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器乐世界- 看茶品乐的日志- 网易博客

【音乐】器 乐 世 界

器 乐 世 界

 

弦乐器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而具有灵动的色彩。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 (如吉它)。 弓拉弦鸣乐器: 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电贝司(Electric Bass); 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它(Guitar)、电吉它(Electric Guitar)、二胡、古琴、琵琶、筝。

铜管乐器

  铜管乐器的前身大多是军号和狩猎时用的号角。在早期的交响乐中使用铜管的数量不大。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交响乐队中只用两只圆号,有时增加一只小号到十九世纪上半叶,铜管乐器才在交响乐队中被广泛使用。铜管乐器的发音方式与木管乐器不同,它们不是通过缩短管内的空气柱来改变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气压变化与乐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来改变音高。所有铜管乐器都装有形状相似的圆柱形号嘴,管身都呈长圆锥形状。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组的共同特点,这是其它类别的乐器所望尘莫及的。

   铜管乐器: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长号(Trombone)、圆号(French Horn)、 大号(Tuba)。

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木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常用被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大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骨头等材质的。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维妙维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唇鸣类:长笛(Flute)、短笛(Piccolo); 簧鸣类:单簧管(Clarinet)、双簧管(Oboe)、英国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萨克斯管(Saxophone)、口琴(harmonica)、笛子、笙、唢呐、萧。

键盘乐器

  在键盘乐器家族中,所有的乐器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键盘。但是它们的发声方式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如钢琴是属于击弦打击乐器类,而管风琴则属于簧鸣乐器类,而电子合成器,则利用了现代的电声科技等等。键盘乐器相对于其他乐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其宽广的音域和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键盘乐器即使是作为独奏乐器,也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管弦乐的色彩。所以,从古至今,键盘乐器倍受作曲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们的xx和喜爱。

  键盘乐器: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手风琴(Piano Accordion)、 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可能是乐器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员众多,特色各异,虽然它们的音色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打击乐器通过对乐器的敲击、摩擦、摇晃来发出声音。可不要认为打击乐器仅能起加强乐曲力度、提示音乐节奏的作用,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打击乐器能作为旋律乐器使用呢!现代管弦乐队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亚洲音乐里的音色奇异的打击乐器,几乎无法xx罗列。

   有调打击乐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

   无调打击乐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铁(Triangle)、锣(Gong)、铃鼓(Tambourine)、 响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钹(Cymbals)、扬琴、编钟、木鱼、云锣。

小提琴(Violin)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 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xx。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

弦等。

  小提琴是{zj1}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 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分为{dy}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dy}小提琴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 则担任乐曲主要声部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常用于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又成为当代流行乐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

  迄今为止售价{zg}的小提琴系斯特拉迪瓦里奥斯于1720年制造的。1990年11月以820,000英镑的价格易手。

中提琴(Viola)

   中提琴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 以及室内 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担当中音声部,为主旋律起伴奏和衬托的作用, 极少用于独奏。不过偶尔也以独奏乐器的形象出现,如在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 中提琴的独奏就占了相当比重。中提琴的音质别具一格,近似鼻音的咏叹,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

大提琴(Cello)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 15世纪的

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倍低音提琴体积庞大,需站立演奏。它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属于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见上图);另一种属于小提琴一族,肩较方,背微圆。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zd1}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 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响乐队中演奏重要的旋律。如他在 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始时,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叙调,有力地回绝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动机。 还有圣·桑在他的《动物狂欢节》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动地塑造出笨重、庄严的大象形象。

电贝司(Electric Bass)

   电贝司几乎只用于现代电声乐队中,作为整个乐队的低音声部。常使用分解和弦伴奏,在乐曲的经过句中,电贝司常奏出过渡性旋律,能大大丰富乐队的音色

竖琴(Harp)

   竖琴是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 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

  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吉它(Guitar)

典型的大众化乐器,雅俗共赏,便于演奏。高音部音色清澈华丽,中音部柔美动听,低音部 丰满深沉,用于独奏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和声效果,具有如泣如诉般的感情力量,并能奏出美妙的 泛音,还可模仿许多打击乐的音色,其表现力丰富可见一斑;用于伴奏(尤其是伴唱) 可以充分发挥其和弦的功力,为主旋律作丰富的衬托。“自弹自唱,乐在其中”。

