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博客- 镜子- 读书有感(一)
今天一整天没课,向来自由自在,于是跑出来,乘上4路车,来到新华书店看书。

前几天好几次都偷偷跑出来看书过,觉得看书很惬意。

呵呵,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书店里看书是最随意的了。这本书捧起来看了会儿不喜欢,可以选另外一本。再说我看书基本上是看不完一整本的,(小说除外)。因为我往往对书里的某几个章节感兴趣。

今天捧过六七本书。觉得最让人感兴趣的是《生活的意义》。我只看了里面有关爱情和性欲的说法。这里先让我写一下我记录下来的几句话。

如果人类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就不需要爱情。


于是我觉得一个人内心若足够坚强和强大,英文形容是strong吧,这个人可以没有爱情或亲情。

人类需要爱情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体而言是不完整的,只有当他们和自己的爱人具备了爱的关系之后他们才变得完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阿里斯托芬关于"另一半"的神话。是有其合理性的。

真正的爱情并不像浪漫爱情那样随时间减弱,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加深。这是因为增加的共同经验一般会加深爱情关系,而不是使其变淡。

这个说法对我来说很新鲜。我以前一直不相信爱情的天长地久,认为当两个人因为爱情结婚后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变淡的,维系他们在一起的多出自道德约束和之后产生的亲情。也许我认为的爱情不叫爱情,而是激情吧。但是我仍然相信真正的爱情的存在。在一次佳片有约节目里看到芮成钢说相爱的两个人爱到深处就不分你我,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可是主演《芳芳》的苏菲·玛索却不赞同他的观点,说两个人相爱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我是赞同芮成钢的观点的。这个外国人可能在爱情上没体验过那种感觉吧。

性欲指向的是特定的人,而不是一个身体(或xxxx)。——    Roger Scruton

这里的性欲指的是人所特有的性欲。若性欲仅仅指向身体或xxxx,那就叫兽的性欲,有个专用名词叫发情。呵呵。

书上还指出性欲的产生有以下三种需要:互相接触,体验亲密感,结婚。那样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是作为人这种高贵的动物所特有的。

今天还看了讲西方哲学故事的书,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于对柏拉图叔本华向来很感兴趣,于是颇有耐心地看。只是我资质浅薄,看不懂他们的思想精髓。里面提到这些哲人对女人好像非常不尊重,可能是他们那个时代造就的吧。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叔本华终生未娶,他是根本不了解女人这可爱的动物的。

中午睡意朦胧时还看了季羡林的《沉思录》。看他的文字就轻松很多,流畅的很。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有兴趣研究梵文。应该很有意思的吧。

前几天还看过芮成钢的《三十而励》。前言里芮成钢说"21世界将以经济发展为本质而奠定全球格局"。说的很正确。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时代似乎不是进步的。我们知道人类物欲是没止境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没止境的。那不断地发展经济,把经济发展看成是生活行动的重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又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感到了恐惧。



郑重声明:资讯 【沪江博客- 镜子- 读书有感(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