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首富的资本泥潭

温州首富的资本泥潭

历来被外界以“团结”、“精明”赞誉的温州商人,因两大实力财团越来越激烈的对决,并在台面下互抖丑闻,而声名受损。
两大温商暗中斗法,一个出手狠辣,一个临危不乱,兵来将挡,见招拆招,上演了一场{df}商战,令人叹为观止。

文   本刊记者  侯君

位于上海中山北路的新建业大厦,正在进行着它诞生以来最豪华的装修。这个曾经并不惹眼的楼盘,因成为两大温商缠斗的目标而备受xx。
如果不是上海人民企业集团(下称“人民集团”)“作梗”,中瑞财团本可顺利拿下这栋如今已大幅升值的大楼,为财团进军上海奠定基石。“我们已经下定决心,一定会维权到底!”在前往新加坡参加APEC会议的前{yt},中瑞财团监事长陈时升说。
这个由温州的神力集团、奥康集团、法派集团、远洋眼镜等九家xxxx联合成立的财团组织,以房产投资为主业,出手快而准,自2004年成立以来多有斩获,未料此次阴沟翻船。
在这起夺楼大战中,人民集团似乎棋高一着,处处主动。“我跟中瑞财团没有什么关系!”上海人民企业集团董事长金福音表现出一贯的从容,这位从温州乐清发迹后在上海再创辉煌的商人,被指是夺楼事件幕后总指挥。
“人民集团和金福音确实是商战中的绝顶高手,深谙法律之妙,运用得出神入化,中瑞财团很难讨得半点便宜。”上海一位法律界人士开玩笑说。

 缘起
2003年,章圣望、朱德龙、杨大明、郑步良、夏成强、黄杨花、陈民佐、杨宗好等8位来自温州苍南的富豪,合伙投资成立上海明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明虹公司”),开始染指上海楼市,上海亚新生活广场成为他们的{dy}块试金石。
2005年5月,以明虹公司名义,他们竞购了第二个目标——建业大厦,而出资方是明虹的六名股东,陈民佐和杨宗好无意参与。
2006年3月2日,出资购买建业大厦的6名股东合伙成立了上海明力德公司(下称“明力德”)。股权分别是:杨大明出资200万,持股比例20%,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章圣望出资250万,占总股本的25%;朱德龙、郑步良、夏成强分别出资150万,占总股本均为15%;黄杨花出资100万,占总股本10%。公司成立后,建业大厦归入明力德名下,更名为新建业大厦。
与所有炒楼团一样,购楼是为了卖给下家赚取差价。于是,股东们开始分头寻找接盘者。
六个股东之一的股东黄杨花找到的潜在客户是上海人民企业集团董事长金福音,而另一名股东郑步良接洽的是素有“中国民营{dy}大财团”之称的中瑞财团。因为一栋楼盘,人民集团和中瑞财团两大温商风云际会。
据介绍,黄杨花与金福音的洽谈在中瑞之前。当时,双方约定以1.95亿元成交,签订协议后预付6000万元,其余部分在大楼产权移交6个月内还清。而另一边,彼时正欲将总部迁到上海的中瑞财团,与郑步良一拍即合,立即表态愿以同样价格收入麾下。
在两个买家之间,明力德股东经过协商后最终确定选择中瑞。2007年5月7日,明力德召开股东会议,一致同意将明力德公司{bfb}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中瑞,并形成了一份“股东会决议”,6个股东均有签名。5月23日,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但黄杨花未在此合同上签名。合同签署后,中瑞如约将6000万元预付款转入明力德账户。
根据双方约定,预付款支付后10天内,明力德要配合中瑞做好股权变更手续。但在此期间,明力德有股东提出,要求中瑞增加200万元转让款,遭到拒绝,股权转让一事随之延宕。
2007年10月12日,中瑞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明力德违约,得到法院支持。法院判定,中瑞{bfb}转让明力德股权合同成立,明力德六大股东承担违约金3000万元。高额违约金的判决引起六大股东不满,章圣望、黄杨花、杨大明三人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008年12月24日,浙江高院做出终审判决:撤销一审中追究六股东3000万违约金的判决;中瑞受让明力德的90%股权成立,而另外10%股权依然属于黄杨花。浙江高院认为,尽管黄杨花在股东决议上签字同意整体转让明力德的股权,但并未在股权转让合同上签字,表明她的10%股份的转让关系尚不成立。终审判决还要求明力德六股东协助中瑞办理股权变更等移交手续。

 意外
2009年3月18日,中瑞派监事长陈时升陪同温州中院的执行法官到上海普陀区工商局办理明力德股权移交,却意外发现,股权两天前已被静安区法院查封,无法完成转让。查封理由是,两家注册在静安区的企业起诉明力德欠款600多万元。
股权移交被迫延后。