  吉它又名“六弦琴”,属室内乐器,因其音量较小,几乎从不用于各类乐队中。这种乐器堪称 简单设计的杰作。理想的吉它琴体的底板和侧面应由{zh0}的黄檀木构成,面板采用云杉木,弦品和琴颈 分别由乌木和红木制作。六根琴弦则是尼龙和钢材料的混合体。世界上最为昂贵的西班牙吉它于 1990年由索斯比拍卖行以15,400英镑售出。

   吉它经过了不少变化,才形成常见的莱斯·保尔、斯特拉托卡斯特尔和吉布森等类型 ({zh1}一种类型为所有摇滚吉它手所渴求)。然而,今天的吉它与当年西班牙南部山区的安达卢西亚人 用于独奏和为舞蹈伴奏的吉它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吉它主要用于大众娱乐,是典型的 家庭乐器,对于音乐的普及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许多古典吉它名曲根本无法改编为用其他乐器 演奏的乐曲,因为这些名曲中蕴含着独特的吉它技巧,其他乐器是根本无从模仿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吉它艺术在音乐体系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电吉它(Electric Guitar)

  自从电吉它出世以来,一直是电声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在各种小型乐队中,电吉它也经常 参与合奏。由于音量的扩大,电吉它作为独奏乐器就更为理想,参与伴奏、合奏也不再被其他乐器的音响所湮没。可以认为,电吉它赋予了吉它类乐器以崭新的生命力。

二胡

  多用于独奏,也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乐器。中国的许多地方戏种、曲艺说唱等艺术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即为二胡以及二胡的“同族兄弟”板胡、京胡以及高胡等等。

  **********************************************

乐器名称:二胡

结构组成:由琴头、弦轴、琴杆、千斤、琴码、琴筒、琴弦和琴弓八大部分构成。

使用材质:大部分结构为红木或楠木所制,琴弦多为金属弦或金属缠弦,琴弓为马尾所制。

乐器特色: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弓拉弦鸣乐器类。音色柔美而深沉,表现力丰富,善于抒发感情。二胡的演奏技法艰难,有分弓、快弓、颤弓、顿弓和跳弓等弓法技巧和颤音、倚音和滑音等指法技巧。

  多用于独奏,也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乐器。中国的许多地方戏种、曲艺说唱等艺术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即为二胡以及二胡的“同族兄弟”板胡、京胡以及高胡等等。

乐器名称:古琴

别称雅号:“琴”、“七弦琴”

结构组成:型制多样,现今以“仲尼式”最为多见。一般分为琴体(即共鸣箱,由琴面、琴底和琴轸、雁足等部分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七根和岳山、龙龈、琴徽等部分)。

使用材质: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琴徽多为贝壳或玉石制成。

乐器特色: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

  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乐器名称:琵琶

结构组成:由头部、颈部和腹部三部分构成: 头部:包括琴头、弦槽和弦轴; 颈部:包括山口、相、琴枕和琴颈; 腹部:包括品、面板、复手、琴背和琴弦(4根)。

使用材质:头部、颈部多由红木或牛角、象牙、玉石等原料制作;腹部面板多为桐木或柏木制成,品多为竹制或牛角制,琴弦为钢丝弦或尼龙弦。

乐器特色: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类。琵琶自唐朝时期基本定型以来,还不断经历一些小的改动,其音色、音量和音域也随之变动。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xx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其演奏技巧相当复杂,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许多声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战场上的人喊马嘶等等),十分逼真。

  通常为独奏乐器。在中国民族乐队中,琵琶也是极为重要的旋律乐器和伴奏乐器。另外,在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地方曲艺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唱乐器。

乐器名称:筝

应用谱号:“古筝”

结构组成: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乐器,分为琴身(由共鸣箱和支架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前梁、后梁和音柱)两大部分。目前筝的弦数在十九弦到二十六弦之间,有多种规格。

使用材质:琴身共鸣箱一般为桐木制,支架为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前梁、后梁和音柱多为竹制。

乐器特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分布甚广。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历史久远,历经演变,发音清脆悦耳,如山泉般流畅。由于按五声音阶定弦,故极具中国民族特色。

  无论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伴唱),都是 特色型乐器。也常常用于中国民族乐队充任声部。此外,筝还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许多种地方曲艺形式, 如山东琴书、潮州弦诗等。

乐器名称:小号(Trumpet)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F-小字二组C。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55米,机械部分由 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活塞分为直升式和回转式两种。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小号最早是在xx中用来传递信号,17世纪以后成为管弦乐队和独奏的乐器。19世纪以前, 小号xx于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时代,许多小号则长于高音区的演奏。基音的音高可以通过 安装不同长度的接管(若干节号管)来改变。大约1830年,小号又加上了阀键,以便更容易演奏。

