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与艺术(一)_梅兰竹菊_百度空间

序 言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开展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dy}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当时,集市的主要功能是初级商品的现场交易,人们注重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物资交换或单一商品买卖。
  进入19世纪,集市规模逐渐扩大,入市交易的商品种类和参加的人员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集市期间的人文气氛越来越浓。
  大约在19世纪20年代,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人们开始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并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博览会,并将其单一的商品买卖功能逐步扩展为物资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人们xx的重点也随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买卖关系演变为对生产技术的交流、文明进程的展示和对理想的期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而在这一过程中,英、法等国的国家博览会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单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法国的沙龙艺术展对世博会的影响往往为人们所轻忽,当然,我们更不该忘记的是对世博会的开启起到关键作用的英国皇家艺术学会。
  {dy}卷19世纪时的艺术展览与世博会的孕育

       {dy}章

 1.现代世博会的雏形—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造成了法国政治、社会领域的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结构性大变革。
  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中重要一环的艺术界,自然也无法xx置身事外。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激情洋溢的法国大革命实际上成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催化剂,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国艺术的风貌。
  人们耳熟能详的变化就有很多,譬如艺术题材的更加广泛,英雄题材绘画的大量涌现,以及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盛行,等等。
  但人们常常容易忽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改变,即大革命爆发后,在人民xx等级制度的背景下,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慢慢地开始了走出贵族、走向民众的尝试,显示出了文化平民化的发展方向,尽管这种变化在当时并非是一种主导的力量。
  而受到这方面影响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国家展览会。1798年,法国举办了由政府资助的{dy}个工业展览会。这是世界上{dy}个由政府组织的国家工业展览会。
  当时,英国有着巨大的工业优势,英法贸易严重不平衡。法国把工业发展视为民族生存的条件,把国家工业展览会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手段。
  因而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1798年,法国{dy}个工业展览会场景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是一种宣传、鼓舞性质的展览会。{dy}届法国工业展览会有110家厂商参展,为期3天,展出了法国当时{zx1}的工业产品。这次展览会实际上源于一年前由达维塞侯爵负责的一次展会。据记载,达维塞侯爵是3家制造工厂的专员,这3个工厂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一直由国王亲自督办。
  因政治动乱,港口被封锁,工厂产品销售不好,积压甚多。在竭力寻找市场的压力下,侯爵于1797年在卢浮宫前院举办了主要来自这3个工厂的产品:以挂毯、地毯和陶瓷等产品为主要展览内容的工业展览会,并组织其他工业产品参展。为期4天的展览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商品推销出去了,更重要的是展览会这个形式能吸引大量顾客。受此展览鼓舞,第二年,法国在练兵广场临时搭起了专门建筑来举办第二次展览会,规定展品只展不卖。除了促销商品,主办者更注重展览会的宣传效果,把xx列操、彩球、烟火等都搬卢浮宫: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就曾在它的前院举行4世博与艺术到了展览会场地,营造了一种欢庆的气氛。
  此后,法国又跨出了重要一步,即决定把展览会办成定期性的,这为法国国家展览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如果说原来的国家展览会只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工业品的商业推销活动的话。那么,到了1806年则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展览会开始邀请艺术家携其作品前来参展并可以参加评奖,虽然那一届还仅仅是允许雕塑艺术品参加展览,但这无疑是艺术平民化的一个可贵的尝试,从而也使展览会出现了些许艺术的气息。
  当时xx的雕塑家皮埃尔.菲利普.汤米若(PierrePhilippeThomire)就被邀了参展,送去多件他所擅长的青铜雕塑作品,并获得了金奖。
  艺术的参与大大增加了展览会的影响力,1806年的展览持续了24天,吸引了1422个展商。
  由此开始,艺术品尤其是工艺美术品的展示开始成为国家展览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1849年,法国共举办了11届国家展览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
  1819年、1823年和1827年在卢浮宫举办的展览会展出时间从35天增至62天。除1834年、1844年和1849年均在香榭丽舍广场搭建临时建筑来举办展览会,展览从两个月延长到六个月。法国已经意识到国家展览会不仅仅是为了商业,更是显示国家经济、军事和文化成果的舞台,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已经具备了世界博览会的不少特征。
