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起钻抱劲- 焦建国

在打形意劈拳起钻时,不要一只手向前钻出很远了,另一只手还放在肚子下边,应该前手一起钻,后手就紧紧跟在前手腕后面,在脸前合抱蓄力,然后发抖炸劲向前劈出,这是当年南京国术馆定的架子。1993年,曾在南京国术馆工作过的裴锡荣老先生秘密地对他的弟子殷庆珠说:“我的形意跟别人都一样,只有一点不同,就是起钻跟手,这一点是南京国术馆定的”。裴老先生一生写过不少书,也许上帝召走一个生命来得太突然,也许家藏宝贝不愿与人分享,他的著作里从未提及此事。我与殷庆珠先生商量,还是把它贴到网上,与朋友们“资源共享”。为此我还做了个视频传上去。

在搏击时后手放置的位置非常重要,不论拳击、散打,后手都在脸前眉侧,八卦掌后手在前臂的肘内侧,强调两手的合抱劲,形成一道弧形防线。据姜容樵老先生说,当年郭云深与董海川切磋武技后,决定把形意拳的后手提高,放到前肘附近。但是今天看来,这个位置还是过于低。人体最要害部位莫过于头,而搏击时头又必须处在前沿阵地,因此必须有重兵把守这个“司令部”。我进攻的目标也{sx}对手的头,从我的头到他的头距离最近,因此,把两手放在头附近,不论防守还是进攻,都是{zj0}选择。

形意早有“虎抱头”之说,食肉动物搏斗时,它的俩“手”就放在头附近并迅速向对手的脸、眼叨去。老虎捕猎,一下子抱住猎物的头,一口咬断它的脖子。可见“虎抱头”不但要抱(保护)自己的头,还要抱(击打)对手的头。前些年有些武术家还讨论过究竟是“虎抱头”还是“虎豹头”,那还用说吗,“虎豹头”是个名词,只是吓唬人的花架子,“虎抱头”才是技击。

古拳谱交手要诀说;“凡与人交手,两手务要抱住,慎勿散乱,如行兵与纪律”。这是铁的纪律,不管中国拳还是外国拳,都不能违反。实在累了,放下一小会,还得抱起来。实在抱不起来了,裁判就会终止比赛,你输了,再打就会出危险。

把后手还放在肚子下边,据说是为了“护裆”,这就把自己各“xx”的防区弄乱了。手护头、护心,肘护肋,膝护裆。形意步子一站,前脚内扣15度,后脚横开不超过45度,这样,双膝都是内扣的,他的脚即使在我两腿中间向上踢也会被膝挡住,根本踢不到裆。如果觉得不保险,可以向里合一下膝,抬一下脚,自可xx弹踢,“五行本十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何须用手?泰拳教程把人分为三段,上段用手防守,中段用手、肘膝相连防守,下段用膝、腿防守,因为用手防下段则头部空虚,很容易被击倒。

不但两手不能远离头,两手本身也不能远离。用兵布阵都讲究“紧缩兵力”,兵力分散就会被各个击破。两个兵团必成“犄角之势”,一手出击,一手看家。防守则互为救应,进攻则互相配合。一只手已经钻出去老远,与敌人接上了火,另一只手还在肚子底下按兵不动,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一手钻出,另一手必须紧紧相随,前手是侦察兵,后手是埋伏的大xx,前手是“惊手”,后手是重拳,前手破坏敌人的防守,后手就是致命的一击,瞬息万变,间不容发,两手距离稍远就失去战机。形意拳任何一个招法的实际运用都离不开两手紧紧相随,一只手击打时另一只手也不能闲着,不是控制敌手就是守护中门。形意拳谚早就说了“出洞入洞紧相随”,就是说的两手紧紧相随。

