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美丽的家乡----陕南安康_奇石韵华彰_新浪博客




我美丽的家乡----陕南安康

安康,古称“金州”,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处于中国中、西结合部位。北靠秦岭主脊,南依大巴山北坡,东经108°01'-110°12',北纬31°42'-33°49'。{zg}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zd1}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国土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国土总面积的11.4%。长江{zd0}支流汉江横贯全境340公里,秦岭、巴山和汉江构成“两山夹一川”的地理地貌。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山区,全市土地总面积3529万亩,人均13.68亩,其中宜林宜药荒山坡地680多万亩。森林面积1761万亩,森林覆盖率50.2%.;山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2.5%,丘陵占5.7%,川道平坝仅占1.8%。群山环抱中有石泉、池河、汉阴、恒口等山间盆地。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安康市隶属于长江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15.7℃,年降雨量800-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1600-2000小时,年无霜期210-270天,南北气候交汇地带,南北兼具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特色资源。

铁路、公路、航空、航运交通运输方式齐备,阳安、襄渝、西康铁路在此交汇,贯穿市内7个县区,这三条铁路是我国中南、华北、西南、西北铁路交通之间重要的联络线路,使安康成为沟通西南、西北、华中、华北铁路大动脉。国道316、210穿境而过,市内“三横六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汉江航运规划{zd0}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安康港是西北{zd0}的内河港口;安康地处中西部结合部,位于西北、西南和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地段,又处陇海、黄河、长江三大经济带的融接区间,是秦巴腹地贫困带经济开发的区域中心。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安康成陕西南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立体xx通枢纽和中心城市。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足的生物、矿产、水力和旅游资源。

1、生物资源
  秦巴地带是我国生物资源的基因库,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堪称南北荟萃之地。全市拥有各种生物物种3300多种,栽培作物60多种,各类动物430种,居全省之首。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生产基地,被专家誉为“xx生物基因库”和“药材摇篮”,素有“秦巴万宝山”之称。各类树种2157种,连树、香桦、七叶树、鹅掌楸、枫香树、黄杨、红豆杉、银杏、水杉、三尖杉、樟、楠、檀等为我国稀有或独有,其中产于镇坪县的珙桐(又称鸽子树)被称为250万年前的活化石,为世界罕见树种。全市共有野生动物430种,其中鸟类296种,兽类98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80多种,其中有34种列为国家保护珍稀动物。中药材品种极为丰富,品种达1290多种,其中国家挂牌收购的有600多种,蚕茧、党参、茶叶、生漆、厚朴、麝香、桐油、木耳、杜仲、板栗、黄姜、黄连、苎麻等传统大宗林特产品产量在陕西xxxx,其中生漆产量在全国驰名。本世纪80年代以来,安康市茶叶开发形成产业,新开发的各种名茶畅销全国,居西北地区之冠,“富硒茶”已成为企业品牌和安康茶文化的代名词而传遍华夏。安康还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zd0}的蚕丝绸基地,蚕茧产量占全省80%以上,以绞股蓝、皂素、葛根素为主的药用资源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黄姜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杜仲产量占全国总产量四分之一。列入国家药材重点生产基地的中药材有杜仲、绞股蓝、黄姜、葛根。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zd0}的茧丝绸基地,蚕茧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绞股蓝、茶叶、魔芋、蚕桑、黄姜、畜牧等已呈产业化发展之势。全市亦是发展林特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有草坡面积313万亩,理论载畜量 312万单位,森林面积1993万亩,森林覆盖率56.5%;活立木蓄积量5554万立方米,占全省的20.6%,森林后备资源丰富。

