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0年内蒙古招生情况介绍_内蒙古教育考试招生_新浪博客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建校百余年来,浙江大学以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为己任,坚持求是创新,不断改革发展,已成为一所学科综合、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lx1}水平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大学。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

     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着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被英国xx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校园环境优美,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是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zy1}”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ldz},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构建“宽、专、交”,“精、深、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按学科领域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一年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前期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和跨学科交叉培养。设立竺可桢学院,实施特殊培养方案,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学科布局完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现有7个学部,37个学院(系)。拥有本科专业1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2个和博士后流动站47个。拥有一级学科xxxx学科14个、二级学科xxxx学科21个、xxxx(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学校建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为中坚,以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8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人、{gjj}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目前,全校全日制本科生22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800余人、博士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2100余人。

    学校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创造条件,设立了本科生对外交流基金,每年选派本科学生千余人次出国(境)学习交流。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各界的青睐,就业前景广阔。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

   学校占地面积6700余亩,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文体活动和生活设施。数字化图书资源数量与支撑技术水平处于国际{lx1}水平,拥有纸本文献达594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46万册、各类电子数据库300余种。学校还拥有省级附属医院6家和出版社1家。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正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坚持“求是创新”的校训,向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yl}大学目标迈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问题一: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

答:作为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并有机会在学科交叉领域探索,使之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拔尖人才。

为实现“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zy1}”的理念,学校构建“宽、专、交”,“精、深、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化成长空间,其特色举措主要有:

    1. 实行大类招生。按人文、社科、理、工、信息、农、医等学部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填报的专业大类有8个,另有特殊培养专业4个。大类招生使学生入学时没有固定的专业“帽子”,通过宽口径的通识和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重新理解专业和认识自己,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2. 按大类交叉培养。学校设置了“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设计”4个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后,进入主修专业培养阶段。引导学生多途径、多方式交叉学习,鼓励学生辅修或双修第二专业。

    3. 学生入学一年后至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学生经过1~2年的学习,根据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兴趣特长,依据学校确定的各专业{zd0}可容纳学生数,在大类内确认主修专业。少数确有特长的学生允许跨大类确认专业(其规模控制在所在大类总人数10%以内)。学生可跨大类进行双修、辅修。

    4. 全面实施学分制。学校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等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课程。如确因交叉或创新学习需要,学制4年的学生可延至6年,学制5年的可延至7年。

    5. 实行“四学期制”。学校按“秋、冬、春、夏”4个学期安排教学,循环开课,每学期长度各为9周。实施“四学期制”为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范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也为更多国际xx学者来校讲课执教创造了条件。

 问题二:浙江大学有哪些特色教育模式?

答:1. “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引导并逐步推出“计算机+X”、“生物+X”、“外语+X”以及“X+信息”、“X+管理”、“X+经贸”等“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供优秀学生选读。

    2. 开设特色辅修班。学校支持各院、系开设若干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特色辅修班,以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开放所有专业,鼓励学生修读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

3. 设立竺可桢学院。竺可桢学院是学校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基地。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潜能充分发掘提供朝气蓬勃、张弛有度的发展空间。

学生需经严格选拔。前期在各特别培养平台进行基础培养,后期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可自主确认主修专业,实行专业导师制,设立特别培养交叉复合人才项目。培养过程实行淘汰制,完成特别培养计划的学生可获得相应专业的xxx书及学位证书,优秀学生还可获得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证书。目前,竺可桢学院设立以下特色班:

       求是科学班:我校作为教育部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11所高校之一,设立求是科学班。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5个基础学科领域具有国际{yl}水平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科学家。该班实行个性化特殊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科学基础培育及科学素养的熏陶,本科前期阶段实施数理化生计整合强化培养,实行全程导师制,采用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方案,设置本科-硕士-博士多通道成长渠道。

       巴德年医学班(医学试验班):实行“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dy}阶段要求学生完成非医学类专业的本科学业,第二阶段接受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入学后自主确认非医学类的本科专业,完成学业并获相应专业学士学位,并要求修完相应的医学预科课程,第5年进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完成学业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问题三:2010年浙江大学的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有什么新举措?

答:为积极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办学结构,促进大类培养工作,学校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医学部。学校设立“求是学院”,专门负责主修专业确认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新设立“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以配合我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参与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的建设。主要整合我校的科技与创意类专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数字媒体”、“工业设计”4个专业,以达到优势互补、师资共享、氛围同构的合作办学目标,探索培养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领军人才。

 问题四: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会给学生带来什么益处?

答:1. 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和拓宽视野,选择更适合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专业方向,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有利于学生交叉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更好地发挥;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专才”、“奇才”或有志成才学生开辟成才通道,体现了学校“追求{zy1}”的教学理念。

    3. 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调整和课程结构优化,增强教师教书育人和实践教学意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4. 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优质课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发展得以保证。

 问题五:在主修专业不变的情况下是否可同时修读辅修专业或双修专业?

