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童鞋收藏册:大诗主义代表诗人新浪论坛访谈录(整_淘淘_新浪博客

淘淘童鞋收藏册:大诗主义代表诗人新浪论坛访谈录(整理版)

★作者:南 岩

 

  然 希:我们知道,现在诗坛派别纷呈,鱼目混杂,各执一词者甚多。我想先问一下曹先生,你是如何想到要创办大诗主义的,当你有这个设想时你有多大的心理准备承受它失败的可能性?你想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使它成长,成熟和被认可的发展下去?

  曹  谁:正因为诗坛鱼龙混杂,民间、学院混战,许多人各执一词,偏离诗本身,我们要重新发现诗歌万世一系的精神,于是我2007年写《大诗主义宣言》,合{yt}人、融合古今、合璧中西。当时只有我和西原,后来又遇到志同道合的西棣。

  这里失败的意思是他的影响,我们考虑的是诗歌本身,我们在自然地写作,所以没有想失败或成功,我想这是一种趋势。

    一种诗学理念要推广,最关键的是他是一种方向,并且有优秀的人在写作,有优秀的作品。当然还有其他相关的方式,比如创办《大诗刊》。这一切的核心应当是写作者和作品,这样流派自然会成长起来。

  西 棣:真正的诗歌从来不会失败,失败的只是我们的内心。我常说:神性衰竭了,所以人性陷入迷失。大诗运动可能对于当下诗歌现状的一个诊断,由此提出诗歌应当真正xx人类命运,这是一切文学的永恒主题。但是我们的诗歌创作陷入到极端口水与媚俗资本与权力,这是诗歌的悲剧,也是人的悲剧。所以我认为:类人中,没有人类。

 

  南 岩:大诗主义的意义在哪?

  大诗主义的意义在于对古今中外诗歌中共有的精神的维系。这是意义。

  表现在含义上,一句话说就是:用元素去象征世界本质。具体在《大诗主义宣言》等文中有。

  西 棣:我理解大诗运动意义在于回到对人类命运的xx上。

  西 原:大诗主义的意义,访谈公告写的很清楚。所有不知道大诗主义意义的人,带着眼睛去看就知道了。

 

  然 希:三位代表诗人的诗作很早以前我就拜读过。你们有着对世界对人类共有的悲悯意识在里面。但写作方式各有千秋。我想问一下三位,你们认为诗歌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它承担的意义是个体的内心倾诉需要还是拯救尘世和人类的精神?如果是后者,你认为它产生的力量能有多大?

  西 棣:{yl}的诗歌不仅仅指向自我的命运而且也指向人类的命运。我们只有抓住元问题才能抓住根本,只有回到逻各斯,才能看到玫瑰花的开放。关于悲悯意识,我个人认为“悲”才是世界的本质,快乐不过是通向“悲”的桥段,而“悯”只是对人类{zj2}性命运的挖掘和思考。我们如何面对世界或面对命运,每每让我想起疯人院,也就是说面对命运或者俗世,有可能疯掉,但是当人疯掉了,你会发现才能够直面了现实,所以痛苦到{jz},人就会说:“疯了倒好了”(食指语)。

  曹 谁:写作就是这样,人生来有种欲望:为所欲为,可是每个人都这样就会危及他人的为所欲为,所以人类的苦闷是永恒的,这时就需要表达,诗就是一种。

  写作也是这样,世界有一种宇宙力量流布,随物赋形,人类的精神就是那种代表,于是我们随物赋形,诗就是一种。

  这就是你的两种意义的来源。

  不过你所说的内心倾诉和拯救尘世,其实就是一回事,我们在按照内心去随物赋形,人类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内在倾诉就是外在拯救。

  网 友: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它承担的意义是个体的内心倾诉需要还是拯救尘世和人类的精神?如果是后者,你认为它产生的力量能有多大?”这也是我一直探求的问题。我曾经当面问过一个如今在新浪上如日中天的写手,我问他,文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鲁迅活在今天,他还会弃医从文吗?他当时的回答是,时机没到,到了自然会产生它巨大的力量。后来,我看见有人在他博客后面说,让他做国家总理。这个是以文字为民请愿的写手,其实,他是赚足了稿费和各种出场费的。我说这些,给这个主题好像有些冲突。我确实希望有人能说出,今天,文字究竟还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怎样才能让文字的意义实现。无论文字承载了怎样的自然、人类命题思想,但是,如果不被传播,是不是等于就是写者个人的情感宣泄了呢?