  小号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也大量用于爵士乐队。除降B调,另外还有C、降E、A等多种调的小号,但使用很少。

  小号音色嘹亮,富于英雄气概,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如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小号齐奏,气势恢弘,极富煽动性。 小号演奏时,还可以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以表现抒情、梦幻与神秘。

乐器名称:短号(Cornet)

乐器本调:降B。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F-小字二组C。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35米,机械部分由 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富有歌唱性,但不够辉煌。

  短号是小号的变形乐器,通常只用于军乐队和舞厅乐队,很少用于管弦乐队。另外还有降E调短号,使用较少。

乐器名称:长号(Trombone)

乐器本调:降B调。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大字组E-小字一组降B。

结构组成:号嘴,U型套管(管长2.75米),里管,调音管,喇叭口等(低音长号还带有一个回转式四度活塞和一根四度附加管)。还有一种活塞长号,现在基本已经淘汰。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高傲,辉煌,庄严壮丽而饱满,声音嘹亮而富有威力, 弱奏时又温柔委婉。其音色鲜明统一,在乐队中很少能被 同化,甚至可以与整个乐队抗衡。能演奏半音音阶和独特的滑音。常演奏雄壮乐曲的 中低音声部。军乐队中是用来演奏威武的中低音旋律的主要乐器。管弦乐队中很少用于独奏。

  长号又称拉管,是构造上{wy}未经过技术完善,很少改进的铜管乐器。它通过滑管来改变号身的长度和基音的音高。 长号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大约1700年前称为萨克布号。17-18世纪时多用于教堂音乐和歌剧的 超自然场面中。到19世纪,长号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长号也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同时还大量用于爵士乐队,被称为“爵士乐{zw}”。

乐器名称:圆号(French Horn)

乐器本调:F调(常见的圆号有F/降E双调,F/降B双调和 F/A/降B三调等多种)。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按本调F调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B-小字二组F。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3.930米(F调圆号) 管体弯成圆型,整个管体拐弯较多机械部分使用回旋式 活塞,通过按下活塞键使活塞回转接通旁路管以达到 延长号管的作用。常见有三键,四

键和五键圆号。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 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圆号又称法国号,在传统上与狩猎有关。19世纪以前,管弦乐队中的圆号大多限于泛音列的 各音使用,其基本音高可以通过“附管”改变乐器的长度来改变。1840年以后,阀键逐渐取代了“附管”的作用。

乐器名称:大号(Tuba)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也有移调记谱的)。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D-小字一组F。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组成。有四到六个活塞 (回转式较常见)。大号有抱式大号,圈式大号和转口式大号(俗称“苏萨风”)三种,后两种只用于军乐队或管乐队。

乐器特色:是管弦乐队中{zd0}的低音部铜管乐器,音色浑厚低沉, 威严庄重,与倍低音提琴同是管弦乐队和奏的基础。

  大号的形制有多种,除前面提到过的抱式、圈式、苏萨风,还有一种优福尼(次中音大号)。管弦乐队中还使用G,F,C调大号。

  大号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低音部和声或节奏,很少用于独奏。其实大号不但低音浑厚,它的高音区 也很优美,所以现代作曲家偶尔也用大号吹奏旋律,如拉威尔配器的《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主题,就是用大号演奏的。

乐器名称:长笛(Flute)

乐器本调:C 调。应用谱号:

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一组C-小字四组C。

结构组成:管身(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

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美悦耳,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

  长笛的流传已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它还只是竖吹的上面开孔的 粘土管。到了海顿所在的年代(1732-1809),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19世纪初, 随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后来亦被用于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等),长笛完成了定型。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dy}缕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 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

  长笛的种类很多,除常见的普通C调长笛外,还有降D、降E调长笛,G调次中音长笛,C调低音长笛等,不过应用较少。

乐器名称:单簧管(Clarinet)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D-小字三组F。

结构组成:哨头(单簧片),小筒,主体管(两节),喇叭口,和机械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专业型:经特殊处理的乌木、紫檀、红木或有机玻璃。

乐器特色: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 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单簧管又称“黑管”,是一种音域宽广的簧片乐器。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 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演变而来。现代的单簧管是德国笛子制作人约翰·丹纳在1690年发明的,此后屡经改进,最终由德国长笛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定型。