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被有心人算计?中瑞随后的调查发现,这只是不甘被中瑞捷足先登的金福音指使旗下公司对中瑞收购明力德采取反制行动的{dy}步,更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正在展开。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在3月19日发出的一份编号为“2009静民(商)初字第280号”的应诉通知书,附带着一份起诉状。这份起诉状递交的时间是3月16日,原告为上海建业电源开关设备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建业电源”)。
起诉状称,2008年9月24日(也就是在明力德与中瑞的转让合同官司期间),明力德向建业电源借款605万元,期限一个月,月利率为2.4%,双方并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签订地点在静安区南京西路881号。合同上,盖有xx双方的公章。
建业电源出具的一份建设银行杨浦支行的电汇凭证和盖有明力德财务专用章的收据显示,9月26日,605万元借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入了明力德公司。
随后发生的事,更让人惊讶。
迟迟未能办理股权转让的中瑞,查到了黄浦区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调解书,原告是户籍地在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王家店村的王繁旭。根据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一份编号为“(2008)黄民二(商)初字第4966号”的民事调解书所附带的民事起诉状显示,王繁旭系1983年出生,是上海福谦电气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起诉状称,明力德因资金周转困难,向王繁旭借款4485万元,双方于2008年4月24日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1个月。次日,王繁旭委托第三方上海福谦电气有限公司将款项以银行本票方式汇入被告指定的账户。
合同上同样盖有明力德公司的公章,但没有其它委托人或股东的签名。另外,王繁旭在借款经过情况说明中称明力德公司出面联系的股东是章圣望。
“借款经过情况说明”声称,2008年3月初,章圣望找到王繁旭,称需要借款缓解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并拿新建业大厦作抵押。
此前有记者电话联系到章圣望,章圣望矢口否认自己有过这笔借款,并表示不认识王繁旭。蹊跷的是,根据六大股东的代理律师介绍,不仅章圣望否认,明力德其他股东均不承认。
“这些蹊跷的借款案,我们股东都不知道。”11月19日,明力德一名股东再次向记者强调说。

 假冒
据明力德股东介绍,在办理股权过户过程中,他们发现了6起案件,或以明力德公司名义借款,或以新建业大厦为抵押借款,总额近两亿元,而其中{zd0}的一笔是从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抵押xx1.1亿元。
从光大银行的起诉状上看,该项借款纠纷有三名被告,{dy}被告是人民集团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第二被告是明力德,人民集团董事长金福音是第三被告。
2007年9月28日,人民集团下属输配电公司和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综合授信协议》和《借款合同》,约定光大银行授予人民集团输配电公司授信额度人民币1.1亿元,采用到期一次性方式还款,年利率为7.29%。
在同{yt},明力德与光大银行也签订了《{zg}额抵押xx合同》,以整幢新建业大厦为人民集团输配电公司该综合授信提供了{zg}额抵押。
2007年9月30日,光大银行向人民集团全额发放了xx共1.1亿元,金福音与光大银行于2008年9月23日签订了《保证合同》,为上述借款债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至2009年3月4日,人民集团输配电公司只归还了部分xx本金和xx利息,尚欠本金人民币9800余万元。
光大银行向法院提供的材料显示,一位名叫王亚萍的神秘人士作为明力德的借款委托代理人办理此事,其并带去了明力德的法人委托书、股东会决议等书面证据。
“这么大的一笔抵押,如果不是配合中瑞去办理移交手续,我们都蒙在鼓里。”明力德某股东说,明力德没有叫王亚萍的股东,他和公司其他股东也未委托任何人办理这笔xx(见声明图)。
经过调查后,中瑞财团某股东发现,王亚萍为人民集团副总裁。“是金福音和人民集团在策划并假冒明力德公司,制造这一系列事端。”前述明力德股东一针见血地指出。
金福音制造系列事端的目的是什么?