2、水资源
    安康境内河流密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市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6条,河网密度为1.43km/km2,全市年平均径流量106.55亿立方米,人均自产径流量3964立方米,是全省的2.6倍,全国的1.5倍。汉江是长江的{zd0}支流,水质好,流量大,为国家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汉江干流和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469万千瓦,占全省的46.8%,可开发量275万千瓦,其中汉江干流210万千瓦,已开发107.75万千瓦,占干流可开发量的51.3%,年发电总量超过30亿千瓦时。规划的汉江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6座在安康境内,已建成安康、石泉两座,总装机107.75万千瓦。汉江梯级开发已经启动,石泉喜河电站已经开工建设,旬阳、蜀河电站加快了前期工作步伐。其支流已建成677处小微电站,装机4.67万千瓦。全市有养殖水面9.7万亩,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其中安康水电站库区水面达8.14万亩,为陕西省内{zd0}的人工水面。

 3、旅游资源
  安康市是西北地区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又是全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气候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丰富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在秦巴汉水风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方面具有教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古城西安后花园,休闲度假好地方”,“灵蓄南国一派秀,势承秦巴二脉雄”是安康美景的真实写照。目前已探明景区32处,景点78处,其中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29处,其中有南宫山{gjj}森林公园和瀛湖、香溪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千家坪、神河源、平河梁、岚河漂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风景名胜区或旅游项目。境内有{gjj}森林公园1处,有千家坪、擂鼓台、凤凰山、灵崖寺、鬼谷岭、天华山等省级森林公园  处。安康不仅自身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还是连接国家规划的“西安-三峡、西安-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特色的陕西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是连通过境旅游的中转站。

