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帮帮这些怒江的孩子们

一个生机勃勃的和谐社会,它的制度的基本原理,就是鼓励所有个体在一切可能的方向往上发展,给每个人,每个地区平等的机会,实现自身理想和发展目标。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可以保证就业机会平等,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不致于恶性循环。由于财力有限,目前高中阶段还没实施免费教育,怒江很多农村家庭无法承受每年1000多元的学费。在国家教育制度还不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让我们奉献一些爱心,给予这些孩子一双起飞的翅膀吧。

年幼的女儿,凝望着眼前的怒江。江边上的公路延伸到远方。母亲光着脚,吃着自家火塘炸熟的爆米花,漠然的眼神让我感觉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曾经也像自己的孩子那样,憧憬外面的世界。她说,如果我们小时候能读书,就不会那么穷了。是的!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可是,对于我们怒江大峡谷的农村孩子,读书是何其艰难!

这是一幅网上的图片,图上这个孩子,看着真让人揪心。他正用溜索滑过怒江对岸去上学,你的心是不是隐隐作痛?他才七岁,过溜索的时候肯定胆怯地闭上眼睛,上面是鲜活脆弱的生命,身下是汹涌咆哮的怒江。怒江农村孩子求学的艰难,可见一斑。

    孩子稚嫩的肩膀承担着两袋东西,一个米袋,另外一个是书包,这个照片形象的反映了我们边疆农村孩子读书的不易:边读书,还得边为家里的生计奔忙。

这个是马吉米村的木子动小学,学校建在陡坡上,四面透风,房子顶部那块平地是孩子课间活动的地方。但这里不能玩足球和篮球之类的东西,因为孩子稍一不小心,球就会从山顶滚到怒江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木子动小学有一个代课教师,他每个月工资200多块。负责教授这些孩子的全部课程。

木克基小学。远远的就看到学校的孩子在嬉闹。

孩子们在上课,二十个孩子把小教室里挤得满满的,黑板离{dy}排桌子只有一米距离。这些孩子大大小小,分属几个年级。

老师和孩子的合影,最左边的那个是代课教师。

看到这个篮球架了吗?这个是村民从山下运过来的,真让人无法想象,这个大的篮球架如何过溜索?如何通过那么险峻狭窄的人马驿道。不过有篮球架就好了。孩子们在下课的时候可以打篮球了,为了防止篮球滚到山下,孩子们在球场旁边立了很多竹竿。

另外一个篮球架是用木头搭建的,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看到我举起相机,孩子们没有一点羞涩,依然在篮球架上嬉闹。

这个小男孩倒是比女孩子还拘束,怯生生的。

大眼睛。

这个篮球架是孩子们上体育课时,用来拉引体向上的地方,这两个孩子正在比赛引体向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朋友帮帮这些怒江的孩子们】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