起钻并不是要把手钻得离头很远,而是两手在脸前拧钻裹抱,是身子主动向前贴近自己的双手,通过“人追手”,实现“缩”。在后脚向前与前脚踝相摩的一刹那,双拳拧抱收缩蓄力。形意拳讲究“一存、二践、三就、四钻”,“存”就是把腿弓起来,“就”就是向一块收缩。就是“全身百骸一齐收”。手向上起,身必向下缩,这是矛盾劲,矛盾劲是短打拳的理论基础,说来话长,不说了。有收缩才有弹发,任何动物在准备发起进攻前都要先“缩”,人也不例外,起钻就是劈击前的一缩,叫做“就如蛋,去如箭”。所以起钻的要领是:腰向后弓,命门吸丹田,尾闾下垂,向前兜。全身象压紧了的弹簧,只要意念一动,就会吐气发力,脊尾抖颤,像箭一样弹发出去。两手在嘴前拧旋合抱具有横竖二劲,合抱是一个横劲,这个合抱劲催着两手螺旋前钻,就是用横劲把竖劲挤出来,在前钻时小臂的斜面在遇到竖劲时也会分离出一个横劲,于是,起钻就具备横竖二劲,像抱着一杆枪,见横破横,见竖破竖,把敌人的防守阵地撕开一道口子,“落翻”劈击就顺理成章了。

起钻的过程是“缩”、是“吞”,落翻劈击那才是“发”是“吐”。不论是对手来攻,还是我进攻遇到对手的抵抗,都不要硬顶硬抗,{dy}反应该是把力点“吞”进来。物理学告诉我们,外力对刚体转动的影响,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力的作用点位置和力的方向有关。力矩M=力的大小F和力臂d的乘积。当我们推门的时候,力的作用点离门轴越远越省力,离门轴越近越费力。“手是两扇门”,我的手伸得越远,人家推起来越省劲,我的手离自己轴心越近,他推起来越费劲,我把力的作用点“吞”进来,使力点离我的轴心尽量近一点,离他的轴心尽量远一点,我就可以用小力胜他的大力。人的力主要在腰身,发大力时必然使手臂贴近腰而不是把手伸出去。比如拧一个小药瓶盖伸着手拧就行了,拧一个很紧的酒瓶盖就得把手臂贴近自身。起钻时把一只手伸出老远,先不说它松散不严密,仅在力学上就先输一筹。

击打是一种“亲密接触”,形意拳主张“脚要过人,身要欺人,力在身后”。“过人”就是一种“负接触”,步法和力道是一种“穿透”。必须通过“起钻”把身子贴上去,企图用“起钻”把对手裹截顶走或架开,距离就会越来越远,达不到贴身的战略部署。

怎样把力点“吞”进来?他向我冲过来时我把力点吸进来,他进行防守,甚至抓住我手向后拉时我就主动把身子贴上去,不论“吸”或“贴”都是追着手走。叫做“人追手”。可知“起钻”并不是挺着拳头往前顶,而是身向前贴,手向后吸,努力使口接近手。形意拳谚说“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三口者,两只手的虎口加上嘴也,三个口并成一个口,就是三个口成一条线或品字形,向前走,吞进力点,撕开口子,重手出击。

“形意形意”,不能光说“形”不说“意”。前面是从“形”的角度说“起钻”,那么怎么从“意”的角度理解“起钻”?古人把“意”分为四种:来意、去意、防意、打意。那么“起钻”属于来意,“落翻”属于去意,“起钻”属于防意,“落翻”属于打意。

不要轻视来意、防意。有来才有去,又防才有攻,有缩才有伸,有拉弓才有放箭。形意拳谱上明明写着:此拳“尚守不尚攻”,“尚柔不尚刚”。形意拳初级功夫是“明劲”,二层功夫是“暗劲”,高层功夫是“化劲”。

当然,来、去、攻、守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惊手也可以变实手,“起钻”也可能变成直接打击,这要根据对方的反应而定,但是不管作为“惊手”还是作为“实手”,两只手都得紧密配合,如影相随。一只手起钻,另一只手不动是不行的。

至于“落翻”劈击的练法,开始时可以迈大步走“长劲”,所谓“后脚如推车,前脚如犁地”。但是,这种“推车劲”是不能打人的。要逐步提高,追求鞭子劲抖炸劲。我在起钻时已经贴住敌身,制住敌手,劈击就在方寸之间,要在快、准、狠、脆、穿透力,何须上大步。

