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勤老师《年月日》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午{dy}节是杨勤老师的课,课题是《年月日》。我看到临近的几个学生桌子上放了一张日历卡。问询学生,知道这是杨老师布置的作业。三人中有一人是带了2008年的日历,一人带了2007年的,另外那张日历是一张信用卡背面的,没标记年份。

观课前,我认真读了杨老师的教学框架下的教案。

杨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2005年全年有365天。

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

按照我们的“约定”或“规定”,大体上,目标可以分成A、B、C三类:A类侧重目标的基础性,B类侧重目标的核心性。而C类目标,则可以看成是附着于B类目标及文本中的情感、思想方面的教育。

当然,如果目标较为单纯、集中,如识字教学,拼音教学之类,目标也可定为一个,无需再另行设置A、B、C三类。

但,在三年级数学课上,进行目标的分类是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理解我们教学要抵达的“彼岸”。

相类似的,所谓教学板块,就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而选择的策略及进行过的整个流程。这些策略与流程,是与目标紧紧相扣的。

据此,杨老师目标1中,“知道2005年全年有365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至多只能是教学内容之一,不能定位于学生要“记住”、“掌握”、“理解”的目标。还有目标2中,“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在数学课中恐怕较难落实和体现。还有“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 “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这样的语句其实指的是教学教学策略(板块),所以可删去。

在课后的议课中,我建议杨老师目标可以进一步规范。我试着修正如下:

教学

目标
 A类:
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
B类:
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
2、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
C类: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


其中B目标是教学的重点。

如果我们把目标理解为每个学生需要达成(至少要能够检测评估是否达成)的标准,那么以上目标在本课的达成度是:

A完成良好;B大部分学生完成良好,另据观课老师提供信息,有学生存在障碍;C完成良好,但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抑制之嫌。

用颜色表示为(绿色表示良好,通过;黄色表示部分良好;红色表示存在问题):

教学

目标
 A类:
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
B类:
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
2、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
C类: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


课上,杨老师主要的教学板块是这样的:

一、导入

老师在黑板上挂出2005年的年历卡,请学生说说对年历卡的认识。得出的信息有:一年有12个月,年历卡上单独的一个方框就是一个月。

老师从7月中圈出20,请学生猜猜对老师来说是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
学生脱口而出,是老师的生日。

老师请几个学生在年历卡上指指自己的生日,有几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指出了自己的生日,看得出,这些知识对学生几乎没有障碍。

然后,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小组互相交流后全班汇报。

学生的回答刚开始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如,一年有12个月,知道有不少节日,12个月中最多的是31天。可是,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我知道2月是闰年,有9天;不是闰年,有28天。”

杨老师对此问题没做回应,而是接着往下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
这个环节用时5分钟。

杨老师此环节的教案如下:
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
 学生课堂练习单

一、引入

 谈话:(出示2005年的年历卡)这是一张2005年的年历,(教师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

 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
 问:你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哪些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

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年、月、日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
 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

 谈话: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



出示2005年的年历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老师的教案来看,右手栏忽视了学生活动的过程。学生并不是没有活动,而是老师无意中在备课时把学生的情况也部分地放到了教学流程里。如“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 ”其实是应该略加变化放到右手栏的:“到讲台上交流或在下面观察交流的同学是否正确。”“学生全体参与活动,参与或听别人的发言。 ”

另外,老师虽然用了板块设计,但实际的设计思路还是线性设计。即,一环接一环按知识的排序进行。“知识”依旧是老师备课的主体,学生被无形中忽视了。
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学生提前说出后面老师要教的答案时,老师没有做应答的原因——主要就是按知识学习规律来设计流程,而不是按学生学知识的需要来设计。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杨老师的备课和课堂中存在,而是集团性的、大规模的存在。正因为如此,才用杨老师的备课来阐述这个问题。实际上,如果按传统的评课标准,杨老师此环节的教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或我换一种角度来评课,此环节高效快捷。但,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当堂所得甚多,同时能由此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故,这样的备课和上课就需要用教学框架来匡正:“教师的教”最终指向学生“学会”。但学生“学会”的过程是教师“嚼给学生”还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吃得”,这里的区别就大了。



二、学习新知

大体是这样安排的:

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把观察结果填到书上17页一个表格,上面是月份,下面是天数。

交流话题1:手头上的年历都有哪些年份?

