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有关茶叶功效的记载-别华山的博客-搜狐博客

   

一(少睡)

古典记载,喝茶可以令人减少睡眠。“令人少睡”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和《本草经疏》;称“令人少眠”者有《博物志》和《三才图会》;称“令人少寐”者有《本经逢原》;称“令人不眠”者有《桐君录》、《广雅》和《述异记》;称“使人不睡”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令人不寐”者有《调燮类编》;称“不寐”者有《续博物志》;称“令不眠”者有《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不睡”者有《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称“少睡”者有《茶谱》(毛氏)、《茶经》(张氏)和《饮膳正要》;称“睡少”者有《老老恒言》;称“醒睡眠”者有《本草图解》;称“醒睡”者有《随息居饮食谱》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称“破睡”者有白居易诗与《茶寮记》;称“不昏”者有《本草纲目》;称“兴奋神经”者有《中国药学大辞典》。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故“令人少睡”现代有“提神”之称,属于神经兴奋的结果。称“除好睡”者有《食疗本草》,称“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者有《汤液本草》;称“治神疲多眠”者有《药材学》。所以,茶叶的“令人少睡”功效,除对生理、病理的睡眠与好睡有良好的清醒疗效外,还可用治因疾病所引起的昏迷、昏愦等。《中国医学大辞典》中,记有一则治“痰热昏睡方”,即用茶叶同川芎、葱白适量水煎服。

关于茶的少睡功效,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每有论及。例如:明代陆树声《茶寮记》称茶“除烦雪滞,涤醒破睡。谭(即谈的古体)渴书倦,此时勋策”。唐代郑遨《茶诗》:“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与吕岩《大雪山下》:“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宋代黄庭坚《催公静碾茶》:“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造溪童碾玉尘”与陆游《昼卧闻碾茶》:“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等。茶叶的二十四功效之

二(xx)

茶的xx功效,在古典记载中也有很多。称“清心神”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清神”者有《饮膳正要》、《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除烦”者有《东坡杂记》、《茶谱》(钱氏)、《本草纲目拾遗》、《随息居饮食谱》和《瓯江逸志》;称“涤烦”者有《茶经》、《唐国史补》和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因于心火旺盛或心气亏虚则“阳浮于外”,送出现烦、闷等症状;严重者,惊、厥、癫、痛等也会发生。又,神不安于宅,则意乱、健忘,故称“悦志”者有《神农食经》和《千金方》;称“久食益意思”者有《华陀食论》;称“益思”者有《茶谱》(毛氏)和《茶经》(张氏);称“能诵无忘”者有《述异记》;称“使人神思闓爽”老有《本草纲目》,称“破孤闷”者,有唐代卢仝诗;称“醒神思”者有《调燮类编》。称“体中烦闷”(一作“愤闷”)者,见于晋代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与唐代温庭筠《采茶录》。

古代诗文中,亦多论及茶的xx功效。如: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之“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明代许决纾《茶疏》之“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宋代苏武《寄周安儒茶》:“意爽飘若仙,头较快如沐”与沈辽《谢德相惠新茶》:“一泛舌已润,载啜心更惬,不唯豁神观,亦足畅烦谍”等。

三(明目)

茶有明目功效,自古以来就为人乐道,故多从功效而言。称“明目”者有《本草拾遗》、《茶经》(张氏)、’《调燮类编》、《茶谱》(毛氏)和《随息居饮食谱》;称“清于目”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治“目涩”者有《茶经》;称疗“火伤目疾”者有《本草求真》。

四(清头目)

从功效言者仅“清头目”一项,有《汤液本草》、《本草图解》、《本经逢原》、《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比较具体的内容,见于从主治言的部分。称“头目不清”者,仅有《本草求真》,其馀均与xx有关。有关清头目的方剂,亦多与xx有关。称“治xx”者有《茶谱》(毛氏),称“理xx”者有《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治“脑疼”者,有《茶经》,称“愈头风”者有《岭外代答》;称治“xx目昏”者有《药材学》。

五(清热解渴)

从功效言者,共12条。称“止渴”者有《茶经》(张氏)、《调燮类编》、《神农食经》、《本草拾遗》、《茶谱》(毛氏)、《饮膳正要》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疗渴”者有《唐国史补》;称“解渴”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止渴生津液”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清胃生津”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润喉”者有卢仝诗。

