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 Jane_788 - Jane_788 - 和讯博客
读书札记 [原创 2010-05-21 08:44:13]   
  在书店,我对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的一些书很感兴趣,这些书,有些听过,但没见过,有些是{dy}次见到。虽然都是推荐给中小学生读的,但对于我来说,不少书,是我应该补遗的。当我拿到美国人约翰?阿尔伯特?梅西的《文学的故事》,没有思考,就将其买下来。这本书,作者虽写的世界文学发史,但他很谦虚,对自己的可能遗漏的,表示了适当的歉意。我读到三章,就充满了对作者的敬意,决定精读这本书。并随手将一些自认为精彩的观点、知识点摘录下来,也有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   相对于各种载体,碑文要保存得持久。梅西在这里,主要介绍了最早用来书写的羊皮或者犊皮纸、纸莎草上,远古的人们,把文字刻在石头、砖头或者圆柱上,而罗马人,则用木头、树皮来写字记事。他说,活字印刷术是德国美因滋市人约翰?古登堡于公元1450年发明的。但我们都知道,这比我国宋朝的毕昇,晚了几百年。我国古代,把书写在龟甲上,后来刻在青铜器、竹板上,直到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后,才用纸来写书。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要保留得持久些。埃及的象形字,我国的西夏文,如果不是石碑,怕是就成了死文字了。   二   他相信,文学在没有文字诞生之前,就存在了。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交流中。这让我想起这两天同时看的《宽容》里引用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废话与语言同时存在。当我们现代所谓文明人,与还处在原始状态下的人坐在一起时,发现我们在有些方面,并不比他们高明多少。那些口口相传的神话、惯例成熟而富有智慧。这就是为何在古代,史诗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就像我们熟知的《诗经》,不知经过多少年的口头流传,才被整理成文字,所以其艺术价值、感染力都是其它诗句无法比拟的。   三   在这本书里,其实主要介绍的是欧洲文学史,对于东方文学,则用了神秘的标题,且篇幅很短,这可能与作者自己承认的对我们东方不太解有关。梅西在第三章“神秘的东方文学”里,重点提到了中国孔子、李白两个人。并引用了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译成英文是这样:   A lovely woman rolls up   The delicate bambo oblind,   She sit deep within   Twitching her moth eyebrows   Who may it be,   That grieves her heart   On her face one sees   Only the wet traces of tears   用这首诗,他肯定了李白的优雅与人性及其瑰丽与奇异的想象力。可能是我的英文太差,这首诗,在英语里,感觉不到诗意的美感。也许,正如人们通常所说,再好的译文,也会减弱、曲解原文的精神。   “对于只用了两三分钟时间,完成了中国至少三千年文学史。”他认为是荒唐的,也违背了时代精神。在此,他引用了赫伯特?翟笛思教授的一句谚语:“没有错误,就没有真理”,求得中国人的宽容。虽然,在这本书里,再没有看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学片言只语,我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但我还是向他致敬。   四   犹太文学,也就是《xx》,对西方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语言都深深地烙有《xx》的印记。这主要是的原因,是历史的、宗教的,而非文学的。”他又说:“如果一个人不太理解《xx》,或在演讲中,或在文学作品中对《xx》那些非常简单的事实都弄不明白,那么,他对自己的民族精神,肯定也不会了解多少,对自己本国的文学也不会真正理解,也难真正欣赏了。”所以,“在人类思想的整个历史中,没有一本书能与《xx》媲美,其他民族的人们也从中吸收了宗教的,文学的丰富养料。”   不管是英雄,还伟人,都有缺点。作为文学,能真实地反映,才值得流传下去。《xx》中的人们,在古代都是英雄、先知,值得人们去崇拜,但他们也会走向神坛,与普通人一样,贴近生活。所以梅西说“很明显,希伯来的历史学家无意于为他们的英雄和先知们的坏事遮丑,甚至都不想美化和解释,这也使得他们的散文残忍但去十分有力。”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要差得多,传说中的尧舜禹孔圣人等,很xx,近乎神。所以反而让后辈觉得很远很远,是一个抽象化符号,不利于学习。   基督复活,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构成西方人浪漫的理想,这点与佛家的“涅槃”有相同的喻意。