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贝散札:《黄裳先生著作书目》诞生记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 ...

黄裳(1919.06.15--)本名容鼎昌,祖籍山东益都,出生于河北井陉,学生时期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与上海交大,尝参加抗战,远赴印度任美军翻译官,战后任文汇报特派员记者、编辑等职,直至1979年离休,居住海上逾六十年。他见闻广博,经历曲折,或多xx,也许还有些神秘。 去岁购得黄裳先生大作《来燕榭集外文钞》,是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几乎收录了作者自三十年代以来未曾发表的全部佚作,有1935年他在南开中学撰写的《旅绥杂忆》,以及在抗战爆发后,于上海“孤岛”撰写的文化随笔,兼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新闻特写、戏曲评论和散文,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年,对于陈年旧作,黄裳先生洒脱地说“我是愧则有之,但并不悔”。 黄裳先生是我景仰的一位作家,接触到他的作品还是从购读书话著作开始。那时候我们几个书友拼命的收集相关书话作品,从郑振铎的《西谛书话》、唐弢的《晦庵书话》到徐雁的《秋禾书话》,梁永的《雍庐书话》等不一而足,凡是与书相关的书几乎全不放过,这其中就购读了黄裳先生《榆下说书》《银鱼集》等著作。黄裳先生的书话作品为我们展开了一个书的世界,在他文章的带领下,我们神游了大江南北的书摊、书肆,仿佛看见了黄裳先生周游觅书的的情景,让我等窥识了一个个的前辈书友。他的书话作品,带领我们上下千年,从宋元錾本到明清初刻,版别流传娓娓道来,以至于我们这些浅识现代图书的人,惊喜之余,受益匪浅。 黄裳先生以记者、编辑为职,其散文随笔成就达到中国文坛的顶峰。其写作风格委婉细腻,平淡之中又呈现犀利本色。笔下对友人情深意厚,对叭儿们极尽笑骂。人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的人生经历也是起伏跌宕,在他的笔下你看不到对困顿生活的畏惧,看不到遭受打击挫折后的哀伤,你感受到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大度宽容与满腔热情。正是如此,他从容的走过了九十几个春秋,在这时,他还挥动着如椽巨笔,伏在妆台上,一字字的为我们撰写着锦绣文章...... 一个作家能够写出几篇好的文章并不难,难的是一直有好文章为读者所喜爱。黄裳先生从事文艺创作垂七十年,他的文章读者面几乎覆盖了各年龄阶层,在他的读者中,有年至耄耋的垂垂老者,也有我等年近半百的中年人,更有大批年轻读者的追随。我们喜爱黄裳先生的作品,进而爱戴黄裳先生本人,读者在网络上建起“黄裳吧”,还有“黄迷爱黄裳”的论坛,更有意思的是,为了纪念黄裳先生{dy}部著作《锦帆集》出版60周年,举行了“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会后将相关文章印刷出版文集,名字直白得就叫《爱黄裳》,可见一斑。 缘于以上种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书斋藏有黄裳先生各类版本著作几十种,数量达到一百多本,成为我藏书中的一个重要的专题。然而黄裳先生著作到底有多少,每种作品都是哪里出版的?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作为一个黄裳作品的读者,作为一个热爱黄裳作品的读者,是否应当在这方面做些什么,想到这里一发而不可收,就着手想编辑一部《黄裳先生著作书目》。在过去的一年里,参考书友们罗列的黄裳书目,依靠各大图书馆网站,以及自存图书资料,本着“宁滥勿缺”的原则,开始了《黄裳先生著作书目》的编辑工作。 编目的工作是枯燥的,编目的工作又是快乐的,枯燥的是作品年代跨度久远,版本特异,尚没有一个人能够收集齐全黄裳先生的全部作品版本,快乐的是作为一个喜爱黄裳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这方面为黄裳先生,为同好做点事情,真是值得高兴。草目初成,为了尽可能反映黄裳作品的全貌,我将书目电子版发给同好,请求他们予以帮助,之后将《书目》打印出来,怀揣惴惴不安的心情,比照事先打探好的地址给黄裳先生邮寄过去,然后开始等待,先生能够回应我吗? 一个多月过去,那天一早在传达室收到一个邮包,看地址是上海寄来的,信封落款为黄寄,我的心顿时激动起来。回到房间打开邮包,里面是先生的一封长信与一本赠书,信的开头首先致歉,说因为太忙过了这许久才回信,答复了我请教的几个问题,并指出书目中的错漏,对于我编目一事,黄裳先生表示感谢,特意邮寄一部作品表示谢忱,并在书的扉页亲笔题签。手捧大札与赠书,心绪久久难平,先生乃大家,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此厚爱,怎一个感激可以表达,如是更加坚定了我编目的信心。 几个月过去,《书目》正式定稿,按照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黄裳先生九二华诞前印制出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编辑排版的事情,一开始觉得事情很简单,用办公软件排好版面,找一数码印刷的地方就可以的,跑了几个地方一了解,才知道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排版与印刷已是专业化分工,不同的公司承做不同的工序,仅排版就要具备专业知识,并有相应软件的支持,根本不是短期学习就可以掌握的技术。经过书友的指点,在一家专业公司将书版排好,带着光盘与清样,去寻找数码印刷的地方。北方城市能够印刷线装书的地方几乎没有,国内大部分的线装书都是在南方如金坛等地印制的。 俗语曰“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间公司可以印制,因为仅印九十二册(线装编号本),印量太小,成本和印两千本一样,但这些都已经不是困难,只要能赶在计划时间内印成,完成自己一个普通的心愿,再困难些又能怎样呢?等待啊,等待,等待中充满着希望,本周三《书目》终于印制完成。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样书,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正如人们说的,做事情不难,而做成事情就难了。今天满怀喜悦的心情,通过邮局,将《书目》快递上海,或许明天黄裳先生就可以收到,而这一切都是在先生勉励下完成的,感慨中忽然想到,作为一名黄裳先生的书迷,真好!(草稿待修改) 2010年5月16日草于空心斋 补记:今日收到快递公司短消息:“您好,您的XXXXXXXX号邮件当前的状态是:已妥投:本人收签收。客服电话11185,05-18 17:35”---看此消息真高兴,黄裳先生身体康健也。
书影-封面



书影-扉页



书影-版权



书影-目录



书影-近影






郑重声明:资讯 【书贝散札:《黄裳先生著作书目》诞生记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