 4、矿产资源
  安康市北起秦岭东褶皱带中部,南抵巴山弧形过渡带的北缘,是以秦岭褶皱系为主体的地区,由于地壳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本市不同区域发育着不同特征的地层,蕴藏者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产地536处。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产地74处,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绿松石等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旬阳汞锑矿为全国特大汞锑伴生矿,汞、瓦板岩储量居全国第1位,锑、沙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居全省{dy}位。今后发展方向是重点开发重晶石、毒重石、汞、铅、锌、黄金、瓦板岩、水泥灰岩等矿产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毒重石、重晶石为钡源,建成一个以高纯超细钡盐为基础、以功能材料为特色的上、中、下游产品xxx开发的新型材料产业,把安康建设成为新型钛铁生产基地,全省{zd0}的瓦板岩生产基地,建成中国“汞都”。
  (1)黄金:砂金:全市共探明矿点9处,其中恒口砂金矿为大型矿床,储量13.34吨;汉阴县砂金矿为中型矿床,储量4.92吨;其余有安康市老君关等七处小型矿床。砂金共探明储量23.66吨,保有储量17.99吨;由于群采、压覆等原因,尚可利用的砂金储量约有5吨。秒金平均品位0.1310-0.2756克/立方米(国家规定砂金矿边界品位0.05-0.07克/立方米,工业品位0. 16-0.18克/立方米)。尚可利用的砂金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l,5亿元。现保有储量位居陕西第二(汉中市居陕西{dy},保有储量为20.70吨)。
  岩金:我市岩金上了全省储量表的矿产地尚没有,但提交地质报告的有黄龙金矿等七处,探明储量20余吨。另根据有关地质资料,宁陕正河至江口一带金成矿区远景储量在30吨以上;石泉饶峰经汉阴北部至安康流芳一带金成矿区远景储量在50吨以上旬阳小河至惠家沟一带金成矿区远景储量在50吨以上;旬阳县尖山一带金成矿区远景储量在50吨以上;平利野人寨一带金成矿区远景储量在20吨以上。就此测算全市金矿远景储量在200吨以上,远景储量潜在经济价值60亿元。目前探明储量位居全省第五,但前景十分可观。我市岩金品位一般3-8克/吨,部分达10克/吨以上(国家规定岩金矿边界品位l一2克/吨,工业品位3-5克/吨)。我市岩金矿的特点与其它地市相比,一是勘查开发刚刚起步,潜力很大。二是从探明的部分矿床来看,品位偏低的均有矿床规模大、连续性好和易采易选的特点;难选的矿床不仅规模大,而且品位较高。黄龙金矿即属低品位矿床,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旬阳小河至惠家沟一带属含砷难选金矿,现陕西已在选矿工艺技术上取得突破,可望近期进行实质性开发。
  (2)汞锑矿:汞锑矿是我市一优势矿种,其中汞探明三处,旬阳青铜沟汞锑矿为一特大型矿床,旬阳公馆南、北两个矿为大型矿床,合计探明汞储量l.48万吨,居全国第二(贵州万山汞矿{dy}),是接替贵州万山汞矿的后续资源。保有储量l.47万吨,居全国xx,潜在经济价值2.2亿元。汞矿平均品位0.32-0.35%,(国家规定汞矿边界品位0.04%,工业品位0.08%-0.10%)。旬阳汞矿属特大型富矿。锑矿与汞矿伴生,探明两个中型矿床,一个小型矿床,储量4.4万吨,保有储量4,3万吨,位居全省{dy},潜在经济价值0.54亿元。锑矿平均品位0.98-1.83%(国家规定锑矿边界品位0.7%,工业品位1.5%)。我市锑矿品位不高,但与汞矿伴生,现在汞锑选矿分离技术已突破,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可观。
  (3)铅锌矿:铅锌矿虽然上了全省储量表的只有旬阳大岭和赵家庄两个小型矿床,锌储量为32967吨,但根据陕西地勘局一队多年来对旬阳泗人沟至南沙沟一带铅锌矿的勘查,初步查明该矿区铅锌储量50万吨,远景储量200万吨。探明储量位居全省第三({dy}为宝鸡市,探明储量锌250万吨,铅64万吨;第二为商洛市,探明储量锌61万吨,铅58万吨)。旬阳铅锌矿探明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45亿元,远景储量潜在价值约13.8亿元。铅锌矿锌品位3.0%-12.8%;铅品位6.15%一9.09%(国家规定锌矿边界品位0.5%-1.0%,工业品位1-2%;铅矿边界品位0.3%-0.5%,工业品位0.7-l.0%)。我市铅锌矿属于富矿之列。
  (4)铜矿: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紫阳石坝至岚皋小镇一带,经陕西地勘局一队初步勘查,远景储量在l0万吨以上,可望成为陕西第四({dy}是渭南市探明储量22万吨,第二、第三分别为商洛和汉中,储量均约13万吨)。我市铜矿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6.5亿元。铜矿品位一般为5%,{zg}20%以上(国家规定铜矿边界品位0.2-0.3%,工业品位0.4-0.5%)。紫岚铜矿品位高于全省其它铜矿,属于富矿。如果勘查工作能顺利完成,有望成为我市又一颇具特色的有色金属矿产。