  巴黎国家工业展览会的成功也带动了法国其他城市的加入,举办工业展览成为法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捷克于1791年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
  但无论如何,从对后世的影响力来看,法国连续不断的工业展览产生的影响力更大。虽然这类国家展览会以展示工业产品为主,但从工艺的角度观1791年布拉格工业展览会所在地瓦拉第斯拉夫厅察,也不乏艺术的风采。
  只不过这时的艺术是与工业相互渗透的。随着展会规模的扩大,其内容也相应增多,展会所传达出的艺术等方面的新信息,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并开始纷纷举办类似的展览。德国于1844年在柏林举办了由3040个参展商参展的大型的{gjj}展览;都柏林每3年举行的爱尔兰艺术、科学和制造展览,在1834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2.世博会产生的诱因—英国的工业和艺术展览会法国政府组织的国家工业展览会取得较大的成功,老对手英国在那时虽然还怀有极大的优越感,但对这一动向也予以充分的xx。实际上英国的工业展览会也是很早就开始举办了,只是并非以国家的名义。早在1761年,皇家艺术学会就曾经举办了一个为期7周的“艺术、制造和商业”展览会。
  当时正是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所以这届展览会展示了英国各类技术发明,展会还打算每年评选获奖者,如曾专门悬赏鼓励人们发明新型纺织机。获奖的条件是:新发明的机器要能“一次纺6根毛线、亚麻线、xx线或棉线,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开机器或看机器”。哈尔格里夫斯(JamesHargreaves)接受了这个挑战,结果1765年他就发明了多锭纺纱机(又称珍妮纺纱机)。然而展会由于宣传的原因,{dy}年展出的效果并不理想。皇家艺术学会为此决定把获奖产品作为固定陈列,就像博物馆陈列展品一样,藉以吸引观众。也正因为如此,英国放弃了原来的年度展览的设想以及进一步发展这类展览会的可能,而法国人却将之发扬光大了。
  随之而起的是盛行于英国各城镇的由机械学院主办的展览会,它旨在向工人阶层传授科学哈尔格里夫斯(上)珍妮纺纱机(下)6世博与艺术原理。
  随着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经验的传入,机械学院展览会的内容也开始扩大,除了科学、机械和稀有珍贵展品外,还包括艺术作品,这类展览会也已经具备了后来博览会的不少特点。与此同时,英国的艺术展览也开始逐渐兴起。
  1760年,受当代画家赠送伦敦医院的肖像画大受欢迎的启发,皇家艺术学会举办了英国{dy}次独立的面向大众的当代艺术展。
  展览在艺术协会的大厅中举行,共有69人参加,展出作品130件,当时的一些xx画家如雷诺兹(Reynolds)、威尔逊(Wilson)等人都参加了展览。
  虽然展期只有两个星期,参观的人数却不少,在展览期间,共售出展览目录6582份,观众达12000人次,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由此也可以看到这次展览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力。1768年由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创建并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展览,藉以肯定和提升英国艺术家的地位。这无疑是受到了当时法国xx的沙龙展的影响。
  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的展览,面向的是全国有才华的艺术家,其主要目的是向公众推出英国具有前途的艺术家。
  随着展览受欢迎程度的提高,年度展览逐渐演化为伦敦的一个重大艺术活动。皇家艺术学院激发了公众对艺术的兴趣,几乎各个阶层都前去参观学院的年度展览。
  英国举办艺术展览的另外一股重要力量来自英国艺术家协会(SocietyofArtistofGreatBritish)。
  它在成立宣言中明确表示,“展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艺术家致富,而是要促进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协会展览的政策与先前的皇家艺术学会的展览明显有所不同,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不收门票,只是通过出售展览目录获得资金,而这些展览所得主要也用于资助贫困艺术家。
  而1763年开始的艺术家协会的展览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艺术判断力的观众群,因此他们开始收取一个先令的门票,所收门票的作用并不在于吸纳更多的资金,是要用它来识别来者的参观意愿,从而避免那些对艺术缺乏基本判断力、只是看热闹的人进入会场,以此来保持艺术的独立性和地位。
  同时,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也给了那些被皇家艺术学院展览拒绝的艺术家展示才华的机会。
  此后,欧洲大陆上这样的机构不断涌现,艺术展览的形式变得越来越自由。19世纪中期,布雷克(Blake)、特纳(Turner)、卡斯滕斯(Carstens)、弗里德里希(Friedrich)、大卫(David)、吉里柯(Géricault)等人也开始筹办个人画展,有时就是将画室作为展室,或者特地为此建造展览场所。这些多种多样的艺术展览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无疑是受到了当时法国xx的沙龙展的影响。

第二章 沙龙艺术展与世博会沙龙(Salon)

 作为西方文化史上最引人入胜的现象之一,时间绵延了数个世纪。
  现在一般理解的沙龙是指17~18世纪西欧上流社会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讨论场所或社交场所,开始于17世纪初期,也即所谓文艺沙龙(literarysalon)。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作为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展览、展示方式的沙龙,即一般所指的沙龙展(thesalonexhibition)。
  之所以也被称为沙龙,是因为1737年艺术作品的展出地点thesalonofcarréoftheLouvre(卢浮宫方形大厅)而被称为thesalonexhibition,简称theSalon,即沙龙。
  严格来说,“沙龙”一词真正固定地指称艺术作品的“沙龙展”,就是起始于1737年的那次作为制度化开始的展览。