  然 希:你说得非常尖锐,很多正是我要说的。诗歌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西 棣:诗歌的意义就像佛学的意义一样。意义本身的讨论是我们对自身的不安,对当下的不安。从宇宙的全过程来说,实际上人生无意义,诗歌更无意义。那么活着又有何意义呢?不能没有意义!那么意义又是如何赋予的呢?人作为精神的动物(神的造物),需要回到自我,寻找到神性,即回到归宿。那么意义究竟在寻找的过程还是结果呢,结果其实是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所以我们陷入“无意义”之境,然后寻求意义。这是人的悖论,也是世界的悖论。

  曹 谁:上面的回答就是那样,人只在于写,至于外界产生的影响是作品外的事。在中国的当前,政治和商业的夹缝中,我们所能做的只能做到从内心出发,这也是跟生命和世界相合的方式。

这看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写作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事,不论你是为自己还是世界。

  你可以去为民请愿、抨击社会,假如你真的认为是那样的。路遥写作吐血而死,让我很诧异,因为那离开生命的自然状态,当然他的作品也是跟人的真正感觉相悖的。鲁迅那样是因为他认为文学就是武器。

  真正的标准是按本心去写,你认为是自己的事就去写自己的,你认为是世界的事就去为人们写,最关键出于本心。能否影响人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许多都是作品外的因素,政治的商业的。

 

  南 岩:面对众多质疑,你们是如何看待?

  曹 谁:任何流派最初都是面对重重质疑的,年轻的、老年的,尤其是所谓前辈,他们面对新的事物,很自然就会轻率反对,我们只需要自然面对。艾青阻挡不了朦胧诗的兴起,他们当然也是无法阻挡大诗主义的崛起。当然另外一面也让我们反思,对的接受,错的反对,自然之道。我们只需要自然思考(理论)、自然写作、自然宣传,我们坦然面对,作品就是一切。

  西 棣:有质疑是好事情,在质疑解构中获得结构和提升。非常欢迎大家的批评,在质疑中获得力量并超越。大诗运动的诗学理念也需要不断完善,不是封闭的体系,一切封闭必然导致死亡。

 

  南 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流派横立的社会。大诗主义在诗歌道路上,在你们看来有没有对诗歌一种推动作用?虽然这问题很俗,但却是很多写作者内心的疑问。

  曹 谁: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我们自然人为大诗主义是一种诗学的大融合,可是外界影响如何?

    我这样回答,在我们看来当然这是一种空前的融合,从语言到形象到意蕴都有非常明确的追求,这也就是贡献。

    在外部的话,这是要看外在的人,大诗主义本身是一种大趋势,这需要人们不断认识,这需要不断推动。

    诗学已经完备,只是需要让人们理解,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仍然是自然发展,我们在按本心写作,我想理解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推动。

  西 棣:汉语新诗从食指、北岛、多多他们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掀起了所谓“朦胧诗”的大潮,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精神饥渴的年代,经过沉沦之后灵魂需要获得疗救,诗歌与伤痕文学恰逢其时,由此xx出一个文化复兴的80年代。90年代以后发生了社会转型,专门家取代了思想家,世俗化、商业化取代了人文关怀,文学和思想已经沦为技术和资本的奴隶,唯有听命于资本的金手指或者权力的逻辑,才能生存,这就是说我们正在经历文化整体性危机,即就是灵魂无处安顿,娱乐和消费主义安顿肉体但是无法抚慰心灵,我们正在从信仰危机堕入信念危机,从信念危机堕入信任危机,一切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批判消失了,人文关怀和独立的思考消失了,所以文学死了,诗歌死了,因为我们的灵魂死了。现在只有资本与权力交媾之后的狂欢与虚无。技术操作和商业运作以及虚假是{wy}的图景和世相!悲哉,虚妄的人们。

 

  然 希:我非常喜欢三位诗人的诗歌,例如曹谁的《六味马》字里行间呈现一个灵魂的深度迷茫和期待.西原的《故乡》以浪子的回溯表达了对故土的强烈热爱.西棣的《故国十四行》以自我的内心迁徙和旁观来省视世界的落魄.你们的诗歌与你们的诗学主张是一致的,我想问一下,你们是依靠灵感写作还是依靠思想写作?也就是说,你们是想写一些符合你们诗学主张的诗还是在写诗后形成了一种基调自然的推动了这种诗学主张?

