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引用“德国制造” 与“中国制造” - sthz999@126.com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引用 “德国制造” 与“中国制造”

2010-05-23 21:31:37 阅读7 评论2 字号:

 

引用


 

引用


在班贝格,德方为了表示友好,特意安排我们参观了世界xx的博世(BOSCH)工厂。过去也曾听说过,作为众多不同领域的{sjlx}者,一百多年来,博世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最前端。然而当我亲眼看到那些全部由机器人操作的车间,看到他们工作时那种认真的精神与作风,还是深感惊讶,大受震动。

去年,我国取代德国成为全球{dy}大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即将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可是,在世界的市场上,我们的产品与德国、日本的产品相比却有着质的差别。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

“开宝马、坐奔驰、家用电器西门子”,我国一家电器商场的西门子产品专柜上,贴着这样的黄色促销招贴。

我们号称世界头号制造大国,但是,我们生产的产品在许多国家却成了低价劣质的代名词。 

有人把这种差别的原因归咎于民族性格。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在展览会上见到一种罕见的鱼,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可以在日本繁殖吗,繁殖它需要什么条件,成本高吗?”德国人问:“这种鱼在动物学上属于哪一类,它的学名和俗名分别是什么?”中国人问:“这种鱼好吃吗,是清蒸好吃呢,还是红烧更好吃?”

有人把差距的原因归咎于教育体制。德国极其重视职业教育,小学四年之后开始分科,大多数学生被培养成制造业的人才。我们极其重视应试教育,无节制地扩展大学招生,职业教育被边缘化,每年都培养出一大批没有创造力和真本事的高学历“人才”,一方面大学生难就业,一方面缺少大批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技术工人。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理由是,任何国家都不是先天就是发达国家,不是先天就处于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德国也曾是欧洲的落后国家,“日本制造”、“韩国制造”也曾是产品不可靠的代名词。所以,中国今天生产低端产品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规律性的阶段,是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必经阶段,我们可以缩短它,而不可能超越它,因此,这个差别并不令我们特别担心。

其实,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他们的“德国精神”。这种“德国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就是百分之百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精神。德国制造“百年来屹立不倒,德国人严谨的处世态度是其坚实的基础。   

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在德国生活了20多年的杨先生告诉我们,1944年冬,盟军合围德国,德国经济崩溃,物资奇缺。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政府只能允许百姓上山砍树。令人惊讶的是,德国人并没有哄抢,而是先由政府林业人员在雪原里找到老弱病残的树木做上记号,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二战结束后,德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树的事件。多年后,季羡林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对此感叹不已,“德国人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

认真是一种习惯。因这两个字,德意志民族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初中叶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之后,又奇迹般地迅速崛起。“工作是工作,酒是酒”让“德国制造”成了“经久不衰”的代名词。“零缺陷”的xx距离,煮一枚鸡蛋也要用量具xx衡量水的重量,这是世界对德国人的评价。  

“中国制造”要摆脱廉价品、劣等品、有毒危险品的印象,中国企业要摆脱被视为依靠压榨劳动力、破坏环境、出卖良心发家的形象,求得在“经济”、“生态”、“社会责任”的三角天平上的平衡,“德国制造”或许可以成为学习的一个范本。

在博世(BOSCH)参观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引用“德国制造” 与“中国制造” - sthz999@126.com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