姬隆丰创的形意拳是什么样子无从考证,但决不会是一只手前钻另一只手还放在肚子下面的状态。如果说姬隆丰根据“岳武穆拳谱”创形意拳,那么岳家散手“单边待敌式”双拳在脸前相抱,跟拳击差不多。如果说形意拳脱胎于大枪,那么大枪的扎枪就是“起钻”,劈枪就是“落翻”,扎枪的动作正好是两手在脸前相抱三口成一线,绝不可能一只手端着枪往前钻。

我们再来看看比较古老的形意拳,叫做“四拳八式”,翻开宝鼎1931年的遗著《形意拳谱》,觉得一点都不像形意拳,可是,那才是形意拳的“中国猿人”。老形意四拳八式,虽然只有八个动作,却是式式从实战出发,都可以在岳家散手里找到它的影子。要说他是从岳武穆那里悟出来的,我信。四拳八式一开始叫“头拳”,就是左手抚在右腕内侧抱劲,全身缩得像一个“蛋”,然后像箭一样钻打出去。技击意义十分明确,这个就是岳家“通天锤”“缠钻手”。再如山西戴家心意拳,也保持着传统的拧钻裹抱的“小架子”。所以,南京国术馆定下来的这个起钻时后手附在前手腕内的跟手动作,并不是违背传统,而恰恰是向形意拳老传统的回归。是向技击的回归。

形意拳是一个重视技击的拳种,在这个问题上值得多费一些口舌,如果是穿着白大褂在公园打太极拳的老太太,怎么打怎么对,说也没用。有人说,练时这样练,用时不这样用。差矣,当兵的有一句话:“练为战”,见过xx练刺杀耍花枪的么?习惯成自然,练就按实战练,打起来才能信手拈来。平时练花架子,打起来突然严密了,哪有那事?

再谈形意起钻抱劲——中气运行

上篇博文讲到“抱如蛋,去如箭”。 起钻时全身百骸收缩合抱,这只是外形,肚里还有活儿。

在起钻抱劲时,随着尾闾下垂向前兜,同时要收缩肛门向上提,包括阴茎向上一收,会感到一股神经流由下向上冲入丹田。据说这是督脉的阳气由命门经会阴向上冲入丹田。同时,随着鼻子吸气,加上双臂合抱和含胸,阴气也沿任脉向下压向丹田,于是,阴阳二气在丹田合抱,叫做“中气”。这时,全身如压缩的弹簧,中气饱满,小腹铁硬。当心发出“劈击”命令后,身向上长起,中气向上提到“中丹田”,伴随着呼气,中气下冲,丹田猛然鼓荡,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丹田、命门一带是全身力的枢纽,这里发生“地震”,震波就会遍及全身。首先是尾闾由向前兜的状态向后翻震,这是“震源”,向下传到腿引起腿的弹动,将身体瞬间弹离地面并发生向前一小步的“寸进”,腿蹬地面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这是肢体作一系列打击动作力的来源。“地震波”向上传到脊柱,由于尾闾向后的震动引起脊柱上部向前的震动,于是,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劈出。又由于左手左肩向后的抖动催动了右肩右手向前的抖动,全身之力都集中在右手瞬间发出。力向四外炸开,而身体中心的力基本为零。保持了自己重心的稳定。

中气合抱表现为“吸”,吸的过程是缓慢的,中气的爆发表现为“呼”,呼的过程是快速的,叫做“慢吸急呼”。接手用“吸”,表现为收缩,是为“柔”。出手打击用“呼”,表现为伸展,是为“刚”,柔接刚发叫做“软接硬打”。“柔过气,刚落点”。不论少林武当,概莫能外。

中国武术流派甚多,但在中气运行发力秘诀上却惊人的一致。这就是“不传之秘”。清代名师苌乃周在讲此秘诀时说:“谨之秘之,且勿泄露,以遭天谴”。其实,《苌氏武技书》早已有人刊印出版,遭天谴也轮不到我。



郑重声明:资讯 【形意起钻抱劲- 焦建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