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X阿尔勒:东西方对话 国际摄影季
引擎:一种由图像引发的艺术生产机制
Engine: The Image-triggered Mechanism of Artistic Production
策展人:海杰
Curator: Hai Jie
艺术家:蔡东东、陈红汗、高岩、任瀚、汤南南
Artists: Cai Dongdong, Chen Honghan, Gao Yan, Ren Han, Tang Nannan
展览协助:李媛媛、晓伟、卢川、邱鼎、连加勇
Exhibition assistants:Li Yuanyuan,Xiao Wei,Lu Chuan,Qiu Ding,Lian Jiayong
展览时间:2015.11.15—12.16
展览地点:中国厦门市集美区嘉庚艺术中心地下一层 (杏林湾路市民广场对面)
官方网站:www.jimeiarles.org
Duration: November 15--December 16, 2015
Location: The Jiageng Art Center B1, Jimei District, Xiamen
Offical website: www.jimeiarles.or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览介绍:
展场局部
蔡东东展览现场
艺术家:蔡东东
作者自述: 这些图片是我近来对图像研究的一小部分,它们还只是过程,图片来源选自我多年收藏积累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手工印制,我反复观看,找到并发掘它们内在所隐藏的戏剧性结构,甚至另一个空间,这样的创作模糊了对图像的触摸体验与认知体验之间的界限,尝试扩展了一张照片的外延。通过强调图像形式上的属性,通过展现质疑图像与观看关系的方式,创作了逃脱指向关系的图片,当图像变成一个纯粹的物体时,图片也就成为了一个有形的场所。
作品名称:《图像研究(一)》
作品尺寸:17×17cm、40×50cm
作品材料:明胶卤化银照片镂空、图片装置
创作时间:2015
高岩展览现场
艺术家:高岩
作者自述:我从互联网以及他人日常拍摄的图片中收集一些与艺术领域无关的图像,再通过艺术评论的方法并结合艺术史的规律赐予它们新的理解方式,虚构来的文字与那些照片形成了非常契合的逻辑关系。图像的可多重解读性是摄影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日常化的照片进入特定的语境时会产生其他的意义。当下的艺术生态是我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借用图像与文字的条件性来提问和反思今天的艺术价值体系。
作品名称:《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
作品尺寸:21x29.7cm
作品材料:文本
创作时间:2013-2015
陈红汗展览现场
艺术家:陈红汗
作品评论:陈红汗曾留学法国,工作之余也常常去浏览一些法国xx网站,而他的作品《克丽丝蒂娜》选取了一个名叫克丽丝蒂娜的法国xx照片,照片来自克丽丝蒂娜的个人网站。陈红汗将照片处理成剪影,抽离了xx表象,填充进克丽丝蒂娜的招客广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社会学议题:交易(指向消费)、xx(指向身份)、肉体经验(指向消费心理和身体)。文字在叙述之外被图像化,而xx个人网站地址也将作品延伸到更多可能的空间。
作品名称:《克丽丝蒂娜》
作品尺寸:110×130cm
作品材料:数码打印
创作时间:2015
任瀚展览现场
艺术家:任瀚
作者自述:我在黑色画底上用石墨铅笔绘制雪山的景象,铅笔在绘画中的深灰色属性此时被消解,更突显出石墨自身的金属质感,这样一种纯粹和光亮与雪山带给我的宁静、敬畏感相呼应。画中的图像来源于网络上游客或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照片,它们被重新加工,或成为屏幕、网站、广告的背景装饰,或进入某人的网络相册作为纪念,或成为驴友的攻略笔记等,这些图像遍布于虚拟世界,不断被复制和再加工,成为今天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向往原始自然的精神缓和剂,但与此同时这些风景中却总是藏有人为痕迹,或是图片被别有用心地打上了带有权利或经济利益的标记。我直接使用下载图片的文件名作为作品的名称,那一串乱码般的文字读起来毫无意义但却是这些图像信息在虚拟世界存在的证据。我在这些图像中只选择有冰雪覆盖的明亮部分进入画面,建筑、人、图片上的logo等部分都被留黑,巍峨壮丽的雪山被不自然地掏空、分割,那些部分成为一种缺席,暗示了现代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的暴力与陌生。
作品名称:《1f5f528610608323a2b51599c5a9b789a7889a6136632-eRswwR》、《dfa250232b4206150a87fd531d4bce17b7660a65b0b6-mjvQPP》、《281A4355-01F7-413E-AEEC-6657DBC44D38》、《e0a2a267c2120a929c3a409dc854e2fa7aaba440dd27-8pWtR1》、《BCF5944C-413A-4001-A6C5-BD58F9FCA224》
作品材料:布上铅笔,乳胶漆
作品尺寸:40x50cm、30x40cm、40x51cm、50x40cm、50x91cm
创作时间:2014
汤南南展览现场
艺术家:汤南南
作者自述:一个浪花的形成与消失只有2秒,而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与消失是30亿年。越过时间的概念,山脉是大地的浪花,而波涛是大海的山脉……
作品名称:《铸浪为山》
作品媒介:录像
作品时长:4'03"
创作时间:20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擎:一种由图像引发的艺术生产机制
Engine: The Image-triggered Mechanism of Artistic Production
越来越多的创作实践正在危及惯常意义上的图像的主体地位,而将它变成一个艺术家创作过程或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机制里的意义触发装置。艺术家,在此刻,调用各种媒介来与图像谈判,并进而像巫师一样对图像与其他媒介进行图像语言与跨界内容上的衔接和转换。
Creative practice is increasingly endangering the traditional subject status of the image, turning it into a detonator that triggers the meaning in artist’s creative process or a new mechanism for artistic production. Currently, artists employ various materials to negotiate with the image and proceed to, like a sorcerer, link and transform the pictorial language and trans-media content of images and other media.
图像的主体地位因此消失了。附着其上的被动观看行为也不得不成为一次次调整姿势的行动。图像具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意义诱发者”,它的xx权力被分解。
放置在具体的实践中,由直接拍摄变为图像“拓扑”装置,由图像与文字信息位置互换而生成新的语境,甚至图像被评论、被涂写,成为文本或素描,并延展到它本身不具备的社会学指向。
The subject status of the image is thus dissolved. The inherently passive act of image viewing thereby becomes a performance of constantly balanced posturing. The image possesses a new identity—“inciter of meaning”, its fundamental rights revoked. Set in the midst of a specific practice, it changes direct image capture into an implement of pictorial topology, a new context created from swapping image information with textual information. Image has even been critiqued, endlessly scribbled about, becoming something written or sketched, and extending into fields of sociology, a direction which originally the image doesn’t g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美X阿尔勒:东西方对话 国际摄影季
发起人:荣荣、萨姆·斯道兹
执行总监:李振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