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传说,现在的崛起,未来的辉煌_秀外慧中红红天_新浪博客

古老的传说现在的崛起,未来的辉煌

(藕塘村发展调研报告)

藕塘村,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它有着古老的传说,相传元朝初期郑、徐、王三姓人由江西迁入,见此地风景秀丽,群山环抱,仙雾缭绕,到处是长满莲藕的池塘,风光无限,而选择定居在此,并以“藕塘”命名之。

多少年来,一代一代的人在此勤劳耕种,一代一代的人在繁衍,此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民风纯朴,风景优美。

藕塘村区位优势较好,距厦铺镇政府7公里,距通山县城24公里,行程约35分钟。至江西修水约50公里,行程约100分钟,交通便捷。

藕塘村共有10个组,15个自然湾,318户,总人口1384人。全村耕地面积794亩,其中水田面积294亩,山林面积9000亩,其中经济林5500亩。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500毫米左右。

藕塘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这些丰富的资源当中也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大城山  大城山{zg}峰海拔912.5米,山的四周全是悬崖峭壁,被称为东、南、西、北门,四面唯有北门有路可上山顶。整个山看起来就象是一个被包围着的城堡,“大城山”由此而来。山顶上是一个大盆地,四周是密密麻麻的石林,{dy}次去山顶,感觉这些石林都是活的,有如千军万马在守卫着这个非常xx的大城山。

山顶上有奇石“石和尚”,高约5米,它奇就奇在和尚的头是向后翻转的,据说是和尚启程云游时,回望寺庙。也有说是和尚尘念未断,思念恋人,身向佛门,头却望着恋人所在的方向。

山上有奇泉“娘娘泉”,它是山顶的水源。一直绵绵不断地滋润着山顶上的万物。因大城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无蓄水,无积水,因而有这么一说“有百人吃的米,无百人喝的水”,可见大城山的水有多么宝贵。

大城山的古迹遗址有大王庙、铁船厂、张衡读书处。相传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读书、造船于此。据“湖广总志”记载:“东汉永元乙未年张衡造铁船于城山,在永兴(现阳新),迷潭而沉没。”大王庙,又称张衡寺,是后人为纪念他而修建的,始建于明朝万历,复修于清乾隆。鼎盛时据说有和尚僧人300余人,香客上千人。现在的寺庙是前几年修建的,规模和辉煌都不可与历史相比了。唯有站在空旷的山顶,任由思想飞跃,畅想当时的盛况了。

大城山有三宝:“一猿二蜜三谷”,只可惜现在大城山上由于交通不便,已无人居住,也无人在山上耕种,此三宝只能是一个传说了。

因大城山地形特异,在军事上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东吴大将甘宁曾屯兵于山上。隋大业元年,朝廷在城山北门屯兵5000人,后设新丰市征收税赋。清咸丰四年,太平军驻守在城山。抗日战争时,国民党第十五师所部,凭借天险,扼守拒敌,全歼日军一个中队。

城山中大小各样的溶洞星罗棋布,有xx八景:倒挂金钩、仙人摸石、渔翁撒网、偏头和尚、试剑石、铁船厂、老君洞、龙王尖。山中有洞,洞中有瀑,瀑中有景,惟妙惟肖,别有韵致。现在藕塘村的很多居民都曾到溶洞中去探寻过,对一些神奇的现象都有印证。如在洞中有金树,由山顶洞口入可直达山下的大河等等。