但佛讲得针对个体而言,而《xx》所宣扬的,是整个民族,胸怀更宽阔。所以梅西认为“约拿象征着那被吞并,但因神的恩宠又蒙得再生的以色列。约拿的故事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不仅是以色列,一切人类都可以再生,而在《xx》中,作为这一思想的发展,衍生出了基督再生的故事。”从这里,我明白了,是信仰给了犹太民族顽强与团结之原动力,所以以色列能在阿拉伯民族的包围中复国并变得强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   文学,与历史元素与宗教、伦理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用散文的形式来讲述他的历史故事,因此,他的历史故事就具有了开阔的视野、戏剧的魅力以及史诗般的光辉。”同时,“他尊重希腊的敌人,这是因为,敌人越显赫,就越能衬托胜利的辉煌。”这点,值得我们当今的文化人学习。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我们的敌人,表现的不但能力低下,而且相当愚蠢,以至于我们的少年儿童都能将其打败。对此,我不敢妄说,少年英雄是神,但我们的伟大,肯定是大大打了折扣。而另一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zd0}的不足就在于,他认为发生在希腊的战争也是人类碰巧发生的{zd0}事情。”这是人的见识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人意识里,评价得很中肯。在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他不是盲目的英雄崇拜者,看不到狭隘的爱国主义的痕迹,“对于人性,他不仅有着透彻的理解,还有着健全的道德标准和温和的伦理标准。”所以,“许多古代伟大而又名声较好的,至今还在流传的人物都是普鲁塔克创造的。”既然是名人,必有过人之处,其胸怀及心中的博爱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六   我对希腊的了解,通过学习历史,而知道了《荷马史诗》,对史诗里描述的战争及人物,只有片段式的印象。而抒情诗,则让我眼前一亮。希腊田园诗歌富有浪漫主义情怀,在弥尔顿的《利西答斯》中,他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他和他的大学好友的手足之情:“就像放牧在同一座小山旁的两只小羊,在泉水旁戏耍,在树林里追逐,在小河旁徜徉。”梅西指出:“因此,后世的批评家们禁不住疑惑:那些粗俗的牧人怎么会有这样精美的语言和如此细腻的情感?但是我们知道,那些优美的乡村民谣就是由这样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来的歌谣语言生动形象,韵律美妙,犹如天籁之音,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对于戏剧,就如对我们自己古典戏剧,并不了解多少,甚至一无所知。而对于希腊的哲学,要远比他们的文学,知道得多,受其影响也大。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士多德等。   七   尤里乌斯?恺撒创造了历史,同时也记录了历史。他的《高卢战记》和《内战》就是两部清晰、简洁、真实的历史作品。在这点上,我们的先祖,甚至现在的英雄,一旦成名或者当上领导,自己动手辛苦写作的,几乎没有。   罗马对希腊在思想上的依赖几乎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依赖在戏剧中尤为明显,以至于大部分戏剧不过是聪明的模仿而已。无论是平庸还是造诣极高的戏剧家,他们往往都是非常出色的模仿者——或者说是文学大盗。从这点也足以说明,古希腊文化之繁荣。   西塞罗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前半期的风云人物,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他都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拉丁语散文家。   当基督教征服了罗马的时候,罗马及其语言反过来也征服了基督教。不管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影响,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   八   中世纪,虽被称为欧洲最黑暗的一千年,思想、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但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中世纪的文学成就中,最为丰富、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诗歌、史诗、浪漫小说和抒情诗。   但丁的《神曲》,用简洁的韵文诗描述或者隐喻了各种罪人、好人和幸运者,这些神幻的故事大多以人间生活为模型,这一点在地狱里最为突出。薄伽丘《十日谈》浓郁的地方色彩,它忠实地反映了14世纪时意大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九   19世纪以前,欧洲文学中,对法国、英国要了解得多些。