中瑞财团一位股东分析说,金采取的做法是将问题复杂化,让明力德公司卷入多项纠纷中。如同蜘蛛,将食物拖入蛛网中,越裹越紧,让明力德和中瑞无法抽身。
他解释,以用新建业大厦作抵押从光大银行xx1.1亿为例,在金福音操纵下,明力德以新建业大厦为人民集团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抵押xx,而随后金福音又安排另一家下属企业以月利率2.4%、年利率28.8%的高额利息借款给明力德。“请注意,明力德为什么不直接xx还自己欠的银行前期xx,却无偿替别人作抵押,然后支付高利息去借款?”他说,这就是金福音的算计,让明力德与下属企业形成复杂的关系并产生债务,迫使中瑞放弃收购。

 神秘公章
随着对案件的调查,中瑞财团和明力德注意到,在多起借款和xx案中出现了一枚来路不明的明力德公司公章。
2009年9月28日,这枚被指伪造的公章与“真身”正面“交手”,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喜剧。当天,上海普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明力德公司诉歌德堡安装公司未经授权即对新建业大厦进行施工一案。
开庭前,法官询问原告明力德撤诉一事,让原告代理人半天没反应过来。原来,法院收到了盖有被指伪造的明力德公章的撤诉申请信。
“我们用真公章递交诉状,他们用 ‘假公章’递交撤诉申请,太嚣张了。”原告律师王才亮当庭要求法院调查此事。
法庭上,原告律师陈述,哥德堡公司进驻新建业大厦装修,六大股东毫不知情。但哥德堡代理律师在庭上表示,他们是受“明力德总经理叶庆雄”所托进驻装修,并表示“叶庆雄”是明力德的股东兼法定代表人杨大明聘请的。
不过,据另一位明力德股东了解,杨大明并不认识叶庆雄,更未聘请叶庆雄。
据中瑞财团监事长陈时升说,鉴于对方使用明力德“假公章”已涉嫌犯罪,中瑞此前曾向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报案,但至今尚无结论。
不过,有关人士对追究金福音等使用明力德“假公章”责任一事有所保留。记者掌握的一个细节是:在中瑞财团迟迟无法办理股权过户的情况下,金福音委托黄杨花将股东杨大明、章圣望的股权收购。2007年9月27日,作为明力德法人代表的杨大明,将公司公章移交给黄杨花。据介绍,杨大明在移交公章的同时,还在十几张空白纸上签上名字交给黄杨花,以便以后股权转让使用。
有人怀疑,这些东西后来都落到金福音手中,后者可能向公安机关重新申请新的公章。倘如此,这枚公章可能是有法律效力的。前述人士说,目前尚未得知这枚公章的真实身世,他们担心公章的法律效力问题会影响诸多案件的处理。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王才亮律师表示,如果明力德新公章和金福音企业所控制的公章,都是按正当程序在公安机关办理的,那在法律上,后办的新公章具有法律效力。
但问题是,要想通过法律途径认定金福音现在掌控的公章非法,并不容易。“这就是金福音的高明之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上述发生的所有借款及抵押事件,6大股东均不知情,也没有委托任何人办理借款和抵押手续(见声明图)。如果司法机关介入调查,真相会一清二白。”明力德6名股东的代理律师对记者说。
以这枚来路不明的公章为工具,金福音等给明力德制造了近2亿债务。中瑞如果要接过明力德公司和其名下新建业大厦,必须先处理掉所有债务,这显然令中瑞无法容忍。“我们不会退出这场战斗,一定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瑞目前负责处理该事件的一位股东说。
11月初,记者多次联系金福音采访,金均表示同意,但都以在外出差为由推延。

 “高人”金福音
金福音,温州乐清人,上海人民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1978年金福音就在老家乐清投资开办工厂,生产低压电器产品,是当时乐清开发低压电器的先行者之一。1984年,他走出温州,来到上海。1997年2月,金福音联合上海24家xxxx,以自己所创办的上海大华机电设备总公司等企业为核心,组建了上海人民企业集团并出任董事长。
在其企业网站的介绍中,该集团的定位是一家以输配电成套设备、高低压元器件、精密仪器仪表生产为主业,金融投资管理、生物医药、房产开发经营、文化用品和旅游酒店等多元化产业经营并举的综合性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因为从小家境较好,金福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信基督教,写得一手好字,在温州早期企业家中,他属于学者型企业家,以精明著称。其后,他又攻读了三年MBA课程,是温州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拥有硕士头衔的老板。知识的积累,使其在资本运作上顺风顺水。
