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广电人因该向电信运营商学习!_李皞_新浪博客

文/ 李皞

 

这几天接受记者采访,说北京热炒固话资费贵的问题,谈电信运营商固话的转型。固话转型的出路就是向固话的智能化发展,其实这就是三网融合的一个互相融合转型的过程。

 

电信运营商在向信息化运营、内容运营,向广电、互联网融合;广电向互联网和移动化、电信运营化转型。业界戏称,他们都在做“乾坤大挪移”。

 

三网融合,火热讨论已经是一阵子了。最近经常去新媒体网(),这个网站是中国新媒体{dy}行业门户网站,同时传媒人社区()也汇聚了新的一代传媒人。从他们的讨论总,我知道传统媒体人的压力,不管是广电、还是传统的报纸、杂志,很多都感受到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侵蚀的厉害。而这一代传媒人也非常地xx新的媒体,毕竟这个很可能是抢他们饭碗的“家伙”。

 

广电在感受到新媒体的压力是很正常的,然后广电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却会影响到三网融合的进度,同时竞争的加剧也会鞭策广电人危机感的到来。

 

我们知道这几年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逐步走进了国际化进程,然后广电一侧,基本还是在“原地踏步”。主要是广电采用的是国营、事业单位的经营方式,进了国家单位就是一口“铁饭碗”。笔者很多同学都在传媒工作,有的已经是中层管理者了,虽然广电目前对收视率的xx,无疑是{dy}位的,笔者的一个同学作为广电的中层领导,都是经常加班到晚上深夜,目的就一个提高收视率。“收视率”对广电人来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为什么呢?因为“收视率”就代表着高的广告价格,传统电视媒体靠的就是广告收入来支撑所有的收入运营。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手机》中电视台台长段大可其实可以当代广电领导层的普遍代表人物。为了提高电视“收视率”不惜把节目“俗”化,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提高广告费用。严守一、费墨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人物也在这样的鱼龙中摆弄着。

 

广电在三网融合过程中,是形势所逼的,然后以电视剧《手机》中电视台台长段大可为类型的广电管理层多有人在。短期内为了“收视率”不惜一切的代价,经济的目的,其实折射出一个广电xxxx层的商业思维能力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这将是影响广电融合过程的软肋。包括我认识的几位广电的中层领导,和他们交谈过程中,发现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合作,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吃亏的,因为电信运营商在侵蚀广电的资源。比如前几年的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生》,获利{zd0}的是电信运营商。他们害怕合作,害怕融合,这个他们的普遍心理。

 

当然并不是所有广电都是这样,也有很优秀的先锋,比如凤凰电视、CCTV、南广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广电的代表。他们在移动化、IPTV等融合过程中,都是取的非常大的成绩。

 

广电的管理层,个人觉得应该多向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管理层学习。经常和中国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做交流的时候,他们在商务模式、商业模式方面,每个人的身上都充满着商业思维的细胞,无疑他们是中国企业中{zj1}有商业思维的一个精英群体。开放的合作性,特别是中国移动,目前移动的集团客户部(政企客户部)基本把血脉都生根在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了,商业合作的多样化,创新化,前所未有。整个集团企业每个管理者、员工都是充满着商业思维的细胞。在这一点上,做为广电的“老大人”应该向中国移动的“小后生”学习。

 

(李皞,资深电信分析师、整合营销传播专家,联系方式E-mail:eastlihao@163.com,QQ:459601361,博客: )

 

附:

  三网融合中国简史

  1997-1999年,中国“三网融合”进入史前期。

  1998年3月,未经彻底执行的92号文(《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

  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是国家推动“三网融合”的{dy}次努力。

  1998年3月,以原国家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引发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

  1998年,广电启动了全国有线电视省级、{gjj}干线网建设。当时,中国电信尚未拆分,电信业也处在企业化改革的前夜,广电与电信之间并无体制落差。

  1999年,在自下而上的业务融合、交叉竞争的骚动中,国务院82 号文出台。这份关键文件明确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暂只在上海试点。”82 号文,给广电和电信划出一道红线。

  2000-2008年,中国“三网融合”跨入漫长的孕育期。在这8年中,国家做出三次有关“三网融合”的重要论述,电信业和广电业则沿着不同的脉络各自演进。

  2008年12月4日,科技部国家与广电总局正式签署“部局合作”协议,“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计划正式启动,NGB 开始成为下一代广电网的风向标。

  2009年,中国“三网融合”跑步进入破冰期。

  2009年,从体制到业务层面,从电信到广电行业,都开始跑步前进,为“三网融合”做

  好一系列的冲刺准备。

  2009年1月13日,第三次电信业大重组方案公布,维持多年的“5+1”格局变成三足鼎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成为全业务运营商。3 张3G 牌照,标志的不仅仅是3G 元年,而是FMC(固网与移动网融合)时代的到来,更是电信业内部“两网合一”的开始。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26 号文公布,即《关于2009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打响“三网融合”加速跑的发令枪——“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四个转变”的目标,即“由小网向大网转变、由模拟向数字转变、由单向向双向转变,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并明确提出至2010 年底实现“一省一网”的整合时限,广电为迎接“三网融合”加紧体制、技术、业务等各层面准备。

  2009年8月6日,《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下发。

  2009年8月11日、9月15日,广电总局连续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新一轮关于互联网视听服务的管理。

  2009年8月15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此后掀起了“制播分离”的新高潮。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的重组及控股传媒集团公司的成立,成为首批改革标志。

  2009年末,中国网络电视台、芒果 TV 等网络视频“国家队”集体发声,广电播出机构全面进军互联网。

  2010年1月13日,中国迎来“三网融合”元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三网融合,广电人因该向电信运营商学习!_李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