从主治言者,共9条。称“热渴”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茶经》、《三才图会》;称“烦渴”者有《药材学》、《中药大辞典》,称“作渴”者有《本草经疏》,称“消渴不止”者有《本草求真》;称“渴喜一碗绿昌明”者有白居易诗。茶叶的二十四功效之六(清热)清热以从功效言为主,共8条。称“xxxx者有《本草求真》;称“清热降火”者有《中国药学大辞典》;称“降火”者有《本经逢原》。称“去热”者有《食疗本草》称“涤热”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泻热”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称“破热气”者有《本草拾遗》;称“清热不伤阴”者有蒲输周用药经验。

关于茶叶的清热功效,可从茶的性味上看。上文曾述及,茶的药性是“寒”。据中医理论:“寒可清热”,“疗热以寒药”,故茶可以清热。热证的范围与衍变最广,暑证与热毒亦属于热,故又可与下文消暑、xx合参。

六(消暑)

茶既可清热,又可止渴生津,故亦兼消暑、解暑。古代文献言及此者不多。从功效上言,仅《仁斋直指方》与《本草图解》两条称“消暑”;从主治上言,也仅2条,即《本草别说》的“治伤暑”与《台游日记》
的“可疗暑疾”。茶叶的二十四功效之八(xx) 

七(xx)

中医药书籍中的“毒”,从病证方面言以“热毒”占最重要位置。所以从药治方面言多称“xxxx”。此外,咽喉、皮肤诸证以及瘴、瘟等,亦多与热毒有关,今亦附此。

茶的xx功效,文献上所见共有7条。从功效言者有《本草求真》,称“xxxx”《中药大辞典》称“xx”;《本经逢原》称“辟瘴”;《本草拾遗》称“除瘴气”。从主治言者有《简便方》,称“解诸中毒”;皮日休《茶中杂咏序》称“除痟而去病”;《岭南杂记》称“利咽喉之疾”。

八(消食)

茶的消食功效,从主治言者仅“食积不比”1条,见于《本草求真》;而从功效言者则有19条之多。称“消食”者为最多,计有《茶经》(张氏)、《调燮类编》、《茶谱》(毛氏)、《饮膳正要》、《本草经疏》、《本草图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称“消突食”者有《新修本草》、《食疗本草》和《瓯江逸志》;称“消饮食”者有《古今
合壁事类外集》;称“消积食”者有《三才图会》、《黎岐纪闻》和《瓯江逸志》;《滴露漫录》则称:“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称“解除食积”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称“解酒食之毒”者有《仁斋直指方》和《本草纲目》。称“去胀满”者有《黎岐纪闻》;称“去滞而化食”者有《山家清供》;称“去积滞秽恶”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养脾,食饱最宜”者有《聪训斋语》;称“芳香微甘,有醒胃养脾之妙”者如蒲辅周经验;称“甚有助胃力”者如《一研斋日记》。关于茶的消食功效的附方也不少,如《串雅补》中治虫积、虫胀方:“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关于临床特异的验例,莫过于《医方集论》上所载的一例:“人肚(腹)胀,不思饮食,用五虎汤治之;核桃、川芎、紫苏、雨前茶,以上药行煎,好时加老姜、砂糖在汤内,即服”。

九(醒酒)

茶之醒酒功效从功效言者,共计6条。称“醒酒”者有《广雅》、《采茶录》、《本草纲目拾遗》和《瓯江逸志》;称“解酒”者有《仁斋直指方》;称“解酲”者有《续茶经》。

从主治言者,共计5条。称治“酒毒”者有《本草图解》和《药材学》,称“醉饱后饮数杯最宜”者见于《食物本草会纂》;称“解酒食之毒”者见于《仁斋直指方》和《本草纲目》。

文人每兼好茶与酒,故唐宋诗中多言及茶之醒酒功效。例如: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醉人”;徐铉《和门下殷侍郎新茶》:“解渴消残酒,清神感夜眠”;陆游《谢王彦光提引送茶》:“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dy}壑源春”。

十(去肥腻)