金福音的人民企业集团在兼并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快速成长,从1997年起,他先后兼并了上海高桥电器厂、上海江达电器厂等企业,通过购买厂房等方式实现了资产的大扩张。2003年,他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ST太光(SZ,000555)的部分股权。
根据公司网站介绍,人民集团目前拥有全资及控股的成员企业20余家,在全国拥有3000余家销售公司和销售连锁网点。在此基础上,人民集团在2004年荣膺“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榜首,综合指标位列全国大型民营企业500强第21位,上海市私营企业百名排序第2位。
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上海人民企业集团以营业收入178亿元,位列第308位,并跻身当年中国企业效益200佳,以164218万元的净利润占据第131位。
在2009年3月份公布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上,金福音家族以45亿财富超越其温州同乡南存辉与胡成中,位列第87位;而在2008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金福音家族排名第63名。目前,金福音是上海市政协委员、黄浦区政协委员、浙江乐清市政协常委。
在很多人眼中,取得巨大成功的金福音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不过,多名温州企业家并不这样认为。
一位在沪温企负责人说,金福音那些炫目的身份和荣誉,都是通过浮夸取得的。“金福音擅长吹嘘,前几年竟然被评为温州首富,被大家笑坏了。”
在上海人民企业集团的网站首页上,其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的新闻搁在显眼的位置。对于上海人民企业集团“2008年营业收入为178亿”这一数据,前述人士不以为然地说,打死他也不相信。“一位对这家企业非常了解的朋友发信息给我,说金至少将数字放大了数十倍,他认为这种恶劣的浮夸是温商的耻辱!”
记者在温州采访发现,在金福音的家乡乐清,不少企业家对金福音的评价不高。“跟他做朋友还可以,但做生意不行。”一位自称与金福音做过生意的企业老总说。
金福音在温州的企业,主要是位于乐清北白象镇的乐清电器制造中心,是金福音对濒临破产的老牌企业万家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和股权改造后的产物,主要生产断路器、开关等电子元器件等。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电器制造中心是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最为核心的公司之一,其经营业绩好坏基本决定集团经营业绩好坏。
记者从北白象镇政府一位官员处获悉,今年前9个月,该电器制造中心营业额不到6000万元,全年总额预计在8000万元以内。“这个数据基本可信。”一位企业在乐清的老板对记者表示,按照这个数字去推断,去年金福音乐清企业的营业额最多也就8000万。“即使加上金福音另两块核心业务——位于上海的输配电公司和位于东北的哈尔滨电表厂,其总营业额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这位老板说,当他看到金福音的人民企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时,吓了一跳,“其宣称的年营业收入为178亿,那是用显微镜放大的结果。”
记者取得的一份据称出自人民企业集团内部员工之手的材料也反映了同类问题:乐清电器制造中心业绩较好的2001年,实际销售额为8000万元,但公司对外公布的销售额放大了10倍,变成了8亿元。后来几年实际销售额逐年下滑,但公司对外却成倍放大销售数据,到2004年号称102亿。
“近乎神话般的业绩,给人民企业集团和金福音带来了各种荣誉或政治身份,并将金拱上了富豪榜。”一位温州实力派企业家不无讽刺地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金福音是他见到的惹官司最多的“老赖富豪”。