  曹 谁:然希的话很好,我们的诗是可以体现或者证明我们的理论的。

  思想和灵感都是统一的人的精神,他们在“大”的含义下是浑然一体的,他禀赋世界的本质,当然写作是一瞬间的事。我们只需要自然地随物赋形,自然就能体现或者证明我们的理论,所以不存在为自己或诗学,写作时按本心自然去写就是。

  西 棣:喜欢然希的解读。关于思想和灵魂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可能思想更表象化更世俗化,但是容易被人理解的价值观或者世界观。灵魂则根植于命运深处,更深层更久远的行动逻辑。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并不一定统一,海德格尔就是这样的人。但我个人苦苦追求写作基于灵魂,写作是我的思想与灵魂一直的表达。其实我想然希的提问另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依靠什么写作,写作的动力是什么,我个人xx依靠对内心冥冥中的悲剧之敏感性来写作,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俗世的思想在写作中xx服从于灵魂的召唤。一个诗人如果不能基于命运而写作,没有对苦难的敏感,那么这样的诗人只能是“歌德派”(江湖上有一个名号叫屁颂派)和优伶娼妓无甚区别。

 

  然 希:直视人类的缺陷和病症是痛苦的.而你们正是勇于正视它们的诗人。每次阅读你们的诗,我会跟随着那些文字进入思想的谷地经历凛冽的剖割。现在也有很多人写一些诗歌,以疼痛,痛苦为主题,一些人大声叫好。于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走向,是令人压抑的事情。世界的美,人类的善,可能在你们的诗作中被遮蔽了,这是不是诗歌写作的一种偏颇现象? 在死亡。黑暗,悲伤,充斥的这类词语背景之后,是不是应该展现和挖掘出它另人愉悦的另一面呢?

  曹 谁:每个人的秉性不同,一个人的诗最终应当是自己秉性的外化,他的风格跟秉性是xx相合的,所谓人诗合一。只要是终于本心的诗(当然要是诗的艺术),都是好诗,只是风格之别。你所说的痛苦的泛滥,那些真诚的写作者,体会到这个世界对内心的压制,他们的诗就是好诗。至于无病xx的人就是伪诗。所谓不平则鸣或诗是犹豫的观点,中西皆然,所以诗大多是抑郁的,当然也有明丽的。我的主张是,真诚地去写作就是,不用避讳痛苦或高兴,那样才是真正的诗。

 

  然 希:我们说,诗歌切忌空喊,尖叫,故做玄妙。没有实物实体没有现实的血肉支撑它就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大诗主义宣言里曹先生提到了诗歌中的幻觉。想象我能接受。幻觉我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你是如何把握幻觉在诗歌中的合理运用而不至于使之成为语言的面具招摇于思想和情感的基石之外的?

  曹 谁:你能接受想象,是因为主流的诗人们一直在说。幻觉是一种无我同一的状态,幻觉或任何其他,只有自己可以去体会,忠于内心自然可以体会到,至于如何分辨?只能仍然是自己的感觉,诚实于内心。

说白了,人在写作时是不会管什么理论的,只是要写。也许你自己都体会过的,当你进入不知不觉的状态,过后突然醒来,这其实古今中外都有相关的理论。

  避免空的{wy}办法:顺着自己的感觉自然写作。

 

  南 岩:诗歌创作被一些人视为畏途,因为诗歌创作将人带入死亡的风险,你们怎么看?