去肥腻功效茶的去肥腻功效,自古受到人们的推崇。若从文献观察,全部均从功效言,未有主治立条者。称“去肥腻”者有《檐曝日记》;称“饭后饮之可解肥浓”者有《老老恒言》;称“去腻”者有《东坡杂记》、《茶谱)(钱氏)和《茶经》(张氏);称“解油腻、牛羊毒”老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去人脂”者有《本草拾遗》和《食物本草会纂》;称“解荤腥”者有《饭有十二合说》,称“去腥腻”者有《瓯江逸志》;称“解炙毒”者有《食物本草》和《本草图解》;梅尧臣《答宣城张主薄遗鸦山茶》称:“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去肥腻,自然可以避免肥胖,与近代的“xx”相类似。《本草拾遗》称之为:“久食令人瘦”。中医药有关去腻解肥、去脂转瘦的作用,尚未受人重视。古本草常有“轻身”、“换骨”、“延年”之句,其实,也是去腻解肥之意。关于茶的会肥腻功效,《秋灯丛话》载有一则十分生动的验例:“北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岐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已十有余年矣。医者曰,病将作,凡药不能治也。候其归,尾之北上,居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茶数瓯。医爽然曰:此毒唯松萝茶可解,怅然而返”。

十一(下气)

茶的下气功效茶的“下气”功效,在文献中论及者共有12家之多。称“下气”者有《新修本草》、《食疗本草》、《三才图会》、《本草经疏》、《饮膳正要》、《本草图解》、《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下气”一词,鉴于多与消食相连,自属与消胀、降逆、止嗳呃有关,如广其义,则可泛及于下文之通利大、小便。

此外,称“通利肠胃”者有《竺国纪游》;称“消胀”者有《续茶经》;称“消膨胀”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开郁利气”者有《本经逢原》。

关于茶的下气功效.有关方剂如《串雅补》方:治虫积、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棱、雷丸各三钱,为未。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不但茶叶有下气的功效,茶籽也有。《本草纲目》载:“上气喘急,时有咳嗽,茶籽、百合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又载治喘嗽:“不拘大人、小儿,用糯米泔少许磨茶籽,滴入鼻中,令吸入口服之”。

十二(利水)

利水功效从功效言者占绝大多数,从主治言者仅《圣济总录》称治“小便不通”与《药材学》称治“小便不利”。称“利水”者有《本草拾遗》和《本草求真》;称“利水道”者有《茶谱》(毛氏)和《茶经》(张氏);称“xx”者有《中药大辞典》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称“利小便”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饮膳正要》和《三才图会》。此外,在下文“利大小肠”等尚有3条,如《圣济总录》

十三(通便) 

通便功效从主治言者仅《本草求真》l条,称“二便不利”,余均从功效言。称“利大肠”者有《食疗本草》;称“刮肠通泄”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利大小肠”者有《本草拾遗》;称“利二便,通大小肠”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郭嵇中妇人方》载:治“产后秘塞,以葱调蜡茶末,丸百丸,茶服,自通,不可用大黄利药”。《慈惠小编》载:“治产后xx,用松萝茶叶三钱,米白糖半盅,先煎开,入水碗半,用茶叶煎至一碗取之,即通”。

十四(治痢)

茶叶治痢,言功效者,仅《本经逢源》一家,称“止痢”,其余均从主治言。称“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宜”者有《仁斋直指方》;称“合醋治泄痢甚效”者有《本草别说》;称“治热毒赤白痢”者有《日用本草》;称“同姜治痢”者《本草图解》;称治“血痢”者有《本草求真》。

绿茶治痢,在民间与中西医学界均有盛名,单方已可取效。复方配伍方面,较多的是与生姜同用。《本草图解》与《日用本草》均有茶“同姜治痢”的记载,《仁斋直指方》并强调指出:“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先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依煎服之。”《上医本草》亦载:“赤白冷热痢,生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浓煎服之,甚效”。
  
十五(去痰)

茶的去痰功效在文献中,系以从功效言者为主,占18条之多。称“去疾”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和《三方图会》;称“除痰”者有《本草拾遗》、《茶经》(张氏)和《茶谱》(毛氏);称“解痰”者有《食疗本草》;称“逐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化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中药大辞典》;称“消痰”者有《本经逢原》。

称“去疾热”者有《神农食经》和《饮膳正要》;称“吐风热痰诞”者有《本草纲目》;称“凉肝胆涤热消痰”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人肺清痰”者有《本草求真》;称“涤痰清肺”者有《本草纲目拾遗

