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周报:弱势反弹,有望回补上方跳空缺口压力位- 上海中期研发部 ...
豆油周报:弱势反弹,有望回补上方跳空缺口压力位 [原创 2010-05-24 10:10:42]   

¨  数据汇集

           (元/吨)

(数据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  一周行情

  欧元区经济形式动荡促使交易商继续消减风险头寸,xx前的轧平头寸打压,使美豆小幅周五收跌3美分至941美分。本周道琼指数跌幅4.02%,原油周跌幅7.15%,均给豆类等商品市场带来打压。不过,美元技术性回落走势以及美豆基本面出口需求稳固支撑,抑制了美豆回调空间。本周美豆交投区间主要位于930-950美分区间,周跌幅1.3%或12.4美分。技术下方有力支撑位930美分,上方压力位960美分。
  截至5月16日,当周美国2010/11年度大豆播种完成38%,此前市场预期可达近45%。据 DTN 气象机构预测,温暖、干燥天气模式将从xx开始并有望在下周的大部时间里一直保持下去,这对春播及玉米、大豆作物早期生长有利。
  目前正值食用油季节性消费淡季,整体市场维持供大于需局面,国内食用油价格继续走跌。商务部预报5月10日-16日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下降0.1%。其中,豆油、菜籽油零售价格分别下降0.2% 和0.1% 。终端食用油价位维持小幅下跌,抑制散油市场行情。商务部进行第三批冻肉收储,保护生猪养殖户利益。目前市场仍处于粕强油弱的局面,油脂厂商维持理性跟盘报价,议价销售为主。本周豆油现货报价跌50-100元/吨左右。天津一级豆油7450-7500元/吨,四级豆油7300元/吨;山东一级豆油7450-7480元/吨,四级豆油7150元/吨;江苏一级豆油7500-7550元/吨、四级豆油7150-7300元/吨;进口毛豆油港口分销价7300-7400元/吨。进口豆油近月船期到港完税成本在7300-7500元/吨。
  从成本上看,4、5月船期进口南美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在3400-3600元/吨左右,4月船期进口美国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在3600-3700元/吨左右。国内港口大豆库存维持500万吨高位,港口分销价位3500元/吨。按目前油粕价位,利润理论值偏低,对豆类市场有一定支撑。而且,国内限制进口豆油政策继续执行中,因进口巴西、美国豆油成本较高,国内厂商更倾向于采购大豆。因国内油籽库存充足,成本对油脂的支撑有限。
  中国海关数据,中国4月份进口豆油1.49万吨,环比减少69.53%,其中从巴西进口豆油1.47万吨。1至4月累计进口豆油14.87万吨,同比减少70.04%;中国4月份进口大豆419.5万吨,环比增加4.65%。其中,从美国进口229.78万吨。1至4月累计进口大豆1523.06万吨,同比增长9.89%。根据船期预报测算,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达到520万吨,6月份到港量580-600万吨,7月份500万吨;由于部分船期延迟,6月份到港量高于此前预期的500万吨。

¨  市场分析

  国内通胀预期加强,终端食用油呈下跌态势及油籽供给充足。在基本面利空基调下,油脂盘面受金融市场利空拖累深幅回调后,均受到成本支撑小幅反弹震荡。外盘美豆、 BMD 企稳震荡,国内天气原因推迟大豆种植及菜籽收割上市,均给油脂带来短暂的利多支撑。但技术跳空压力位较强,油脂反弹显乏力,整理震荡为主,多单可把握机会逢低买入。
  豆油1101在7500-7600区间逢低买入持有,有效稳于7600点后,若上冲回补跳空压力位7642点,多单逢高暂且获利了结观望。若能回补,可继续看多至7700点。

¨  行业新闻

油世界上调全球2009/10年度大豆产量预估至2.589亿吨

  5月18日消息,《油世界》将其2009/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再次上调,至2.589亿吨,较其5月初的预估增加70万吨,且较2008/09年度增加4,760万吨。新的产量预估上调主要是由于对20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预估进行了修正,目前预估南美产量将增加3,700万吨至大约1.34亿吨。
  尽管当前美国大豆供应紧俏,中长期内美国大豆的前景利空,因来自南美的异常强劲的竞争亦将阻碍美国新作大豆的销售。过量的供应料在未来数周打压大豆和豆粕价格。除非美国天气和产量前景恶化。

油世界:全球2009/10年度植物油需求将增长至1.376亿吨

5月19日消息,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表示,2009/10年度全球植物油消费将进一步增长,主要原因是生物柴油行业的植物油消费提高。
  油世界预计2009/10年度全球植物油需求将增长600万吨,达到1.376亿吨,相比之下,上个年度的增幅只有500万吨。
  油世界称,虽然美国方面的立法问题导致需求放慢,但是2009/10年度全球生物柴油行业的植物油用量将高于2009年的水平。
  由于葵花油、花生油和棉籽油产量大幅减少,而棕榈油产量增幅甚微,因而植物油产量难以与需求增长保持一致。八种主要植物油的产量将增长530万吨,达到1,369-1,370万吨,低于消费水平。这将会导致本年度全球主要植物油库存减少约80万吨,为1,477万吨。

美国大豆周度出口销售报告

  截至2010年5月13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478,500吨,比上周高了82%,比四周均值高了2倍。主要买家为墨西哥(122,200吨)、台湾(65,500吨)、中国(60,000吨)、日本(54,200吨)、印尼(47,400吨)。
  2010/11年度净销售量为86,000吨,主要销往中国(60,000吨)和未知目的地(25,000吨)。出口量为271,100吨,比上周高了39%,但比四周均值低了9%。主要目的地包括墨西哥(104,300吨)、印尼(73,200吨)、日本(43,100吨)、希腊(27,000吨)、土耳其(16,200吨)。

商务部:食用油零售价格继续下降

  目前正值食用油季节性消费淡季,整体市场维持供大于需局面,国内食用油价格继续走跌。商务部本期预报5月10日-16日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下降0.1%。其中,豆油、菜籽油零售价格分别下降0.2%和0.1%,花生油价格与前一周持平。据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20万吨,同比增幅达13.2%,今年1-4月份总计进口大豆1523万吨,同比增幅达9.9%.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继续增加,国内油脂油料供应充足,预计食用油价格易跌难涨。

截至5月20日一周中国大豆市场需求趋势指数为46.9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5月20日发布“中国农产品市场趋势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大豆市场需求趋势指数为46.9,较上一周指数48.1降低1.,与2009年同期46.9的需求指数持平,继续处于50的中性需求水平之下。
  中国豆油市场需求趋势指数为48.3,较上一周指数50.0降低1.7,低于2009年同期51.7的需求指数,处于50的中性需求水平以下。本周内外盘豆油期价全线下跌,并创下3个月来的低点,豆油现货价格也跟盘下跌,厂商采购观望心理明显增强,成交量保持较低水平。调查参与者认为,受进口大豆到货量大幅增加,油厂开工率不断提高影响,后期国内豆油供应将继续保持充裕局面;同时新菜籽开始上市销售,菜油供应增加;加上国内气温升高,棕榈油掺兑量增加,未来几周国内豆油需求难以增加。

(执笔:邓宁宁)

 

联系方式:

作者电话:021-62034218转133

邮箱:dengningning@shcifco.com

研发部电话:021-62036509

电子信箱:

郑重声明:资讯 【豆油周报:弱势反弹,有望回补上方跳空缺口压力位- 上海中期研发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