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次去看极坐标的话剧应该是在2007的时候。老猪说有一次是在教室看的,因为那时图书馆尚未竣工,大活的舞台设备也没准备好。但无论如何我是记不得了。

那次去图书馆看了应该是3部剧——暗恋·桃花源、黄金时代、蓝色大门。暗恋·桃花源应该算是极坐标的代表作了,当然,剧本也应该是有很大的功劳。黄金时代还不错,印象较深,但是当时的道具真的很差,不知道是不是图书馆报告厅场地的限制。蓝色大门,很烂,DV跟舞台交替得很失败,而且,xx没有演技。

群猴,讲的是抗战胜利后各方势力为了在“民主”选举中获得优势,如何向各地掌握人册的官员获取支持。场景主要在孙镇长家中展开,会话演出内容也比较简单。一部二三十分钟的小舞台剧要展示一个深刻的政治主体是很不容易的,要论此剧的意义不如看看舞台上的人物。这里要说,虽然情节不跌宕,但舞台上几个人物的表现力还是很分明的。

气管炎的孙镇长,有些社交手腕的孙夫人,半知识分子A,中统特工B,企业家C,红颜党D……

呃,这算是写完了吗?思绪很乱啊,这两天宿舍里Dota的气氛又浓烈了起来,晚上要搞到2点,中午吵吵闹闹,着实睡不了觉啊。此时还要顶着旁边那破吉他的声音,勉强回忆上周的小话剧来写这篇日志,也算是不容易。

业余人士,对其他无甚理解,那么就来说说人xx。

和很多描述民国时期的作品一样,剧本中的人物在未发现双方有利益冲突时都表现得彬彬有礼,而弄清各自的来意后必然会丢了礼节(也不算礼节,客套吧),打作一团。

这与网络上偶尔冒出来的XX国会议员又打架了,这就是民主啊。先不论因何干架,这至少说明人家的议员是很关心议会讨论的问题,并坚持己方的意见(利益?)。回头看看咱和谐的天朝吧,开会之于大部分酱油应该是睡觉加看MM吧。

又愤青了。

另有一个主题——民主。去年还是前年极坐标有一部剧的议题就是这个。当时是描述一个荒谬的班级民主机制,剧中的人物疲于应对“议会”中个人不同的追求与利益不断地做出妥协,不断的“提议”、“附议”、“表决”、“申请复议”……民主不应该是这样的,最理想的状态下民主不应该有议会这样的组织存在,但是在那之前或许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机构。但是议会中的代表应该怎么选举,怎么才能真正地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又是一个问题,人性总是很难预测。

这剧很短,不知道参与这剧的人员在极坐标内部是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