  1.沙龙展的产生及规范当然,沙龙展发端是在更早的17世纪晚期,1667年,路易十四举办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作品展览会,这应当是“沙龙”一词在文化上的最早所指。而1699年举办的那届沙龙展,在其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以一种新的远较以前宏大得多的规模呈现在观众面前。阿达马作于同年的蚀刻画《1699年的沙龙》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学院(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就设在卢浮宫内,而展览也由以前的王宫转移到这里的Saloncarré举行。
  当然,这届展览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规模,更在于它实际上成了18世纪沙龙的范例。
  这届展览{dy}次明确阐述了其在教育与理论上的宗旨,宣称要“改革此前这些作品面向公众展览的惯例,以接受对其的评判并培育这种有价值的竞争,这对于美术的进步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1704年举行的沙龙展览上,对展览的宗旨又进行了扩充说明,认为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来重新唤起公众的注意力,那么学院在艺术上正在取得的进步将被漠视掉。
  1704年的展览之后,沙龙展陷入了萧条期,直到33年后,才有了1737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沙龙展。
  8世博与艺术1864年的巴黎沙龙展从1737年的沙龙展开始,法国每年举办一次沙龙,展览地点由国家提供,而一切支出亦由国家承担,自然,皇室及政府官员亦成为展览中{zd0}的买家。
  由此,沙龙展成为由政府主办的制度化的大型艺术展览。在当时,它主要是为皇家的艺术政策服务,一方面让公众了解本国艺术家的作品,以xx当时流行时尚的意大利艺术;另一方面通过皇家美术学院会员的作品,培养公众特定的艺术欣赏趣味,加强官方美术机构的垄断地位。这一规格{zg}、规模{zd0}的艺术展览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家参加。
  这也使巴黎成为当时欧洲艺术发展的中心。对于当时的法国画家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舞台就是沙龙。那时重要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通过沙龙展而进入公众视野的。
  因此,当时的艺术家对沙龙展也都趋之若鹜,以沙龙展作为提升其知名度的重要公开场所,并以此开始他们的成名之路。
  2.落选沙龙展与新兴画派沙龙展无论是对创作者(艺术家)还是接受与消费者(观众与收藏家)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更广阔的社会视阈来看,科尚(Cochin)在1757年就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没有自1737年开始的制度化的沙龙展览这种积极的文化政策的“保护和支持,绘画艺术早已衰微”,而且如果没有这项展览,那些富有才华并热爱艺术的人将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
  沙龙展不仅是作为一项展览制度,更是作为一项文化制度存在于文化、政治结构之中的。
  而它的公共性也体现在观者对批评的期待上。
  18世纪中期的沙龙展期间,每次学院都要印刷几千份小册子,这种读者群体的存在,必然引起艺术批评的发展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但无可否认的是,艺术通过艺术家—沙龙—公众这一途径确实是进入了公共或公众生活。
  这种展览方式是在欧洲{dy}次以xx世俗的方式来展览当代艺术,而它作为现代艺术展览的滥觞,至少是在形式层面的意义上打破了等级的局限与垄断,带来了一种广泛的阶级与社会类型的混合,因为在沙龙的观者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通常是无力享受到法国画家笔下的19世纪法国沙龙展10世博与艺术落选作品之一:惠斯勒的《白衣少女》如此的休闲娱乐的,而展览的开放性所造成的场地的可怕拥挤、污浊也使他们因之成为被讽刺、评论的对象。
  但也正是由于法国沙龙展的成功,使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效仿法国举办艺术展览,其中就包括开始于18世纪中期的英格兰官方美术展览。
  这种开放性的艺术展览不仅对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世博会诞生的主要催化因素之一,而且是1855年巴黎世博会开设艺术展览的直接导因。
  尽管参展作品数量很大,每次仍有大量作品落选。如1863年,展览选用2000件作品后,仍有近3000件作品落选。
  当时的皇帝拿破仑三世,特许为一批被官办沙龙摒弃门外的落选者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无审查展览会。
  举办这次展览会的起因是那年沙龙的审查引起了舆论的强烈批评,甚至连皇帝身边的人也对此感到愤慨而对落选者表示同情,并且在皇帝的面前指出审查的不妥。
  皇帝在亲临展会参观时,竟向在场的审查委员提出要参观落选作品。
  审查委员们无可奈何,只得把几幅落选作品搬出来,皇帝看后说:“不是跟入选的作品一样好吗?重新再审查。”此事关系到审查委员的尊严问题,主持者也很尴尬。
  但他们以“青年作者之中有抱着危险思想的人,把那些人画的作品摆在沙龙不太好”为理由婉拒。
  皇帝立显不悦,即以命令的口吻说:“那么把落选的作品,另行辟室展出吧!”于是,落选者沙龙展览会得以举行,其中就有马奈、毕沙罗、惠斯勒等人的作品。
  但因其中有的作品“犯忌”,比如马奈的《草地上的野餐午餐》(见第12页),画面描绘了森林中野餐的情景,画中有个赤裸的妇人,旁边有两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躺着,拿破仑三世与皇后在观看展览后大怒。
  虽然在技法上马奈有意识地尝试表现鲜丽的色调,所以对颜色的选择及配置十分细心,譬如前景的青色衣服的复杂变化和黄色的对比,及裸女的肤色,用协调的黑色衣服为衬托等等,使色彩的表现极为丰富、美丽;另一方面,画中所显现出来的明暗变化,一改以往那种又黑又暗的场景而注意到了阳光。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画却在展览会上引出了风化上的问题,被皇帝斥责为“无耻的作品”。
  批评家和一般观众也附和着,咒骂其行为的不检点。
  于是排斥的声音一齐加诸马奈的身上。
  有趣的是世间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此错误的批判竟在一夜之间使马奈出了名,那时他刚31岁。
  这时又有人趁机在皇帝面前攻击落选展品,而皇帝看到落选展引起了风波,也顿感内疚,再也不敢吩咐举办第二次落选展。
  所以事实上落选者展览会,也只举办了1863年这么一次。
  从这件事发生以后,虽然官方展览的审查机制又得到了暂时的维持,然而不信任官方审查的火焰,却从这个展览开始被点燃了。