根据这位企业家介绍,记者登录{zg}人民法院网站“被执行人信息”查询页面,分别以“金福音”、“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查询,结果出来30条被执行信息,部分已经执行完结,部分仍在执行中。而在百度上,用关键字搜索,很轻易就能找到“金福音位列深圳被曝光64名老赖之一”等类似负面新闻。
不过,网络上也有讲述金福音善良一面的文章:他捐资助学、捐资救灾;作为基督徒,他收养了多名弃婴并供他们上学……

 经典战法
“金福音为人精明,再加上多年的资本运作,其运用法律手段的水平相当高超,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将中瑞拖入收购漩涡不能自拔。”一位对金福音较为熟悉的温州企业家说。
一位律师向记者提供了上海市二中院的一份民事判决书,详细地呈现了金福音如何通过法律手段逃避债权人追究的技巧。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28日向上海银行大通支行借款人民币2180万元,金福音等对此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因电气公司未按约还款,大通支行遂诉至法院。上海市二中院于2005年7月25日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决电气公司偿还借款本金2169万元及其逾期利息,金福音等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因电气公司未履行该判决,金福音等也未履行担保义务,大通支行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电气公司、金福音等仍未还款。2005年12月13日,大通支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办事处签订《债权转让协议》,约定大通支行将其对电气公司、金福音等的上述债权转让与信达公司,并于同年12月21日将债权转让事宜通知了电气公司、金福音等,电气公司、金福音等对上述债权均予以确认,但未履行债务。
2007年4月3日,信达公司与上海文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单户资产转让协议》,约定信达公司将其对电气公司、金福音等的债权转让与文盛公司。
为了执行债权,文盛公司对金福音的个人资产进行了调查,一无所获。但却查明,金福音、赖爱芳及子女金灵丰、金灵满、金沪敏于2007年1月16日签订了《房屋分书》,将产权属于金福音和赖爱芳的、位于老家北白象镇金炉村总建筑面积达1380.75平方米的房产分给金沪敏所有,并于同年2月1日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金沪敏领取了该房的《集体土地使用证》。
文盛公司随后以金福音在巨额债务存续期间将其重要财产无偿转让给金沪敏,损害了其合法权益为由,诉至法院,要求撤销金福音、赖爱芳与金沪敏之间的转让行为。
经审查,上海市二中院认为,金福音在明知对文盛公司负有未xxx务的情况下,将其名下房产无偿转让给金沪敏,以降低自己的偿债能力,该行为显然对文盛公司的债权构成了损害,应该撤销。
“虽然最终没有如愿,但能说明金福音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前述律师说。
事实上,金福音在资本运作上拥有诸多成功案例,这帮助其完成了资本的快速积累。
2005年9月,金福音收购了有50多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哈尔滨电表厂(简称“哈表”),经过改制重组后,重塑其在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的品牌,迅速扭转颓势。此外,借助哈表的技术人才和品牌影响力,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集团子公司工业电度表厂也得到快速发展,金福音收购哈表“一举两得”。此外,已被收归麾下的万家集团,目前成为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最核心的电器生产基地。
“金福音长于算计,在资本运作上比我们这批企业家强。但在阻挠中瑞收购明力德公司一事上,他的做法明显偏离了温州人应该坚守的合理、合法、共赢的准则。”前述温州企业家说。
中瑞财团一位企业老总表示:“我们温州企业老总都有兼并、收购国企的经历,我也做了十多年,收购兼并企业十余家。所到之处,从未发生过企业职工闹事事件,原因是我坚持多赢理念!”
