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化学品管理通用指南(化学危险品的防护和控制)

引用 化学品管理通用指南(化学危险品的防护和控制)

2010-05-20 20:33:24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引用


 

化学品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中。许多有用的产品都是由化学品生产出来的。例如农药、化肥、颜料、塑料和玻璃纤维。

然而,在使用化学品时要特别小心是很重要的。某些化学品本身是如此危险,以致必须贮存在特殊的容器中,以避免与空气接触。另外一些化学品,表面看起来是无害的,但一旦与其接触,立即会产生损伤。许多有毒化学品对人健康的影响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通常,化学品可能具有下列危害性的一种或多种:毒性、可燃性、爆炸性、反应(活泼)性和放射性。评估一个化学品可能的潜在危害,不但要看它固有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反应性或放射性,还要看使用者对化学品的暴露程度。后者将取决于许多因素,诸如化学和物理性质、使用频率、材料使用量和处理化学品的方式等。

本指南帮助读者了解化学品的危害,识别这些危害以及如何采取必要的防护和控制手段减少或xx这些危害。

1.   按化学品物理状态分类

化学品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按室温条件下化学品的物理状态来划分的。

任何物质都可区分为固体、液体或气体。有时知道一种物质的物理状态,就可预见到它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例如,一氧化碳在室温下是一种气体,通过呼吸进入体内。有时,情况可能不是如此明显,如固体物质可以细小粉尘或烟尘的形式悬浮于空气中,也可以由人的呼吸进入体内。象酸雾这种悬浮于空气中的细小液滴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

按化学品化学性质分类

基本上,任何化学品都可分为无机或有机物。

(1)          无机物

金属、非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一般称为无机物,它们包括:

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如汞、铜、氧化铁、硫酸铅、磷酸锌;

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

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非金属,如碳、硫磺、氮气、氯气、溴气、氢气;

无机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

(2)          有机物

一般说来,有机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仅含碳和氢原子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烃)。有机化合物可按连接在碳原子骨架上的功能集团来分族。某些主要的有机物及其效应如下:

烷烃

烷烃是指链烷属烃(饱和),通用结构式为CnH2n+2,此处n是碳原子数。

例子:甲烷(CH4),丁烷(C4H10),己烷(C6H14)。烷烃可燃,但相对xx性,除已知的有神经毒性的正己烷以外。

烯烃

烯烃是指烯链(不饱和)烃。通用结构式为CnH2n

例子:乙烯(C2H4),丙烯(C3H6)。

烯烃可燃,但相对xx性。

环烃


环烃具有一环状结构,与氢饱和或不饱和。例子:环己烷(C6H12

 

 

环烃具低毒性。未饱和环烃一般比饱和烃有更大的刺激性。

芳香烃

芳香烃含有一个由六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芳香烃化合物是不饱和的。

例子:苯[C6H6]、甲苯[C6H5CH3]、二甲苯[C6H4(CH3)2]


[C6H6]

 

一般说来,芳香烃有刺激性和强xx性,常用的芳烃溶剂,除苯以外,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引起皮炎和影响xxxx系统。苯是臭名昭著,它的主要危害是影响骨髓的造血器官,能够引起白血病。

醇类物的特征是它带有一个羟基(—OH)。

例子:甲醇(CH3OH)、乙醇(C2H5OH)、丙醇(C3H7OH)。


乙醇(C2H5OH):

 

醇类物可以抑制人的xxxx系统,高的空气暴露等级可能导致人昏迷,甚至死亡。甲醇需特别注意,它能够伤害视觉神经而引起视力损伤。

醛类物含有双键羰基,C=O基中碳原子上只有一个烃基。

例子:甲醛(HCHO),乙醛(CH3CHO

乙醛(CH3CHO):


 

众所周知,醛类物对皮肤和粘膜组织均有害,并且影响xxxx系统。醛类物普遍引发皮炎,同样它也有致敏性,过敏反应是其共性。

酮类物含有双键羰基,C=O基中碳原子上有两个烃基。

例子:丙酮(CH3COCH3),甲基乙基酮(丁酮)(CH3COC2H5)。


      丁酮(MEK):

 

常用酮类物,一般有安眠作用。所有的酮类物对眼、鼻、喉均有害,需特别注意甲基(正)丁基酮对末梢神经的影响。

醚类物含有COC链合连接。

例子:乙基乙醚(C2H5OC2H5):


 

