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由英菲尼迪肇事谈汽车被动安全_异次元空间_百度空间

        前几日在长安街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在论坛中我们不仅看到大家对死者表示同情以及对肇事者的谴责。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汽车被动安全配置的一些争论。我在此收录了论坛中网友争议较大的问题以及一些汽车被动安全配置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整理,希望对您今后选车和驾驶时都能起到一些帮助。


  汽车被动安全配置主要有哪些?
  
  众所周知,汽车的安全配置主要分为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主动安全配置就是预防车辆发生事故的安全配置。如大家所熟知的ABS、ESP等。这些配置主要作用在事故发生前,可以使驾驶者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在此次事故中,派力奥并非是行驶状态,这些配置显然是不起作用的。而能够在类似事故时降低车内人员伤害的就是下面我们要谈的被动安全配置。
  
  预紧式安全带
  
  在被动安全配置里,最容易被忽视的要属安全带了。到底安全带有多重要呢?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所以说,安全带的重要性超越了安全气囊,所以现在大多数汽车都强制要求驾驶员系安全带,如果安全带系统有问题的话,被动安全的效果会流失大半,重要性不言而喻。

  拥有预紧功能的安全带可以在碰撞发生的瞬间先把安全带收紧,将乘客紧紧固定在座椅里,使乘客能够始终处在这个安全的位置,{zd0}程度避免了乘员在驾驶舱里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所以在行车过程中切记系好安全带,同时也别为了舒服拿个夹子之类的卡住安全带。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请您还是认认真真地系好安全带吧。
  
  安全气囊
  
  说完安全带,我们再聊聊安全气囊。从此次事故中损伤{zd0}的派力奥车型看,派力奥气囊并未开启。这并非是质量问题,而是是因为气囊传感器均安装在车身前部,尾部撞击不能触发传感器,气囊自然也不会开启。但这并未令安全气囊的作用大打折扣。从肇事车英菲尼迪G37现场情况来看,由于是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气囊顺利打开。也正因为如此才使肇事司机安然无恙的的离开车辆逃逸。所以说安全气囊依然是保障车内人员安全的重要配置。

  关于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我想大部分网友都有所了解,本文中就不再赘述了。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气囊的制作要求是依照成人制作的,8岁以下的小孩{zh0}坐后排,且相关座位的气囊必须关闭。同时,挡风玻璃及仪表台上尽量不能悬挂小挂件或放置小饰物,以免气囊弹出时,造成其他损伤。另外安全气囊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由于身体未被约束在座椅上,同样有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主动式头枕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身体和头部由于有座椅和头枕的支撑,会得到保护。但是这时候颈部是没有支撑的,从而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对颈部造成伤害。

  主动式头枕会在发生碰撞时往上往前推动,以便在头颈猛烈晃动之前,托住乘客的头颈,防止或降低受伤的可能。据调查显示,配备主动式头枕时,可降低75%追撞所造成的颈椎伤害。
  
  车身结构
  
  一辆车体结构好的车在碰撞中起的保护作用可能比气囊和安全带还要大。那么什么是好的车体结构呢?一般来讲,坚固的笼型结构能够把人员所在的乘员舱保护得更好。事故中被撞的派力奥车型实际上是上个世纪产品,从视频里可以看出,车的前部其实没有变形,后部xx被撞进去了,这是因为这款车设计比较落后,没有采用更先进的车身结构,吸能的措施不完善所致。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配容易等优点,因此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不同的厂家对于这种车体结构可能会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有的厂家称之为“3H型”,有的厂家称之为GOA,有的厂家称之为G-CON,但原理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用高强度的钢形成一个框架,把乘员舱保护起来,所不同的是设计结构、高强度钢所占的比例等。
  
  还有一些被动安全配置如自动落锁、发动机启动防盗锁止系统等我们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具体的作用我们也就不再做赘述了。

  解释完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再对论坛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做一下解答:
  
  1.两厢车的安全性是否低于三厢车?
  
  就此问题我们从专业的技术人员处得到的回复是:汽车遭遇追尾时的乘员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底盘结构,与三厢车还是两厢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同一款车型的两厢版和三厢版在安全性上应该是相差无几的。
  
  2.车身越重越安全?
  
  有网友说如果G37追尾的对象如果是辆大货车,那死的就是后车司机了,所以说车重越大的车,安全性就越高。虽说车重对于汽车的安全性确实有影响,但对于车身越重越安全的观点笔者却也并不xx认同。毕竟我们买车是用来开的,车体越重,将造成制动距离加长,这反而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全铝车身的奥迪A8L

  3.钢板厚度与安全关系不大
  
  在剧烈的碰撞中,车体的钢板,专业名词称之为“车身覆盖件”,就像纸一样,很容易发生变形和褶皱,所以不管你的车身覆盖件钢板厚度是0.8mm还是1mm,在剧烈的碰撞中对安全性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更重要的是你的车体结构是不是足够安全。

  4.后防撞钢梁有比没有强
  
  关于后防撞梁的讨论好像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在笔者看来,后防撞梁在发生轻微的追尾事故时可以减少尾部的损伤,让您在修车时可以少花点钱。但如果碰上类似的严重追尾事故,后防撞梁起到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

  通过本文的描述希望您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当然真正的安全不能仅靠这些安全配置,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法规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没有xxx的车,只有最守规则的司机!



郑重声明:资讯 【守护生命由英菲尼迪肇事谈汽车被动安全_异次元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