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中国工信部宣布国家积体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简称大基金)成立,引起半导体产业一片哗然,挟着1,200亿资金,中国有着不小的野心,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ICxxx产业链。大大小小的并购,宣告一场以中国为首的IC并购大战展开。今年3月武岳峰为主的资本投资企业联合收购了美国DRAM商ISSI,也意味着中国在IC产业的野心伸向了DRAM产业,收购ISSI只是个开始,五个省份向中央争取设DRAM厂的角力战还在台面下蠢蠢欲动。
胃纳量惊人的中国DRAM市场
DRAM为资本密集产业,光土地、厂房不含设备,就得耗资150~200亿台币,投产六万片即超过1千亿台币,若要达到较具经济规模的10万片产能,就得另外花上2、3千亿台币才有办法做到,在先前已杀的血流成河剩三家独大的DRAM市场,为何中国仍要投入?
不单单为了充实整条IC产业链,或避免被国外大厂掐住咽喉,中国看准的还有中国国内记忆体惊人的消耗量,单单DRAM,根据调研机构DRAMeXchange的数据,2014年中国DRAM消化量已达47.89亿颗(2Gbequiv),总计102亿美元,占全球产能的19.2%,庞大内需就足以撑起中国DRAM产业的发展。
投资产业背后庞大资金来源,除了中央的大基金,还有地方政府纷纷创建的产业投资基金,光有地方投资基金不够,地方政府也集结了创投企业的力量,透过后者的专业眼光与更多资金的挹注,让基金更有效益,以求在各省份本土IC产业链建立赛中脱颖而出,得到中国中央更多的补助。
ISSI收购案主要收购方武岳峰资本,背后代表的就是与上海市创业引导基金一同创立的IC信息产业基金,另一家收购者清芯华创(HuaCapital)则为北京集成电路基金子基金管理公司。上海与北京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较早开发的重镇,在这场省、直辖市级的IC竞逐赛中,北京与上海有所合作,但更多的是竞争的局面,2014年北京清华紫光成功收购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展讯通讯,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上海地方政府旗下的国有投资公司浦东科技,还有另一场省份角力才正要浮上台面。
台面下省市间的DRAM厂争取角力
中国半导体扶植政策下,将选择一个省份设置本土的DRAM厂,据悉,目前有五个省市力求出线,北京与上海便是其二,这之中还有合肥,合肥政府2014年、2015年动作频频,相继与包含联发科、Marvell、君正科技等在内的厂商,签署了14项与25项落户合肥的合作案,范围囊括IC设计、封装测试、晶圆制造、材料设备等项目,中国某大PC厂也积极在合肥投入,且据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昔日在DRAM战场失势的尔必达前社长坂本幸雄,也在合肥活动,颇有力求东山再起之势。
除了资金与土地到位,技术、制程与产能也是中国发展DRAM产业的一大门槛,如何取得技术及人才,挟着庞大资金,并购成了最快的方式。台湾研发团队在品质与数量上,皆为全球数一数二,然而,碍于台湾法规,陆资直接或间接持股不得超过30%,中国只好将目标转向美国等地技术较无那么先进的小厂,或在台湾未上市公司之间寻找可能的机会,近来业内也纷传,中国各省份负责高层频频来台亲自拜会这些公司,而与台湾关系良好的前尔必达社长坂本幸雄也传闻于合肥中出现拜访,也让人猜测坂本是否会藉这层关系让合肥在各省间取得更佳的竞争优势,甚至由坂本于台面下协助进行建厂的操盘,也是值得关注的点。
影响最快在三年之后
北京是中国IC重要应用市场,为中国电子产品主要的集散地,还有北京、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等知识人才优势;而上海则有已逐步建立起IC产业链的中芯国际;合肥近年积极布局加以有坂本幸雄的支援,在有意争取DRAM建厂的地方中,除了武汉看起来进展受限,其余都具有出线的可能,还端赖地方首长在中央的政治力度。
鹿死谁手还未揭晓,但对整个DRAM产业的影响已可预见,产业人士评估,不计人才到位,光从建厂到试产就需两年以上的时间,估计中国将先切入技术较容易的PCDRAM,至于近年成长快速的MobileDRAM产能若要追上主流大厂,预估还要5~10年。
中国挟着丰沛资金、凭藉自身庞大的内需市场进军DRAM市场,真正的冲击或许在几年之后,但面对中国的步步进逼,未来,台厂真的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