醚类物是挥发性烃。它们主要功效是xx和止痛。

酯类物由一种有机酸与一种醇反应后生成。


例子:乙基乙酸酯(CH3COOC2H5):

 

需注意酯类物对暴露皮肤和呼吸系统的伤害效应。它们同样也有强xx作用。

二元醇

二元醇化合物含有两个羟基(—OH)。


例子:乙二醇[C2H4(OH)2]

 

二元醇化合物不易挥发,由于它们的蒸汽压低,故其蒸汽不易被吸入,除非二元醇化合物被加热或者成喷雾形式。雾和蒸汽有刺激性。

卤代烃

卤代烃化合物是烃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氟(F),氯(Cl),溴(Br),或碘(I)所取代而生成的。

例子:xxxx(CCl4),二氯乙烯(CHCl=CCl2),二氯甲烷(CH2Cl2),溴氯甲烷(BrCH2Cl)。

xxxx(CCl4):

 


卤代烃化合物稳定,不可燃。一般说来,氯代烃比常见的氟代烃,其毒性大一些,其特殊效应和毒性很宽,但氯代烃最常见的效应是抑制xxxx系统,引发皮炎和伤肝。最引人注目的是某些卤代烃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如xxxx、xxxx等。

火灾和爆炸使人类生命和财产受损,同时也可能使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谨慎小心地保管好可燃性和爆炸性化学品,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火灾或燃烧是燃烧物的放热氧化过程。燃料可以以固体、液体或蒸汽的状态出现,但蒸汽和液体一般更容易着火。火灾只有当燃料、氧化剂(一般是空气中的氧气)和点火源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如果排除这些组份中任何一种或者这些组分不构成正确的比例,火灾都不会发生。如果能切断这些组成要素的任何一种,将有效地阻止燃烧过程。

在化工厂中最多的爆炸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这种类型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在性质上它们可能是向四周均匀传播的或可能沿某些方向传播的。在一个容器中发生的爆炸趋向于一种均匀性爆炸。然而,发生在一个长管道中的爆炸趋向于一种传播性爆炸。

爆轰和爆燃是传播和蔓延性质有所区别的两种类型的化学爆炸。在爆轰中,产生的冲击波以超音速(即高于声波传输的速度)传播,而在爆燃中传播速度明显低一些。爆轰波的压力远高于爆燃波的压力。爆轰比爆燃有更大的破坏性。一种爆燃过程可能会转变为一种爆轰过程,特别是当沿着一个长管道中传播时。

火灾和爆炸之间的区别在于两者释放能量的速率不同。火灾释放能量慢,其放能速率由燃料或者氧气的扩散速度来控制。而另一方面,爆炸释放能量极其迅速,典型的为微秒    数量级,同样,爆炸结果是快速释放压力或产生冲击波。

某些常见燃料,氧化剂和点火源如下所示:

闪点

一种液体的闪点是指能使该液体蒸发出足够的蒸汽,从而能与空气混合达到可燃状态的{zd1}温度。低闪点的液体比较高闪点的液体更易燃烧。闪点低于38℃的可燃液体,当有点火源存在时,甚至在室温条件下都有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闪点高于38℃的物质也归为可燃烧物质。尽管它们在室温条件下不会燃烧,但加热到它们的闪点时,可以被点着。

爆炸范围/可燃性极限

蒸汽—空气混合物仅在一个特定的组成范围内才会着火和燃烧。当混合物组成低于爆炸下限(LEL)时,它将不燃烧,这时混合物组成对燃烧来说过于贫乏。相反,当混合物组成高于爆炸上限(UEL)时,它也不燃烧,混合物组成对于燃烧来说过于丰富了。如果一种混合物在它的爆炸范围内被点着,那么将出现烈焰四散。大多数石油蒸汽的可燃范围大概为1%10%(体积比),而有些可燃性气体,其可燃范围很宽,保存时必须特别小心。例如,氢气是4%76%,乙炔是2.5%82%,环氧乙烷是3%{bfb}。为预防火灾和爆炸发生,常常有必要维持空气中产品的浓度低于它的爆炸下限(LEL)。例如采用恰当的通风方法。

自动燃烧温度

在某温度下,一种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无火花和火焰存在条件下自身点燃并可维持燃烧,则此温度为该物质的自动燃烧温度。比较接近室温的自动燃烧温度,危险较高。

下表列出常见的工业化学品的闪点、可燃极限和自动燃烧温度。

化学物

闪点(℃)