》;称“去寒澼”者有《本草纲目拾遗》。从主治言、称“痰诞不消”者有《本草求真》;称“痰热昏睡”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

十六(xx解表)

茶xx解表功效,在中医理论认为:风邪外袭于“肌表”,进出现“表证”。xx的方法为“解表”,盖解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意思,属于“八法”中的“汗法”。风邪极其多变,从外感言又可兼夹不同的外邪,例如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温三气杂至,又多侵袭关节、筋骨,出现痹痛。称“轻汗发而肌骨清”者有《本草纲目》,称“发轻汗,肌骨清”者有卢仝诗,称“疗风”者有《茶谱》(毛氏);称“xx湿”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称“辛开不伤阴”者见蒲输周经验。

从主治言者:称“小儿控疹不出用之神效”者有《片刻余闲集》;称“四肢烦,百节不舒”者有《茶经》。

十七(坚齿)

茶叶的坚齿功效,近代有很多论述,一般均认为与茶所含有的氟有关。古代的文献论及坚齿用茶者,均从功效言。称“坚齿已蠹”者有《茶谱》(钱氏);称“漱茶则牙齿固利”者有《敬斋古今注》。《东坡杂记》:“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不知。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毒自己”。《饭有十二合说》称::“涤齿颊”。

十八(治心痛)

茶治心痛是中医xx的常见病。一般中医说的心痛大多是指心下部位,从解剖学来说应该是以胃与十二指肠的疾患为主。真正的心脏疾患引起的心痛,应该称之为真心痛或厥心痛。以下两张xx心痛的药茶方,也和以上情况一致。茶的治心痛,共有三书记载,均从主治言。《兵部手集方》:“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头醋和匀服之良”。《上医本草》所载,大约相仿。

十九(疗饥)

茶为饮食之品,可以疗饥,又与xx力(见下条)有关。从文献上看,均从功效言。称“疗饥”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野菜博录》称:“叶可食,烹去苦味二三次,淘净,油盐姜醋调食”。《救荒本草》称:“救饥,将嫩叶或冬生叶可煮作羹食”。

二十(疗疮治瘘)

茶叶对于各种疮、瘘具有良好的疗效,内服、外用均直。从功效方面说,与前文所述之xx有关。茶性寒凉,故可清热、xx与疗疮、治瘘。文献所记载,全系从主治言。称治”瘘疮”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经疏》、《三才图会》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疗积年瘘”者有《枕中方》;称“搽小儿诸疮效”者有《本草原始》。

二十一(xx力)

茶与xx力有关的记载,文献中仅查及5条。从功效言者4家;称:“有力”者有《神农食经》和《千金要方》;称“轻身换骨”者有《陶弘景新录》;称“固肌换骨”者有《图经本草》。从主治言者1家,称“固肌换骨”者有《图经本草》。从主治言者1家,称“治疲劳性精神衰弱症”,见于《中国药学大辞典》。

二十二(xxxx)

有关茶的xxxx功效,检及8家文献曾予记载。称“养生益寿”者有《荷廊笔记》。因为中医理论认为人的“天年”(即自然寿命之意)为100—120岁,这在《黄帝内经》与《千金要方》上都有述及。何以多数人不能活到天年呢,这是因为患病夭折的缘故。所以,避免疾病也应属于xxxx的范畴。《图经本草》称:“祛宿疾,当眼前无疾”;明代程用宾《茶录》称:“拌擞精神,病魔迹”;苏东坡《游诸佛舍,一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也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关于茶可xxxx的实例,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所载:“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宜皇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进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在古代,xxxx的方药与方法(如导引、气功)往往坡上神仙的外衣,茶叶也自难免。《茶解》称:“茶通神仙。久服,能令昇举”;《陶弘景新录》称:“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古仙人)服之”;《本草纲目》引壶公《食忌》:“苦茶久食羽化。”

二十三(其他)

茶的其他功效不成系统者,尚有以下数条:《格物粗谈》称:“烧烟可辟蚊,建兰生蛋斑,冷茶和香油洒叶上”;《物类相感志》称:“陈茶未烧烟,蝇速去”;《救生苦海》称:“口烂,茶根代茶煎饮”。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
别华山:QQ:1296991967; E-mail:biehuashan@gmail.com;

 

郑重声明:资讯 【古籍中有关茶叶功效的记载-别华山的博客-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