蒙田是公认的“散文之父”,拉伯雷的作品痛斥了高尚的道德,这足以使教会瞠目,异教徒发出无谓的xx。笛卡尔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相信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真理都根源于我们的心中。古典时代最多产也最为精力充沛的散文家是博须埃,这个充满了巨大的能量。18世纪法国的强盛不是体现在小说和诗歌上,而是名家辈出的伟大思想家们,我们可能永远都会记得这四个人: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喜剧小说,甚至连拍拉雷都无法与他相比。塞万提斯想在狭窄的风雨飘摇的小路上进行奚落和嘲讽,但他却踏上了一条充满人情味的大道。1623年,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书籍——莎士比亚戏剧集最初的二折本出版了。二折本集子的作者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团。弥尔顿的一生跨过了整个17世纪的四分之三。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弥尔顿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坛巨匠,以及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的主要诗人。   18世纪是英国文学史的散文世纪,散文在这个时代是如此优美,收到于遮盖了诗歌的光芒。斯威夫特是18世纪初叶最伟大的散文家。《格列佛游记》是每一个儿童都爱不释手的经典作品。但是我们铭记丹尼尔·笛福不是因为他的小册子,而是因为他是《鲁滨逊漂流记》。通过《约瑟·安德鲁传》这部作品,菲尔丁发现了自己的创作方法和独特的艺术才能,这在《汤母?琼斯》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和展现。   对于诗歌及其它戏剧之类的,知之不多矣。   十   进入19世纪,离我们很近,对他们了解要多得多。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复活,成为欧洲文学主力军。拜伦一夜之间成为英国和全欧洲的偶像人物。重要的是雪莱是一位天使,一位歌唱的天使。他愿意做自己讴歌的《云雀》和《西风颂》中的竖琴。这是一个文学大发展的时代,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领域里,文学大家许多都很熟悉,让我目不暇接。   德国人的文学才华,在这个世纪也显现出来。哥德写作《浮士德》的时候才23岁,此剧完成的时候他已经83岁了。此剧凝结了他无与伦比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尼采首先是一位艺术家,并且还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他向人类教授了关于近代思想核心的一课。正是尼采那无与伦比的口才,把他们以及从它们那里得出的推论演绎得如火焰般灼热。无论是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还是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在《人性的,太人性的》这样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了一位有创造力的演说家,他的话语炙热的、翱翔的、歌唱的。还有诸如叔本华等在内的其他思想家,都对我们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19世纪,俄罗斯也表现出非凡的成绩。普希金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同时他也是一个抒情诗人、戏剧诗人和故事作家。伊凡吠栏衲颉⑼铀纪滓蛩够⑼卸固┦嵌砺匏剐∷道飞献钗按蟮娜?汀6运堑闹鳎叶亮瞬簧伲∠笠步衔羁獭B砜宋髂?高尔基出身于农奴和工人家庭。不管是在小说还是自传体书中,他的主人公永远是他本人,一个出生在黑暗之中却不停地追逐光明的人。但他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因为他的战斗精神太激烈,以至于他的每一页书中都充斥着他对革命的宣传。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他的作品。尤其是当我知道他甘当政治走狗,做出对全世界说谎的事后,有些看不起他。   总之,19世纪到现代,文学之星,就如天上的星星般,在欧洲、美洲诞生,还有如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马克?吐温等等,对我们产生很影响。可惜我们中国,再没有出现过一位。我想,这可能既是前面作者所说的,对东方不了解,也是我们自我封闭,甚或我们根本没出个像样大家的缘故。      2010年3月10日
郑重声明:资讯 【读书札记- Jane_788 - Jane_788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