可燃极限(空气中)(%

自动燃烧温度(℃)

下限(LEL/LFL

上限(UEL/UFL

乙醛

-37.8

4.0

60.0

175

丙酮

-17.8

2.6

12.8

465

乙炔

-18.0

2.5

82.0

306

 

16.0

25.0

651

-11.1

1.2

7.1

498

丁烷

-60.0

1.8

8.4

287

乙酸叔丁酯

15.5

1.4

7.5

425

二硫化碳

-30.0

1.3

50.0

90

一氧化碳

 

12.5

74.0

607

环己烷

-20.0

1.3

8.3

245

1,1-二氯乙烯

-18.0

7.3

16.0

570

二乙基醚

-45.0

1.7

36.0

170

乙胺

 

3.2

12.5

472

乙酸乙酯

-4.4

2.0

11.5

427

乙醇

13.0

3.5

19.0

365

乙基乙醚

12.8

1.85

36.5

160

乙烯

 

2.7

36.0

49.0

二氯化乙烯

13.0

6.2

16.0

413

环氧乙烷

-20.0

3.0

100

429

正庚烷

-4.0

1.1

6.7

204

正己烷

-21.7

1.1

7.5

225

氢气

 

4.0

76.0

400

硫化氢

 

4.3

44.0

260

异丁烷

-82.7

1.8

8.4

462

异丙醇

11.7

2.0

12.0

399

甲烷

 

5.0

15.4

537

甲醇

-46.7

5.5

36.5

385

()甲烷

-45.6

8.1

17.4

632

甲基环己烷

-4.0

1.2

6.7

250

甲基乙基酮(丁酮)

-6.0

1.8

10.0

515

正辛烷

13.3

1.0

6.5

206

戊烷

-49.4

1.4

7.8

260

丙烷

-104.4

2.2

9.5

450

乙酸丙酯

13.0

1.7

8.0

450

丙烯

 

2.0

11.1

455

氧化丙烯

-37.2

2.1

37.0

465

苯乙烯

31.0

1.1

6.1

490

甲苯

4.4

1.2

7.0

480

氯乙烯

-78.0

3.6

33.0

472

二甲苯(邻//对)

17.0/25.0/25.0

0.9/1.1/1.1

6.7/7.0/7.0

463/527/528

1.火灾和爆炸效应

火灾产生的热可造成人身伤害,火灾同样也可以引起爆炸而产生大量烟气和有害气体,过量的烟气阻碍了火灾时人员的逃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最容易由含碳材料产生,它是无味的,但却是一种化学窒息剂。在火灾的{dy}阶段,人们可能被吸入的一氧化碳所击倒。含有氯、硫、氮等元素的可燃性物质燃烧时可能会产生刺激性和有毒性气体。例如,聚氯乙烯(PVC)和含氯聚合物,如聚氨酯泡沫,它们燃烧时会产生有刺激性的氯化氢和毒性极大的氰化氢等。爆炸可产生爆炸冲击波,对人群和建筑物都有危险。更进一步,如果爆炸发生在一个有限空间,如一个容器内,那么爆炸产生的力可使容器破裂并向周围环境喷射xx状碎片,通常称为xx效应。同时,爆炸也产生热、有毒气体或灰尘,这些危害性产物同样对人群产生一系列的伤害。

2火灾防护

火灾防护的主要问题是预防及减少损失。

1)预防

有效的预防火灾的简单方法是巧妙地调控形成火灾的三种构成因素(燃料、氧化剂或氧气、热源),使火灾不能启动。

氧气:

几乎所有的燃烧过程都需要有氧气存在。进一步说,较高的氧气浓度会使燃烧过程更快。惰性化常用来降低氧气浓度,使它达到安全浓度。此过程涉及加入一种惰性气体,常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有时候也可以用水蒸气。最常用的惰性化过程是对容器抽真空。抽真空方法包括下面三个基本步骤:

a.对容器抽真空,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

b.在已抽真空的容器中加入一种惰性气体,恢复到大气压力;

c.重复(1)、(2)步骤,直至氧气浓度达到所要求的浓度时为止。

热:

燃烧是一种放热过程。由一极小的的热源点燃的星星之火向周围环境释放的热远大于它开始燃烧时吸收的热,从而点燃了更多的燃料和氧气的混合物。燃烧启动后将传播成更大的着火。不同的点火源是:电源、热表面、自燃、电火花、静电和摩擦。若能保证可燃物和氧气混合物不和热源接触,那么就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燃料

