二年(1913年),加牙村有织业学校1处,与村民共做马褥、地毯。产品花样新奇、精致,在县内及甘肃武威等地销售6000余条。”由此可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藏毯,其生产工艺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逐渐得到改进,到11世纪初定型,19世纪走上成熟阶段。
  时代发展的脚步,使青海藏毯魅力再现。新中国成立后,青海地毯业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青海地毯一、二厂相继建成投产,主导产品是手工地毯。之后,大通、共和、贵德、平安、乐都、同仁等县均建立了地毯厂,主导产品是90道机拉洗羊毛手工地毯,出口{zg}年份达到600万美元。上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全省所有国营地毯企业陆续倒闭。
  1996年,经过整合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该公司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发展势头强劲。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家和青海农牧业产业化xxxx,中国藏毯产业的“领军集团”。由于藏羊集团的龙头形成及其带动辐射作用,使青海全省藏毯产业异军突起,产销量位居全国{dy},在世界上仅次于尼泊尔,排名第二。

藏毯的原料

青海是藏毯的发源地,又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地毯原料藏系绵羊毛“西宁大白毛”的主要产地。“西宁大白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绵羊毛,光泽度亮、纤维粗长、弹性好、耐酸性强,早在十九世纪就引起了英、美、德等西方国家的xx,并在西宁等地设立商行大量收购。

青海也是xx牦牛绒、山羊绒和骆驼绒的主要生产地,放养的牦牛占世界牦牛的三分之二,青海牦牛个头大、牛毛长、牛绒厚,其纤维细长、光泽自然、手感柔软,保暖性强。为生产高质量的藏毯,储备了丰厚的无污染原材料。

丝原料主要是采用东北地区野生柞绢丝,被称为xx蛋白质,其光泽亮、弹性好、手感柔软,是编织地毯的上乘原料。

“藏羊”地毯就是以这些为主要原料编织而成。

`藏毯的工艺

藏毯的织做工艺与其他地毯不同,毛栽绒的“8”字扣,即是借助于编织杆来拴结完成的。织做藏毯时,左手持编织杆,右手结扣。右手食指按顺序从经线的间隙中钩出毛纱,直接套在编织杆上。依次反复,直到绕完一杆之长的绒扣后,用榔头将绕有绒扣的编织杆砸紧,再分别从两端过纬,然后用耙子将纬砸实。之后,再用刀片划开编织杆上的毛纱扣,拿去编织杆,剪齐绒头,一道栽绒便织做完成。栽绒的高度,取决于编织杆的粗细程度,这套动作反复操作,一块藏毯便织做完成了。

一块藏毯的成型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半成品织做和后道整理。

地毯的主要种类

一、地毯分类

1、根据生产手段的不同,世界地毯主要划分为手工地毯和机织地毯两大类

1)手工地毯:手工地毯根据质地的不同可划分为手工栽绒地毯和手工平织地毯。

A、手工栽绒地毯按打结的方法不同可划分为土耳其扣地毯(即马蹄扣)、波斯扣(即8字扣)、双经绕线连环扣地毯(即藏毯)三大类。

B、手工平织地毯分为席编法地毯、麦穗编织法地毯、手绣V字形纹路地毯等。

2)机织地毯:

机织地毯产品品种具体划分如下:

A、机织栽绒地毯(有经纬线并可提花)。

B、排针栽绒地毯(俗称机织胶背地毯)。

C、针织栽绒地毯(俗称针织胶背地毯)。

D、机织拴扣地毯(有经线,打结扣为马蹄扣,可提花,生产方式仿手工地毯)。

E、其他机织地毯(瓦楞状条纹地毯和民用毡)。

2、地毯根据原材料不同可划分为三类:

1)动物纤维类(如:羊毛、牛毛、牛羊绒等)。

2)植物纤维类(如棉、麻等)。

3)化纤类(如:绦纶、丙纶等人造纤维)。

3、按文化背景的不同手工地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藏族文化为依托的藏毯,二是以波斯文化为依托的波斯毯。

    



郑重声明:资讯 【《 藏羊地毯知识》_sunny511250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