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袁腾飞:改革前党不干人事吗?

驳袁腾飞:改革前党不干人事吗?

2010-05-17 12:32:10 阅读13 评论2 字号:

驳袁腾飞:改革前党不干人事吗?
风之谷

 

     
  前些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看到一个新面孔,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大有泰国人妖之风范。我家领导惊呼“此人好年轻哦”!年纪虽小,来头不小,原来他便是新鲜出炉的“学术名星”袁腾飞,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编写者之一;曾参与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工作。被学生誉为“史上xx历史老师”。袁腾飞讲的是宋史,劈头就说“澶渊之盟是辽对宋称臣”。事实上,澶渊之盟是使宋辽国成为兄弟之国,当时真宗年长称兄,辽圣宗年幼为弟。兄弟当是亲如兄弟之意思。两国关系是平等的。这是高中历史教课书上两宋民族关系中一个最基础的记忆性知识,也是一个重点。连这点历史常识都错误百出,让他编写教材、命高考题,岂非误人子弟?然而据说此人是“史上xx历史老师”。百度了一下,果然红得有道理,且看袁腾飞语录:  
   
  --今天网络上的那帮愤青们,全是这一类狗穷光蛋,没有一个出过国的、没有一个读过书的。   
   
  --知识分子就应当刻骨仇恨xxx。哪个读过书的人认为xxx伟大的话,你的书就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几千万人活活饿死,你还说是伟大{lx}?这个民族就是猪一样的民族。   
   
  --xxx作为一个{lx}的素质摆在一边,作为一个人,后面加一个字,渣!他属于人渣。   
   
  --xxx的诗只能归入打油诗之类。   
   
  --要不是美国飞行员把毛太子变成了挂炉烤鸭,今天中国就跟北朝鲜金家王朝似的,电视上整天就是大胖二胖三胖。   
   
  --我们党太了不起了,了不起得要让我们晕过去。   
   
  --他们敢拦我,我两个大嘴巴扇丫的!   
   
  --瑞典国王能和扫厕所的、扫地的握手吗,你污辱人家瑞典民族。   
   
  --你甭想中国人能获诺贝尔奖。   
   
  --中国有什么呀,只有文化,所以你不要整天展示你有多强大,而要展示你有多可爱。   
   
  --1989年达赖佛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反抗中共对西藏的武装侵略。   
   
  --我们{dy}个又大又美丽的国家就叫夏朝。周围是什么玩意?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已经是不怎么样的词儿,已经让你说得够惨的了,还不够惨?犬戎!   
   
  ……   
   
  雷人语录太多,就不一一罗列。单说这个观点:“GCD在1978年以前基本不干人事,要是前三十年都发展经济,不说亚洲四小龙,怎么也得亚洲四小虎吧,现在呢,四小耗子估计。”  
   
  奇怪的是,被袁腾飞当作大爷的美国人经过大量研究却作出这样的结论:“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亚洲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MZD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6个{zd0}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 现了。”“无论人们将MZD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xx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 仅占28%了。”“MZD的那个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莫里斯·迈斯纳)  
   
  真相到底如何?从新中国前叁十年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  
   
  新中国前叁十年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1、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1979年与1952年相比,二十七年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加了7.45倍,其中农业总产值增加了1.49倍,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7.34倍。  
   
  1979年与1949年相比,主要工农业产品数量增长的倍数分别为:粮食1.9,棉花4.0,油料1.5,原煤18.8,原油884,发电量64.6,钢 217,水泥111,木材8.6,化学纤维1632(与1957年相比,此前为0),棉纱7.1,硫酸174.0,纯硷15.8,烧硷120.7,农用化肥1774.7;基本建设投资1979年与1950年相比增加了45.2倍。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原材料产品在短短的叁十年中取得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  
   
  即使与1957年相比,到1979年,工农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04、6.59、1.0; 叁种主要农产品的增长倍数分别为粮食0.7、棉花0.34、油料0.53;十叁种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倍数分别为:原煤3.8、原油71.6、发电量13.6、钢5.4、水泥9.8、木材1.0、化纤1631.5、纱2.1、布1.4、硫酸10.1、纯硷1.9。  
   
  2、农业的增长  
   
  从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增长倍数中,农业是最小的,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占世界的22%,而耕地只有14.38亿亩,占世界的7%,相当于美国的51%、印度的58%,按人均算只有美国的11%、印度的43.5%。对于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和产量千百年来一直停留在中世纪的中国来说,不要说总产、单产翻几番,就是普遍增长一成就绝非易事。而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发展农业,就只能走自力更生的路子。在新中国建立后叁十年间,粮食总产量在耕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还增加了近两倍,这是一个奇迹,是数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了整整叁十年的结果。  
   