这似乎是对金福音的批评。据媒体报道,金福音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引发多次暴力冲突。某亏损企业的一些职工拒绝改制,联合起来卧轨闹事,有关部门把这些员工抓了起来,一时闹得很僵。而在另一家企业的改制中,两位员工不满补偿款,拿着两把刀子闯进金福音的办公室,“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或者我们一人一把刀xx,或者我们抱着你一起跳楼。”

 算计
金福音为何狙击中瑞收购明力德?一位温企老总表示,表面上看,是面子问题,但实际上,发生一系列纠葛的原因,都是因为新建业大厦的大幅升值。据称,这座当年约定1.95亿元转让的大厦,目前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金福音先于中瑞有意购买这座大厦,未料到中瑞捷足先登,先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交付预付款,不甘被甩掉的金福音于是采取迂回方式,先行实际控制明力德和新建业大厦,然后通过法律手段为中瑞收购制造麻烦,逼迫中瑞知难而退。”前述老总说,这是金福音的战术。
中瑞集团律师王才亮说,梳理金福音及旗下企业的作为,这种算计清晰可见。
在得知中瑞将与明力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金福音拉拢公司一名股东黄杨花,黄随后拒绝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这就是股权转让协议上六名股东只有五人签字的原因。
在股权过户无法进行的情况下,黄杨花开始收购明力德公司其他股东的股权,材料显示,2007年9月28日,股东之一的杨大明以1360万元的价格将自己持有的股权转让给黄杨花。而据了解,另一名股东章圣望也将其公司股权转让给黄杨花。
“按正常逻辑,杨大明和章圣望已经拿到了股权转让款,所以才有后来的作为公司法人的杨大明将公章移交给黄杨花一事。”一位知情人士分析,收购杨大明和章圣望股权,是金福音的策划,转让款也应为金福音支付。
从时间上看,杨大明和章圣望先将股权转让给中瑞,后又将其股权转让给黄杨花,存在“一女两嫁”的情况。不过,记者在杨大明和黄杨花的股权转让协议上看到,协议有如下声明:“乙方(即黄杨花)知悉甲方(即杨大明)与中瑞财团已经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从严格意义上说,金福音这一做法是有风险的,因为金支付转让款并不一定实际取得股权(事实上至今也未取得),按照约定,只有中瑞未完成股权转让后,金才能依序取得。但他老谋深算,有备而来。”前述知情人士分析后不得不承认,金向杨大明支付股权转让款确实是高招,因为他顺利地取得了被法人代表杨大明控制的明力德公章。
杨大明为何“一女两嫁”签订两份转让协议?明力德某股东解释,因为中瑞坚持按此前约定{bfb}收购明力德股权,但由于黄杨花态度转变而未能如愿,中瑞后以明力德违约为由起诉,温州中院一审判定中瑞{bfb}收购明力德股权合同成立,明力德六大股东承担违约金3000万元。
“中瑞和黄杨花的收购价格相同,作为股东,股权卖给谁是一样的。现在中瑞却索赔3000万违约金,股东当然都不高兴,杨大明可能基于对未来的担忧,才会同意将股权转让给黄杨花,因为可以全额拿到股权转让款。”这位人士说,虽然杨大明移交公章导致后来发生一系列问题,但仅就事论事,杨大明第二次转让股权可以理解,协议中也明确了“向中瑞转让股权在先”的事实。
中瑞和黄杨花分别收购明力德部分股东股权的法律效力有何异同?王才亮律师指出,按照《合同法》有关规定,黄杨花明知中瑞收购在先,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其收购行为是无效的。