  单簧管除降B调外,常用的还有降E调小单簧管和音区向下延伸的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和{zd1}音单簧管等。传统上,单簧管是木制的,考究的单簧管一度是用象牙制作的,但如今已普遍采用塑料制作。

  单簧管的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 独奏极富表现力。莫扎特是{dy}位在交响乐中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觉得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乐器名称:双簧管(Oboe)

乐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B-小字三组F。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包括上下节和喇叭口)和音键。

使用材质:管体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绪。

  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 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

乐器名称:英国管(English Horn)

乐器本调:F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E-小字二组A。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球状喇叭口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木制。 乐器特色:音色近似双簧管,有忧郁、梦幻的情调。

  英国管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听起来如泣如诉。如德沃夏克的《xxx交响曲》 第二乐章主题和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图奥内拉的天鹅》都是以英国管来演奏。

  英国管不是管弦乐队的基本乐器,只在表现特定情景时才用。 “英国管”名称之由来,并非此乐器来自英国,而是由于文字上的相同音译的结果。

乐器名称:萨克斯管(Saxophone)

乐器本调:降B(高音,次中音),降E(中音,上低音)。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根据乐器本调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两个半八度。

结构组成:金属制抛物线性圆锥管体,与单簧管类似的哨头(单簧片),波姆体系音键系统。除降B高音 萨克管外,均弯成烟斗型。

使用材质:铜制。

乐器特色:音色丰富,高音区介于单簧管和圆号间,中音区犹如人声和大提琴音色,低音区象大号和低音提琴。

  萨克斯管是法国乐器制造家A·萨克斯于1846年发明的。最常用的是中音和次中音萨克斯管,常与高音和上低音萨克斯管配合,组成萨克斯管的四重奏。

  萨克斯管的独特音色为现代音乐所推崇,广泛应用于现代爵士乐队中,偶尔也用于管弦乐队。

乐器名称:口琴(harmonica)

结构组成:非常简单,是体积最小的乐器之一。在长条型琴体上设置双层方格窗口,窗口内设置簧片,通过口吹气流使簧片振动发声。

使用材质:琴体外壳多为金属质地,方格窗口内多为朔料或电木所制,簧片多为金属片。

乐器特色: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由于上下双层窗口的簧片振动不xx一样,故口琴的音色中有一种特色颤音,十分柔美动听。

  属于极为大众化的乐器,物美价廉,便于携带,演奏技巧比较简单。很少用于管弦乐队,但广泛流行于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

乐器名称:笛子

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 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使用材质:笛身一般为竹制。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 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据 传说,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 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 处都可从中领略。

     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 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和参与合奏。笛 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 (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 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乐器名称:笙

别称雅号:“芦笙”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

使用材质:笙簧:古代用竹制,现代多用响铜;笙苗:多用紫竹制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制笙 脚以装簧片;

乐器特色: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 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

乐器名称:唢呐

别称雅号:“喇叭”

结构组成:在一椎形木管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安装一个苇制哨子,为演奏者吹奏所用;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唢呐苇制哨子的结构与西洋乐器双簧管的吹口相似,均为双簧乐器,但唢呐的簧片较薄。音色高亢、明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唢呐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有些民间艺人不但能用唢呐演奏出轻巧的颤音、倚音和滑音,而且能用唢呐模仿出箫的柔美音色来。

  是中国民族乐队中的主要吹奏乐器,常用于独奏、重奏、 合奏以及地方戏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佳节,唢呐更是吹打乐队和锣鼓乐队中的骨干乐器。

乐器名称:箫

别称雅号:“洞箫”、“竖吹”

结构组成:为一根长80厘米的竹管,管径约为2厘米左右。竹管上端用 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一个半椭圆型吹孔,竹管管身上开六个 按音孔(前五后一),管身另一面开有出音孔。

使用材质:古代的箫多为竹制,但也有玉制或瓷制的;现代箫统一为竹制。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气鸣乐器,音色圆润、浑厚、柔和 ,但音量较小。箫为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其音色十分独特, 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

 

  常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在传统的中国江南丝竹乐中,箫也是重要的乐器之一。

乐器名称:钢琴(Piano)

应用谱号:高音部: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低音部: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键盘系统(包括 黑白琴键和击弦音棰)、踏板机械(包括顶杆 和踏板)和外壳共六大部分组成。

使用材质: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钢丝制成;低音琴弦 由钢丝加上紫铜缠丝制成。音板:木质结构。 木材要求质地柔软、有弹性、易传导振动,以白松或梧桐为{zj0}。支架:包括铸铁支架和木支架两部分。