  一些艺术家因被排斥在官方展览之外,而由个人或小团体组织美术展览,这种情况后来在19世纪变得更为普遍。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也因此促成了不少新兴画派的形成。
  其中最为xx的就是印象画派。
  出于对皇家美术学院垄断地位和美术展览评审制度的不满,一群以印象派为主体的画家在1884年组成了“独立沙龙”,后来又有所谓的野兽画派发起了“秋季沙龙”。
  这些举动都为20世纪各种艺术团体组织画展提供了很好的先例,1905年秋季沙龙的参展作品,马蒂斯名作《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大大促进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传播。

第三章 皇家艺术学会与世博会的诞生

 很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同意这样的观点: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举行是偶然的,它只是源自一个庞大的君主制国家的一位贵族的提议;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它的举办又是必然的,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们前面曾经提到的皇家艺术学会(RSA)。
  1.皇家艺术学会概说1754年,威廉.希普莱(WilliamShipley)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的劳斯迈尔咖啡厅成立了该学会。他是受都柏林的“改进畜牧业、制造业和其他实用艺术协会”(1731年建立)的启发而提出倡议的。该学会初创时叫做“鼓励艺术、制造及商业活动协会”,以促进工艺、制造业、马奈的《草地上的野餐午餐》商业为宗旨。1847年,协会接受了皇家的特许证,并在1908年由爱德华七世颁发了“皇家”的头衔,从此被称为“皇家艺术学会”。
  在英国历史上,该学会曾组织过多次重大展览,包括1761年的“艺术、制造和商业展”。1867年,该学会在拜伦的出生地,伦敦的霍勒斯街24号悬挂了{dy}块纪念牌,作为文物保护的标志,1876年该学会协助建立了英国国家音乐培训学校。进入19世纪后,学会似乎就走下坡路了。1844年12月,皇家艺术学会由当时的总干事卫修(FrancisWhishaw)筹办一场展览,展出“有用的发明”,包括实物与绘图,展览本意是募款,而不是“促进工业”。
  结果,只有150人入场参观。尽管卫修认为那个展览并不成功,但学会的理事都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办下去。
  结果,第二年展览的观众达到800人,而且卫修的目的至少达成了一个:许多人开始讨论举办年度展览的点子。理事会决议立即筹办定期展览,认为外国,尤其是法国的展览会创造的竞争机会,是促成各国工业成长的力量。这也是以后英国能举办首届世博会的直接原因,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也为世博会的举行进行了实际的演练。也正因为如此,在筹办1851年世博会的人士中,皇家艺术学会的会员占了很大一部分。
  2.阿尔伯特亲王和首届世博会的筹备当然,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需要有一个临界点。
  而导致临界点出现,并实现突破的核心人物就是当时皇家艺术学会的主席阿尔伯特亲王(PrinceAlbert)。阿尔伯特亲王是德国人,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是当时当政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夫婿。阿尔伯特亲王本人是一个设计爱好者,对艺术与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1840年阿尔伯特亲王到英国后,发现英国民众的艺术修养不足,认为政府应设法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才能激励制造业者生产高品质、富美感的产品。
  他听了卫修报告理事会的决议后,颇为支持,但是表示要等筹备计划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才会介入。卫修却极为大胆地解读了阿尔伯特亲王的意思,认为这个点子得到了皇家的支持,于是立即成立委员会,筹备{swql}的全国性展览。然而,一开始筹备委员并没能说服制造业者共襄盛举,众多的原因中,最现实的是1845年爱尔兰开始闹大饥荒。直到1847年3月,艺术学会才办成了英国{dy}次全国性工业展览,虽然参展品只有几百件,而参观人数却超过两万。
  制造商从中发现了商机,也发现了这14世博与艺术种展览的教育价值—消费者可以在展览中学会分辨妍媸,养成品位。
  第二年,学会就不必游说制造商提供展品,反而因场地有限,要选择展品了。结果,参观人数超过7万。这是英国社会正在急速变化的有力证据,而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基础条件至此也已基本成熟。
  1850年1月3日,维多利亚女王正式批准了皇家艺术学会的建议,宣布成立筹备世界博览会委员会,由阿尔伯特亲王担任主席。
  阿尔伯特亲王认为:“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因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阿尔伯特亲王的先进理念为世博会的诞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公共价值观:世博会是一个展示全人类文明和成果的舞台,世博会蕴涵着人类追求平等、公正、共享的公共精神。
  同时,阿尔伯特亲王也希望世博会的展示能包含艺术品。
  为达到他的这一目标,许多艺术人士被延揽进了筹备委员会,如设计艺术的开创者之一的亨利.科尔(HenryCole),他被认为是{dy}次世博会幕后主要的策划者之一,也是皇家艺术学会的实际主事者。很多人认为首届世博会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阿尔伯特的领导外,亨利.科尔也是功不可没的。
  1849年亨利.科尔创办《设计杂志》(JournalofDesign)提倡好的设计就是好的商务。
  当时尚无“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一词,科尔将之称为“艺术性制作”(artmanufacture),意谓将纯艺术或美应用到机械生产上。
  虽贵为皇室委员,他却执著于鼓励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准的工作。
  和当时许多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和关切增进工业设计的人士一样,亨利.科尔也有许多亲自设计的作品,并借某艺术厂商的名义参加博览会。
  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参与展示的制造厂商为了迎合展览会高水平艺术精神的要求,纷纷委托设计师,设计、制造具有艺术特色的产品。
  为此次展示贡献良多的设计师、艺术家和雕刻家包括普金、阿弗烈德.史蒂芬斯(AflredStevens)和欧文.琼斯(OwenJones)。