与金福音的拉拢手法相比,中瑞诉诸法律而不求变通的做法,分析人士认为有失周全。本来在收购一事上掌握先机,但处理不当,导致了后面形势急转直下。
问题的关键是,金福音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并乘胜追击。
2007年9月28日,光大银行与人民企业下属公司签订xx协议,以那枚来路不明的明力德公章为依据,将整栋新建业大厦抵押。
“拿新建业大厦作抵押从光大银行贷出1.1亿元巨款,不但没经过股东会同意,我们明力德六个股东甚至毫不知情。人民集团只是让明力德公章‘代表’了我们,此举显然违法。”明力德一位股东说。
“肯定是违法,但问题是金福音掌握的明力德公章目前仍在使用,要想认定违法,应先打掉这枚公章。”不过,王才亮律师坦言,打掉公章并非易事,因为牵涉一堆人和事,每人各有说法,很难扯清。
在人民集团下属公司取得1.1亿xx的同时,金福音完成了人民集团与明力德、新建业大厦的捆绑。为了强化这种关系的牢固性,金福音再次出招。
{dy}招:2008年4月24日,明力德向王繁旭借款4485万元,双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仅为1个月,而抵押物是新建业大厦。次日,王繁旭委托第三方上海福谦电气有限公司将款项以银行本票方式汇入“明力德”指定的账户(律师调查发现,明力德账户并未收到这笔巨款)。据报道,福谦电器属人民集团,王繁旭为福谦法人代表。
第二招:2008年9月24日,明力德向人民集团下属公司建业电源借款605万元,期限一个月,月利率为2.4%,双方并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签订地点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881号(即人民集团办公所在地静安新时代大厦)。合同上,那枚来路不明的公章代表了明力德。
第三招:2008年6月18日,明力德聘请歌德堡公司对新建业大厦进行装修。合同确定,装修费为2290万元。
第四招:通过下属公司明虹(2007年6月由金福音控制的两个公司以2.65亿元购得)替明力德垫付了银行xx7500万元。
“截至目前,我们所知的就包括这些,但不敢确定只有这些,未来不排除金福音他们还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明力德某股东说,金福音完成这些操作后,形成的局面是:明力德公司欠巨额债务,新建业大厦被多次抵押。
 尴尬局面
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各路人马境遇不同。
金福音实际控制着明力德公司和新建业大厦,而中瑞对明力德公司股权拥有法定的所有权,却只对公司主要资产新建业大厦拥有名义上的所有权。
而在明力德股东方面,未转让股权的朱德龙、郑步良、夏成强目前对公司和新建业大厦没有任何控制和制约权,已经转让股权的杨大明、章圣望虽然拿到钱却不得安宁,将原股权折算后入股金福音下属公司的黄杨花结局更惨,因涉公司一起经济案被送进了看守所等待判刑。
“我们感觉非常棘手。”中瑞财团监事长陈时升说,中瑞此前应明力德要求,将6000万元预付款汇入公司账户,未料这笔巨款后来引发纠纷并引来债台高筑。
在接受采访时,明力德股东之一黄杨花表示:“这6000万元 (实际是5850万元)是暂时交给金福音保管的。”
但金福音对此则是另一种解释:“这笔钱确实在我这里,但不是保管,是明力德公司用来还了我子公司的部分欠款。”金福音还反问说:“如果是你,你会无缘无故把这么大一笔钱交到我手里保管吗?”
