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效果差强人意的真正原因-张少华-搜狐博客

2010-05-24 | “以旧换新”效果差强人意的真正原因 该日志已被收录

 “以旧换新”效果差强人意的真正原因

张少华

    上周四,搜狐汽车挑灯夜战,完成了信息丰富的“汽车以旧换新”的专题(详见)。

    全盘通读各家精彩言论之后,笔者的脑海里依然还盘旋着一团愈来愈浓的疑问:

    我国“以旧换新”效果差强人意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为何‘以旧换新’在国外是猛药,而在我国似假药”?

    为什么在美国、俄罗斯都在推出“以旧换新”计划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纷纷宣布效果奇好、资金用馨而不得不将提前结束的情况下,而我国“以旧换新”补贴专项资金却鲜有问津?

    是药品不真,还是肠胃不好?

    笔者认为,不是补贴金额过少、不是手续繁琐,而是对高油耗、高污染的老旧汽车过于仁慈造成我国“以旧换新”政策出现了“种下大象,收获跳蚤”的咄咄怪事!

   同样政策 中外悬差大

    据统计,去年我国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专项资金只用到了不到2%!而今年1季度,我国以旧换新补贴车辆2.4万辆,发放补贴资金3.5亿元,虽然环比分别增长78%213%,但是已发下去的补贴款项,也只占到50亿计划补贴资金的十分之一。

    而同我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反应冷清平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都凭借同样的政策拉动了动辄几十万辆的新车销量!

    美国于2009724日实际才开始旧车换现金补贴政策,由于政府拨款耗尽而于当年824日停止实施。此期间,共促进旧车更新69万辆以上。

    而2009年下半年实行“以旧换新”的欧洲各国,也靠此政策拯救了不断下滑的市场。全年售出1450万辆新车,只比上一年减少2%。

    即便是晚于我国,刚刚从今年38日才刚刚正式开始“以旧换新”优惠补贴政策的俄罗斯,在此方面也宰获颇丰!据说,总额达115亿卢布的“以旧换新”补贴专项资金,可能将在未来3个月内宣告用磬!

    真可谓,立竿见影,效果显著!

    这与我国数十亿资金“以旧换新”专项资金苦于找不到“用户”的情形,构成了鲜明对比。

    多因素干扰 药效打折

    是不是我国并不需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呢?

    恰恰相反!

    剖析现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我国在现阶段不仅不能放弃“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积极推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目前,我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只是因为存在着多种干扰因素,使得该政策的效果大打了折扣!

    应该看到,截至2008年底,在中国目前保有的约6400多万辆的汽车当中,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Ⅰ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标准的柴油车就多达1800万辆之巨,其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全国汽车总排放量的75%以上。

    虽然上述“黄标车”近年来像“落水狗”似的被一脚踢出了京城等大城市,但是它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依然至今坦然甚至昂然地“游走于”中小城镇的大街小巷。

    而另一方面,我国每年通过正规途径报废的老旧汽车大约只有50万辆左右,报废率仅仅不到1%

    法律的缺失、监管的缺位,使得大量的高油耗、高污染汽车报而不废,如墨斗鱼般的拖着黑烟在各地横行!继续污染着环境、损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怎一个紊乱了得!

    我国黄标车的保有量之宏大、节能减排任务之艰巨,都说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这副“药”不能抛弃,而是要继续强化。

    药是好药,关键是需要调整我们的肠胃,治理好它的功能紊乱!

    调整肠胃 治理紊乱

    如果放任浪费能源、污染环境,那么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我国保有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不能迅速改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这是主管部门无法忍受的!

    我国主管部门xx可以毅然决然地高举节能环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那些既不节能又不环保的高油耗、高污染的老旧汽车逐渐退出舞台。

    只有加速高油耗、高污染老旧汽车的报废,才能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省宝贵的石油资源。

    在今年两会期间,广汽集团老总曾庆洪就曾建议:“在法律上应该允许交通xx暂扣加速冒黑烟和排气有油烟味道的车辆和行驶证,并对司机罚款”、“对黄标车实施更严格的车辆检测制度,结合年限和使用性质缩短检验周期,加速报废黄标车”。

    具体整改措施是:“司机在交了保证金后让其对冒黑烟和排气有油烟味道的车辆进行修理,经车辆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同时对暂扣车辆的年检单位进行登记,一年发现2辆这样的汽车,让这个单位停止营业3个月进行整顿,发现5辆这样的车,吊销营业执照。以整顿车辆年检单位的工作质量”、“对黄标车实施更严格的车辆检测制度,结合年限和使用性质缩短检验周期,加速报废黄标车。对5年以内或行驶20万公里以内的‘黄标车’实施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对6-10年之内或行驶40万公里以内的‘黄标车’实施一年两次年检,对满10年或行驶超过40万公里的‘黄标车’必须强制报废。以便控制‘黄标车’的排放在较低的水平。并增加车主的用车成本,也可加速‘黄标车’的报废”。

    笔者认为,这两条针对高油耗、高污染老旧汽车的紧箍咒,如果被采纳,必然会加快我国老旧汽车的更新速度!

    但仅有此两条是不够的。还应当追加一条,这就是“立法规定超过某一规定限值(具体限值可以与汽车“以旧换新”目标相结合考虑)的高油耗、高污染老旧汽车不得再进入二手车市场流通”。

    目前,对部分高油耗、高污染老旧汽车的监管不严或者说放任自流,结果使得不少“认为‘以旧换新’补贴缺乏吸引力、申请手续也较复杂”的车主,通常是不管自己的旧车是否存在高油耗、高污染的问题,一律统统将它们高于国家补贴的价格卖到了二手市场上。

    试想,如果高油耗、高污染的老旧汽车能够畅通无阻、手续简单地进入二手车市场、且能卖上个比“以旧换新”补贴高的价格,那么还有谁会去“自找苦吃、自寻烦恼”地去争取并不高的国家补贴呢?

    因此,有必要立法限制那些高油耗、高污染的老旧汽车流入二手车市场。

    对于年检发现的高油耗、高污染老旧汽车,开具限定书或粘贴标识,不让其随便进入二手车市场以及随意卖给非指定的旧车报废回收机构。而是使车主要么是在换购新车时享受国家的“以旧换新”补贴,要么是在指定的旧车报废回收机构报废车辆获得报废补贴。

    而对于油耗、排放指标在规定限值范围内的老旧汽车,仍然准许在二手车市场上自由买卖。

    如此,也能对二手车的消费者们负责,有利于降低他们的车辆使用成本。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确实减少他们遭受汽车有害排放物的危害。

    这样才能加快形成燃油经济性较高、有害排放较少汽车替代燃油经济性较低、有害排放较高汽车的良好局面,使更多环保节能的汽车出现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并推动目前已显疲态的车市稳定前行。

    届时,“以旧换新购车补贴,将真正发挥药效! 

延伸阅读

[张诗燕]

 

郑重声明:资讯 【“以旧换新”效果差强人意的真正原因-张少华-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