  正是在古代集市、英国的工业艺术陈列、艺术展览会、机械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等综合因素的催化下,在阿尔伯特亲王及皇家艺术学会再次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的促成下,1851年伦敦世博会才得以诞生。作为近代产业社会{zd0}规模的国际活动,世界博览会写下了她光辉的历史。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dy}届世博会开始,风雨兼程,历经百余年,无论是生活在河海之滨,或是居住在平原、高山上的人们,都得到大自然的润泽,都在同一个天空下创造自己的文明,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将各自的文明成果和实现理想的起始点聚焦于世界博览会。
  从世博会的整个历程来看,世界博览会早已不再只是技术和商品的展示会,她以广阔的胸襟,熔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于一炉,伴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将各种技术交流、学术研讨、旅游观光、娱乐和消遣……集中在一个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喜庆节日气氛的空间。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展会,世博会理所当然地xx艺术的发展,为各类艺术品的展示提供场所。
  即使是早期的所谓以技术为主的世博会,也并没有脱离艺术的关照,除了艺术品本身的展示外,我们也还在各种工业品上看到了艺术的存在—因为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是技术商品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第二卷世博会发展进程中的艺术
  {dy}章水晶宫—艺术的辉煌与失落
  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就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
  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声,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
  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3,棉布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1851年的英国,火车和汽船已经代替了马车和帆船,当时的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万千米。
  当时普鲁士的国王曾羡慕地说:“不列颠的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已发展到了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高度。
  ”这些因素触发了英国要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主角的欲望,英国人迫不及待地要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经济发展的成果。
  1.首届伦敦世博会上最辉煌的艺术作品—水晶宫如前所述,欧洲各国举办工业展览会已不是新鲜事,特别是英国、法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产品展览会,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纺厂车间以此来推广本国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宣传新产品。
  频频举办的工业展览会使英国萌发了举办一次有世界各国都参与的博览会的想法。
  当时承担国家展览会组织工作最多的、也最有经验的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
  担任皇家艺术学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
  在他的组织下,皇家艺术学会曾成功举办了1847年、1848年的工业展览会。
  1849年,艺术学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展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展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要求能在伦敦海德公园中找到{zh0}的展览场地,以举办一届规模宏大的世界博览会。
  阿尔伯特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1849年6月30日,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白金汉宫召开,参加者有皇家艺术学会成员、博览会组委会成员、建筑公司成员和阿尔伯特亲王。
  会上讨论了举办世界世博会的想法,同时就如何举办世博会作出了7项油画《维多利亚女王在首届世博会开幕式上》18世博与艺术重要决定,这些决定为世博会举办确立了基本框架。
  会议决定:世博会展品分为4个大类—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和雕塑作品;将建一幢特别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举办场地选在海德公园南侧;博览会将是国际性的,由国家发出参展邀请;组委会将提供大量奖金以鼓励参展者;将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来主办世博会;世博会财政集资由皇家艺术协会负责。
  1850年1月3日,世博会皇家委员会成立。
  随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以国家名义向世界各国发出世博会参展邀请。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在英国伦敦一座被称为“水晶宫”的穹顶下。
  这是一次为展示人类的进步和繁荣而举行的历史性聚会,这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它的英文名称是TheGreatExhibitionoftheWorksofIndustryofAllNations。
  上午9点,在世博会的举办地海德公园四周已聚集了众多的市民,大家都在等待着水晶宫开门迎客那难忘的一刻。
  11时30分,皇家马车的车队开始驶离白金汉宫前往海德公园,12点整,伴随着“哈利路亚”悠扬的乐曲,王室成员和他们的随行人员步入水晶宫。
  根据当时《泰晤士报》的报道,那{yt}是“创世以来,全世界各族群{dy}次为同一目的而动员起来”。
