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那些事儿_付先锐_新浪博客

 

    遇见庞飞在QQ上,发了信息说:远方准备出版一期十周年专刊,你写一篇文章吧。内容以回忆当时的文学社生活为主,或者是当时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学发展,可以是概况,也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活动、一个故事、一个场景。|

 

忽然才想到已经毕业好几年了,那些事儿和我们都好远了,才发觉自己已经很久不写这样的文字了。只是{zh1}还是写了,庞飞说:你写得太草率了,庞飞说:你写得太天花乱坠了。

哈哈,就笑笑,我们年轻过,青春过。

 

“我们办报纸,”庞飞肯定的说,他说这个话的时候,连我们几个做副手的也感觉到莫大的压力。

严格的说来,《远方》文学社诞生的最开始几年,一直都是校园文学社团的xxx,过着一种“优越”的生活,那时的《远方》文学社凝聚了校园中优秀的写手,有着庞大的社员群体,部分社员的文章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那时候的《远方》和黔南州作协、都匀市作协等一些文学殿堂有着亲密的联系。

可是,甜蜜期不长。2004年,还是副社长的庞飞就感觉到了压力,这个压力源于《远方》文学社受到其他文学社团的冲击,各个系、协会的期刊迅速的成长起来,很多会员转会到当时的《春之声》诗歌协会等文学社团,《远方》期刊xxx的位置岌岌可危。

怎么才能维系《远方》文学社的地位?怎么才能让《远方》走得更远?《远方》要怎么运作才能更成功?……

这些问题冲击着当时社团的负责人,无论是原社长邹丽娜、肖春花,还是后来的庞飞,都无一的在思考着这一问题。

 2005年,03级中文系广电一班的庞飞正式任职《远方》文学社的新一届社长。上任后,他和其他文学社负责人将“怎么样办好《远方》”直接提上了社团的日程安排。

那时候,庞飞、张达、王毅、我等几个主要负责人聚集在寝室里,商量着、探讨着、分析着……

“我们办报纸,”庞飞忽然的一句话让我们激动起来,对,我们办报纸。

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问题了,对于办报纸我们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说到期刊,因为积累了好几年的经验,几乎都是很熟悉了,而报纸,尽管庞飞和我都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但是也知之甚少。

而报报纸{jd1}是个很好的点子,庞飞迅速的分析了办报纸的好处来:1、更新周期快,以前出期刊多为半年或是一个季度一期,办报纸可以一个月一期;2、内容上可以增加新闻,而不再是一味的文学艺术;3、算是一种新事物,那时候学校的社团全部都是期刊,没有报纸。

随后,我们几个人一起,为报纸的版式、内容、名字等仔细的斟酌了很久,之后又到了打印店商榷排版、印刷等事宜。一个月后,黔南师院{dy}份非官方报纸——《远方月报》正式出炉,首期印刷的300份很快就发放到学院师生的手中,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随后,我们又分别印刷出了第二期、第三期报纸。见状,其他社团也纷纷跟风,也办起了报纸来,但是因为我们是最开始的启动者,在学院的支持上、人员的汇集上等都占据了优势,报纸办得一帆风顺。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时候,庞飞是学院院报的副团长、我和王毅是秘书长。作为校园官方报纸的负责人,我们几个却弄了一份非官方报纸,用张达的话我们好像在和院报抗衡。当时我们最怕的就是院报的负责任袁嵘老师生气,怕她不允许我们办《远方月报》,以至于报纸都出来好久了,我们几个依旧不敢回院报去报道。后来才发觉我们的想法是多余的,很久以后袁老师见我们几个都没有参加院报的活动了,把我们找回去。那时候袁老师已经知道我们办了《远方月报》了,原以为她会责怪我们,没有想到她还表扬了我们:“几个小伙,不错嘛……”

一晃,5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和庞飞在QQ上再次说到这些的时候,彼此都会心的笑了,庞飞说那时候我们都在尽情的挥洒着我们的激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05年的那些事儿_付先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