  (5)锰矿:我市紫阳屈家山锰矿探明储量54.6万吨,远景储量480万吨,远景储量潜在经济价值4.37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汉中市{dy},储量1425.1万吨)。紫阳屈家山锰矿平均品位21.45%,其中部分富矿品位30-50%(国家规定锰矿边界品位15-20%,工业品位25%)。该锰矿属碳酸锰类型,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电解锰无法利用。最近,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已攻克了用碳酸锰矿生产电解金属锰的技术难关。如引进该技术,可为我市电解锰生产就近提供原料。电解锰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该工艺的突破为紫阳锰矿的开发利用带来新的生机,资源优势可望很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矿业。
  (6)重晶石:重晶石探明储量的有安康石梯大型矿床,储量108l万吨,平利水坪中型矿床626万吨,平利獐子坪中型矿床460万吨,另外在安康市茨沟等四、五处亦有发观,并有小量开采。全市重晶石探明储量2167万吨,远景储量超过4000万吨。探明储量位居全省xx,全国第五,远景储量潜在经济价值21.2亿元以上(储量排在我省之前的有贵州12374万吨,湖南5490万吨,广西3863万吨。甘肃3716万吨)。市内重品石平均品位76-92%(国家规定重晶石矿边界品位30%,工业品位50%)。我市重晶石矿以品位高、矿层厚、易于开采而受到国际xx人士称誉。
  (7)毒重石矿:紫阳县毛坝一带毒重石矿比较丰富,已探明大型矿床一处,储量81.8万吨,中型矿床一处,储量46.1万吨,共计127.9万吨,远景储量约450万吨。远景储量潜在经济价值约4.05亿元,位居全国第二(重庆市居全国{dy},储量330万吨)。紫阳毒重石矿品位56-65%,属于富矿(国家规定毒重石矿边界品位30%,工业品位50%)。
  (8)瓦板岩:我市瓦板岩资源极其丰富。但目前全市经过勘查探明储量的仅有三处,紫阳三胜寨储量319万立方米,大南河储量336万立方米,岚皋四季990万立方米,合计探明储量1645万立方米。石泉、汉阴、岚皋、紫阳、平利、镇坪、旬阳等县均有大量瓦板石资源,远景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按远景储量的10%成材率计算,潜在经济价值约173亿元,位居全国xx。我市瓦板石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开发潜力巨大。
  (9)绿色花岗石:镇坪县小曙河一带新发现的绿色花岗石,经中国建材地勘中心陕西总队勘查评价,较大规模的矿体有二十几个。一般出露宽度200-300米,长度300-1500米,矿体最长达5000米。远景储量约l.5亿立方米。该矿花色美观,品种极为罕见,是一特大型优质花岗岩石材矿床。远景储量潜在经济价值约597亿元。
  (10)xx优质富硒矿泉水:安康市洪山镇发现一处国内罕见的xx富硒矿泉水,经过陕西地勘局{dy}水文队勘查评价,陕西省和国家矿泉水签定委员会鉴定,含硒0.0395-0.048mg/L,合锶0.32-0.34mg/L,是一低钠重碳酸钙型优质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硒0.01-0.05mg/L,锶0.2-5.0mg/ L)。省储委批准B级允许开采量130吨/天。富硒矿泉水在紫阳蒿坪镇黄金村也有发现,目前正在进行勘查。富硒矿泉水全国发现不足十处,仅湖北恩施一家开发利用。我国缺硒地方较多,开发利用富硒矿泉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耕地面积25.4万公顷。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苧麻、蚕丝、油桐、生漆、茶叶,木耳、香菇、板栗、柑桔、龙须草等。林地面积91.5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5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0.2%。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果好,以蚕桑、茶叶、核桃,板栗等为主产业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有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等2000多种。有野生动物430多种,其中34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安康素有“漆、麻,耳、倍之乡”和“中药材摇篮”的美称。xxx有黄连、杜仲、党参、当归、天麻等。
  安康以轻纺、食品两大工业体系为主,同时是国家电力能源基地之一。轻纺工业利用本地资源,建有缫丝、印染、绢纺xxx生产,产品已行销国内外。安康市有省级xx7个:安康恒远责任有限公司的“梅花”牌白厂丝、旬阳烟厂的“祝尔康”牌祝尔康香烟、安康泸康酒业有限公司的“泸康”牌泸康头曲酒、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的“强健”牌绞股甙片和乳康片、岚皋县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的“明珠”牌魔芋精粉、紫阳县茶厂的“神云”牌富硒茶。全市工业生产在改革中保持平稳增长。