  西 棣:这个话题可能涉及到诗人海子,我不想对死者不敬。但是诗歌创作为什么会将一个人引向不归之路。问题比较复杂,不仅仅是诗歌的问题。诗人的xx的确在诗歌历史上屡见不鲜,令人唏嘘。不过我以为除了个人的原因之外,我xx社会的原因。诗人由于xx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基于悲剧感和绝望,而看不到救赎的力量,表面上是殉诗,其实为灵魂、为苦难而殉难,殉于道义得不到匡正和救赎。

  曹 谁:关键是如何看诗的位置,上面的问题中都有,诗就是我们的表达。这样恰恰相反,我觉得诗是拯救人的,人表达出来苦闷所以感觉自在,人读到诗歌而感觉自在。

  死亡不是诗歌的本质,只是正好是xx的人中有诗人,世界上每年xx的人那么多,比例远比诗人xx的高。

  诗人xx跟人类xx是一样的,有各种各样原因,他们不写诗同样会xx。

 

  南 岩:大诗主义是如何认识当下诗歌及其文学的现状?

  曹 谁:六、非三种诗体及二种诗现象

  ——第六天,审判

  当代诗坛有三种倾向的诗:一曰晦涩派,二曰自白派,三曰意象派。当年第三代诗人提出pass北岛,现在我们应当pass周伦佑!pass于坚!pass余光中!他们已经成为诗的阻碍,我们应当超越他们,充分面对——大诗,虽然我们从他们诗中得到过启示(2003年我几乎模仿过所有的风格),这就仿佛顾城的诗:黑暗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晦涩派是当代诗的主流,这是当代汉语中真正的威胁,因为这与下面所要说到的微不足道的诗现象:政治诗和口水诗相比可以在合法化的名义下谋杀汉语。这种诗是从朦胧诗开始,经过新生代推波助澜发展起来的,并且至今都有众多的模仿者,因为写这种诗是需要技术的,普通人无法像简单的诗那样模仿,这几乎被当代诗人当成铠甲,人的感觉便随之消失。不得不承认晦涩派最初对于汉语的发现意义是革命性的,如今却成为最强大的腐朽力量,现在把持诗坛的有名望的诗人和流派多半属于这种晦涩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是周伦佑的非非主义,非非主义是这样的——周伦佑扛着三面庞大的旗子,上书: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旁边站着蓝马、杨黎等一帮人,都大声说:非非主义,教主伦佑。他们的诗中看不到有一点还原的意识,那些空洞的理论是用来狐假虎威的,当代诗坛上的许多流派都是这样。所以当今诗要突破,就是要越过这些晦涩得连一个懂的人都没有的诗,他们曾经给诗以威严,如今却用这种威严恐吓读者。当今所谓第四代诸诗人都是这种后现代的废话,对抗他们就需要发现大诗,逼近原始的生命本质的大抒情诗。

  自白派是作为对那种晦涩的知识分子写作的对抗而起的,不过他们却到过犹不及的程度,就如流水帐一般。于坚的《零档案》只能出现一首,那种没完没了的独白只能作为一种新的手法的一次试验,当那种方法发现后就消失。这给诗带来{zd0}的危机,诗之所以成为诗的标志何在?只要如于坚说的给人感动的就都是诗,可以说任何人都是诗人,这相反地将语言的魅力抹去了。网络上流行的那种口水诗就是受此影响来的,只是他们缺少完备的形态,重要的是缺少自我辩解的能力。这种诗同晦涩派一样是汉语的戕残者,有众多的诗人和流派推波助澜,韩东、伊沙跟于坚——用他们追求的口语化的说法——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人,还有极端的废话派诗人杨黎(跟周伦佑争非非主义教主失败后),诗江湖的一帮野猪派的诗人,他们真的是诗中的民间流氓。

  意象派在台湾夜郎自大,他们的旗帜就是每次被大陆的寻找两岸同根晚会的人请去朗诵《乡愁》的余光中,那种有点古典意味的三段式类比结构成为比网络口水诗写作者受教育程度高的写作者业余写诗的范式。这种诗是有传统文人志向而无法找到汉文化和世界文化(西方文化)契合点的人的一种逃避形态,他们的生命力不足以直面那种形而上的庞大系统就在传统中寻找靠山,他们的诗是比前二种更加缺少诗意的。不过一些国学学者和一些女诗人所追捧的对象,在台湾由于特定的时期可以存在,余光中及洛夫、痖弦就非常有代表,不过在大陆就无法成大气候,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意象派——传统诗词to现代汉语的翻译工作室或者工厂,这是可以成批生产的,生命力毫厘不存。