交流话题2:不同的年份每月天数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
老师在黑板上和学生对照所填表格小结:一年有12个月,除了2月,其它年份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最多的是31天,还有30天的。可以分成三类。

接着老师安排给三类起个名字。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可以叫平月

后面杨老师安排的是对大月和小月的识记:请同学们拿出彩笔,在表格里把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黄色。

仅仅涂颜色这个环节就用了6分钟。

而事实上,时间长的原因并不是题目有难度,是涂的地方太多浪费了时间。

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老师请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
这是前面曾经出现过的状况又出现了:一个学生没有按老师的预期答案走,直接把背诵的口诀背诵了出来。老师打断了他的发言,要他待会再用这种办法记忆,先请他坐下。然后叫了别的同学来说说记忆的方法。

在前面一个学生采取了那种按部就班的记忆方法后,老师才介绍了刚才那位同学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

这种情况的出现,像前面一样,依旧是源于老师对教学框架的理解不正确。忽视学生的“已知”,把学生当作“零知”去“教给”。事实上,老师可以把“球”击还给那个学生:“你这么记忆,理由是什么?”

学生如果能回答,说明他理解了这个过程,他陈述的过程也是帮助其他学生理解的过程。

学生如果不能回答,说明他只是机械记忆,老师再告诉他,你这样的背诵恐怕意义不大,看我的——”

这个环节完成后,老师安排了一个检测:通过出几个节日,考查学生这个节日在几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
教材上只是安排了考查节日,没有安排是大月还是小月。这是杨老师对教材的创造性适用。这在议课时,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即,不能拘泥于教材。

然后,老师请大家小结了一下。

但,这时小结还过早了,后面一个环节,老师安排是计算全年的天数。先是计算2005年的,然后是2008年的。这里,杨老师很灵活的告诉学生,2005年算出来了,2008年还需要计算吗。这就巧妙的让学生进一步联系本节课所学,只计算2月份的天数就可。

到这里,课堂还剩下5分钟。

如果用有效教学框架来检测,落实情况大体为:
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
 学生课堂练习单

二、探究

1、初步认识年、月、日

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你能发现些什么。

 全班交流: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

2、认识大月和小月

 谈话: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从一张年历卡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怎样把我们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信息整理出来,以便我们进一步研究呢?先在小组内议一议。

反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方法。

问: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都是可以的,请大家再比较,在这些方法中,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最合适?

谈话: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书上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表格,下面请同学们在2005年的年历卡上,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填在P17页的表格里。填好后, 再读一读表格下面的一段话,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
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

的月份是小月,2005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3、记住大月和小月。

谈话:请同学们再看自己填好的表格,在一年的12个月中,大月、小月和2月是怎样排列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彩笔,在表格里把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再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
组织交流:学生带着涂上色的表格到台上去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
*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则组织如下活动:

讲解:老师也有一种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想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可以吗?老师是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

4、计算全年的天数。

 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05年全年的天数吗?



三、应用

1、想想做做1

 出示题目,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
2、想想做做2

 出示题目,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
 组织交流,并适时地进行一些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
 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小组内交流。



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




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



再选几张不同的年份贴到黑板上.








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


全班交流: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










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中。



学生活动后反馈:先说一说填表的结果,再说一说从表格下面一段话里知道了什么。












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

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



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







小组交流后反馈。

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小组内交流。












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认识大月和小月一个板块中,老师让学生先交流所知,但对交流结果并没有采用。还有{zh1}练习时,老师没有区分公历和农历,使学生混淆了此类概念,所以,采用了黄色色块表述。

在记住大月和小月一个板块,老师发的指令不清晰,使学生时间没有花在思维劳动上,采用了红色色块表述。

而学生的学生状态一直很好。只在{zh1}的说纪念意义的日子,因为混淆了公历和农历的概念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澄清。所以,用黄色表述。

教学的{zh1}一个板块,杨老师安排了巩固练习。

选做的是课堂作业本的{dy}题和第二题。{dy}题是一个填空题,第二题是选择题。其中{dy}题中涉及了一个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变式题:今年是( )年,合( )个星期零( )天。这道题考察了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可惜,这样的题太少,后面一个题简直不是数学题:6月1日( )节。类似的题多了,会把我们的数学学科弄坏。

因此,在议课时,我也提出了数学教学要在备课中就确定高目标的问题。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的发现权和学习权尽可能地还给学生。当然,前提是老师的指导不能偏废。

用教学框架来评课、议课,在数学学科中,杨老师是我们评议的{dy}位。事实上,我前面说过,学生的目标达成率是颇高的。只是我们认为课堂做到有效是{dy}步,后面个性的风格的课堂才是我们最终所要的结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教学,而利用有效教学的框架是这一段征程上必备的工具。
http://bbs.eduol.cn/post_72_324474_1.html





郑重声明:资讯 【听杨勤老师《年月日》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