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
齐贵亮???王喜梅???夏敏???李萍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以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并以此为主体树脂,通过添加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增塑剂和偶联剂等助剂制备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了?HPA?用量、活性稀释剂用量和?n(-NCO)∶n(-OH)比值等因素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w(活性稀释剂)=50%~60%、w(HPA)=10%~15%、w(偶联剂)=3%~5%、w(光引发剂)=0.2%~?0.5%、w(增塑剂)=15%~20%和?n(-NCO)∶n(-OH)=0.95∶1?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好。 关键词: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光引发剂;光固化;胶粘剂;夹层玻?璃;防弹玻璃 中图分类号:TQ433.432:TQ433.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849(2008)10-0041-04 0?前?言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丙烯酸酯官能团和氨基甲酸酯键,?故固化?后材料兼具?PU(高耐擦伤性﹑柔韧性﹑高撕裂强度?和优良的低温性能)和聚丙烯酸酯({zy1}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的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光固化胶粘剂[1-2]。?光固化胶粘剂具有耗能低、无?污染和固化速率快等优点,?近十年来被广泛用于?透明材料之间的粘接。?本文对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合成、?胶粘剂的配制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料 聚醚二元醇(Mn=2?000),工业级,天津石化三?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工业级(80/20),进口;丙?烯酸羟丙酯(HPA),工业级,东方化工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化学纯,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混合活性稀?释剂,自制;安息香乙醚,化学纯,天津试剂研究所;?硅烷偶联剂,工业级,哈尔滨化工研究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工业级,齐鲁石化;对苯二酚,分析?纯,上海中利化工厂助剂分厂;防老剂?264,工业级,?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1.2?实验仪器 LDS-10?型数字显示电子拉力试验机,?上海申?联试验机厂;200W紫外灯,自制。 1.3?实验制备[3-5] 1.3.1?原料提纯 由于-NCO易与原料中的水发生反应,且?1g?水?会消耗掉19.3gTDI,?故必须事先对原料进行提纯。?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条件下,?利用减压蒸馏对聚?醚二元醇和HPA进行提纯。 1.3.2?端-NCO?预聚物的合成 在安装搅拌器、?温度计、N2?引入系统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通入干燥的?N2,?然后加入?0.6?mol?TDI,?在适当的搅拌速率下缓慢滴加含有?催化剂(占总质量的?0.2%)的聚醚二元醇?0.2?mol;?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之间,?反应?2?h?后继续?加热,待瓶内温度升至?80?℃时保温?1?h,制得端?-NCO?预聚物。?取样测定游离-NCO?含量,进而确?定反应终点。 1.3.3?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合成 在端-NCO预聚物中加入0.82mol的HPA,与剩?余的-NCO基团反应3h;?然后采用二正丁胺滴定法?确定反应终点,当反应体系中?w(-NCO)<0.1%时,升温至?90℃,保温?0.5h,以消耗剩余的-NCO;随后停?止加热,降温至6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一定量的阻?聚剂;{zh1}低压蒸馏以去除低分子物质,冷却后避光?储存。 1.3.4?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的配制 在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中加入混合活性稀释?剂、增塑剂、光引发剂及少量的防老剂、阻聚剂和偶?联剂等,搅拌均匀后即可(注意避光储存)。?1.4?胶粘剂力学性能测定 1.4.1?胶膜制备 将处理干净的玻璃片(100?mm×25?mm×4?mm)?表面用聚酯薄膜贴平,封边;?然后进行灌胶,并于200?W紫外灯下(辐照距离为?20?cm)辐照?35?s;{zh1}于室温放置24h后,备用。 1.4.2?胶粘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定 按照?GB13022-1991?标准,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HPA?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通常,?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合成包括如下?两个步骤:①将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制备?两端均由-NCO封闭的PU预聚体,其反应过程如式 (1)所示;②将上述预聚体与羟基丙烯酸酯进一步反?应生成两端均由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其反应过程如式(2)所示[2]。 由反应式?(2)?可知,HPA?不仅起到封闭活泼?的-NCO?基团的作用,而且还在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链两端引入了不饱和双键,?因而在引发剂作?用下可使胶粘剂产生交联固化反应。?HPA?用量对?胶粘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随着?HPA?