  非二种诗现象,上面已经提到:一种是政治诗现象,一种是口水诗现象。这是影响广泛的,前者在老人与官方流行,后者在青年与网络流行,虽然主流的诗人不认为这种是诗。

  政治体诗是一种虚假的文体,写作者的感觉已经消失,xx为一种空洞的大理念的覆盖。这种诗体源自30年代的歌者艾青,当然可以远溯到郭沫若甚至拙劣的蒋光赤,到解放后这种诗体因为诗人所属的政治流派而成为主流,于是不明事理的人群起模仿,直到今天还有一些老人在写的,并且还能在文坛上有位置,这是不可思议的。郭沫若、艾青的时代现代汉语还非常年轻,他们早期都是真诚的歌唱者,他们当时魅力来自内部,他们只能是那个时代的那个诗人,不具有其他的意义。这种诗体对汉语有种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几十年没有一首值得读的诗,汉语因此而停滞不前,直到朦胧诗兴起。

  口水诗就是如今商业化情形下的分行的句子,如今{zj1}有代表性的是博客上的丽华体,于是汉语写诗者一夜间增加成千上万。这似乎有一个好处是——诗的普及(去年恶搞丽华体是一个事件),其实给汉语以沉重的打击,许多本来对诗有感觉的人开始有种汉语无生命的感觉,不少有前途的写作者很可能误入歧途。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由于人数上的优势和当代诗的晦涩让这些人空前自信,青年人年少轻狂、老年人老气横秋、女人自以为是,这就是这些人的浅薄,几乎人人自以为诗人,这是流毒无穷的。

  有一个命题——诗永远在民间,这在当前的政治状态下是{jd1}的真理,一旦民间诗人转入官方就失去昔日的自由状态,已经跟诗诀别。这是读一下《诗刊》就可以明白的,所以中国始终在民间活跃着许多民刊,培养一批批诗人成长,{zh1}却又转向官方,这时诗就已经结束,由《今天》成长起来的朦胧诗和由《他们》成长起来的第三代(部分)就是{zh0}的例子,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我想根源在于中国文人没有找到那种自由的精神,当局根本不让自由的歌者生存,海子的xx这是一个深层原因。汉语中亟需这样具有自由品格的语言大诗,我们呼唤——,我们呼唤——,我们呼唤——大诗!

  关于80后写作者,这是在自由时代长大的一代,现在的所谓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乃至村树都是作为一种现象出现的,不具有平等的汉语意义,对他们应该这样发现——当小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他们突然说:爸爸妈妈他妈的,于是大人立刻告诉全中国人民说我孩子居然会说话了——这就是他们。真正的有思想的80后人则仍然在幽微的地下生长,不过我相信——中国未来汉语大师在80后或其他潜在的人中!

  这是《大诗主义宣言》第六节,我的观点基本上未变。

 

  网 友:我国宋词从卿卿我我的“小我”,走向“苏豪”和辛弃疾的大势滂沱的“大我”,是宋词达到顶点,国外德国的浪漫主义从机器对人性的影响,进行反思和对人性本原的呼唤,所以各有千秋。大诗主义思考的主题什么?

  曹 谁:世界是一个整体,从至小到至大,只要感觉到,都是需要面对的。我们的世界繁复,不过有许多以一御多的元素,那种元素正式对整个世界的抽象,大诗主义正是用元素象征整个世界。

 

  网 友:“大诗主义正是用元素象征整个世界”。用元素象征整个世界,这和任何写诗的人不管他面的对自己还是人生都没有区别啊,那为什么起名家“大诗主义”呢?

  曹 谁:你可以逐个诗派对比,这是不同的,你感觉口语写作是这样吗?这是一个系统,具体在《大诗主义宣言》中有各个层次的阐述。这就是前面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大诗主义。从语言到形象到意蕴都有其特点,相关的文中已阐述。

 

  网 友:对于“大诗主义,诗学的终结”的表意的质疑:其义是否解释为:大诗主义的诗学,达到至善至美,xx无缺;从古至今,从中至外,没有任何诗学能与之比肩;自大寺主义诗学问世起,再不会出现比之更xx的诗学?若是如此,可谓差矣!所谓大诗主义,就是当今一个诗歌流派作诗的学问或理论,学无止境,艺术也无止境,你可以说你的主义是当今的顶峰,但是不能说终结!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如果终结,岂不停滞了,停滞意味着死亡!诗学毕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毕竟是人的主观认识,毕竟存在着片面和不足!

