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民工就业遭遇“冰火两重天”_内大招办_新浪博客

中国教育报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大学生与民工就业遭遇“冰火两重天”

本报记者 汪瑞林 通讯员 黄伟 周娅

   CFP供图

 

引子  义乌人才市场招工场景 CFP供图

 

别样的“虎头”就业行情

     就业乃民生之本, 时刻牵动人心, 就算过大年也不例外。

     虎年伊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统计数据: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预计今年城镇就业供求缺口在1200万左右。人保部门特别提醒高校毕业生,虽然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出现订单增加带动就业需求增加的情况,但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特点,新增就业还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国企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职工再就业问题仍十分突出,由此分流出来的人员对毕业生就业有较大冲击。这则消息让很多毕业生倒吸一口凉气。春节没过完,他们就开始往来奔波,参加各地的新春招聘会。

     风云突变。从大年初四、初五开始, “珠三角缺工200万”、“深圳春节后缺工80万”、“广州春节后缺工20万”,诸如此类的消息开始充斥网络和报端, 有关“民工荒” 的话题急速升温。在广州火车站, 大量招工企业打着横幅等在火车站外,其中不乏格兰仕这样的xxxx; 在义乌人才市场, 一眼望去,招工的比求职的还多; 一些企业老板向工人承诺: {zd1}薪酬1800元,提供四人一间的住房和夫妻房, 房间配备电视、洗衣机……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 一边是民工成了“香饽饽”;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在现实压力和舆论引导下一再降低期望值,一边是企业老板为民工加薪、提高福利待遇,部分企业民工的待遇超过了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起薪。面对这种现象, 许多人不解:大学生与民工同为求职者, 用人单位缘何厚此薄彼?大学生真的竞争不过民工吗? 大学毕业生与民工待遇差别到底有多大?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 并存的尴尬局面?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和通讯员历时近一月进行了采访调查。

 

 

民工“俏” 过大学生:

     现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角逐

●民企用人崇尚“拿来就用”, 这对实践经验不足的毕业生很不利。

●民工和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差异较大, 聘用民工成本相对低廉。

●新《劳动合同法》使部分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更为谨慎。

     2月27日,南京虎年首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江苏省人才市场和南京人才大厦同时举行,10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2万多个岗位,尽管这比去年新春首场综合招聘会多了近七成,还是难以满足4万进场求职者的需求。记者注意到,入场求职者不少,但用人单位仍抱怨“招人难”。从事中央空调安装维护的南京朗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介绍,节后订单快速增长,今年员工数量计划翻一番。“家居顾问、营销、会计等岗位都缺人,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个看似不高的门槛,一上午下来,只收到十来份简历,“看的多,真正坐下来谈的少,符合我们要求的就更少了。” 对此,南京市人才市场副主任张军分析,节后用人单位已不再将储备人才作为招聘重点,而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招到能立刻上岗的人。与以前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导不同,民营企业成为用人大户,以南京人才市场虎年首场招聘会为例,民企占到79%。同时,过去国有企事业单位“传帮带” 的老传统在多数民企行不通,“拿来就用” 成为主流,这对无经验或经验较少的高校毕业生很不利。宁波市云蛟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外贸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陈益军介绍,公司现有员工150人, 民工超过60%, 尽管用工数量不算多, 但今年也缺工近40%。记者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到该公司,主要从事外贸销售工作。尽管随着经济好转、订单增加, 人手变紧了, 但陈益军并不敢轻易招聘大学毕业生, “上手较慢,动手能力弱,两到三年才能成熟, 最主要是心很难安定下来”。记者了解到,现在公司的这批大学生还是2006年招聘的。苏州市人才市场负责人介绍,民工和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差异较大,这是目前民工“香”过大学生的重要原因。相对来说,民工对福利、发展空间等要求较低,在城市打工挣钱后回到农村,但大学毕业生不仅考虑挣钱,更希望扎根城市,如此一来,大学生挑选工作时会更加在意福利待遇。采访中,有广东企业主表示,宁愿花两三千元月薪招熟手民工,也不愿花高价培养没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当前,民工就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加工制造型企业,以中小型民营、私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并未执行新《劳动合同法》。“招聘民工,哪有什么‘五险一金’,招聘解聘都很方便,但大学生维权意识强,要求多着呢。”江苏扬州市一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老总说,“在两者都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相比较还是招民工成本更低,更方便。哪怕是大型企业,也因《劳动合同法》的约束,招聘毕业生时变得更为谨慎。”

 

 

全面比较细算账:

     毕业生与民工待遇差别几何

●部分大学毕业生到企业从事生产、销售等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与民工差别不大。但研发等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大学毕业生薪酬明显高于民工。

●    从长远看,大学毕业生待遇要高于民工。

     最近,记者在南京人才市场碰到江苏经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吴倩,她应聘的是南京豹王越泰汽配有限公司的出纳岗位,起薪不到1500元。这一待遇低于春节后很多用人单位对民工承诺的薪资。苏州人才市场负责人表示,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到企业从事生产、销售等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确实与民工差别不大。