用量的增加,胶粘剂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当?w(HPA)=?10%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好。?这是由?于当?HPA?用量过少时,?胶粘剂固化时多呈线性聚?合,交联点较少,故拉伸强度较低;另外,由于交联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聚醚链段中柔性-CH2-O-CH2-链?节数增多,故断裂伸长率较高。当HPA用量过多时,?胶粘剂固化时多呈体型聚合,交联点较多,故拉伸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较低,胶膜硬而脆;当?w(HPA)>?15%时,随着?HPA?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增幅趋缓,?而断裂伸长率却显著下降。综合考虑,选择?w(HPA)?=10%~15%时较适宜。 2.2?体系中?R?值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5-6]?由于活泼的-NCO?基团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因此,在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过程中,?尽量使?TDI?中的-NCO?基团与多元醇中?的-OH?基团反应xx。若预聚体中-NCO?基团过量?或反应不彻底,?即含有未被封闭的-NCO?基团,则?配制成胶粘剂后,?活泼的-NCO?基团将与稀释剂、?增塑剂等组分中的水分子及空气中微量的水分子?发生反应,?导致胶粘剂的粘度逐渐增高甚至凝固。?因此,配方中一般控制?R?值=n(-NCO)∶n(-OH)=?0.95∶1?时较适宜。 2.3?活性稀释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在胶粘剂配制过程中加入活性稀释剂主要是控?制胶液的粘度,?但活性稀释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固?化胶膜的性能影响较大。?若稀释剂与预聚体的反应?活性相差很大,?则稀释剂趋向于均聚或与光引发剂?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而不参与预聚体的交联反应,此?时稀释剂起不到交联的作用,?仅起到类似于共混增?塑剂的作用,导致固化胶膜的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 由于本文自制的稀释剂与预聚体的活性相类?似,并且粘度低、溶解性好,故可以方便地控制体系?的交联密度。?将自制稀释剂与预聚体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考察胶膜的力学性能,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稀释剂用量的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综合考虑,选择w(稀释剂)=50%~60%时较适宜。 2.4?偶联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为了增加胶层与玻璃的附着力,应改变聚合物?的极性,偶联剂可提高胶层与玻璃之间的粘接性能[7]。?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选择?w(偶联剂)=3%~5%时较适宜。 2.5?光引发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光引发剂是光固化胶粘剂的重要组分之一,表?2?列出了几种常用的光引发剂。?光引发剂接受紫外?光照射后吸收光能,?并分裂成两个活性自由基,进?一步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和活性稀释剂发?生连锁聚合,使胶粘剂交联固化形成网状结构。?当?光引发剂用量过少时,聚合速率太慢,且聚合不充?分,从而影响了胶粘剂的强度;当光引发剂用量过?多时会造成浪费。?因此,选择?w(光引发剂)=0.2%~?0.5%,并使胶液在阳光下(25?℃)固化?15~30?min?时?较适宜。 2.6?增塑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增塑剂?DBP?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可屏蔽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聚合物的成膜温度?和胶粘剂的粘度。由图2可知,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增加。?综合考虑,选择w(增塑剂)=15%~20%时较适宜。 3?结?论 (1)以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为主体树脂,制备?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的{zj0}配方为:?预聚?体中?n(-NCO)∶n(-OH)=0.95∶1,w(活性稀释剂)=?50%~60%(占胶粘剂的质量分数),w(HPA)=10%~?15%,w(偶联剂)=?3%~5%,w(安息香乙醚)=0.2%~?0.5%,w(增塑剂)=?15%~20%。 (2)该胶粘剂具?有良好的光?固化性能和?粘接?强度,可用于制造夹层安全玻璃、防弹玻璃、汽车风?挡玻璃以及其他透明材料的粘接。 参考文献 [1]?严勇军,?丁马太,?骆惠雄.?聚氨酯丙烯酸酯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1996,27(2):186-191. [2]?李绍雄,朱吕民.?聚氨酯树脂[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王正平,?陈兴娟.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J].化学工程师,2004?(5):13-14. [4]?赵灵霞,?钱公望.?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06,15(5):34-36. [5]?曹阳,莫群速,蒋松岩.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制备[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1(5):36-37. [6]?周建文,冯润才,梁克俭.光固化胶粘剂的开发应用[J].粘?接,2002,23(4):13-15. [7]?杨政险,张爱清.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合成工艺?的探讨[J].聚氨酯工业,2004,19(4):41-4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