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话“玉”

古方话“玉”

2010-05-18 15:42:42 阅读7 评论0 字号:

古方话“玉”

     编者按:近年来,古玉收藏日渐形成热潮,很多古玉收藏爱好者迫切希望学习相关知识,得到玉器研究专家的指导。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xx玉器鉴定专家古方先生(见图)以问答的形式撰写系列文章,释疑xx。古方先生多年来系统研究考古出土玉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了解古玉收藏现状,相信这组文章对广大藏友会有所裨益。也欢迎读者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辑部将择要提请古方先生公开作答。  

古方先生:

    一、由于红山文化热,红山玉器受到收藏爱好者的热烈追捧。但目前有关红山玉器的资料、书籍中的观点杂芜,由于利益原因,甚至有些资料有意误导读者,能否请您根据正规发掘出土的红山玉器,谈谈以下两个问题:
    {dy},出土红山玉器有哪些种类?各个种类数量如何?应该参考什么xx的书籍?
 

    答: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有玉猪龙(图1)、C形龙(图2)、玉箍形器(或称马蹄形器)(图3)、勾云形玉佩(图4)、玉璧、玉镯、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玦、玉臂鞲、玉鴞、玉龟、玉蝉、玉凤、玉人、串珠等。红山文化玉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考古发现才认识到的,虽然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玉器图录中偶尔可见红山文化玉器,但那时人们并不认识这些玉器的时代,所以现在基本上见不到那时的仿红山文化玉器。
    据目前统计,博物馆和考古部门所藏传世及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总数大约在300件左右。相对来说,在红山文化玉器种类中,玉猪龙、玉箍形器和勾云形玉佩为三大重器,一般出土于墓地的中心大墓中,数量也最少;而玉匕形器、玉玦、玉枭、玉龟、串珠等则见于大小墓中,数量较多。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地区很多红山文化墓地和遗址被盗掘,一些红山文化玉器流入古玩市场,其数量不详,应该多于考古出土的数量,但在器形和纹饰上不会超出文博考古部门所藏红山文化玉器的范围。

    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参考书有:《中国玉器全集》(6卷,杨伯达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卷,古方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文物考古之美》(杨瑾、黄明山主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红山玉器》(于建设主编,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4年)。

    第二,红山玉器的玉质有何特点?在通过玉质鉴别红山玉器时,要注意什么? 

    答:红山文化玉器的玉质颜色一般呈黄绿色,亦有偏黄或偏绿者,温润度和纯净度较好。其硬度为6-6.5摩氏度,比重为2.9-3,成分为透闪石。这种玉料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偏岭镇细玉沟,块度有山料和仔料(亦称河磨玉)两种(图5)。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在山顶玉料露头的地方和山沟里都可以采到玉料(图6)。
    在通过玉质鉴别红山玉器时,首先要注意玉料是否为透闪石。现在很多仿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为廉价的岫岩蛇纹石或蛇纹石化大理岩(硬度为3-4莫氏度),这是降低制作成本的一种手段。可以用小刀(硬度为5莫氏度)在不起眼的地方划一下,透闪石的硬度大于刀子的硬度,如果划得动,就说明不是红山文化玉器。其次,现在很多仿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是用粗结晶透闪石制作的,这种玉料为透闪石的围岩或未发育好的透闪石,量大而价廉,其成分、硬度和比重与真正的透闪石相近,但玉质结晶颗粒较大,表面粗糙近似石质,温润度和透光性差,容易上色作旧。第三,真正的红山玉器玉质温润、纯净而坚硬,沁色较少,而仿红山文化玉器表面多由人工染成黑色(用硫化汞)和红色(用高锰酸钾和碱性橙)等仿古旧色,这样的沁色是出土红色文化玉器所没有的。

    二、近年来的收藏热使得收藏爱好者队伍日益扩大。作为玉器收藏爱好者,在加入收藏者的队伍之前,应该有哪些准备?
    答:中国古玉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对中国人文理念、哲学思想和装饰艺术影响巨大,2500多年前圣人孔子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论述。因此,随着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和收藏素质的提高,古玉收藏会成为各类艺术品收藏中重要的部分。
 

  在收藏古玉前,作一些准备是必要的。要具备基本的古玉知识。要掌握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各个历史时期古玉的典型器形和纹饰,多去博物馆看实物,有机会可参加古玉鉴定培训班,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特别要注意,一开始一定先要看真品,而不是一头扎到市场上看那些鱼龙混杂的东西(图7)。还要注意,基本知识来自于xx书籍,为保险起见,先不要看私人的藏品集。

    第二,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是不必讳言的。古玉价格不菲,没有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可能建立相对系统的古玉收藏的。很多人抱有贪便宜或“捡漏”的心理去收藏古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现代社会的交通和信息极为发达,古玉的价格几乎是透明的,“捡漏”的概率极低。

    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去欣赏、研究已收藏的古玉,不能把古玉当作纯粹投资工具,买来后束之高阁。

第四,收藏古玉要通过鉴赏,感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收藏素质,而不是一味追求古玉的增值效益。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古方话“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