社会上一些人称“大学生待遇还不如民工”,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深入采访了三家公司,在此给大家算一笔明细账。

     江苏喜马拉雅户外用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帐篷、睡袋和休闲椅等户外休闲用品的企业,去年由出口转内销,生产效益企稳回升,用人需求大增。公司董事长张琪介绍,常州和连云港两个生产厂区的工人主要来源于民工,民工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要求比较简单:技术熟练,18周岁以上。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民工的各种福利待遇包括:年底奖金、旺季奖金、来回车票报销和有关社会保险等,工作3至5年的员工每月可拿到4000元。随着民工走俏,公司增加了福利项目,设了全勤奖等,希望用待遇留住工人。公司普通员工的月薪在2300至2400元,加上福利,一年工资在3 万元以上。

     以前多次遇到应届毕业生跳槽的张琪,这两年不太愿意招应届生了。不过今年因为业务需要,最近他们还是在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网上发布了招聘毕业生的信息,计划招聘30人,主要从事技术研发、销售、生产管理等工作。该公司给大学毕业生的待遇是:提供免费住宿;{dy}年有基本工资、学历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工龄工资等,以技术部员工为例,试用期2个月,每月基本工资1200元,试用期结束后定岗为二级技术助理,每月1500 元;工作第二年定岗为一级技术助理,每月2500元;如果在企业干到第三年,晋升为独立技术员,月薪3000元左右,还能拿到业务提成。从长远看,大学毕业生待遇要高于民工。

     江苏远东纸业公司董事长冯元松认为,大企业喜欢通过校园招聘选用应届毕业生,中小企业则更乐意招聘有2至3年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随着一线工人用工成本加大,冯远松正准备加大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数量。尽管今年不招毕业生,冯元松还是向记者介绍了公司员工的待遇:大学毕业生从事外贸销售工作,本科生基本月薪为1500元,专科生1200元左右,普通工人1000元左右,另有绩效考核奖惩和福利项目。

     云蛟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益军认为,员工的薪酬应依据其对企业的贡献而定,公司不会因为你的学历高而多付给你报酬。他介绍,该公司民工实行计件工资,熟练工可以拿到3000元,厂里安排住宿,每人每月只需交30元水电费。大学生从事外贸跟单工作,薪酬待遇与业绩挂钩,做得好高于民工,做得不好也可能比民工拿得少。

     记者在南京人才市场了解到,大学毕业生与民工起薪的差别因岗位而异,一般来说,销售、生产等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平均起薪在1500元,这与农民工起薪确实差不多,但研发等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起薪多在3000 元上下,明显高出民工许多。

客观分析“趋同现象”:

     就业大众化不等同于低收入

●“趋同” 描述的是一种发展动向,不代表现在水平相当,目前高校毕业生薪酬待遇总体水平肯定高于民工。

●不能拿大学毕业生起薪和个别民工的工资直接比较,因为大学毕业生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今后。

     采访中,多位用人单位负责人及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说大学生待遇不如民工,是以偏概全、片面偏激的说法,多少带有情绪化宣泄的成分,不过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和民工薪资待遇确实出现“趋同”的现象,在一个阶段内这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是短期现象还是将成为常态?

     苏州某电脑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吴先生认为,首先,“趋同”表示的是一种发展动向,不代表现在水平相当,目前高校毕业生薪酬待遇总体水平肯定高于民工。人保部{zx1}调查显示,截至3月中旬,部分地区和行业的“民工荒”已有所缓解,工资水平达到1800元以上、福利水平较好的企业基本不缺工。由此可见,月薪1800元左右是民工就业供需达到均衡的水平。而北京大学一项大型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331元,明显高于民工薪资平均值。

     其次,两者收入本身也不具备可比性。民工就业以中小私企为主,尽管国家多次要求企业给员工购买医疗和养老保险,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并未提供。而大学毕业生则享有较为优越的福利和各种保障。以同样月薪1500 元为例,拥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大学生税前实际收入为3000元左右。这样虽然看起来月薪相差不大,但实际待遇却有较大差距。

     张琪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和技能近乎空白,而与之同龄的民工则至少有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验和技能积累,有的甚至已成为某一领域的实用技术专家。“零经验”的学徒和某一领域的老技工,薪酬自然不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民工的工资均处于千元档,青年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还略高于毕业生,但大学毕业生薪酬待遇提升的空间和速度远高于民工。

 

     日前,南京市人才市场举办大型综合性招聘会,近千家用人单位提供约15000个需求岗位,众多求职者冒着雨雪免费入场应聘,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CFP供图

