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_strivetop_新浪博客
  • 2009-06-12 中国市场研究报告网
  • 【】【 】【】【】
  • 【报告名称】 2010-2015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关 键 词】 智能电网产业
  • 【出品单位】 中投顾问
  •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
  • 【报告页码】 179页
  • 【报告字数】 14.8万字
  • 【图表数量】 37个
  • 【中文版价格】印刷版:RMB 7600 电子版:RMB 81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8600
  • 【英文版价格】印刷版:USD 3800 电子版:USD 3800 印刷版+电子版:USD 3900
  • 【定购电话】 0755-82571522 82571566 82571599
  • 【值班电话】 138 0270 8576 (周一至周五18:00以后,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全天)
  •                                
  • 内容简介:

  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随之增加,而用户对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迫使电力经营者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21世纪初智能电网在欧美的发展,为全世界电力工业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虽然国际上对智能电网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国际上正在形成发展智能电网的三极态势,即美加、欧洲和中印三种发展类型。中国,正在贡献出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发电装机容量7.92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3.43万亿千瓦时。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快速推进,电网网架结构得到加强和完善。2009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中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核心输电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建设智能电网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009年5月21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举世瞩目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中国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其中,具有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特征的特高压电网将成为核心环节。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能源集中分布特点所决定的。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围绕主要环节和信息化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以及电网与电源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坚强智能电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电网建设将是中国电网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是继新能源汽车之后,又一重量级新兴产业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在三个阶段里总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dy}阶段(2009年-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元;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特征、功能等,接着分析了世界智能电网的发展概况、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环境和现状,并介绍了中国电网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随后,报告对智能电网产业做了投资潜力分析,{zh1}预测了智能电网产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您若想对智能电网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智能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报告目录:
  • (2009-03-16 15:21:50)
  • (2009-03-20 17:42:43)
  • (2009-03-24 14:14:09)
  • (2009-03-24 14:16:51)
  • (2009-03-24 14:49:02)
  • (2009-04-01 11:37:11)
  • (2009-06-05 14:05:31)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2015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_strivetop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