  曹 谁:大诗主义的终结是他对于古今中外诗学精神的维系,你可以具体读《大诗主义宣言》,尤其第七章,你会发现大诗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容乃大。

 

  网 友:曹谁先生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什么是诗学的——“终结”?

  曹 谁:已经很明确,就是对于古今中外的诗学的综合,也就是其万世一系的精神的维系。就是前面所说:合{yt}人、融合古今、合璧中西。还有你没有读《大诗主义宣言》原文,他有一个融合的内在机制,大诗主义自然会发展,因为规则都会被消解,只是精神{wy}。请参考第七章。

  西 棣:我想用我的话简单地说:新汉语新汉诗。终结是新的开始。

 

  网 友:再请教一个具体问题:西棣的《醒悟》诗友们说看不懂,意象独立,是不是诗的“通感”存在断点,通感没有打通,还是理解力不够?

  西 棣:欢迎诗友们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诗不可沽。关于诗歌的技术问题新浪的一些诗友的确需要了解现代汉语新诗的变革。简单地说从朦胧诗以来的汉语修辞、通感、意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一一解释一首诗就显得太荒谬了。解构(评论)诗歌交给评论家吧。这是{zh1}一次在这里活动,且感谢春江的支持。不客气地说,新浪诗歌论坛的一些朋友对汉语新诗(包括朦胧诗)抱有很大的成见,甚至排斥情绪。有的人止步于李季、郭小川那一代诗人,有的人喜欢风花雪月吟风弄月,可是我生来不会歌唱,我只xx苦难。

  然 希:大诗主义中的“大”很容易被误解为“中空的大”“虚张声势的大”但实际真正懂得的人会从宣言中了解到真正的“大诗”,它们是大抒情,大修辞,大宇宙,大心灵。大世界,大彻悟。用语言的方式进入灵魂和宇宙的腹地。最终寻求到人类和世界的出口这是它的真正意义。你们在推广自己的大诗主义时遇到过的{zd0}的难题是什么?另外在提到对朦胧诗的态度时,你们是有些排斥朦胧诗的。你们是否想到每一种诗体形式的存在都是有其时代意义的。求新不一定要否定旧。这个现象你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曹 谁:只有“大”才能概括,误解是因为他们无知,有心的人读过后自然可以明白。

  遇到的{zd0}难题是:偏见!大诗主义的表述本身很清楚,许多人不看就在那里胡言乱语,有诗歌爱好者,也有写作者。我想只要用心去了解,这些都可以破除。

  每种真正的诗派都有他的独特贡献,朦胧诗对于汉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次革命,不过随着发展产生许多弊端。一种全新的诗学出现是针对旧的诗学的弊端的。虽然难免矫枉过正,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矫正过来。我们只是反对其中腐朽的东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融合,古今中外,一切过去的诗派都是这样对待的。

 

  南 岩:诗歌究竟属于大众还是属于小众或者是xx个人?

  西 棣:依西棣之见,诗歌属于小众,但是如果人们需要诗歌的世俗作用即所谓意义的话,可能在阅读者看来需要抵达大众,诗歌是在向人们传达世界最隐秘的信息。不过更准确地说诗歌只属于有灵魂的人,无所谓大众小众,跟数量没有关系。不恰当地比喻,正如相对论、量子力学一样。尤其是没有灵魂的类人,无法理解灵魂之诗。因为诗歌不仅仅设计文本的艺术性而且涉及灵魂的高度。先觉与后觉、无觉的关系。

 

  南 岩:如何看待当下诗歌现状及其命运?如何看待“垃圾派”、“低诗歌”、“泛神性写作”他们与先前的“非非主义”、“莽汉主义”等流派与旗号?

