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代工厂冷暖:鸿海、精英暗战英特尔主板- assays - assays - 和讯博客
台湾代工厂冷暖:鸿海、精英暗战英特尔主板 [转贴 2010-05-21 22:31:00]   
台湾代工厂冷暖:鸿海、精英暗战英特尔主板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萧慕廉先生已为英特尔效力了26年,最近他宣布将在年底退休。"

      9月7日,一封来自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的公函,总算给沸沸扬扬的裁员事件下了一个官方注解。同日,萧慕廉以英特尔全球副总裁、渠道平台事业部(CPG)总经理的身份,接受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奖。

      "整个CPG部门,在过去12个月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我们推出了许多创新性的产品及服务。"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陈伟锭对这个即将解散的部门大为褒奖。

      显然,这一切已无法改变萧慕廉以及CPG的命运。伴随着萧慕廉的离开,位于上海闵行区紫竹工业园区东川路555号四号楼的CPG,无疑将成为英特尔中国重组风暴的中心。

      作为CPG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英特尔{zz0}钱的业务之一,主板的去留一直备受xx。据英特尔内部人士透露,8月的{zh1}一周,英特尔一位全球副总裁已亲访台湾鸿海龙华工厂,并与集团核心高层进行了秘密的会晤,商谈主板业务的合作事宜。

      然而9月7日,记者又获悉,英特尔已经与精英电脑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而之前风传的英特尔自有品牌主板业务外包鸿海一事,可能因此横生变数。

      精英还是鸿海?

      据记者了解,9月12日,英特尔将在北京发布英保通平台{zx1}的3.0版,并针对网吧业主推出全新的"网吧点点通"组件,此技术在帮助业者高效管理网络平台的同时,还可以给网吧业主提供额外的广告收入。

      届时台湾精英电脑的一位全球副总裁与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将一同到场,双方进行战略合作伙伴的签约仪式。据英特尔消息人士表示,合作的内容是英保通平台将全面采用精英系列主板。

      "不过,英特尔此时选择与精英合作想象空间巨大。"业内人士说,精英作为台湾代工大厂,英特尔选择与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相信绝非仅是采用精英主板那么简单。他认为,之前风传的英特尔自有品牌主板业务外包鸿海一事,无疑会因精英这个战略伙伴的出现而横生变数。

      据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在前往台湾后,和鸿海达成了两个合作方针:其一,英特尔在解散渠道平台事业部之后,将进一步解散自有品牌主板团队,今后英特尔品牌盒装主板将采用授权的形式委托鸿海代工及经销,英特尔只保留向PC厂商供应主板这部分业务;其二,英特尔与鸿海在主板领域结成策略联盟,共同推动主板与CPU业务的发展。

      "鸿海一直希望在代工领域之外做强自有品牌,而英特尔将品牌交给其他厂商,要么是品牌落差要么是制造规模,多少都有缺憾。"有台湾主板业内人士指出,日前华硕与技嘉的合资,致使英特尔面前忽然出现了一个恐龙级的客户,其主动权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岛内排名老三的华硕,联手技嘉后品牌、制造疆土扩张,也直接威胁到重制造轻品牌的岛内电子一哥鸿海。

      "英特尔若真将其品牌盒装主板授权给鸿海操作,再辅以资金、技术和渠道等各方面支援,一方面可以权衡下游合作伙伴各方轻重,另一方面自己也可轻装上阵与AMD展开短兵相接。"

      台湾厂商喜与忧

      针对英特尔主板业务外包的传闻,鸿海富士康方面则表示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有主板业人士认为,英特尔xx放弃自有品牌主板业务的可能性不大,由于英特尔拥有处理器、主板芯片组及主板一整套PC的基础平台,使其在研发、设计、出货及行销等方面拥有充分的主导权,这也是英特尔一直以来主导PC市场的关键链条。

      此外,对于英特尔新旧处理器平台的顺利转换,主板肩负着极大的协调任务。况且若将主板业务全交由他厂,也就等同于给了各家主板厂商自我空间,以后可以不必再积极且充分地支持英特尔的平台化策略。

      "在英特尔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台湾IT厂商是其平台战略体系的主要合作者。若英特尔全面精简人力,只怕是会牵动与台厂未来的合作计划,减少资源和资助或是难免。"

      据华硕电脑相关人士表示,英特尔向来给予台湾IT厂不少支援,包括双方在产品开发的共同设计、测试等流程,甚至是在后端市场行销层面都有不小帮助。只是现在裁员情况已然成真,而且主管区域市场合作的渠道平台事业部又生变数,台不少IT厂商难免担忧在协助产品开发等重要合作环节上,英特尔后续支持会减弱,甚至是出现漏洞。

      不过,在变数不断的台湾IT业界,面对英特尔史上{zd0}规模重组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市场效应,担忧后续资源支持者有之,窃喜市场机会、希望能在英特尔身上多分杯羹的也大有人在。

      新规划已定

      对于近期一系列英特尔中国区业务变动的传言,在9月7日的英特尔"博锐"平台发布会上,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具体到中国的重组计划还需要与总部的统一确定,所有具体细节出台还需要等待。

      在搭档陈伟锭忙于处理组织结构及人员调整的同时,杨旭则频频亮相于业务伙伴的合作仪式,以增强市场信心。

      "裁员是一个全球性的举动,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但要强调的是,中国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已成为英特尔全球第二大市场,这里的研发力量、市场规模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杨旭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并非英特尔裁员重点。

      "下一阶段,无论是针对地区性PC制造商合作的GAPP计划,还是为网吧行业定制的英保通平台,或者是农村电脑、学生电脑,杨旭都会亲力亲为在{dy}线。"英特尔中国区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渠道合作与平台战略一直是CPG的业务重点,把这部分并入到销售与市场事业部(SMG),由在中国市场人脉极深的杨旭来继续推进无疑是最稳妥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台湾代工厂冷暖:鸿海、精英暗战英特尔主板- assays - assay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