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两次_省略号_新浪博客

尽管最近的新闻报道不厌其烦的告诉你说广州哪里哪里水浸街,但这并不影响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在广州举行。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最近的文化娱乐活动过于丰富,无论暴雨怎么下我也没觉得郁闷和空虚。

偶然发现美术馆和小蛮腰能组合出这样的分割面。

广东的主要戏曲剧种是与省内的三大民系相对应的,广府人对应粤剧、客家人对应汉剧/客家山歌剧、潮汕人对应潮剧。

+

粤剧: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最初的演出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棚官话。清朝末期,文化人为方便宣扬革命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台、乃至世界各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粤剧是融会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唱腔并吸收珠三角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二簧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占比重{zd0},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汉剧: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并沿用至今。广东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实际上它来自徽戏,是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醇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卿、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xx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

潮剧: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戏、潮州白字戏、潮曲,主要流行于潮汕方言区,是用潮汕话演唱的一个古老地方戏曲剧种。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已有440多年历史,主要吸收了弋阳、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闽南漳州地区。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对“老爷”(神明)的尊敬,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其它剧种不作介绍了,打字很累。


早期的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鼓板,声调比较简单。清朝粤剧解禁后,加入梆子。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趋完善。

小古装——为粤剧舞台旦角穿的戏服,配有肩上衣、下裙、腰带、前牌、水袖。根据角色的轻重,贫富来定颜色及所绣的花纹图案。
一日两次  
海青——为粤剧舞台小生穿着的戏服,京剧称“折子”。斜领、大襟长及足部。腰身两侧有开叉,阔袖口,有水袖。根据海青上的花纹图案,可分为花海青和净身海青两类。在海青前后幅上绣有花纹图案的,颜色选用正五色和间五色的称“花海青”;一般是戏中的公子、少爷等角色穿用。净身海青无绣花图案,则是戏中家人、落魄儒生、穷秀才等角色穿用。

大扣披蟒——粤剧叫“大扣”,京剧称“大靠”,是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元帅穿大扣披蟒,大扣是武将装束,蟒是文臣所穿,大扣披蟒表示元帅有文武之才。

这个不必介绍了吧?看不懂的回家问爹娘去~

小朋友,小乖乖,你们俩趴在地上干什么呀?

木偶戏道具——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哈哈哈~好邪恶!

来个滑稽的资料照片翻拍——集宗教祭祀与民间歌舞于一身,花朝剧是紫金县特有的剧种,以客家话演唱。

广东汉剧里的媒婆造型……oh my GOD!

设计台词:你信不信老娘一箭射high你?

粤剧演员在后台化妆。

《唐宫香梦证前盟之香梦》现场照。俺坐在地板上,离舞台超近。

杨贵妃为什么这么苗条呢?

哟~这个角度和神情挺香媚的哈!

互动时刻——武生演员黄某强(左)现场传授耍枪技巧,这戴眼镜的小gay(右)动作滑稽,笑喷全场。
一日两次  
中央美院60年优秀素描作品展也在美术馆展出,不过他们的展厅要额外在美术馆门票的基础上加收10元才能参观。靠!心想你耍你的牛逼,老子不鸟你~走人!

美术馆的西边是星海音乐厅,星海音乐厅的西边就是这块建筑了——广州交响乐团的老巢。

美术馆的东边是幢没有挂牌的玻璃屋,似乎是间天价酒店。

晚上8点,市少年宫蓓蕾剧院上演昆曲《长生殿》。

托智行广州办事处的福,山哥和俺免费围观了这出烂show。

不知道是说上海昆剧团的演出很烂还是说俺真的不懂欣赏毫不细腻且缺乏情感的“后现代改革派戏曲艺术”……24小时内两次看到杨贵妃,下午那个还算真切,晚上这个虚得我快困死了。

/

全部照片拍摄于2010年5月16日,广州市越秀区。

(末)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一日两次_省略号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