  当天入场参观人数超过2.5万人,街道上还有成千上万为争睹女王风采的市民。
  实际上,开幕式上的维多利亚女王,其心情之兴奋、激动不亚于当时任何一位宾客,她在当晚的日记中回忆道:“……出发时天空微微下着细雨,在我们到达水晶宫前,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
  我们开上罗敦路,在入口处走出马车。当我们进入大厦,通过铁门,看见摇动的棕榈树和鲜花、无数的在走廊里和周围的椅子上的人,加上挥舞着的喇叭,都让我有永远不会忘记的震撼,让我感动……我们走到中间,看到台阶和放好的椅子,漂亮的水晶喷泉就在眼前,真是神奇!多么宏大,多么荣耀,多么让人感动!每个人都会热爱这一切。
  欢呼声、每张脸上洋溢的笑容、宏伟的建筑、棕榈树、鲜花、树、雕像、喷泉、乐器……我亲爱的丈夫,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英国画家亨利.赛伦斯(HenryCourtneySelous)在世博会召开后次年创作的油画《维多利亚女王在首届世博会开幕式上》真实地记录了这次世博会开幕式的场景,这幅画本身也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
  水晶宫内悬挂着各国的彩旗,各种工业产品、工艺品、艺术雕塑等琳琅满目。参观的人流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人们瞪着惊奇的眼睛,看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珍奇宝物或产品。英国上下几乎都为世博会所感召,参观人数几乎占全国人口1/5。博览会为观众上的最重要的一课,也许就是让许多人了解了英国在当时的世界影响力。英国人自豪地把这次盛况空前的集市取名为GreatExhibition,意为“伟大的博览会”。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自由贸易的先河,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表现了人类的无限想象力。世博会自此开始成为20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也就此有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从产品的简单交换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
  因为这一划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馆内景20世博与艺术时代的创举,伦敦博览会被确认为世界历史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运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很多人认为这次世博会只是工业产品的一次大展示会,而在艺术方面乏善可陈。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尽然。比如《维多利亚女王xx》的展出使参观者除了惊叹于它的制作工艺外,还为xx上的名钻石—“光明之山”的魅力所倾倒。
  据说为了确保xx上这颗钻石能够在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维多利亚女王特意耗巨资请工匠对原先已经切割的钻石进行重新切割。{zh1}这顶xx成为世博会上最为瞩目的展品之一,因为它展现的是大英帝国的辉煌与艺术的魅力。但人们最难以忘怀的是这届世博会带给人们的{zd0}惊喜—水晶宫。正如一位世博会研究者所言,水晶宫不仅是容纳首届世博会的展示空间,更是首届世博会最庞大的艺术展品。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由于水晶宫的存在,才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首届世博会在艺术上的辉煌。而这件作品的诞生本身也是充满曲折。1849年底成立的世博会建筑委员会向各国发出展馆设计的邀请。
  尽管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方案,但由于所送方案都是传统的建筑形式,了无新意,所以委员会无法评选出优胜者。
  无奈之下,委员会只能将各方案中的可取之处汇合成一份委员会的方案,但还是不能让大家感到满意。
  这个被骂为“可怕的杂世界最古老的名钻—光明之山的官方设计方案,是一个由砖石为材料,顶上带有金属圆顶的传统大厦型的展馆,强烈的反对意见不仅使委员会面临窘境,甚至也使世博会正常的工作流程陷入了停滞,世博会意外地产生了可能流产的危险。
  正当皇家委员会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令委员会所有成员眼睛一亮的方案终于及时地出现了。
  它不仅成功地救世博会于水火之中,更铸就了人类历史上一段辉煌灿烂的建筑神话,并由此也使得该建筑物作品本身成为{dy}届世博会最成功的展品。
  这便是园艺工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Paxton)和他的作品“水晶宫”。
  而这个方案之所以能出现,据说还有这样一个颇有xx色彩的故事:一位英国的探险家在圭亚那发现了美丽的王莲,在欣赏之余便采集种子带回了英国,他把种子交给了当时查丝华斯庄园首席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种植。
  也算是机缘巧合,帕克斯顿对王莲种子也是情有独钟,他把它放在室内一个盛满温水的浴缸里。为了模仿原始生态环境,帕克斯顿还特意设计了一个能使水循环流动的运动转轮。在帕克斯顿的精心呵护下,种子很快开始发芽,3个月后,王莲长出11片巨大的叶子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帕克斯顿将花作为礼物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
  在培植王莲期间,有{yt}帕克斯顿在带女儿观赏王莲时发现,巨大的绿叶居然能轻而易举地承受女儿的体重。惊奇之下的帕克斯顿将叶子翻转过来仔细观察,只见其背面粗壮的茎脉呈环形交错,构成既美观又可以承载巨大重力的结构。这个发现顿时给了他灵感,一种新的建筑创意在他的头脑中形成。这时正好传来了世博会建筑委员会征集展馆方案不顺利的消息。帕克斯顿感到这是把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的一个好机会,因此他立即向委员会表示愿意提供他的建筑方案,并接受约瑟夫.帕克斯顿22世博与艺术了委员会提出的比较严苛的设计条件。
  此后的几天,帕克斯顿在家中夜以继日地进行设计,他以立面、剖面图的形式画出了建筑的基本形态。6月20日,帕克斯顿带着他的图纸前往伦敦。6月22日,建筑委员会见到了帕克斯顿的计划并迅速推荐给组织委员会,同时征求民众的意见。
  民众马上被这个新颖别致、优雅美观的建筑设计所吸引,舆论也是叫好声一片。7月15日,建筑委员会接受了帕克斯顿的建筑方案以及报价,不过,建筑委员会要求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高度,使一些树木可以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
