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游戏背后的价值观_麦克老狼_新浪博客

  前几天玩二战电脑游戏《荣誉勋章》和《使命的召唤》,游戏里面的一些情节,更加深了我的这个看法。这两款游戏同是EALA公司的2015工作室开发的姊妹篇,不仅技术上使用了相同的游戏引擎,故事上也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款游戏背后所宣扬的价值观,譬如集体主义,牺牲精神等等。游戏一改过去单人独斗的个人英雄模式,而推崇团队合作。且不说这两款游戏都有网络版,可以实现配合作战,仅就单击版而言,团队精神也时有体现。

 

  《荣誉勋章之联合袭击》的{dy}个任务就是去德军要塞营救上校,如果上校牺牲,任务就失败。这个时候,游戏者的使命不是独自冲锋陷阵,更要保护战友的安全。营救上校后如果能营救出另一战俘,才能获得{dy}枚勋章。第五个任务是保护三个坦克兵穿过到处是敌狙击手的小镇子去偷虎式坦克,这个任务同样不能靠独xx敌完成。在{zh1}一关,在火车月台上盟军与德军交火,如果盟军战友牺牲超过九人游戏就失败,保护五个战友活下来才能获得一枚勋章。《荣誉勋章之诺曼第大空降》也有类似情节,在挪威的冰天雪地中与德军遭遇,很可能会因为“班兵牺牲人数过多”而导致失败,而那个时候游戏者往往独自冲到前面炸德军火炮去了,他以为那就是英雄,却忽略了战友的安全。

 

  在《荣誉勋章》之后发行的姊妹篇《使命的召唤》,更是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这款游戏中敌人数量之多,绝非游戏者可以独当一面,需要小组集体才能应付。网络版自然是需要配合,即使是单机版,由游戏提供的战友也会帮助游戏者完成任务,但这帮助是互相的,如果游戏者允许战友阵亡过多,同样会失败。

 

  这些游戏中的既定规则,都是在宣扬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自己活了不算英雄,还要保护战友活。不仅仅是规则,就连其中一些耐人寻味的情节也透社出人性的光芒,让人不得不佩服开发人员不仅是技术精英,在人文方面也是杰出的。我在玩《荣誉勋章之诺曼第大空降》中挪威雪地那一关时,当德军投掷手榴弹到我面前时,我本能地向后倒退了几步,这时居然一个战友抢上前扑倒在手榴弹上!这一幕把我和观战的家人都惊呆了,游戏中居然有这样的情节!《使命的召唤》的人文精神更是让人汗颜,盟军战士居然会冒着枪林弹雨把负伤的战友背回阵地!

 

  与这两款游戏中的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相比,我在网上玩牌的遭遇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譬如拱猪,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集体游戏,如果某个玩家将所有红桃、猪、羊、变压器全部收齐,或者收齐红桃加变压器、红桃加羊、变压器加羊,就会得到很多分数,那么其余三个人就全输了。如果发现这种不利形势,玩家应该在保证自己不输的情况下收进少量红桃阻止有人收全红,并争取变压器与羊分开阻止正分数翻番,才会挽救大局。

 

  但是,偏偏有些玩家为了能让自己的成绩保持“干净”(不得负分),或者唯恐自己不能脱手,本来有机会加以阻止,也硬是不上手,{zh1}落个一人赢三人输的悲惨结局。我常常指责这样的人“不负责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一直都坚持娱乐与价值观是有联系的,在不疼不痒的游戏上都不肯出手负责任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在现实中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呢?更有甚者,有时我为了挽救一人赢三人输的局面,主动把变压器抢过来,提前约定不要害我,其他两家也同意合作,但硬是有人背信弃义当场加上负分(变压器在我手里时,他有负分也不会输,而我拿到负分就会输),这种人说轻了是没有牌德(拱猪游戏不主张加害那些做好事的人),说重了其人格是卑鄙的,因为我们有约在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电脑游戏背后的价值观_麦克老狼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