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3 23:59:40 阅读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今天行程: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钱岗古村→大江埔古村→温泉镇
年初二,出发。 气温又降到新低,今天天气预报:广州是 天气真的很冷,记忆中,广州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碰上这么冷的天气了。各人都穿上了御寒衣物,还准备好了帽子和手套,立志在新年的{dy}次行程中,与寒冷天气斗一番。大家一见面当然是互相恭喜一番,送上真诚的祝福,该发利市的发利市……毕竟是新年么。 关于从化的行程,说真的,已经策划了好一段时间,一年四季的计划都有。只可惜在过去的好一段时间里,总不能成行,工作繁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不过,在新年假期里,所有的烦恼和忙碌都应该抛开,享受一下假期里的悠闲生活。于是,在过年前好好组织了一番,终于在今天得以成行。 终于,在年初二的早晨,我们出发了。 北回归线标志塔。 车子承载着新年的喜庆以及我们出外游玩的兴奋,行驶在高速路上。不过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在早上10点钟,我们来到了今天行程的{dy}站——北回归线标志塔。 要说这北回归线标志塔,首先要从北回归线与广州的关系说起:广州市居广东省中部偏南,位于北纬22°26′~ 23°56′、东经112°57′~ 114°03′之间。回归线在市境中部偏北穿过,全市约三分之二的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三分之一的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 北回归线,就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到地球上的最北纬度线。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该线位置,随后向赤道方向移动,它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具有特定的地理含义,在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从化设立北回归线标志塔,其目的是教育人们、普及科学知识、让所有人都来关心科学,热爱科学。 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16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大多数是位于沙漠、半沙漠、干旱地带,而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部是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如云南西双版纳、广东肇庆鼎湖山等,都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美称。我国现在已有5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分别是台湾嘉义、台湾花莲、广东封开、广东从化、汕头,是世界上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从化太平场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 (左图)别出心裁的标志塔外观。(右图)每年夏至的中午时分,阳光就从塔顶这个小孔射入,人站在北回归线上,将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标志塔由塔台、塔基、塔身和顶端空心球组成,主体部分是混凝土花岗岩混合结构,由230多种共7310块花岗岩砌成,高 塔身像一枚升火待发的宇宙火箭,直指蓝天,高度是 (左图)塔下的北门,正对北极方向。(右图)塔下的东门,正对大门,门下那延伸的红线,就是北回归线。每年夏至的时候,太阳就从大门升起,阳光一直沿着北回归线照射到塔身之内。 塔底中央嵌有一颗铜心与顶球相对,塔身是空心的,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游人立于塔底铜心,抬头仰望,从塔心及铜球的一个圆孔窥见苍穹。每年夏至这{yt}正午12 时26 分,太阳的直射光经过这里的一刹那,人站此处,不见影子。 塔顶是一个直径 塔的东面台阶下有一块石碑,高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事情:北回归线标志塔范围附近的道路,是模拟地球上的主要地理标志线规划建设的,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三条纬线及子午线等,并模拟各个纬度带上种植了温带、热带的代表性植物。不过,在道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无从证实了。 钱岗古村。 时间尚早,但我们没有在北回归线标志塔作过多的停留,赶紧再次出发,前往钱岗古村落。 钱岗村位于广东省从化市区西南 钱岗村大部分的村民姓陆,这个人文渊源可追溯到700多年前。据记载,当时南宋与元朝两军在广东展开{zh1}决战,结果以元军大胜、南宋灭亡而告终。那位背着南宋小皇帝在新会崖门投海自尽的宰相陆秀夫,其第五代孙后来流落到了钱岗村。 村中的私塾不少,换着现代的说法,就是“村里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回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早在明朝时期,钱岗村就已经有办学的历史了。明清时期,从化县的蒙学主要有社学、义学和私塾。明嘉靖元年(1522 年),开办的乡社学有韶洞、灌村、神岗、木棉、乌石洞、石凹、钱岗、屈洞、黄田、野鸭洞等10 间,均为提学副使魏校派员兴办。私塾为私人开办,明清时期,当时从化县内各乡村中均有私塾,规模多少不等。 钱岗古村有名的村巷12条,无名的小巷无从计算。这些大大小小的巷子没有一条是笔直的,最直的也只有一二十米远。初来乍到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设计真是有点儿随意,殊不知这种随意也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在钱岗建村之初,村中老者(俗称“猪头公”)请地理先生来看风水。地理先生从东走到西,又从南走到北,用罗盘开了几十条线,{zh1}确定钱岗属于莲藕形,居屋只能随意而建,否则就住不长久。于是村民建屋就只需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空地就随意延伸出去。 而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围墙开始被拆除,80年代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统一规划建房地村民才开始大规模的外迁。 全村散布着800多年来先后修建的各式民居千余间,现在除了有七八户之外——那都是一些或者顽固、或者孤单的老人家,他们离不开古村——其他都已是人去楼空。村民大多迁往新村了,如今的钱岗村,到处都是断垣残壁,杂草丛生。 我们来到“东向更屋”,在钱岗村参观行程,就要结束了。 东门,灵秀牌坊。迟暮美人般守望在村口。她已衰颓,容颜憔悴。可她傲然,你由此可以想见她曾经出水芙蓉般的光鲜与灵秀。牌楼四柱三门,主体由青砖砌成,高约6米。顶层四角翘起燕尾,顶部铺瓦,宝珠顶,墙头灰塑三重红底白色莲花托。水塘的倒映和门楣上猩红的楹联,为古老的村口景象提起了几分精神。 (左图)东门,灵秀牌坊。(右图)村口的钱岗村简介中的钱岗古村布局图。 村中的新房子。 我们再次回到这里,探访钱岗古村的行程告一段落。 陆从兴之后传至第六代、第七代的时候,陆广平、及忠、原英、凤鸾、及善等人会众协力同心,于明同乐四年十一月(公元1406年)始建广裕祠。钱岗古村虽然房舍建筑布局随意,但都以广裕祠为中心,就好像是藕田的“主茎”向四周蔓延,而陆氏族人更是繁衍广阔,代代宗支繁盛,文武人才辈出,陆氏后人遍布从化多个镇及省内十多个市县,仅太平镇就有近万人,在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后人定居繁衍。 直至今日,每逢清明、重阳时节,村中族人都会集中在祠堂进行春秋祭祖。族中之人,无论长幼,都知道自己是陆秀夫的第几代传人,均以太公“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为荣,均牢记着“忠孝传家”的祖训,默默将先祖的气节传承。 {zh1},再看一看那些仍然坚持古老传统的村民们吧!为他们的坚持送上诚挚的敬意!祝福他们一生平安!也祝福钱岗古村,永葆青春! 更多精彩图片,请留意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