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着的农村- 百叶桃花的日志- 网易博客

变着的农村

2010-04-03 16:12:11 阅读7 评论0 字号:

 

 

 

 

时钟一分分走着,日子{yt}天的过着,世界{yt}天变着。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事物已成为历史的尘封,人生的记忆。新旧事物的交替,展示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演绎着不同的风情故事,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小的时候,生在农村。吃的是没有油气儿的饭,穿的是补丁服,用的是煤油灯,没有见过电灯电视电话,印象中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土里包食的日子,晚间天刚檫黑就早早洗了睡觉。早上天刚纷纷亮又匆匆起床耕作于田间地头。我在课余的时间,除了上山捉鸟摘野果下河摸鱼捏泥弄石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好玩的了。碰上区里电影队来乡到临村放映或是谁家过了红白喜事,总是缠着大人不辞辛苦赶上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凑热闹。那年头,大人小孩都整日整夜的思念着电影放映队进村。终于等得电影放映队的同志了,乡亲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慷慨地透支自己浑身的力气,去遥遥几十里之外接送电影放映器材,左临右舍田间地头相互吆喝一声:“晚上看电影喽”。农人们便提早收工,带着孩子,扶着老人,早早在院场里等着、候着,那场面,比集镇真还要热闹,那劲头,比农人背上丰收的玉米穗还要足。电影放映前,人们在院场里互相谈笑着,拉家常,说生产,小孩则东游西窜,等着电影开演。随着挂在院场边的高音喇叭一声响,院场顿时寂静下来,人们被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直到场终大人小孩说着谈着笑着相携而归。第二天,伙伴们见面便是兴高采烈的议论着对电影中的“好的人物”的神通本领的敬羡和对“坏的人物”的xx痛恨,一场电影足以让我们幸福十天半月,儿时的生活就这样{yt}{yt}进行着……

初中以后的读书生涯,渐渐远离乡村接近城镇,家乡的变化也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电灯电话电视楼房的出现好像也很顺理成章。参加工作,回家的次数多了,对家乡的注意也多了,直到今年正月的一个夜晚,我看到叔伯姨婶弟兄姐妹们在隔壁的大院场里组织露天歌舞会、临组的群众组织自乐班时,才让我心灵为之一颤,xx的惊讶。皓月当空,晚风轻拂,在“蹦嚓嚓‘蹦嚓嚓……”的音乐声中,人们踏歌起舞。这里虽没有城市舞厅里的高级设备,但却比舞厅的品位还高;没有舞厅里的火爆场面,但从人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上我分明看到了纯朴的真情自豪的神情和幸福的表情;我看到了一个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民主法制的新农村(家乡)在快速和谐发展。舞会期间我和一个表兄聊了起来。表兄说,这几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随着新农村建设,国家对我们农民更加关心了,农村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作物比例增大,我们农民干的农活少了轻了,赚的钱却越来越多了。政府为了支撑主导产业,推行“一村一品”,倡导“一户一业”,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起了xxxx,许多农民都进城入厂当了工人,生活水平高了,人们的追求也高了。这些年村里通了电,引了自来水,铺了水泥路,移动电话也进了村,乡亲们相继盖起了楼房,买了彩电,到了夜间不象以前那样早早入睡,而是要么聚集一起翩翩起舞,要么坐在沙发上或是席梦思床上看电视、找信息、学技术,好多人通过信息办起了养猪厂、养鸡厂……都致富了。年前,几个外出打工的小伙子回来伙着年轻人,自发地搞起了晚间舞会、村民自乐班,还真行,跟前几年跑几十里的看电影一样,老人、大人、小孩都爱朝这儿凑。老人小孩看热闹,青年后生忙跳舞,中年人互相谈着各家的生产,真可谓是雅俗共赏。表兄说,这舞会不仅成了村里的娱乐场,还是信息集散地和情感交流处,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呀!听了表兄的介绍,望着音乐下伴着音乐起舞的人们,我看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农村文化生活的重建,我感受到的是农村的巨大变化。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变着的农村- 百叶桃花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