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摄影资料(转)_盈盈一水间_新浪博客

 

(图片来自“我想我是海”,感谢!)

 

    拍摄花卉题材,用光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比构图还要讲究,一般来讲,花卉的用光可以变换无穷,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顺光,侧光,逆光。当然,细分起来,还包括直射强光,直射弱光,散射光,反射光等。顺光出细节,侧光出质感,逆光出光影。
一、顺光出细节。当然这种顺光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是自然直射光,{zh0}是选择在早晨 7-9点(夏天6-7点),傍晚4-5点的时候,光线比较柔和,不太硬,这样的话就可以表现出很多花卉不被人主意的细节,特别是微距。

二、侧光出质感。

因为所有的花卉都有着自己的肌理,这种肌理在侧光的时候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一点和其他物体的摄影是一样的。
花卉的侧光分为正侧光和逆侧光,分别表现花卉的细节+质感、光影+质感。

三、逆光出光影。
当然逆光也尽量使用弱逆光,太强了对CCD/CMOS的宽容度是一个大挑战。
对于较轻薄的花卉,比如梨花,桃花,杏花等,逆光可以是整个花瓣变得透明,为了避免过曝,应考虑对着花瓣测光,并根据光线的强度酌情降低0.3-1EV,这样曝光的图片,在后期稍微加大对比度就可以达到理想的通透效果。
对于厚质花卉,在逆光时可产生漂亮的边缘光,但这种情况下,边缘容易过曝,因此,对于想表现花卉的细部特征来讲,侧光和顺光效果可能更好

构图可以说是花卉摄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花卉可以说是出了人像之外,我们每天都能够敬意不经意看到的事物,可谓司空见惯,但如何能够把这种司空见惯转变成一幅画,那就需要在构图上做足了功夫。

一、黄金分割法: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摄影中的永恒不变的定律,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运用了黄金分割法,这种方法有着很繁缛的定义,我的理解可能粗浅,但粗浅不一定不好用。我的方法就是1/3点,也就是把你所要表达的主体,放到图片的1/3处,就好比把整个图片分成9个相同的长方形,每4个长方形的交点,就是这个图片的视觉中心。

45度构图法
这种构图法主要用在表现木本花卉枝繁叶茂,古枝新芽等方面,主要的方法就是要把主要的枝干放到与水平大约45度角的方向,同时使枝干的粗短尽可能放到画面的一个角.
对比色构图法

一个图片如果只有一种主色调,要构图主要是考虑景物的层次和虚实,这一点我将在光影中详细说明,因此,要想使照片有一种抓人眼球的魅力,适当运用高反差对比色进行构图,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特别是在花卉构图中,要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的色彩差,尤其是红绿色差来提高图片的可观赏性,但要主意一点,这种色差一定要呈现非横竖性,也就是可以是斜的,也可以是曲线,但一定不要是横平竖直的,否则会太呆板。

平行线构图法:

在植物中,很多是树枝很直,俊俏挺拔的,要想表现这种花卉,就可以选取具有平行线的部分进行构图,可以是竖的,也可以是斜的,尽量不要横放,除非这种植物本身就是横向生长的,否则就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关键一点,要想图片看着舒服,就要依植物生长的自然角度,稍作加工,不能违背自然科学的规律。

拍花卉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花的“神”态来,花的神态是由拍者对它的认识、感受做基础的——这是最难的地方:它只在自己心里,却不是象解说构图可以让人明白、模仿。花卉题材的深度和感染力来自你自己心理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客气地说,几乎无法准确传达给别人:你的手虽然指向月亮,但手指终究不是月亮。听者也无法得到和你一样的同感,因为他有自己的学识、性格、风格等等,他心中的月亮是你不一样的。
花的“形”是干什么的?客观地说那是花自己的事情,似乎与拍者无关。但拍者要明白:那个特定的形,不论你觉得好看或者难看,却是这花此时此刻最合乎天理的形状。你能知道什么叫“天理”么?“天理”对这花的内涵是什么?你想表达这种“天理”么?如果你没想过或者深思,你那构图上减法一定做不好,你一定不能理解什么叫“得意忘形”,“得鱼忘筌”,当然要拍出这“花”与其他花不同的神态来是不可能的——虽然你拿着天下{zh0}的器材,掌握着满肚子的摄影理论。原因是因为你没有读懂它。
对于花卉摄影来说,光影运用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比构图要重要的多得多。你对花的理解越深,希望能够表达出“天下独此一幅”欲望越强,你对光影运用的渴望、追求和苛刻也就同样强烈,同时遗憾也就越多。在整个花卉作品中(如果够得上称“作品”的话),构图技术约占两成,光影技术要占六成以上。花形虽然十分重要,但你不能苛求:不管你认为好看难看的它的那个形状是天理所然,谁能苛求天理?一幅有份量的花卉常常是因为它的光影运用将花卉的神态表现得让人久久不能遗忘。