古民居  藕塘村有一古民居,距今有100余年的历史。户主郑启后,郑氏宗谱记载,郑启后,字润亭,生于道光年间,妻妾三房,生有七子,上钦加道衔候选府正堂,1914年被通山姚知县聘为衮理员。他拥有“老四都”(当地的地名)的大部分楠竹园,以经营加工楠竹富甲一方。老屋规模宏大,屋内原有48个天井,天井和大门口禾场全部用青石板铺成,屋内地面全部采用三合土加鸡蛋清铺就,饰以形态各异的图案,现在地板上的花纹还清晰可见。屋柱都是56米高的青石柱,雕梁画栋,气派辉煌。青石柱和顶梁的雕花至今保存较好,可推断出当时房屋主人的富足和品味,也可看出当时此栋房屋的富丽堂皇。屋内有楼房、大厅数百间,内有廊、亭、阁、池塘、花园,四周围以高墙,成为一组较为完整的园林式建筑。据通山古民居研究专家介绍,虽然藕塘村的这处古民居显得形单影只,不象其他地方那样有多处且集中,但它的规模和保存的完好性,却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投弹轰炸,毁去大部,现存房屋也因年久失修,几近颓废。现在居住在此的大多都是郑启厚的后人。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建于2006年,耗资50余万元,采用三进式构造,有古色古香之韵,祠堂门前有一古井,水质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久旱不干。

翠屏寺、安平寺  通山自古就“一多宝,二翠屏,三崇佛,四安平”的说法,这四处古寺,厦铺镇范围内就有两处,即翠屏寺距藕塘村约两公里,已有数百年香火,香客不断。安平寺在太阳山上,距藕塘村12公里,行程约30分钟,相传安平寺是明朝刘伯温的隐居地。安平寺附近有很多现存的佛塔和墓碑,以清朝时期的居多,其一上书有“刘基故址”的字样,似乎为刘伯温隐居在此提供了历史依据。安平寺周围层峦叠嶂,修竹扶风,悬流飞瀑,常年雾霭缭绕,显得安平寺更为神圣,宁静,悠远。

太阳溪漂流   藕塘村是去往太阳溪漂流的必经之地,而且漂流公司驻地就在此,团队签证也在此。太阳溪漂流距藕塘村仅10分钟的路程,太阳溪漂流自2008年开业以来,吸引了周边省市县的大量游客,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居民经营与漂流相关的饮食服务业和漂流用品销售。当地已发展农家乐餐馆二十余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之相关的,有些村民看中了漂流带来的商机,大力发展养殖业,规模大的有:徐维光养殖山羊,已有山羊100头,第二批50头正在购进中,徐洪海发展养蜂,已有蜂箱20个,计划发展到100箱,还有的大力种植蔬菜,一切都在为旅游大军的到来作着准备。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为藕塘村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如何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开发利用好,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基层组织队伍。

藕塘村现有两委班子成员4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 4人,党员2人,年龄{zd0}的53岁,最小的33岁,平均年龄44.7岁。是一个团结务实奋进的班子。

这两年,这一届村干部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深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为居住在边远深山的村民实施异地移民搬迁工程,新建了“雨林生态移民新村”,安置移民20户。在“亮化”工程中,为四个组安装了路灯,让村组亮了起来,修建垃圾池集中收集垃圾,让街道亮起来。他们还解决了2345组的安全用水问题,全村基本用上了自来水。新修了连接金山湾和藕塘石湾的“爱民桥”,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过河涉水的问题。建成村级广播室和“农家书屋”,藏书达到50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他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如山歌、腰鼓、采莲船,倡导健康文明新风。

未来如何发展,镇村分析当前的形势和机遇,认为只有紧紧抓住旅游发展这根主线才是硬道理,只有围绕这根主线才有大跨跃,才有大发展。当前我县非常重视旅游发展,在2009年我县被评为省级旅游先进县,隐水洞和太阳溪漂流的成功开发为通山的旅游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大大地提高了通山的知名度和品牌地位。在厦铺,旅游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太阳溪漂流已成为湘、鄂、赣三地游客{sx}的漂流去处,太阳山的开发正在进行当中,望江岭双河梅花鹿养殖基地的项目正在洽谈当中,至少到明年厦铺的旅游发展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藕塘村,有武汉纺织大学在进行“城乡互联”的帮扶,有县供销社在进行驻点扶贫,有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项目支持。这一切都为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在村组干部的共同商议下,未来的蓝图已描绘出来。

