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新贵族——松花石砚_石语林泉_新浪博客

                   文房四宝新贵族——松花石砚

                           硕石

    中华文化传承史是一部东方文明史的大典,其中,文房四宝如璀璨明珠般,演绎了无尽的关于文学、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动人传说。尤其是砚艺,领骚于宣纸、徽墨、胡笔,对传播文化艺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古名仕曾以拥有和收藏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为荣。

    而今,随着人们对文化对艺术更深远的执着追求,文房四宝中的砚品也更加受业界人士xx,四大名砚的地位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如重见天日的砚中新贵、被满清王朝封禁近三百年的松花石砚,在流传下来的众多名贵砚石中,因其曾被皇室垄断成为御砚而独具神秘色彩。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据记载,产于清朝的发祥地长白山区松花江(古称浑同江)畔。清朝康熙皇帝发现松花石的石质上佳、石色极美,命工匠雕琢成砚,取墨一试,竟然得心应手,发墨如油。康熙认为松花石“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弗能出其右”,以后就将松花石砚作为清室“御批”或“朱批”的专用砚,并成为赏赐功臣、驾驭群臣的“恩物”。满清一代,松花石的产地有如圣地,由皇家派人守护,砚材则由专司衙门用毡包、车拉从关东运到北京故宫造办处,xx制砚之用。

    胸怀天下的康熙大帝面对松花砚题款曰:“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严刑峻法的雍正皇帝面对松花砚,竟然一收他严酷的圣颜,御铭为:“以静为用,是以永年”;而题诗遍天下的风流皇帝乾隆,面对松花砚更是喜不自胜:“出天汉胜玉英,琢为研,纯粹精……”。但是,高贵只是松花砚的一个方面,就像大清王朝崛起于长白山的风雪之中而统治华夏近300年一样,松花砚的品格同样是风雪塑造而成,它的石质坚实发墨,硬度比端砚、歙砚略高,而且承天地之造化,其xx造型古朴、庄重,大内雕工的刀法更是极为精细生动,并流传了几多感人的历史佳话。

    松花石砚为何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连位居众砚之首的端砚也要礼让三分?看看当时的帝王和大臣的评价就知道其并非浪得虚名。康熙说:“质坚而润,色绿而莹,纹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乾隆说:“绿色光润细腻,品埒端歙”;封疆大吏陈元龙说:“温润如玉,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颖增辉,昔人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润足超逸千古。”在乾隆主持编写的《西清砚谱》里,就收录了6方御题松花石砚,“冠于砚谱之首,用以照耀万古”。

    长白山松花石之乡——吉林江源,位于长白山脉白山市区,这里已形成松花石产业基地,活跃着一批玩石藏石及制砚高手,具有贵族气息的松花砚,以其独有的皇族韵味,正在走进名仁志士的书房、藏馆。

    长白山石艺中心,是以传播长白山地域文化为已任,以展示地方特色、发展石艺文化为宗旨,以营造江源松花石砚品牌为目标、集展销与收藏为一体的中型私营石馆(处省城繁华地段—长春市华联商厦古玩城4楼27-29号——大经路768号与长春大街交汇处),馆中陈列、收藏了二百余块各具风格的松花奇石、松花石砚。经营三年来,售出奇石、砚台千余款。因客源稳定,处于不断发展中。

    做为馈赠亲友的文房佳品——松花石砚,当之不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文房四宝新贵族——松花石砚_石语林泉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