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的B2C模式探讨| 一条鱼

现在的位置: >>正文

2007年网购用户已购商品种类统计中,服装鞋帽类以50.1%的份额占据{dy}。从最近陆续发布的各种机构的统计数字来看,今年的服装网上零售总额在去年52.2亿元、同比增长33.5%的基础上,超过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互联网协会更是估计到明年则逼近100亿元人民币。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寒意渐甚,中国服装企业的出口早早进入了“冰封期”,海外订单几近停滞,大批的外贸型服装企业开始开辟国内销售渠道,而已经被炒两三年的网上直销模式,首先被纳入了视野。

  随着之前报喜鸟、雅戈尔、海螺等传统服装企业“加盟”网上直销,这个由PPG引爆,随后以娱乐八卦般的传播炒作速度闯入大众眼帘的服装销售模式,在迅速进行着扩军。形形色色的“加盟队员”各怀心思:有的期望以此创立一种颠覆性的网络服饰品牌,有的希翼成为传统销售渠道的又一条腿,有的则是希望能够将这个故事包装好变为一个资本利器。于是,其中有创业的个人、传统的服装巨头、IT或通讯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商,凡此种种。

  即便是如今多事之秋中的PPG已经不再给人们带来富有美国梦式的商业幻想空间,但接过{dy}棒的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然而,多收了三五斗就真的会留给自己的更多吗?是否也会让企业们品尝“谷贱伤农”的苦涩?

  “没有{zd1},只有更低”恐怕没有人愿意戴上“价格屠夫”的帽子,毕竟在商场中,价格往往是最敏感的要素。当互联网被作为一种营销中介推向市场之时,低价就成为了它先天的属性,似乎如果网络上销售的商品不能比线下的便宜,它便失去了首要的意义。

  于是,PPG开山的{dy}板斧便以99元打破了雅戈尔们一直笼罩在人们心里的男士衬衫底线;于是,凡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68元再次突破了人们的99元心理价位;随后,跳出男士衬衫,在女士休闲服、情侣装中,人们惊讶地注意到了38、48、58元跳水价,当人们在一些网站的页面上同时看到这些价位的广告时,心中不能不有涟漪:没有{zd1},只有更低。“这要得就是吸引{dy}次消费,也就是体验式消费,因为在网络营销中,消费的体验太重要了。”凡客创始人陈年曾表示,在凡客每天的订单中,大约有60%来自于{dy}次消费。

  唐骏在谈到商业模式时对《当代经理人》表示,“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简单的模式”。服装B2C可谓简单至极,只不过是用服装填充了一下早已被证明的B2C模式,然而,如果它仅仅成为又一个变相价格战的工具,那恐怕是所有企业都不愿看到的。随着PPG售后问题的集中爆发、以及曾经被很多人质疑有炒作之嫌的“陈年晒顾客道歉信”的事件来看,服装的质量与售后服务将是这类轻公司能走多远的重要制约因素。

  今天PPG的窘境早在成立之始就埋下了隐患。一位曾在PPG担任过中层的人士向《当代经理人》表示,PPG从成立之始就没有设立产品质量的控制部门,市场与品牌宣传始终是其重中之重。缺失了产品质量的控制,从OEM厂商开始,就已经埋下了质量的隐患。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当花费金钱与心情下单寄来的产品,却发现要么是袖子不合适,要么是肩膀不合适,要么是衣料手感太差??这样的销售只能吓走顾客,根本不可能奢望回头客。

  作为线上线下女士服饰直销商的麦考林,在经历了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水土不服后,如今已经做的风生水起,麦考林CEO顾备春告诉《当代经理人》,从拿到样式向厂商下单,麦考林就会有自己的产品质量监控人员一直在现场把关,直到产品进入仓储程序,都会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的质量对于任何行业的顾客来说,都是最重要的。”相比而言,对于传统服装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来说,自有的面料生产、设计、加工等将成为他们一大优势,至少在质量的管控上有所保障。

  “任何模式都要正确的人来做”当人们都为服装网上直销所带来的所谓“欣欣向荣”之景而艳羡时,不少业内人士还是告诫不少转战内销的外贸企业, “并不是建个网站,发个广告就能坐下来数钱了,任何模式只是骨架,只有合适的人才能让它风生水起”。

  细细比较PPG、凡客、麦考林等已经走在前面的公司不难发现,团队成为他们走进人们视野的关键。作为在中国最早从事邮购销售的公司之一,麦考林也曾经走过弯路,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进行本土化,包括本土市场的分析、本土的营销策略以及本土的人才等,其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从顾备春正式出任麦考林CEO开始,麦考林便组建了一个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的团队,除了来自于贝塔斯曼的顾备春,其团队成员要么来自于EBAY,要么来自于其他国际B2C公司,既熟悉国内市场,又熟悉在国外已经成熟的邮购或者网络直销模式。