安康历史沿革[“安康”、“金州”的由来 ]

安康夏代属梁州,商、周时,先成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后属楚国、秦国。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在安康设西城县,首置汉中郡,设在西城。从此,安康市成为陕西省国土的组成部分。汉承秦制,在安康县设汉中郡治,下设五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郡治迁移至汉中南郑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汉中郡东部即安康市为西城郡。曹魏、西晋设魏兴郡,辖七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之称始于此。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设金州,因越河川道出麸金得金州名。

[安康建城]

安康历史久远,沿革如缕。从比较可信的文字资料看,有关安康的书面记载可追溯到商朝末年。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为梁州”,梁州即相当于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商周时期,安康为庸国辖地。东周时期,由于地处楚蜀、秦之间,所以在战争频仍、割据不断的情况下时而隶楚,时而隶秦,变更频繁。在秦惠文王列元十三年(前312年),秦王国在秦楚争霸中占取了汉江上游地带后,首次在汉江北岸(今江北中渡台一带)设置了西城县,隶属汉中郡,直到西汉时期,西城县一直是汉中郡治所。从此,安康始称西城县。自此,标志着安康建城之始。

[重大历史变革]

坚韧不拔的先民开发

远在七八千年以前的新厂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越河及汉江两岸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聚集成许许多多的原始部落。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安康已成为“秦头楚尾一大都会”,经济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大量的秦汉时期的遗址、墓葬和出土铁器锤、斧、剑、环、匕等反映出当时人口的稠密程度和社会生产及经济生活的繁荣发达。由于水旱灾害频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先民们在很久以前就注意兴修水利,抗御天灾。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到南北朝时代,越河和汉江两岸的土地已发展成“黄壤活衍,桑麻列植,佳饶水田”鱼米之乡。魏晋六朝时期,汉水流域是南北对峙地带,虽不免兵戎相对,但因僻处山区,战争破坏较小,一度较为安定,因此,北方流民大量逃命于此。外来的人口从各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并使不少荒地得到开垦,对安康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形成了先民开发的第二阶段。明末到清中叶,是安康得以大规模开发的第三个阶段。明清之际,由于豫、楚、汉、浙等地人口增长很快,土地兼并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背进离乡,纷纷进入当时还是“老林”的秦巴山区,垦殖谋生。南北文化的交融使长期停滞不前的社会经济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清代到民国,安康成为汉江上游重要的山货土产商品集散地,列为全国当时四大初级市场之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世事沧桑。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和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坚韧不拔地开发着这块“四塞之地”,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到近代已把安康建成了一个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经济区。但是由于封建压迫的剥削沉重,安康并没有真正地繁荣。只有在新中国,它才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连绵不断的古代战争

古安康地外秦、楚、蜀之交。“东接襄沔,南通巴蜀,西达梁洋,北控商洛”,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再加上这里土块肥活,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山水衔接,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从秦汉到唐宁,一直是军事争夺的重要据点,一些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古代战争就在这里展开。

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在漫长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众战争从未停息。历代农民起义大都在安康留下战斗的足迹。特别是明、清之际,安康的崇山峻岭多次成为揭竿而起的贫苦大众反抗统治阶级的根据地。

悲壮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xx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残酷的封建压迫剥削不断加重,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愈演愈烈。安康人民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安康这块土地上也演出了一幕幕救国救民的悲壮史剧。

  革命列火愈燃愈旺

安康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开始传入安康。1927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建立了中共陕南特委,以汉中、安康等城市为中心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使安康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随后,红三军过境,中共安康军特支举行安康起义,陕南人民抗日{dy}军在此成立,人民解放军豫鄂陕xxxx转战安康北山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红色火种,使安康人民xx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熊熊烈火愈燃愈旺。

  日机轰炸欠下血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欠下无数血债。1940年侵华日军的飞机轰炸安康城区居民就是其中令人发指的一桩血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频繁派飞机轰炸四川、重庆、凉山等后方重镇,安康成为日机航线经过的城镇之一,先后遭到4次轰炸。共倾泄燃烧弹、毒气弹500多枚,炸死无辜平民800多人,犯下了滔天罪行。时至今日,在安康市郊区还不时掘出日寇抛下的未爆xx。