  帕克斯顿测得那些树的高度后,便在设计中增加了一个桶状的圆顶。
  1851年的春天,伦敦海德公园里出现了一座前所未见的铁与玻璃的建筑物,它通体晶莹透亮。
  记者杰罗尔德(DouglasJerrold)在报上将它称之为“水晶宫”(Crytal,Palace),这个美丽的名字极为传神地表达出了这座新奇建筑的特质和人们进入其中的感受,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在1852年出版的《为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在海德公园内建造的建筑》报告书中,作者查尔斯.唐斯对“水晶宫”的建造有一个较为详尽的描述:“这个伟大的建筑由钢铁、玻璃和木头制成。
  最重的铸水晶宫铁是梁架,长24英尺,没有一样大件材料超过一吨;木头用于一些梁架或桁架、主水槽和帕克斯顿槽、顶部梁骨、车窗锁和横梁、底层走廊地板、指示牌和外墙;玻璃是平板或圆筒状,10×49英尺的长方形,每平方英尺重16盎司;3300个空心钢柱,同时作为平屋顶的排水管。
  为了解决玻璃上蒸汽凝结问题,帕克斯顿设计了专用水槽—长达34英里长的专利水槽并特别设计和制造了机器生产。
  窗口的栏杆等也用发明的机器来上漆。
  在伯明翰的强斯兄弟生产了30万块
种装玻璃车在敞开结构上能进行快速安装……”由以上的叙述可知,水晶宫所要强调的是一种把实用、技术以及经济放在xx的设计思想,这种要求突破了沿袭传统建筑样式的做法,在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都代表了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向。
  就艺术美学而言,水晶宫的建筑形象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思想,其特点就是轻、光、透、漾,它们与传统砖石建筑的厚、重、闭、实大相径庭。
  作为一所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水晶宫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它靠的并不是豪华的材料或附加的装饰,而是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艺术修养和旺盛的创造活力。
  水晶宫在当时得到不同的评价,一方面,许多建筑师和高雅人士认为它算不上是高雅的建筑;另一方面,它又获得了广大公众和一部分专业人士的喜爱。
  当时的报道说参观水晶宫的人对它抱有像是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一样的尊崇的情绪,有人描写在水晶宫里的感觉宛若一个美好浪漫的仲夏夜之梦。
  水晶宫虽然塑造了首届伦敦世界博览会的一段xx,也造就了世博会建筑艺术上的辉煌,但就整个世博会的展示内容来看,满眼都是粗大的工业品,艺术的失落事实是存在的。
  然而,它却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出现,并因此促成了现代美术教育的产生。
  2.首届伦敦世博会后伴随失落而来的思考—工艺美术运动由于首届世博会上的展示品中工业产品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展品有使英国人大感困窘的一面,因为这些展品的外形大部分都相当粗陋。
  虽然工匠们尝试用一点装饰来加以弥补,比如把哥特式的纹样刻到铸铁的蒸汽机体上,在金属椅子上用油漆画上木纹,在纺织机上加了大批洛可可风格的饰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24世博与艺术固然也有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认为一切都已xx无瑕,赞美工业革命带来的伟大胜利与成就,但更多的人却从中看出了英国工业产品在艺术设计方面的缺失,认为它们无法与法国或德国的产品相比。
  其中有一些设计师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一种从整体出发的工业品的统一设计。
  不过这些设计师虽然是设计思想上的{lx1}者,却也同时是工业化生产的反对者,他们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将产生这种丑陋产品的原因归咎于机械生产,新设计思想的奠基人,德国建筑家哥德佛雷特.谢姆别尔(GottfriedSempell)就是这批先驱之一。
  他参观首届世博会的展览之后,写了两本书,一本是《科学.工艺.美术》(1852年),另一本是《工艺与工业美术的样式》(1890),表达其对展览的反对意见。
  他在这两本书中提出:美术必须与技术结合,应提倡设计美术,但同时他又认为大量生产对设计而言是个危机,反对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谢姆别尔是在德国{dy}个提出设计革命的人。
  可惜当时德国倾力扩张,国内四分五裂,无人理睬他的主张。
  而在英国,这方面的问题在世博会后也引起了英国政府与学术界的反省,从而引发了xx的、由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Arts&CraftsMovement)。
  “工艺美术运动”的开端,迄今仍无xx一致的看法,有些学者是以威廉.莫里斯于1864年开设的设计事务所为开端,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虽然莫里斯的事务所到1864年方才开设,但是,类似的设计探索早已存在了。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对于工业化造成设计水准下降的社会共识,是从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
  在这个展览上展出了大量设计得不够好的工业产品,设计界一些敏锐的人士由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然,与日后的现代威廉.莫里斯的油画像征主义设计家坚持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上的完善、改进不同,这批设计家是否定工业产品、否定工业化的,他们提倡恢复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以此避免工业化在设计上的影响。
  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工艺美术运动”具有它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但是对于当时设计上的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来说,它又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英国美术评论家和作者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诗人威廉.莫里斯,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FordMadoxBrown)、爱德华.柏恩琼斯(EdwardBurneJones)、画家但丁.加布里尔.罗西蒂(DanteGabrielRossetti)、建筑师菲力普.威柏(PhilipWebb)共同组成了一个艺术小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eRaphaeliteBrotherhood),一般称爱德华.柏恩琼斯和威廉.莫里斯为圣三一教堂设计的彩色玻璃26世博与艺术为“拉斐尔前派”。
