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饮沧桑: “装修”演绎- 一五一十部落| My1510

不知从何开始,城市售房多为毛坯房,问之则曰装修好的房子,购房者审美迥异,总难称百人意,干脆“赤身裸体”随你所意装修折腾去吧!于是“装修”成了当代社会安居乐业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时尚词,“这是我的家,我想怎么装就怎么装!”也成了许多野蛮装修者的辩护词。一个新社区便是一个装修地,建材市场、家装公司便都纷纷登台亮相,粉墨登场,王婆卖瓜,自吹自擂,房主费财伤神装修数月,财气耗尽,心力交瘁,苦不堪言,乔迁之喜荡然无存,装修污染,提心吊胆,好好一个家,装修成了一个殃及身体的污染源。人性怪诞,夫复何言!

装修在当代已演绎成一个意蕴饱满的文化符号,它的能指与所指的隐喻已延伸到中国当代人生活的血脉基因里,“包装”“美容”“美化”“润色”等词语都是转换装修语境色彩的替代词,菜肴要有各式各样中看不中用的雕花来点缀,菜名要用刺人眼球耸人听闻的名字来逗人食欲,一盘黄豆芽炒绿豆芽谓之“勾勾搭搭”,一盘去了皮的黄瓜段儿称之为“玉女脱衣”,一盘油炸与水煮混淆的花生拼盘儿命名为“一国两制”,形式重于内容,表象遮蔽本质,这已成为当代时尚生活的审美观。科技发达,为当代人提供了更多改变表象的方法途径,美容业异军突起,拉皮儿、植皮、隆鼻、美甲、美体,“人造美女”便又浮出水面成为新宠,人们在表象的美化诱惑中{yt}天丧失追求本质和深度的渴望,光怪陆离,美仑美奂,一个小理发店便打出了“美容美发设计中心”的标牌,一个偌大的酒店却只打出“烙馍村”的牌匾,一坑浅水谓之湖,几排小树便称之森林氧吧,电视上露了几次脸便浪成了名人,地摊小报发了几篇小文便大呼文学之星冉冉升起,自费出版了几本小书便是大师出现。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成了包装的手段,都成了生财有道的终南捷径,都成了炫耀与人的资本,名人提词作序是资本,与名人共餐合影是资本,甚至被名人骂过也是资本,这就如家庭装修,仿古旧、仿田园、仿生态,一个“仿”字折射出当代人的虚饰之气,浮躁之气。人们不再注重心灵的探寻,不再皈依于情感的真诚,一切都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表象就是一切,只求“金玉其外”哪管“败絮其中”?这从现代人词语的置换便可看出端倪,欣赏变成了“好玩儿”,美丽变成了“帅呆”,表演成了“作秀”,恋爱成了“搞掂”,心动成了“来电”,娱乐就是搞笑,历史成了“戏说”,文化成了“戏嬉”……词语的严肃性被解构,内涵被简化淘空,生命轻滑荒诞成了人们不能承受现实之重的反讽,这就又如家庭装修,人们追求居住环境的美化却又成了危害身体的冷面杀手。人们在文化失重中狂欢,而狂欢成了人们更加空虚苍白的根系,挣扎沉沦的生动写照。

文明的本质就是对人类诸多劣根性的装饰,装饰就是一种有意的遮蔽,人们在遮蔽中提升人性,压抑兽性,向往神性,服饰包装羞耻,文化包装野蛮,情爱遮蔽兽欲,谈判遮蔽自私,金钱装点财富,地位装点权势,高傲衬托威望,儿女显示荣耀,车子、房子,装点品位,娇妻二奶成了资本,玫瑰装点情爱,婚礼装点承认……这与当下家庭装修毫无二致,橱窗摆放花瓶珍玩装点雅趣,名人字画,精装书籍都成了一种身份品位的巧妙显示,那阳台上的花草,那茶几上的插花,那电器上的绢花都是一种生活富足美好的装饰点缀。又如当代人的学历xx,“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的一张纸便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xx,好像精神赤裸裸的,没有包裹”(钱钟书)“装修”也可拆开来解,“装”是巧装、伪装、装扮、装潢、装载,“修”就是指修补、修剪、修炼等。装修本质就是改变事物的模样,视裸露为丑陋,视本质为危险,一切都需要装扮和修饰,生活中的瞒和骗都需要温情脉脉的装饰,疾病也需谎言的蒙蔽,离婚也需要感情不合的搪塞,这就如吊顶、粉墙、灯饰、字画、家具、花草都成了家装的道具。又如海归人才那口中半生不熟的洋理论、洋名词,又如进城小住数日回到乡下说着别扭普通话的村姑,文明的装饰修剪可以说在欲望的洪流中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一位学者这样语出惊人,何谓专家?专家是装出来的,装知识、装思想、装斯文!

此话不谬,人原本赤子,文明包装赤子,让他有了爱欲情仇,有了利益之争,有了身份财富,名号称谓,也许人类不断地通过“装”和“修”来填补生命的苍白和无奈,就像一个个思想家用晦涩的术语来包装他的思想,他在包装中躲避生命的风雨。



郑重声明:资讯 【豪饮沧桑: “装修”演绎- 一五一十部落| My1510】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