氧气和蒸汽状态或微细颗粒状态的燃料混合后其燃烧是最快的。固体加工成粉末状,或加热变成蒸汽状是最容易被点着的。某些液体即使在低于室温条件下,可燃性蒸汽的挥发也可达到危险的水平。因此,预防火灾的两个基本原则是,防止可燃化学物挥发和防止它的积累量达到危险浓度。

2)预防措施

某些常用的防火防爆措施如下:

尽可能用有较高闪点的不可燃液体代替低闪点的可燃液体;

使用闪点低于32的可燃液体时,应该对确实需要使用的场合加以限制;

可燃性液体应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内;

有效的通风应该用于防止可燃性烟雾或蒸汽的积累;

所有可燃性物质的量应该保持{jd1}{zd1}量;

可燃性液体应该贮存在一个安全容器中,安全容器应有合适的标记,在不使用的时候,应保存在一个有耐火结构的贮存室内;

把一种可燃性溶剂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时,应使用接地导线,为的是防止产生静电火花而点燃蒸汽;

耐火板(墙)可以用来把可燃性材料与明火和热源隔开;

转移可燃性或/和有毒化学品时应该使用一个密封系统,以防止可燃性气雾或蒸汽逸出;

安全性装置,例如自动温度控制感应器,可以给操作人员发出生产容器已经过热的警告,从而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在存有可燃性材料的地方应该使用防电火花或不产生电火花的工具和材料;

定期地和彻底地清理房屋,使房间中可燃性灰尘的积累量保持在{zd1}程度;

在贮存或加工可燃性物质的地方,禁止吸烟、焊接、火焰切割和其他的热作业;

所有使用过的可燃液体固化后的材料,包括含油碎布,都应该存放在一个指定区域内的一个容器之中,在此区域内同样不允许抽烟。

3)损失的限制(Loss Limitation

损失限制的目的是发现火灾和扑灭火灾。

与防火有关的损失限制若干例子如下:

有危害性的生产工序和贮存场地应该隔离到适当分开的建筑物中;

防火墙可用于把一种大事故区域分割为较小的事故区域,以阻止火灾的蔓延;

对工厂的设备、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经常检查,安装防护装置以避免损害,在楼层里留出走火通道;

建立自动报警和喷淋系统,及早发现和扑灭火灾;

在楼梯和电梯这样的垂直性通道设置合适的封闭措施,防止火灾从一层扩展到另一层;

使用或贮存可燃性物质的区域,要备有防火设备和适当的逃生设备;

全体人员都应该熟悉救火设备的使用,每人都要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当发生小的火灾时能迅速扑灭它;

火灾失去控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如何安全逃生。

3.火灾分级

火灾分级火灾分级如下:

 

   

A

涉及固体材料,通常是有机物    例子:石蜡,纸,塑料

B

涉及液体或可液化的固体        例子:石油,丙酮

C

涉及气体                      例子:氢气,丙烷,乙炔

D

涉及可燃烧的金属              例子:镁,钠,钾

AB两极是最通常发生的火灾。

A级火灾可以引伸到固体内部,即使火焰被扑灭,它也可以连续地闷燃,导致又重新燃起火焰。而B级火灾结果是液体蒸汽在表面上燃烧。

作为总的指导原则是:

电器火灾和与水起反应的材料着火时,不能用水;

D级火灾不能使用普通的灭火器。

4.灭火剂

各种用于扑灭A级和B级火灾的灭火剂和它们的有效性能如下表:

注:S:适用; NS:不适用; ~:需与水混合液体的特殊泡沫; +:人员的衣物着火除外;

*:有危险; #:对小火灾。

1不可共存化学品

不可共存化学品是指那些彼此之间可猛烈地反应,并放出热量或产生可燃及有毒物质的化学品。下面列出各种化学品和它们的不可共存的化学品。

化学品

不可共存化学品

醋酸

铬酸,硝酸,含羟基化合物,乙烯,甘醇,高氯酸,过氧化物,高锰酸钾

丙酮

浓硝酸和硫酸混合物

乙炔

氯气,溴气,铜,银,氟气和汞

碱和碱土金属,如钠、钾、镁、钙和粉末铝

二氧化碳,xxxx和其它氯代烃(在涉及金属上的火灾,禁止用水、泡沫和干燥化学品。应该使用干燥沙土)

氨(无水)