“金福音是在撒谎!”明力德某股东气愤地说,“当时中瑞因为股权不能进行工商变更要告我们,股东们怕他们会将6000万元支票收回,于是赶紧开了xx,但都不敢保管,这时,金福音说那放在明虹投资的保险箱里好了。”
为了证明此言非虚,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由金福音亲手所写的“存款证明”。该证明内容是:“经多方研究决定,为了保护好(明力德)公司现金5850万元……暂存明虹投资有限公司账户,并保证不挪用此笔款项。”收款人为金福音,时间是2007年8月3日,杨大明、黄杨花、章圣望为证明人。
一位对金福音比较了解的人士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金信口雌黄的本领,在记者面前颠倒黑白,罔顾事实。”
“将这笔钱交给金福音保管时,明力德并不欠金福音下属公司款项,所谓的欠款,都是他们取得明力德公章后自己制造的。”明力德某股东说,这笔钱(5850万)是中瑞支付6000万元预付款完成一些支出后的节余,归明力德六股东所有,未料落于金福音之手而无法收回。
该股东分析说,站在金福音角度来看,明力德所欠债务包括:1.1亿元光大银行xx、7500万元银行垫付款、605万元建业电源借款、4485万元的个人借款、2290万元歌德堡装修款等。
事实上,金福音只有几项支出,一是通过黄杨花购买杨大明、章圣望股权的支出三四千万元,二是7500万垫付款,三是装修款(先付605万元),大约1.2亿元。而通过明力德公章和新建业大厦,金福音及其企业获得了1.1亿xx,再加上暂存款5850万元,他取得了近1.7亿元的资金使用权。
“两项相抵,金福音还有数千万元资金使用权,并牢牢控制着明力德公司和新建业大厦。从这里可以看出金福音资本运作的高明!”中瑞财团某股东说。

 涉嫌违法
在中瑞财团看来,对手是一只非常狡猾的狐狸。“狐狸不管多狡猾,都会有露出尾巴的时候。”为了声誉,中瑞财团下定决心,准备跟对手正面过招。
不过,金福音似乎并未理会。“我跟中瑞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明力德还欠我们旗下子公司1.41亿元欠款,假如中瑞财团将新建业大厦股权成功过户了,那我的欠款找谁追回?”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金福音如是说。
“这只是金福音的一个借口。如果仅仅是债权债务问题,直接谈债权债务好了。他们为什么制造出那么多蹊跷的借款、那么多抵押,而且雇人装修并不属于自己的新建业大厦?”明力德某股东诘问。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明力德股东和中瑞财团发现,金福音企业有多处可能涉嫌违法的行为。
一是可能私刻公章问题。明力德法定代表人杨大明在与黄杨花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后,于2007年9月27日下午将公司公章移交给黄杨花,在移交前,公章被杨大明抠掉了一块,以分清前后责任。令人费解的是,次日,金福音下属企业与光大银行签订抵押xx合同时,出现了一枚明力德公司公章。明力德某股东表示,他查阅有关材料后确认,此公章并非被作了记号的原公章。
明力德该股东说,按照申请公章的正常程序,金福音所属企业不可能{yt}内就拿到新公章,如此推断,他们此前已经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了明力德的公章。“他们只是与部分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并未完成法律上的转让,更没有得到其他几个股东的同意,是无权重新申请公章的。”
二是制造多起虚假借款合同。黄浦区人民法院(2008)黄民二(商)初字第4966号民事调解书附带的民事起诉状显示,明力德因资金周转困难,向王繁旭借款4485万元,双方于2008年4月24日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1个月。在借款经过情况说明中,王繁旭称,出面借款的,是明力德股东章圣望。不过,此事遭到章圣望坚决否认,称不但未借过这笔款,而且根本就不认识王繁旭。明力德其他五名股东均声称对此事不知情。
三是假冒原告撤诉。2009年9月28日,明力德起诉装修公司哥德堡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第18法庭开庭时,明力德代理律师突然获知,有人以明力德公司名义向法院寄送了一份撤诉申请信,该申请信盖有明力德公司“公章”。不过,明力德代理律师在仔细辩认后认定,此“公章”并非原告使用,而与金福音企业办理相关抵押xx时的公章一致。
“他们都可以猖狂到这种地步,司法机关却拿他们没有办法,实在令人惊讶。”一位参与此案的律师说。
宣称将与金福音斗争到底的中瑞财团,除向公安机关报案外,并针对金福音制造的多起事端通过司法程序寻求解决,目前多起案件已经进入审理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律层面进行过招的同时,双方在网络也进行针锋相对的攻击。“温州奸商、富豪XXX腐化堕落:养情妇、包二奶、养私生子,无法无天……”、“XXX和XXX狼狈为奸,长期乱搞,老婆、儿子睁一眼闭一眼,毫无办法,只能干认王八……”等恶毒攻击充斥众多网站论坛。
“逐利毁誉,温州商人的悲哀!”一位温州企业负责人如是感慨。

郑重声明:资讯 【温州首富的资本泥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