技术是可以容易掌握的,艺术却让人难以捉摸。技术是入门的基本台阶,艺术却是摄影灵魂所在。摄影的快乐在于:学习技术的过程是快乐的,追求艺术的过程是痛苦的——唯有这痛苦存在,摄影的魅力才能永存。

 

数码摄影及图片处理交流
微距摄影不同于一些花卉、静物的近拍,微距摄影是力图用微距镜头表现我们正常视力范围内不能欣赏的另一个奇妙世界的东西!这是微距摄影的特性。但是微距摄影仍然是摄影的一部分,所以微距摄影也要遵循所有摄影创作的共性,要有构图、有兴趣中心、有光影、有影调等等。所以我们在进行摄影拍摄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三个原则:{dy}、任何拍摄手段都要灵活运用,都是为了具体拍摄主题和具体拍摄思路服务;第二、无论你是拍风光、拍人像、人文、微距等等,都要熟练运用摄影语言,要把构图光影这些摄影因素充分地结合在你的拍摄作品当中;第三、摄影的原则从来都不是死板教条的东西,构图不是条条框框,摄影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思考过程,所以大家要培养拍摄多思考这个习惯。
    微距摄影,技术上讲,景深控制特别关键。由于拍摄距离太近了,所以景深控制自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景深控制也是要依据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它要为拍摄主题和拍摄思路服务;深景深可以细致入微地表现微距世界,浅景深则可以产生一种梦幻效果,如何应用,概因你的拍摄思路决定。另外,拍摄微距,要善于联想,要把微距世界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联想对比,也可以引起人们更多的共鸣。

日常生活中,当你走在田野看见野花,抑或是走在花园小径赏花时,都会俯下身子细看那些花。如果我们站在花旁,用我们日常俯看花卉的方式来俯拍,那么拍出来的照片将非常普通,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你想拍出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必须从我们日常很少看的角度拍摄。也就是说,不要俯拍,而是蹲下来,选择与它们水平的角度去拍。有一件事是专业摄影师常做而为业余爱好者所忽略的。如果你想拍出好的花卉照片,你要做好弄脏手的准备(至少是你的膝盖)。上图显示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左边的图是用典型的俯拍方式拍摄的照片;右边的图是在左边照片拍摄完30秒后,用同样的焦距镜头,在同样的光线下拍摄同一朵花,但是从侧面来拍(单膝下地),而不是俯拍。你可以从中看出从非常规角度拍出的照片有何不同。所以,要想拍好花卉,至少不要俯拍。顺便提醒一句,当你蹲在那里时,尽量地低(比花低),然后从一个迷人的角度拍下它。

花卉摄影也并不一定非要用微距镜头(特写镜头),用变焦镜头就可以拍出很好的花卉照片,原因有两个:

(1)你经常可以把花放大到差不多充满整个画面;

(2)用变焦镜头拍摄焦距可以不对准背景,只对准花。

    先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把模式转盘拨到A),然后使用相机所允许的最小光圈值(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镜头是f/5.6,就用f/5.6)。然后焦距对准一朵花或者靠的较近的一簇花。当你这样做时,背景就模糊了,这样图片就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拍摄时间的选择

有3个时间是拍摄的理想时间。

(1)有云的阴天。云把太阳遮住后,阴影比较柔和,花朵鲜明的颜色不会被刺目的直射阳光给冲淡。所以,阴天是花卉摄影师最喜欢拍摄的天气。事实上,可能只有另外一个时间比阴天更适合拍摄,是什么呢?

(2)下雨后不久。这是花卉摄影非常魔幻的时刻。此时拍摄,天空仍有云朵,花朵上仍带着雨珠(当然,为了保护相机和你自己,别正在下雨的时候拍摄)。如果你有微距镜头,这个时候用它拍照,会有令人惊艳的效果。当你用微距镜头拍摄时,别忘记把叶子和茎上的雨珠也拍下来,它可以衬托出花的颜色和娇嫩。(当然,如果用微距镜头别忘记在三脚架上拍)。

(3)如果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尽量选择早晨和黄昏。为了尽量利用这个时候的光线,用长的变焦镜头拍摄,而且你要站在花朵背光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利用非常壮丽的(当然也是有限的)背景光进行拍摄了。