  凡客就更不用说了,陈年领衔的一班人马本身就是{zy1}网的“开国元勋”。同为B2C业务的{zy1}为凡客的诞生做了{zh0}的“黄埔军校”,于是乎,人们看到了凡客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超越其前辈PPG,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还有背后的资本助力,就如同有人在拆解VANCL作何解时所说:VAN就是先锋,C代表陈年,L代表雷军,充足的资本让陈年能放开手脚去干。

  而PPG的团队就更为人所熟知了,前述内部人士表示,能进PPG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出身DELL直销体系的人,一种是IT技术专业的人,除此极难看到其他背景的人。也正是这种人员搭配,人们看到了PPG的大规模的广告投放的“造牌”运动,动辄几个亿的广告,而缺乏熟悉服装市场、熟悉互联网营销的人员搭配,也成为了其后来发展持续性中的短板。

  对于后入的服装企业,不管是传统的服装企业,还是如今涌入的外贸型的转型企业,如何搭建运营班子将成为他们能否用好这个新的营销管道的关键。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不缺乏行业的专业人士,不足的是专业的B2C营销人才,因为B2C可远不是建个网站、找个懂电脑的人来管理就能带来滚滚财源那么简单。

  “东西好,但要会吆喝”从PPG将美国的LAND””S END模式搬进中国开始,人们便开始追随这位先行者,之后,VANCL、BONO、LATLAND、MasaMaso、USHAN等,据不xx统计,有一定网站流量的服装直销品牌就30多家。“服装直销模式{jd1}容不下几十家品牌瓜分蛋糕,没有特色的企业会陆续死掉。”一位服装行业人士对《当代经理人》表示。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既经济又有效地吆喝就成为了大学问,因为,对于虚拟性的轻公司来说,品牌是至为重要的。

  PPG曾经是吆喝的最响的品牌,就像“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大街都能看到听到PPG的广告,平面媒体都成了PPG的衣架。上亿的广告投放在迅速打响品牌的同时,也成为拖垮PPG的重担,当收益与投放不能形成高比例增长时,人们便在媒体看到PPG的信息由广告变为了广告欠账的催款通知。

  相比而言,凡客就要比PPG高明的多。以网络广告投放为例:VANCL网络媒体广告投放深度、广度和准度是近几年来少有的成功典范。以全国{zd0}的三大主流门户的旗帜广告实现面的覆盖,以工薪阶层人群最集中、使用最频繁的主流社区、论坛以及即时通信工具实现重点目标人群的深度渗透,当然不可缺少的就是借助了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以及搜索引擎们的内容广告对“长尾”上的零散潜在客户进行广撒网的捕捞。据统计通过这些恰当的投放策略和方法,单就站点流量这个指标上看,VANCL的客流量高出PPG6?9倍。而另一项更为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就是大规模的网络联盟营销。高额的销售佣金使得众多的个人站长成为了VANCL的兼职推销员,因为从业界透露出的VANCL的16%和PPG的10%的佣金比例,已经有足够理由让更多的网站站长选择VANCL.麦考林作为女性服饰直销品牌,则通过与时尚杂志等媒体的合作,以及与银行发行针对女性的联名信用卡,不断强化自己的品牌特色。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服装直销的领域,人们将很快发现这块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吃。作为运用数据库营销模式比较充分的服装直销行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高质量的数据库成为了他们需要xx的{dy}课。“国内的数据库营销,很多企业根本都没有恰当的理解,因为数据库营销远不是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料就行了这么简单。”新华信数据库营销高级顾问李维晗告诉《当代经理人》,“有了顾客的数据库资料,重要的是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购买的规律或者预测购买的潜在需求,不断进行重复性购物的启发。”如今很多服装直销企业要么就没有像样的数据库资料,要么就是进行毫无效率的数据库营销,比如很多人经常接收到令人讨厌的一些网上直销服装的短信广告。

  而顾备春对《当代经理人》表示,对于直销公司来说,必须密切xx顾客的需求变化,同时要有恰当的新需求的开发方式,比如,如何引导女性除了服饰外,对化妆品、儿童用品甚至男士用品也发生购买兴趣。这样就能不断拓展自己的“长尾”,进行单体的价值{zd0}开发。

  不少人认为,服装直销更适合标准化生产的男士衬衫,以及内衣、裤袜等产品,但国外服装直销成功的多是女士服饰。同时,目前的网销服装缺乏顾客的体验。作为女性服饰直销品牌,麦考林则设立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与日韩等国时装设计界保持密切的关系,而且所有的产品目录册展示都是自己拍摄。同时,麦考林还开拓自己的线下店,以补充线上体验不足的缺陷,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而另外有IT人士对《当代经理人》表示,如今已经有一些服装界的渠道商,在与一些 IT技术网站探讨三维化销售的可行性,一旦实现,将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线上产品的体验问题。

给我留言


快捷键:Crel+Enter

郑重声明:资讯 【服装行业的B2C模式探讨| 一条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