  然 希:今天的大诗主义代表诗人在线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愉快。大诗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流派,在它广博的精神指引下,必然会产生新鲜而不同寻常的奇异光彩,一定会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精彩。在此特别感谢三位代表诗人曹谁,西原,西棣在百忙之中接受访谈,也感谢参与和观看这次大诗主义讨论的网友们以及新浪诗歌论坛全体同志。

 

  有关《大诗主义宣言》的答复:

   

  网 友:大诗主义的诗人们推动诗歌运动,无疑是诗坛的一项革新运动,但是必须有千千万万的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和参与,如不广泛深入对于大诗主义进行宣传:势必人为地造成曲高和寡;下面提出几点疑问:

  一,大诗主义的定义是什么(简明说明);他的内容和形式较之其它的主义(如意象派、朦胧派-----以及中国古老的传统诗覌)有什么不同?

  二,支撑大诗主义形成的思想和哲学根据是什么?是老子的主观唯心主义还是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三,大抒情较之小抒情有什么不同;冷修辞较之热“修”辞有什么不同?

——本人对于大诗主义非常感兴趣,但是你们的《宣言》好像比老子的《道德经》也难懂啊!需要你们做进一步的阐释为盼!

  曹 谁:其实这些在文中都很明确,现在简明答复:

  一、大诗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用元素去象征整个世界的本质,具体参见文中。

  二、哲学基础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在诗学外,只能说何种哲学影响大诗主义,我要说是一种融合,古今中外的,这才是种大,是一种总结。

  三、大抒情是大诗的特征,参见文中。冷抒情是一种状态,对于世界的冷静关照、冷静表述。

 

  网 友:我们的世界”——是指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形象即意象”——如此定义是否正确?鄙人认为“形象”具有客观性;而“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是主观的“意”寓于客观的“象”;所以,“形象即意象”鄙人认为是不正确的!

  曹 谁:主客观世界本身这种范畴就是二元分裂哲学的概念,应当是内外世界一体,非要用这概念的话,客观世界有种看不见的宇宙力量主导,我们的精神同他是同构的,宇宙就是我心,我心就是宇宙。

这个问题,这需要看语境,因为形象都是我们眼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你说的也是正确的,看具体语境,在此就是同意的。

 

  网 友:这篇宣言没说清出自己是什么?倒骂了一大批当代的诗人和80后的作家。一句话,他们不行,我行!

  宣言一开始就提到大诗学。刚写了几首诗,就封为‘大诗学’了。近几年一些邪门的东西都喜欢称‘大’字。比如:大写意;大诗;大法等等。

  什么从原始的生命的生命出发啦?你们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吗?原始的生命就是微生物。大诗主义者们是从哪一类微生物找到诗歌的元素的?

  什么海子之死与当局有关啦,胡扯!海子25岁卧轨是一种意外。有什么根据说是与当局的压力有关?海子曾说过,他是用灵魂讴歌生活,但很难把握拐点,掌握不好容易失落。这是他当大学老师时常说的话。最终,他没有掌握好这个拐点,不幸失落了。但他的诗永存了。人们感激西川在海子诗稿整理上付出的巨大劳动。从没听说海子讲过什么大诗主义之类的话。

  这篇宣言与宣言本身的要求格格不入。既无理论依据,也无实践依据。逻辑混乱,词不达意。

  这篇宣言的也有二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否定别人,吹捧自己;二是杜撰概念,混淆视听。

  如果你们在这里发表诗歌作品,人们可以欣赏,个取所爱,无可指责。但是,如果煞有介事的抛宣言啦,戴高帽忽悠诗坛啦,就得允许别人品头论足。今天时间有限,不多论。下一步将系统展开评析。

  曹 谁:这种愤激的话,我希望还是见到“系统展开评析”。

  一、元素是种抽象,文化和物质相合的,姑且不论进化论本身就是漏洞百出,科学只能了解物质,精神永远无法,就是现象学的:物质与精神相合。

  二、文中没有说海子的大诗观跟我们是相同的,只是有启示,所以现在你只需要了解大诗主义是什么?

  三、如你所说,各种主张都可以存在,你可以有你的,只是我认为就是如此,并没有强迫你接受。所以希望看到你的系统评析,不是在这里发怒,这无任何意义。

  网 友:从宣言中看到,大诗主义似乎在尽力把自己描绘成为能解释世界的{wy}正确的方法论。

  什么世界元素啦?

  什么原始元素啦?

  元素指的是什么?是世界的物质元素?还是诗歌创作的艺术元素?这是二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你们搞清楚了吗?

