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布底鞋(散文)_郝雨缤纷_新浪博客

去年冬天流行长筒靴子,我也买了一双。怎奈我的脚总是出汗,穿着不舒服,只穿了两次,就放在那儿接受岁月的洗礼。要是讲舒适、轻松与自由,还是妈妈做的纯棉布底鞋。

从我记事起就是穿母亲做的纯棉布底鞋,纯棉布底鞋不仅鞋底纯棉布的,鞋帮纯棉布的。

妈妈做鞋有鞋样子,那些鞋样子妈妈待它如宝贝一样,纸包着纸裹的。那些纸样子中有鞋样子,鞋样子有鞋底样子、有鞋帮样子,还有一些刺绣的花样子。鞋样子最多,因为我家人多,7 个孩子,两个大人,一共9口人,最少要有9付鞋样子,妈妈在上面都做有标记。这些鞋样子,{dy}个是怎么来到我家的我不得而知,以后的鞋样子是妈妈根据我们的脚的大小来扩大的。平时这些东西妈妈都把它放在一个柳条编的精致好看的小笸箩里,小笸箩里还有锥子、顶针、麻绳、线板子等等。平时这个小笸箩妈妈要放到柜子里的,因为我们一看到这个小笸箩,就要翻看,妈妈怕我们给她的鞋样子等弄丢了。才把它放到柜子里的。村里,那些婶们和姑们啥的,常来找母亲剔鞋样子。妈妈就常把那小笸箩,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剔完了,再小心翼翼地放回去。

做鞋的前期准备工作是要打袼褙,袼褙是用来做鞋底、鞋帮的。这个袼褙我只是听妈妈这么叫来着,怎么写也不知道。做鞋帮的袼褙要用结实一些的布料,布料都是一些布角。因为妈妈会裁剪衣服,裁剪衣服剩下的布条是{zh0}的袼褙材料了,都是新布条,那有多结实呀。做鞋底袼褙往往是我们姊妹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老二穿小了老三穿,实在不能穿了,拆开的布块放在一个花布包里叫铺衬。打袼褙时妈妈找出这个花布包里,拿出铺衬,一块一块的粘起来。

袼褙是在一个春天风高气燥,也是一年中粘鞋底、鞋帮的{zj0}时节诞生的。妈妈将一家吃紧的米饭留下少许,慢慢地熬成米浆,再把家里的门板卸下、炕桌子,放在阳光下,然后在上面一层米浆、一层碎布糊成袼褙。布块之间严丝合缝,不可太厚,只需三四层布。哪个门板粘的袼褙是用来做鞋底的、哪块是用来做鞋帮的,妈妈心里有数,做鞋底的袼褙上面要粘一层新布。也许是白的也许是黑的。妈妈将一块块碎布粘了上去,也把过去的时光粘了进去。袼褙放在阳光充足的屋檐下,不用半天工夫就干透了。妈妈将一张张干袼褙揭下来,卷起,捆上,放在柜子里。

农闲时,妈妈忙完了一切家务之后,拿出袼褙,先剪鞋帮,鞋帮是鞋子的门面,把鞋帮的样子铺在袼褙上,按纸样划出,用剪子照样剪下来,再找来新买的黑布或蓝布做鞋面,照纸样子把鞋面剪好后,鞋面和鞋帮是用柒鞋口来联起来的。柒鞋口是一个技术活,这个鞋的关键所在。没买缝纫机前妈妈是用手针缝和的,针脚要细密,粗针大线的活计是不行的,一是不美观,二是鞋面好开口子,三是加速做鞋的周期。买缝纫机后就用缝纫机来完成。有时也因鞋帮太厚,缝纫机也有罢工的时候。这时妈妈只好再用手针来柒成。

鞋底的做法要复杂一些,找出做鞋底的的样子,在袼褙上划出鞋底样子,一只鞋底的样子要用三四个袼褙,每一个剪出来做鞋底的袼褙都要用白布条围边。白布条是一块白布斜岔剪的,这样的白鞋边才结实。再把这一些围边的鞋底粘在一起,有时妈妈纳鞋底非常熟练,节省了围边的鞋底粘在一起的工序。剩下就是纳鞋底了,纳鞋底了用的线是自家产的线麻纺成的线,剪下一段长长的麻线,麻线先牵在门锁上,慢慢地搓成一条线,在麻线的前端捻成细捻,引上{zd0}号的针,就可以纳鞋底了。纳鞋底鞋底要从鞋尖部纳起,有时候妈妈也先在鞋底纳一圈,然后再按照纹理一针一针的纳。起针要在背面,先从背面用锥子扎透,再把锥子拔出来,把引好线的针从锥子眼穿过到正面。正面就是鞋底接触地面的那一面。然后总是从正面锥眼从正面递针。只有这样纳的鞋底了针角整齐好看。