小帖士

使用微距镜头近距离聚对焦

你是否对专业摄影师那些特写照片(通常可以看到蜜蜂在传授花粉)感到不可思议呢?其实他们是用微距镜头拍摄。微距镜头可以使拍摄体和花的影像以1:1的比率复制出来,这种方式只有微距镜头可以做到。微距镜头有非常浅的景深,当拍摄一朵玫瑰时,前面的花瓣非常清晰,而后面的花瓣自然模糊。这不是在谈论花瓶中的一簇玫瑰,是一朵玫瑰。切记,切记,在使用微距镜头时,必须使用三脚架拍摄。当你用心拍摄一朵花时,任何轻微的抖动都会毁了照片。

小帖士

让风停止

如果你在户外拍摄花卉,可能会遇到花卉摄影的自然天敌——风。三脚架支好了,相机对准了拍摄体,对焦也完成了,你只能在那等着风慢慢停下来,没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了。如果是用微距镜头拍摄就更糟了,因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灾难(夸张的说法,照片会模糊不清)。你可以尝试以前的方法,用身体挡住风(其实这样效果很差),但实际上,你可以用相机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选择快门优先模式(用于控制快门速度,相机根据这个速度调整别的设置,使得曝光适度),然后将快门速度增加到1/250秒或者更快。一般来说,这样就把风造成的移动凝固住了(除非是飓风)。如果更快的快门速度仍不起作用,还有第二个方案可以实施,那就是把风变成拍摄对象。对了,如果不能打败它,那就俯首称臣——采用一个非常慢的快门速度,这样你能看见花在移动(当按动快门的时候,你会看见花移动的轨迹),你会“看见”风,别有一番景致。试试这种“看风”的方法,也许你会爱上这种拍摄方法

小贴士

如何用光

    在自然光线条件下,散射光和逆光容易拍出好的效果。散射光柔和细致反差小,能把花卉的纹理和质感表现出来;逆光能勾画出轮廓,使质地薄的花卉透亮动人,而且可以隐藏杂乱的背景。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用顺光和侧光,不容易把花卉拍好。

  雨后的清晨是拍花卉好时段,花卉洁净娇艳,空气清新,xx度好。在散射光的条件下拍摄花卉,也应该细致地把握光线的角度,顺光和侧光的效果大不一样,要细心观察,认真运用。

  谈到用光,不能不谈曝光的把握。有的朋友因为数码图片在制图软件上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效果,而忽视了拍摄时的曝光问题。其实不然,后期调整固然能改善拍摄时的不足。但是,后期调整与拍摄曝光准确的图片的质感和色彩的饱和度相差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重视曝光问题。不具备手动曝光功能的相机,一定要利用好曝光补偿功能,背景亮度高时,一般要+0。7或+1;背景亮度低时,一般要-0.3或-1。具体的补偿系数要视背景与花卉的亮度差来确定。具备手动曝光功能的相机,要观察拍摄环境,找到反射率为或接近18%的物体作为测光的参照物。  
小帖士

构图

    构图的基本要求是突出和美化主题,是最无法则可循的一个问题。比如九宫格法则,把整个画面按井字分割,将兴趣点放到一个交叉点上。可有时就不能xx按照这个法则安排。所以不少艺术家说构图无定法,通过学习借鉴美术、电影、电视等姊妹艺术,是提高构图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拍摄花卉的构图中,如何把没有用的或者干扰主题的景物去掉,以简洁画面突出主题,是令人最xx的问题之一。主要方法是利用景深把杂乱的物体虚化掉,在保证主题清晰的情况下,尽量用大的光圈;或者移动主题和背景。

很多场合,光线不能保证常规拍摄要求,此时,{dy}种方法,是使用闪光灯,但闪光灯距离有限,打不到远处景处,即使是近处的物体,经闪光灯照射之下,没有真实感,我很少使用闪光灯。第二种方法,使用高感光度,现在的相机感光度ISO可以达到6400甚至更高,可以把黑夜拍成白天,但噪点高的吓人,只适合应急留影,拍不出高质量的作品,也不宜采用。
    {zh0}的办法,就是采用长时间曝光方法,前提是相机要有手动功能,并且使用三角架或其它方法固定相机,不可手持。
    如果是拍摄远处的夜景,可以把光圉打到最小,因为在黑暗中相机无法自动对焦,可使用光圈值8左右。适当时的光照程序调整曝光时间在几秒,使用自动延时自动拍摄,减小按快门造成的抖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花卉摄影资料(转)_盈盈一水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