  MZD时代,全党大办农业,全国支援农业,到1979年,从人拉肩扛手抬开始建成水库84000座,堤坝沟河17万公里,其中江堤1万公里,打机井210万眼,再加上大规模修梯田、平整土地,使全国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低标准的叁亿亩增加到七亿亩;建国前的易涝农田3.6亿亩有2.7亿亩得到初步治理;农用大中小拖拉机233.8万台;农用排灌动力达到7122.1万马力,农业用电282.7亿度;农用化肥生产量1065万吨;各种化学农药生产量54万吨;再加上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优化,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国基本实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极大的增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弱不禁风”灾害频仍的苦难局面。  
   
  如果没有这些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变,仅靠个人承包、分田单干就能增产增收,岂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吗?如果单干有这么大的法力,那么几千年来,农民不是一直单干吗,为什么就没有增产增收呢?  
   
  农业发展的周期长,投资大。但农业一旦有了长足的进步,就会给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如人力、资金、原料等。建国后叁十年间,我国职工队伍增加了8300多万,这一方面说明了工业交通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是由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为其他行业提供人力资源的巨大作用。同样,改革开放后,我国每年有数亿农民进城打工,为城市和其他行业提供了大量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是改革开放前农业就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结果之一。   
   
  3、煤炭生产的飞速发展是基础原材料行业另一个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成就。  
   
  1979年,我国煤炭产量就达到6.35亿吨,相当于1952年的8.6倍、1949年的20倍。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居世界{dy}的12亿多吨。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有了煤炭,才能发电、炼钢,才能烧制水泥、陶瓷、玻璃、石灰、砖块等建筑材料,有了煤炭才能 制造化肥,才能做饭取暖,才有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因此,煤炭产量的意义与其他各项指标的意义是不同的,必须充分认识煤炭工业发展的意义。对石油、钢铁、电力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关系,也是类似的。  
   
  4、教育和科学技术人员的发展变化。  
   
  经过叁十年的努力,我国 建立起了层次、门类、专业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1979年对比于1949年,各类在校生总数为8.1倍,其中高等学校8.7倍、中等学校 47.5倍、小学6.0倍。全国由解放前90%的文盲状态,成人识字率已达到81%。各类 专业科技人员总数达到 470.5万,相当于1952年的11.1倍;有了教育文化的发展,才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配套的科学技术体系,成为拥有一定科学技术攻坚能力的国家。这些方面的成就,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全面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例如:在农业科技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良种化,基本上更新了一代农作物新品种,{lx1}世界的□型杂交水稻在四亿多亩农田中推广。在工业科技方面,独立研制成功世界上{zd0}的17.5万千瓦低水头发电机组,3000万吨露天采矿成套设备、200吨级电渣重熔炉、五十万伏输变电设备、30万吨合成氨、24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在国防科技方面,自1964年起相继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核潜艇,1970年起发射成功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掌握实现成功返回技术,1980年成功试飞“运十”大型喷气式客机。在交通车辆、舰船制造及电子、通讯、计算机等科技方面也发展迅速,有的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在医药卫生和生物科技方面,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胰岛素的人工合成、{zx0}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等等。  
   
  总之,这些成就说明,新中国建立叁十年,从一个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各个领域、门类齐全配套、具有一定攻坚能力、其中有些领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当时,国内外公认,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比世界先进水平仅落后10至20年。  
   
  5、消费水平。  
   
  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1979年比于1952年为2.6倍,其中农民、非农业居民分别为2.5倍、2.7倍。如果仅从数字字面上看,与其他方面相比,增长幅度不太高,但在实际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管是职工还是农民的生活福利条件,从物质到精神生活的水平都有了xxxx的巨变。  
   
  1979年全国职工总人数达到9967万,相当于1952年的6.2倍。在旧社会,普通劳动人民子弟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在解放后,各类高、中、低等学校基本上是免费的,学生的主体都是出身于劳动人民的。职工的住房都是分配的,医疗也是免费的。  
   
  从六十年代起,全国的县、公社、大队普遍建立叁级医疗网,对农民实行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由于全国医疗保健制度的建立,在旧中国千百年严重祸害人民的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在短短的叁十年中受到控制或消灭。  
   