首先邀请武汉纺织大学为藕塘村做一个旅游规划,同时制作“三个一”,即一本精美的宣传画册,一部精良的宣传片,一篇精深的宣传报导。

其次大力发展农家乐,要追求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的提升以及农家乐自身硬件的提升。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以杨梅、羊、兔、蜂和蔬菜为主。

再次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更高质量和水平的水、电、路,着力做到“三化”,街道亮化、村庄美化、环境净化。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打造藕塘村特有的文化品牌。

{zh1},在这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要抓住契机抓好两委及队伍建设。要切实做好“四个全覆盖”“二十条”工作。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势逼人,机遇喜人,关怀暖人,相信在近几年内藕塘村的发展会出现史上一样甚至超过历史{zh0}水平的状况。

 

 

注:

一、 2010-5-17,带队到藕塘调研。

二、 2010-5-21,带领村组干部到师智敏果园参观学习。

三、“四个全覆盖”:

    

1、   推行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全覆盖,行政监督网络逐步健全。

2、   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共事务五公开全覆盖,行政事务透明度大幅度提高。

3、   推行县乡村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全覆盖,行政服务效能明显增强。

4、   推行廉政文化六进全覆盖,廉政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四、“二十条”:

1、一栋办公楼。面积120平方米以上,建筑外观庄重、大方,室内装修简洁、得体,地面硬化、环境美化,通电视、通电话,有条件的村通宽带。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2、一面国旗。在办公楼醒目位置设置旗杆,升挂国旗,安排专人管理。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3、一个广播。每个村配置一套广播设备,有专人管理,有播放记载,有播放制度,有播放效果。

责任单位:县广播局、“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4、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开栏应设置在便于党员、群众观看的醒目位置,有防雨设施,有专人管理,内容经常更新。

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5、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为依托,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服务窗口,有服务人员,有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图,有服务手册和服务记录。

责任单位:县纪委、县行政服务中心

6、一个村“两委”办公室。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村党支部、村委会职责,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职责和其他班子成员职责,有班子任期目标、当年要办的几件实事等上墙资料。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7、一个村民说事室。方便群众“说事”,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调解矛盾纠纷,实现矛盾和问题不出村,调解、谈心记录规范齐全。

责任单位:县综治办

8、一个党员活动室。活动室布置合理,设施配套,制度齐全,有党组织体系网络图、党员群像图、荣誉栏,满足学习、开会等需要。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9、一个党员电教室。电教设备齐全,明确专人管理,保证无损坏、常利用。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0、一个农家书屋。每个村建立一个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农村生产生活需要的图书、报刊和电子音像制品,明确专人管理,有借阅登记记录。

责任单位:县文体局

11、一个卫生室。每个村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一个卫生室,方便村民就近就医。

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12、一个农家超市。按照“农户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调节、部分扶持”的原则,每个村至少建立一个适当规模的农家超市,满足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需要。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供销社

13、一套管理台账。建立规范的村级党组织管理台账,做到党组织书记基本情况、党员基本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党员缴纳党费情况、流动党员管理情况、后备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八个清楚”,并实行动态更新。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4、一套制度。按照“简便易行、实在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制度,主要有:党员评议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村干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五议五公开”制度等。上墙的制度要统一设计、统一制作,做到内容统一、颜色统一、格式统一。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5、一套档案。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和村级工作两类档案。农村党员干部档案按照统一标准建立,做到一人一档,信息完整。村级工作档案分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党组织建设、综合等四大类,按照文书档案建档标准建立,分年度整理。

责任单位:县档案局、“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6、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双建双带”、设岗定责、争先创优等活动,每项活动的开展有明确要求,有具体安排,有情况记载。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7、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各村根据产业优势,至少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专业合作组织,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产业规模,促使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经管局)、“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8、一个好项目。在全面清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找准发展项目,以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到2012年集体收入不少于5万元。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19、一个文化娱乐中心。结合实际,配置文化娱乐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责任单位:县文体局、县新村办

20、一个群众意见箱。在村办公楼设置意见箱,定期收集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村民反馈。

责任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古老的传说,现在的崛起,未来的辉煌_秀外慧中红红天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