暑伏天,潮湿的空气使得细麻线绳子有了韧性,不容易折断,纳鞋底因此更加费力气。晚上,妈妈忙完了地里、屋里的活儿,开始纳鞋底,纳鞋底是最费工又费力的活。我们家孩子多,我上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因此,为了纳鞋底,妈妈没少挨累。纳鞋底多,妈妈的手艺在村里是{zh0}的,常有邻居家天婶婶来借妈妈纳好的鞋底看,有时竟然一借不还,成了他家孩子脚上鞋底。

灯下,妈妈取出线板,手指套上顶针,拿着针线,伴着微弱的灯光或月光,认真、细心地开始纳鞋底。我小时候常坐在妈妈身边看。先是纳鞋底的轮廓,然后在鞋底上画一条线,按着这条线来纳鞋底,我年过妈妈纳鞋底在锥眼,引线拉长长的线绳时,先把线麻绳缠绕在本质的锥把上几圈子,然后再握住锥把用力拉线麻绳。这样反复几次才能完成一次拉绳,拉绳紧紧的深陷于鞋底才成。鞋底鞋帮做好后,再经过{zh1}一道工序上鞋,一双纯棉布底鞋就做好了。做棉鞋只要在搁布和鞋面之间加一层棉花或毡子,那年流行红烫容,妈妈给我做了一双红烫容棉鞋。妈妈的手指常贴满了胶布,那是让顶针刺破、穿线拉麻线时划破的。妈妈的手腕子总痛与纳鞋底有关 

做鞋是妈妈一项很重的劳动,不能让孩光着脚,孩子多,特别是要到春节前每人一双新鞋,够妈妈忙到后半夜的。我看到最多的画面是妈妈在纳鞋底,由小到大不知穿坏了多少双妈妈做的纯棉布底鞋。可是我在上学前有一次贪图虚荣,非让妈妈给我买漂亮的朔料凉鞋,妈妈和我去城里去卖粽子叶,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我好奇的东看看西瞧瞧,看到城里的小朋友穿着粉色的朔料凉鞋,我羡慕极了,心想要一双这样的凉鞋,等卖完粽子叶,我就急切地和妈妈说要买一双朔料凉鞋,妈妈就不行,为什么?妈妈说你的鞋没坏,看着脚上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越看越难看,于是我就想办法让鞋坏,走路时折鞋底,没走出多远,我的鞋果真的就坏了,妈妈只好给我买一双好看的朔料凉鞋。现在想起来我当时有多不懂事。

我经常看到妈妈和村里的婶婶大娘们一起在国堤下的大树下纳鞋底,一边谈论着家里的事孩子的事,一边比着看谁纳鞋底纳的好,常看到她们把未纳完的鞋底凑到一起比:看谁纳的结实,看谁纳的好看,针脚整齐。妈妈纳纳鞋底总是受人夸奖。

后来妈妈做的鞋更好了,因为爸爸给她买了鞋楦,鞋楦的造型是仿人的脚型设计的,相当于脚的模特。记得我家只买了两个大号码的。鞋楦是鞋子的母体,有了鞋楦,鞋帮、鞋底在鞋楦上一试就可以知道一双鞋是不是合格,上鞋用鞋楦,防止鞋子变形。鞋楦定型支撑着,一双鞋“看着舒服,穿着舒服” 纯棉布底鞋xx的做出来。

我们的脚板一年比一年肥、一年比一年大,妈妈纳的鞋底也一年比一年多,妈妈手上裂的口子也一年比一年深,老茧子也一年比一年厚。多少年,妈妈不停地纳着,借着一轮明月的清辉,或就着一盏冒着黑烟的油灯,纳进了她的慈爱,纳进了她的希望。多少次,母亲在窗前穿针引线,还不时地将卡在鞋底的大针用牙齿咬住拽了出来,有时还用针在头发上挠两下。那动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

妈妈曾经非常用心地做过一双绣花鞋,那是她为姥姥做的,姥姥60岁以后就准备了这双鞋,鞋脸是一枝花,绿叶红花热闹地开着,这朵花不知道她会开到另一个世界去。姥姥嘱咐妈妈要好好做这一双鞋,因为这是她在人间穿的{zh1}一双鞋。1998年姥姥去世时就是穿着妈妈给她做的绣花鞋,年前我又看到了一双绣花鞋,那是妈妈为自己做的,说是到那边去时穿的。

记不清穿了多少双妈妈做的鞋了,记清楚的是妈妈做的鞋周正、温暖而又柔软。我穿着妈妈做的布底鞋走完了童年。

岁月已久远,走过千山万水,最难忘记的还是妈妈做的纯棉布底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纯棉布底鞋(散文)_郝雨缤纷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