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MIT校园旁的生物技术商战:联横
在会又“转战”波士顿,目的是访问一家药厂,也顺道拜访两家风险投资公司(不能现用佛现烧香,有钱的时候更要拜访投资公司,这样需要钱的时候他们才能跟进)。

这家药厂也是一个上市公司,但是不是大公司,是那种专攻某个抗病毒xx的公司,已经有药在做临床验证了。这次是回访,他们先前在上就和我有过接触了。事情是这样的:

他们感兴趣的病毒感染,美国现有已知患者在三十万多点,隐性(不知道自己感染)患者可能有三四百万。如果这些病人早些用药xx,有一部分能康复,另外变成慢性感染可能引起癌症。从该公司将要上市的xx销售的角度考虑,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尽早知道自己有病,抓紧时间xx。可是,市场上还没有可以方便地帮组门诊医生快速诊断的分子诊断试剂。所以他们愿意投资,与象我们这样的分子诊断公司合作,促成一个诊断产品快点上市。如果没有诊断,他们的市场就很小,有了诊断,他们的收入就会更加丰厚。

这就是战略合作。

所谓“联横”,是因为另外一家大公司也有类似抗病毒xx,但是可能比较慢才能上市。而且那家大公司旗下有自己的诊断试剂公司。所以,小公司之间的快速合作就 是对大公司垄断的一个制约。

跟他们合作,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研发经费。有了他们的前期投入,也能把他们需要的产品价格降下来不少,因为我不用全部承受研发,生产,报批等的资金负担,所以产品上市后的价格就不用很高。这样会促使更多的医生和病人愿意使用诊断,而{zh1}的结果却是药厂的总体收入增加十几倍甚至百倍。

国内药厂很少又这样的战略眼光,自己不研发,也不会去做开拓市场的事。做了,也多半是在给别人(竞争对手)做嫁衣。而且厂长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今年的销售指标。所以宁可把前花在俗透了的电视广告上:从别人手里拿饼要比自己做饼快多了。

很喜欢波士顿这个地方,住的酒店就在MIT校园旁,出去走一圈碰到的人看上去都绝顶聪明 (聪明人是看得出来的,他们的眼光发亮,能看到大脑运动的余光)。连路边的楼房都“不同凡响”。在这样的楼里面工作,不产生出奇异的思路来才怪了。

发生在MIT校园旁的生物技术商战:联横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发生在MIT校园旁的生物技术商战:联横】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