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成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集资重修了岳阳楼。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一道横梁,这在我国古典建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主楼3层,呈长方形,宽17.24米,深14.45米,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二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dywe}的。
岳阳楼不仅建筑精巧,而且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 给岳阳楼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文化意蕴。
现今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中,以诗仙李白“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对联最为xx,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
在岳阳楼下的沙滩上,有三具枷锁形状的铁制物品,重达1500斤,也吸引不少游人观看。其用途为何,至今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