  告诉大诗主义的宣言制造者:

  诗歌和其它所有文学艺术载体都不可能承担和创造任何完整思想和方法论的任务。

    完整的思想和辩证思维的创造与阐述是社会科学的任务,是理论界的职责。

    想通过诗歌{包括大诗主义}的诗歌,解释世界,解释历史,是弥天大谎。

    历史上哪一位伟大诗人宣布过自己有这样的能耐?没有!你们敢,为什么敢呢?

    我分析有二个因素:

    其一,缺氧的思维带来的冲动,非理性的冲动一爆发,就可能‘创造出惊天的奇迹来’。

    其二,在劣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一种超现实的,甚至是超炫学的狂想。从你们的宣言中都可以闻出那种劣质酒精的味道。赌咒生活,嘲弄生命,藐视历史,亵渎人生。

    一会引用海子的话,并夸大为“经典”为自己的宣言增加‘力度;

    一会引用老子的话,词不达意作为‘依据’文不对题地勉强拉扯;

    总之,千方百计地证明——唯有‘大诗主义’能解释世界的奥妙;唯有‘大诗主义’能拯救诗歌;唯有‘大诗主义’能搭救人们的灵魂。罢了!

    试试,离开劣质酒精,离开缺氧的屋子,呼吸一下氧气,能否奏效呢?

    我让几位研究生看后对我说:‘大诗主义’似乎对人类思想史、对文学的发展史的认识几乎是空白。既无文学理论常识,也无普通逻辑常识,只有一种宣泄的情绪而已。

    曹  谁:简单回复这位疑似研究生:

    一、我至今未看到你宣称的系统的解析,否定或者怎么都是你的思想。

    二、名、实的关系你知道吗?名实相符,所以你说的物质元素、语言元素的问题不存在。

    三、有的诗人xx宣称他们掌握世界(这是你的无知),事实上无论他们体现出来与否,诗人对世界是xx自己的看法,任何东西都有特定的位置。

    四、引用自然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的话,海子、老子或但丁、康德,看来你不明白为什么引用。

    五、你所谓的理性,科学家去研究世界去吧,对于艺术永远是当事人的事。

    六、我不知道你所说的研究生的专业是什么?现在的大多的功利地要找工作的研究生,我们管他什么头衔?问题是他懂诗否?不要打这种妄语。

  

    关于《大诗主义访谈公告》的回复

  

    网  友:大诗主义的诗人们推动诗歌运动,无疑是诗坛的一项革新运动,但是必须有千千万万的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和参与,如不广泛深入对于大诗主义进行宣传:势必人为地造成曲高和寡;下面提出几点疑问:

    一,大诗主义的定义是什么(简明说明);他的内容和形式较之其它的主义(如意象派、朦胧派……以及中国古老的传统诗覌)有什么不同?

    二,支撑大诗主义形成的思想和哲学根据是什么?是老子的主观唯心主义还是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三,大抒情较之小抒情有什么不同;冷修辞较之热“修”辞有什么不同?

    ——本人对于大诗主义非常感兴趣,但是你们的《宣言》好像比老子的《道德经》也难懂啊!需要你们做进一步的阐释为盼!

    左  州:“支撑大诗主义的哲学是大诗主义的本身,首先是唯物主义,其次是唯心主义”。严格说来,任何诗人的创作,支撑它的思想体系就是诗人本身,一种诗歌倾向与某种哲学基础划不上等号。所以说,问“支撑大诗主义形成的思想和哲学根据是什么?”这个问题就不太妥当。而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又不可能是孤立的,但诗人的创作本质上是形而上的。所以说,首先是唯物的,其次是唯心的。这就是说,大诗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哲学体系,它就是一种诗歌学说。至于战略战术之说,这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基于一个诗人创作活动的着眼点而言的。现在很多诗人在玩诗,把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工业技术”,我想大家都看到了。大诗主义者是反对这种倾向的。

    西  棣:正如君之所言:大诗运动是对工业化技术、商业化以及被物质所异化人格的批判。因为我们人类的确是需要从物质世界获取能量,但是我们不是物质、金钱和财富的饕餮之兽,我们需要从物质和娱乐的社会中唤醒我们的灵魂。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淘淘童鞋收藏册:大诗主义代表诗人新浪论坛访谈录(整_淘淘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