  安康解放

1949年4月20日,xxx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蒋介石的百万大军发动了强大攻势,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全面胜利,但国民党反动派并不甘心失败。盘踞陕西的胡宗南企图死守西安的美梦破灭后,率主力xx南逃汉中,并把安康作为防御重点以确保汉中,屏障西南。 1949年10月,中共陕南区委、十九军前委、中共安康地委派干部对驻守安康的国民党安康自卫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争取工作。11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贵阳,把国民党的西南防线“拦腰切断”,胡宗南的退路受到直接威胁,国民党驻安康主力xx匆匆南撤。11月27日上午,安康自卫团团长鲁秦侠在我党的争取下宣布起义,率部弃暗投明。28日上午,陕南xx政委汪锋和司令员刘全轩率xx入城,全城一片欢腾,各界代表和数万民市民夹道欢迎,安康人民盼望翻身解放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安康这块浸透了历代人民痛苦的泪水的无数仁人志士鲜血的土地,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人民获得了新生,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众志成城战洪灾

安康山城,濒临汉江之畔,千百年来,它尽得汉水之利,亦饱受期泛滥之苦,仅14世纪末至今近600年间,决堤淹城的灾害性洪水就有17次之多。 1983年,一场百年不遇的、人力难以抗御的特大洪水淹没老城,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从这年7月上旬开始,陕南普降大雨、暴雨,吞纳了秦岭南麓、巴山北坡的全部降水的汉江,洪流汇集,水位陡涨。到31日,安康暴雨如注,汉江水位涨势迅猛。中午,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dy}线的地、县领导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立即决定动员城区群众转移。由于缺乏必要的警报系统,城区许多居民又听不到广播,不了解水情,行动十分缓慢。下午4时,城堤各口开始下闸,粮库一袋袋面粉也用于堵口防漏,为更多居民撤离争取时间。下午5时,汉水迅猛抬升,地、县防洪指挥部坚持在老城指挥抢险,督促群众转移。下午6时,洪水以每小时0.75米速度上升,很快淹没汉江大桥,数万居民加速南撤。晚8时20分,汉水洪峰汹涌越过城堤,聚积历史隐患而又十分单薄的城堤,在东部喇叭洞、北部潘家坑、纱帽石段三处相继决口,洪水排山倒海般自东而西倒灌老城,全城陷入一片汪洋,近两万多群众被围困在高楼层顶上。8月1日1时30分,汉江水位达259.25米,洪峰流量达31000米/秒,老城三层以下的楼层淹没于洪水之中,困于楼项的灾民,惨遭渴、饿、淋和伤痛的煎熬。党中央、国务院收到安康呼救,当即指示武汉、兰州xx空投救生器材和食品。天微亮时,人们迎着黎明展开水上营救幸存者的拼搏。6时起,水位开始下落。中午,徐山林副省长乘飞机到安康和地县领导研究救灾措施。下午,来自西安、郑州的多架飞机向城区空投20副橡胶皮筏和大批救生衣、救生圈。解放军总后二十六团、59210xx工程团1000多名指战员投入了抢险战斗。临潼四十七军所属舟桥xx,星夜兼程奔赴安康。汉江大桥刚一露出水面,水电部第三工程局车队便将火车从汉中运来的救灾食品抢运过江。2日下午,国务院副秘书长吴庆彤率领中央慰问团14人,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起,乘飞机到安康,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3日,省政府18个省级厅单位奔赴安康,慰问受灾群众,协助救灾。8日到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兰州xx政委萧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和副总理李鹏,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安康视察灾情,对救灾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及时拔给城区生产救灾款4000万元。  这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是建国后安康,也是全省{zd0}的水灾事件,安康城区18000户、89000余人受灾,870人丧生,经济损失约4.1亿元。在洪水迅猛吞噬老城的严重关头,全城党政军民万众一心,同洪水进行了{yt}两夜的生死搏斗,一些干部、职工为抢救人民生命,抢救国家、集体财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尉剑飞、石平安、马吉饶等17人,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在抗洪抢险中一大批党员、干部、战士、职工做出了突出贡献,34人荣立一等功,86人立二等工,211人立三等功。灾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安康地县领导干部全力以赴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生产救灾之中,使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有效地防止了疫病的发生。在安康人民生产自救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9个省会以上百个单位的捐款达223万元,粮票、食品、粮食达230多万公斤,衣物61万多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有力地支援了安康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我美丽的家乡----陕南安康_奇石韵华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