汞,氯气,次氯酸钙,碘,溴气和氟化氢

硝酸铵

各类酸,金属粉末,可燃性液体,氯酸盐,亚硝酸盐,硫磺,有机物或可燃物细小颗粒

苯胺

硝酸,过氧化氢

砷材料

任何还原剂

叠氮化物

各类酸

氨,乙炔,丁二烯,丁烷和其它石油气,乙炔钠,松节油,苯和细小粒状金属

氧化钙

碳(活性)

次氯酸钙

氯酸盐

铵盐,各类酸,金属粉末,硫磺

铬酸和三氧化铬

乙酸,萘,樟脑,甘油,松节油,乙醇和其它可燃性液体

氯气

氨,乙炔,丁二烯,丁烷和其它石油气,氢气,乙炔钠,松节油,苯和细小粒状金属

二氧化氯

氨,甲烷,磷化氢,硫化氢

乙炔,过氧化氢

氟气

每种化学品都要隔离

过氧化氢,硝酸和任何其它氧化剂

烃(苯、丁烷、丙烷、汽油、松节油)

氟气,氯气,溴气,铬酸,过氧化物

xxx

硝酸,碱

氢氟酸,无水(氟化氢)

氨(无水或含水)

过氧化氢

铜、铬、铁,大多数金属和它们的盐,任何可燃性液体,可染材料和硝基甲烷

硫化氢

发烟硝酸,氧化性气体

乙炔,氨(无水或含水)

乙炔,雷汞酸

硝酸盐

硫酸

硝酸(浓)

乙酸,丙酮,乙醇,苯胺,铬酸,xxx,硫化氢,可燃性液体,可燃性气体和可硝化物质

硝基烷

无机碱,胺

草酸

银、汞

氧气

各类油,润滑脂,氢气,可燃性液体、固体、气体

高氯酸

乙酸酐,铋和它的合金,乙醇,纸,木材,润滑脂,油

有机过氧化物

各类酸(有机或矿物),避免摩擦,冷贮存

苛性碱或还原剂

白磷

空气,氧气

氯酸钾

各类酸(也可查氯酸盐)

高氯酸钾

各类酸(也可查高氯酸)

高锰酸钾

甘油,乙二醇,苯醛,硫酸

硒化物

各种还原剂

乙炔,草酸,酒石酸,胺类化合物

见碱金属(上面已有)

硝酸钠

硝酸铵和其它铵盐

过氧化钠

任何可氧化物质,如乙醇、甲醇、冰醋酸、乙酸酐、苯醛、二硫化碳、甘油、乙二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糖醛

硫化物

各类酸

硫酸

铬,高氯酸盐,高锰酸盐

碲化物

各种还原剂

按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不可共存的化学品彼此必须分开贮存,在搬运过程中要切实隔离,以避免它们彼此间的偶然性接触。

2.引火化学品

引火化学品是指这样的物质,当它们与空气或湿气接触时,由于氧化作用或水解作用而可自燃。这些反应中,有一些可以释放出可燃性气体。下面给出的是引火化学品的例子。

引火烷基金属和其衍生物:

丁基锂,二乙基铍,二乙基镉,二乙基镁,二异丙基铍,二甲基铍,二甲基铋氯化物,二甲基镉,二甲基镁,二甲基汞,甲基铋氧化物,甲基锂,甲基钾,甲基银,丙基铜,四甲基铅,三乙基铋,乙烯基锂。

引火羰基金属:

羰基锂,羰基钾,羰基钠,六羰基铬,六羰基钨,二xxx。

引火金属(在细小颗粒状态中):

铯,钾,钠,铜—锆合金,镍—钛合金。

引火金属硫化物

硫化钡,三硫化二锑,三硫化二铋,硫化铁,硫化钾,二硫化钠。

引火烷基非金属

双—(二丁基硼)乙炔,四甲基硅,三乙基棚,三甲基膦。

引火烷基非金属卤代物

丁基二氯化硼,二氯乙基硅,二氯甲基硅,三氯(乙基)硅,二氯(乙烯)硅。

引火烷基非金属氢化物

二乙胂,二乙膦,乙膦,甲膦,甲基硅烷。

由于引火物质的反应活泼性,故应该把引火化学品贮存在有惰性的大气条件下的密闭的容器中。对某些引火物质,也可以在惰性液体条件下贮存。引火化学品的所有转移和使用同样必须在一种惰性大气条件或在一种惰性液体中完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化学品管理通用指南(化学危险品的防护和控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