  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
  他的名言“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的含义自然是指功能与美的统一。
  莫里斯的设计不仅包括平面设计,也有室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等。
  他认为要复兴中世纪哥特式的风格,只有上述风格的设计才是“真挚”的。
  “拉斐尔前派”虽然受到刚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但他们还是主张“诚实的艺术”(HonestArt),要回到中世纪手工艺的传统。
  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壁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
  他们反对机器美学,认为应当为少数人设计少量精品。
  “工艺美术运动”从1860年在英国开始起步,到19世纪70年xx始进入运威廉.莫里斯的“红屋”动的高潮。
  1888年前后,在伦敦成立了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开始举办一系列展览,在英国向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优秀设计及高雅设计品位的机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风尚也在这时开始外传,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比如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的设计师查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RennieMackintosh)和他领导的所谓“格拉斯哥四人”(theGlasgowFour);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影响地在芝加哥建筑学院,形成了xx的“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Beruhem)、詹尼(Jenney)、艾德勒(Adler)、霍拉伯特(Holabird)和路易斯.沙利文(LouisSullivan)等。
  在加州则有格林兄弟(CharlesandHenryGreen,Green&GreenBrothers),家具设计师古斯塔夫.斯帝格利(GustavStickley)和柏纳德.迈别克(BernardMaybeck)等。
  因此,19世纪80年代之后,“工艺美术运动”变成了一个国际运动。
  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演变成了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影响因素,它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从而促使欧洲和美国产生了另外一个规模更大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
  1926年到1945年,以引发日本“民艺”(mingei)艺术革新运动为标志,“工艺美术运动”在日本收尾。
  当时一方面日本的工业化已经成形,为运动的落地发芽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日本人依然毫不犹豫地向西方靠拢,希望本国中产阶级能够适应东西方结合的生活方式。
  日本{dy}个为“工艺美术运动”添加了东方的灵感和色彩。
  虽然“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在20世纪开始日趋式微,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影响。
  可以说,这场由英国发起的19世纪末最主要的艺术运动,直接影响了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轨迹。
  与“工艺美术运动”相关联的,则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出现。
  这还是要上溯至首届世博会。
  人们在担忧产品艺术质量下降、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低落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使艺术和艺术教育跟上时代的脚步,或者至少使工业与艺术不要脱离太远。
  这些思索的结果,是学校教育的改革。
  人们期望创造一门产业劳动者与设计艺术之间产生密切关联的学科。
  于是,以伦敦世界博览会为契机,以提高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水平为目的,很快地在英国的普通教育中达成了美术教育的共识。
  由此,美术课程开始被列为学校的正式科目,现代美术教育也因此水到渠成,并陆续28世博与艺术为世界各国教育所接受。
  对此,各国的艺术教育史文献也有着基本一致的记述。
  然而,这一变革并非是一个突发的结果。
  因为早在这之前,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也已悄然地起着变化。
  尤其是在欧洲,一些善于体察社会发展趋势和把握教育本质的人士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到工业生产这一巨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会要求教育尽快地去适应这一变化;与农业生产时代不同,在制造工业产品时,人自身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又源于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密切联系。
  于是,教育家们开始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性改革,教育家们的这些贡献,不仅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还促进了教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而创造出了近现代社会的文明。



郑重声明:资讯 【世博与艺术(一)_梅兰竹菊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