     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孙晓军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二者待遇“趋同”的原因。他认为,传统的就业观念、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东西部差距、社会保障的差异,使得很多大学生不愿到中西部地区、基层等人才匮乏地区和行业就业,造成许多热门岗位求职者供过于求,招聘方给出的工资自然不会太高。而另一方面,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低迷,出口下滑,部分民工回乡,而近期企业订单增加,用工量大增,民工工资相应地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居于教育水平中间层次的技术工人由于数量较少而成为稀缺资源,也造成技术性民工工资水涨船高。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导致二者薪资待遇向中间靠拢。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就业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进程,原先那种供不应求、让人羡慕的精英式就业已经一去不复返,必然会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社会需要的蓝领工作。”周洪宇说。

     “就业大众化并不意味着低收入。”周洪宇认为,从长远看,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这符合统计学规律,国内外皆如此。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凭借其知识全面、可塑性强等特点,必将成为未来中高收入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社会和企业应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吸纳人才,最能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还是高知识人才。

     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小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拿大学生起薪和个别民工的工资直接比较,因为大学毕业生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今后,入职后经过培训才能渐渐体现出来,相信大学生的价值会渐渐显露。

 

 

“民工荒” 倒逼待遇提升:

     大学毕业生求职不宜“慢慢挑”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工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高校毕业生较长一个时期内都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二者求职策略不可简单仿效。

●毕业生应抓紧时间敲定工作, 过了招聘旺季, 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

     民工荒”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是对过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的修正。民工通过放弃低收入工作或消极应聘等方式,倒逼用工单位提高薪资福利待遇,从目前状况看,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某媒体与中山大学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工厂的薪资待遇普遍提高了10%—20%。

     得益于经济企稳回升,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得益于“民工荒”,今年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长,薪资待遇也有所提高。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强介绍,与去年相比,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增加了30%-40%。

薪水看涨,也成为节后毕业生招聘市场{zd0}的亮色。但记者也发现,看涨的薪水让不少求职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找工作,而是放慢了脚步,准备“慢慢挑”。一些毕业生甚至认为,当前许多毕业生起薪很低,民工可以用暂时放弃工作或消极应聘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我们是否也可以仿效?

     对于这种想法,记者采访过的几位专家均表示不赞同。他们都认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工的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厂订单的多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高校毕业生的供需状况相对确定,较长一个时期内都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毕业生荒” 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消极应聘只会丧失机会。另外,高校毕业生对应的就业单位类型比民工要宽泛得多,二者的就业在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异,求职策略亦不可简单仿效。

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孙晓军说,有些企业年前一部分人跳槽走了,年后新订单来了,要马上开工,用人单位这时候招人的心情很急迫。他提醒毕业生对这种迫切需求要区分对待,企业缺的是紧缺专业、优秀人才或者技术熟手,对于没有工作经验、专业供应过剩的应届毕业生来说,{zh0}还是抓紧时间敲定工作,切莫错过时机,过了这个招聘旺季,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了。

两难尴尬xx之道:

     产业转型错位就业强化技能

●“民工荒” 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 实质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上的问题。

●生应该做好生涯规划, 重视错位竞争, 走出xx崇拜的误区。

●“民工荒” 再次昭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民工荒”,二者并存的尴尬局面,带给我们更多深层次思考。

     “2020年高校毛入学率达40%。”这是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在大众化阶段,一般又将毛入学率达到15%—35%时称为“前大众化”阶段,达到36%—50%时称“后大众化”阶段。在部分省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40%,正在步入“后大众化”阶段。

迈入新阶段,面对新问题,需要新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周宏宇认为,“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说明就业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不单纯是教育部门一己之力所能解决。“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上的问题。传统的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拼资源、拼消耗、拼人力的增长方式急需改变,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警示我们要合理均衡地分布地区产业要素,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体系。”周洪宇说。

     美国芝加哥大学工业经济学博士贡毅认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上,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相伴而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要。民工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大学生分布于相对中xx的设计、销售、服务环节等,相当于“制造业白领”。如果企业只是盯着“制造”,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会聚焦在“一线工人”上。目前中国加工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出口依存度较高、靠订单存活,还处于靠赚资源和劳动力差价生存的阶段,对于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吸纳能力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则在博客上撰文指出,中国应借鉴制造业大国日本的经验,大力发展“制造业白领”,一箭双雕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结构性缺工的问题。据他估算,“制造业白领” 潜藏着30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

     学生应该做好生涯规划,重视错位竞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示,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中不溜”的初中、高中学生来说,及早选择中职或高职的就学方向,练就一技之长,才能在就业竞争中显示出很强的专项竞争力。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生及家长应走出xx崇拜的误区,根据个体情况因人就学。

随着高教大众化走向深入,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应特别注重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高能人才”。“民工荒”再次昭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刚闭幕的全国“两会” 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共识,物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产业振兴规划已经或即将出台。教育部已在{dy}时间发文,鼓励高校积极申报开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更多链接:   中国教育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大学生与民工就业遭遇“冰火两重天”_内大招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