  叁十年中,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的体育运动也有了飞速发展,以乒乓球为代表的各项运动项目在国际竞赛中取得xxxx的成绩,扬眉吐气的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1840年清朝时,我国人口就已达到4.1亿,由于叁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生 存条件极为恶劣,1949年建国时才达到5.4亿,而叁十年后的1979年总人口即达9.6亿,人均寿命也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1979年的近70岁,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6、为了与同时期世界上的发展变化相比较,我们看看与美国和印度的比较结果。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总产量对比,在1952年,美国只有粮食比中国低一点,其余七种分别相当于中国的2.27倍至703倍,平均111倍;到了1979年,美国已有两种产品(粮食、布)低于中国,其余六种分别相当于中国的1.04倍至8.22倍, 平均仅为2.5倍;28年间平均倍数下降了97.7%。与印度相比,1952年印度有两项产品(钢铁、布)总产量超过中国,其余都低于中国,平均为中国的0.7倍,到了 1979年,八项产品总产量全部低于中国,平均为中国的0.32倍,平均倍数下降了 54.3%。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人均产量对比,在1952年,美国全部超过中国为3.1至2 264倍,平均345倍,而19 79年就仅为中国的1.1至35.5倍,平均11倍,平均倍数下降了96.8%;而印度,在1952年时,有五种产品的人均产量超过中国,而到了1979年,八项产品全部低于中国,与中国相比的平均倍数由1.14倍下降到0.43倍,下降了62.3%。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1952年至1979年28年间总产量增长的平均倍数,中国为42.6,美国为0.9,印度为9.4;人均产量增长的平均倍数,中国为24,美国为0.5, 印度为5。  
   
  还有比活生生的事实更有说服力的吗?中国在建国后叁十年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美国和印度相比,不仅是很快,而且是飞快、极快的了!  
   
  7、xx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  
   
  总设计师导编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评价文/革:“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以中央的名义宣布,文/革使“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根据笔者掌握的不xx资料,文/革中,整个中国的经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是获得巨大发展的。  
   
  在农业方面,1976年与1965相比,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长4.7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倍,每亩化肥施用量增长2.1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6%和643%,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长 935.9%,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1976年与1965年相比,成灾面积由53.9%下降到26.7%。1976年比196 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51%,粮食总产量增长47%。  
  
   
  在工业方面,总产值增长172%, 主要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分别为:原煤110%,原油610%,发电量200%,钢70%,水泥190%,木材15%,化纤190%,纱51%,布40%,硫酸90%,纯硷30%,烧硷120%,农用化肥200%。在基本建设方面,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叁线建设就主要是在文/革中建成的,一大批冶金、煤炭、石油、电力、机器制造、飞机、汽车、航天、电子等工业科研基地和空前艰巨复杂的铁路干线如成昆、湘黔、川黔、焦枝线顺利建成,形成了有较高科研生产能力、有较大规模、门类齐全、能够长期大幅度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后方体系。南京长江大桥、丹江口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百万吨大庆化肥厂、十万吨级港口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建成的,五万吨级轮船、四千马力内燃机车,叁十万千瓦发电机组,八十万倍电子显微镜也是在文/革中造出来的。1972年开始从国外引进的26个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设备,为满足国家长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打下了基础。  
   
  在科学技术方面,1966年{dy}次热核材料核试验和{dy}枚核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dy}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dy}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70年{dy}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同年{dy}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1973年{dy}台每秒百万次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5年{dy}次回收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同年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重大贡献的□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为保障全国农民健康作用极大的农村合作医疗也是在xx期间建立的。  
   
  1952年的工业占30%农业占60%,到 1975年转变为工业占72%农业占28%,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成为工业大国,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历史变化,也是在文/革中实现的。  
   
  正因为中国国力的增强,对新中国二十多年的扼杀封锁遭到惨败,尼克松才不得不屈身来中国言和,从而导致中美关系的解冻和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等等,等等。顺便说一句,取消布票、肥皂票是MZD打破外国封锁禁运后立即采取的技术引进措施的成果。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对华封锁禁运被打破,1973年中国即开始了“四三方案”,成套引进西方先进设备,1982年全部引进建成投产,1984年便取消布票、肥皂票--谁说MZD时代“闭关锁国”?刚刚打破封锁立刻就争分夺秒搞开放了。  
   
  在这个时期,本文中已经大量列举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高达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从何而来?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美国人恩赐的吗?由于生存条件的极大改善,在xx结束后,中国人民的人均寿命达到了近70岁。袁腾飞同学,拜托你不要空口说白话,也拿出数字来呀!  
   
   2010-5-6   
  驳袁腾飞之一:改革前党不干人事吗?  
   


关键字: 袁腾飞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驳袁腾飞:改革前党不干人事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