答:学校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辅修专业或双修专业。一般情况下,修读辅修专业或双修专业的学生可在第二学年通过注册后有系统地修读,也可自主选课修读,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辅修专业或双修专业。参加辅修或双修的学生应按辅修或双修专业相应培养方案要求修完专业课程的规定学分。

 问题六:学生在选课方面有多大的自由度?

答:“四学期制”增加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学生入学后可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平行循环开课情况,选择修读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

 问题七:浙江大学学生国际交流有什么特点?

答:我校与国外140多所xx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设立本科生对外交流奖学金,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各种国际交流机会,2009年有12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了对外交流活动。我校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术交流,包括交换生、暑(寒)期班、攻读学位、科学研究、学科竞赛以及实习;二是文化交流,包括主题研究、访问考察、文体团队互访等形式。此外,2009年有3600多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

 问题八:浙江大学如何招收农学类专业学生?

答:1. 以“应用生物科学”名称在提前批次招生录取。学生入学后1年内不分专业实施通识和基础教育,一年后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结合社会需求,确认主修专业。主修确认限于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园林、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以及生物系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等11个专业。

2. 招生省份为浙江、四川、山东、安徽、广西、江西6省。

3.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52号)文件精神,主修确认到授予农学学位专业的浙江籍学生,将免交学费。

4. 在主修这些专业的前提下,学校鼓励交叉学习,学生可辅修或双修其它专业。

 问题九:浙江大学如何招收国防生?

答:国防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湖南、陕西7省招收,录取专业为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报考国防生须政治合格,志愿从事国防事业,年龄在20周岁以下(1990年8月31日后出生),符合xx院校招收学员的体检标准,视力可适当放宽。考生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方可按规定参加政审、面试和复检,合格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实行网上录取。考生录取后须与浙江大学、南京xx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书》。每年由xx提供10000元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分配到xx工作。(国防生招生网:www.gfs.zju.edu.cn)

 问题十:浙江大学的收费标准如何?

答: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预收,一般专业学费每人每年4800元;艺术类专业学费每人每年7000元,软件工程专业学费前2年为每人每年4800元,第3年1.6万元,第4年1万元。学费每学年按所修学分结算一次,毕业前进行学费总结算。住宿费每人每学年1200元。

 问题十一:浙江大学奖学金和经济资助政策如何?

答:我校有完善的奖学金体系,其中校设奖学金奖励面约35%,奖金总额超过千万元。此外,一些xx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出资设立外设奖学金30余项,2009年奖金总额达320余万元。学校已xx“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国家助学xx为主要解决困难办法,同时给予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无息借款、学费减免、专项补助、外设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等资助。

 问题十二:浙江大学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答: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格品质、创新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政府各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xx企业纷纷把我校作为他们的人才资源库。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全国高校中xxxx;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0%;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就业和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问题十三:浙江大学今年在浙江省的投档录取规则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我校在浙江省将按招生计划的1:1提档,对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设专业间分数级差,由计算机按规则自动投档。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投档时计算加分,但在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高考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加分考生。

    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5所院校,但投档机会只有一次,如果遭遇退档则失去被同类高校录取的可能,这是考生要考虑的风险。我们对浙江考生郑重承诺,对于服从专业志愿调剂、身体符合教育部体检标准的考生见档不退,优秀学生可以放心填报我校。

 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邮政编码:310058

浙江大学主页:                                  浙江大学招生网:http://zdzsc.zju.edu.cn

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电话: 0571-87951006    传真: 0571-88981979

                            2010年内蒙古招生介绍

一、大类招生及培养情况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建校百余年来,浙江大学以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为己任,坚持求是创新,不断改革发展,已成为一所学科综合、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lx1}水平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大学。

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着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被英国xx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校园环境优美,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是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作为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ldz}”为育人目标,提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基础宽厚、专业自主、复合交叉、鼓励探究”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个性化成长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并有机会在学科交叉领域探索,从而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拔尖人才。

2010年,学校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在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大类基础上,新增科技与创意设计大类,对特殊培养的专业方向进一步整合。按大类招生使学生入学时没有固定的专业,实行前期打好宽厚基础,强化通识教育,后期突出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学科的培养。通过宽口径的通识和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重新理解专业和认识自己,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二、招生专业目录

 

 

 

【人才培养特色举措】

   培养目标:

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创新人才和未来{ldz}

   知识、能力、素质俱佳(KAQ培养模式)

   宽、专、交的学习过程。

   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调整专业,按大类招生与培养(八个大类)。

   xx学分制,自由选课、选教师,弹性学制。

   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校院两级每年立项2000余项,参与学生达70%以上)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大学生国际交流计划(每年出国出境超过一千人次)

 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话:0571-87951006,88981979

网址:

邮箱:

 

 

                                                        来源: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浙江大学2010年内蒙古招生情况介绍_内蒙古教育考试招生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