键盘系统:黑白琴键由象牙或电木制成;音棰常用木制。 踏板机械:金属结构。外壳:漆饰木板结构。

乐器特色: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或刚或柔,或急或缓 均可恰到好处;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个交响乐队的效果。

  钢琴的历史已有200年以上,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19世纪的 xx钢琴制造家 J·布罗德伍德、S·埃拉尔、K·贝希施泰因、J·F·布吕特内尔和H·E·斯坦威等人 在许多方面改进了钢琴,增加音量和连续演奏的能力,扩展了音域,并改善了钢琴的机械装置。

  现代钢琴因形状和体积的不同,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音乐会所用的大三角钢琴 是乐器中的庞然大物,有9英尺长,最重的可达79吨。迄今为止最昂贵的钢琴是一架1888年生产的斯坦威牌三角钢琴,1980年在纽约以18万英镑的高价被拍卖。

  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在流行、摇滚、爵士以及古典等几乎所有的音乐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乐器{zw}”。

乐器名称:管风琴(Organ)

应用谱号:高音部: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低音部:低音谱号, 不移调记谱;{zd1}音声部:(用于脚踏低音键盘) 倍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世界上有史以来体积、重量{zd0}的乐器,构造极其复杂,没有固定的规格。一般由键盘系统和音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乐器特色:属簧片乐器族中的自由簧乐器,音域最为宽广,有雄伟磅礴的气势,肃穆庄严的气氛,其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是最能激发人类对音乐产生敬畏之情的乐器,也是{zj1}宗教色彩的乐器。

  管风琴是历史悠久的古老乐器,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二百年左右。有多种类型,但其共同特征是风箱将空气注入琴箱,演奏者用手指或双脚操作键盘施加压力,使空气进入不同长度和管径的金属或木制音管中,从而奏出乐音。

  管风琴曾是纯粹的宗教乐器,在很多欧洲国家,每个普通村镇的教堂里都有管风琴。 它是典型的独奏和声乐器,作为伴奏往往只用于宗教歌曲,在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则更少见。

  管风琴体积庞大,{zd0}的高达十几米,有三万多根音管,七层键盘,演奏时发出宏大壮阔的音响。 罗曼·罗兰写克里斯朵夫{dy}次听到管风琴的声音,“一个寒噤从头到脚,像是受了一次洗礼。”

乐器名称:手风琴(Piano Accordion)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高音键盘、低音键钮和风箱三大部分。

乐器特色:具有多种音色,可模拟多种管乐器和弦乐器; 和声丰富,可奏出小型乐队的效果;音量宏大, 发音持久,不受空间局限;便于携带和演奏, 是普及型乐器。

  最早的手风琴的专利注册于1829年的维也纳。此后虽音质和结构不断得到改善,但基本形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大多为右手演奏高音键盘,左手操纵六排键钮,产生低音与和弦。 手风琴多用于独奏或为歌曲、舞蹈等伴奏,较少加入管弦或交响乐队;具有较强的民间风格, 特别能体现东欧国家的民族特色。20世纪的一些重要作曲家,如普罗科菲耶夫等曾专门为手风琴创作过乐曲。

乐器名称: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应用谱号:使用钢琴谱,高低音双行记谱。

结构组成:电子乐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音源是由晶体管产生的电振动,并通过音色回路而产生各种音色;同时由周波数调制产生颤音效果,由振幅调制产生各种乐器的音效。电子琴的外形很像普通键盘乐器,只是某些种类多一排脚踏键盘,而且手触键盘也往往分为两层。

乐器特色:属于电子乐器,发音音量可以自由调节。音域较宽,和声 丰富,甚至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表现力极其丰富。它还可模仿多种音色, 甚至可以奏出常规乐器所无法发出的声音(如人声,风雨声等)。另外,电子琴在 独奏时,还可随意配上类似打击乐音响的节拍伴奏,适合于演奏节奏性较强的现代音乐。 另外,电子琴还安装有混响回声、延长音、震音和颤音等多项功能装置,表达各种 情绪时运用自如。

  电子琴是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常用于独奏主旋律并伴以丰富的和声。还常作为独奏乐器出现,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但电子琴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旋律与和声缺乏音量变化,过于协和、单一; 在模仿各类管、弦乐器时,音色还不够逼真,模仿提琴类乐器的音色时,失真度更大,还需要不断改进。

搜集一些关于乐器的介绍,免得指鹿为马,呵呵。

郑重声明:资讯 【【音乐】器乐世界- 看茶品乐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