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远城区的家电销售网点,发现不少“李鬼”打着“家电下乡”旗号,忽悠农民。一款空调柜机,机身上贴有“GELI”标识。男店员热情介绍,“这是格力的家电下乡产品”,“我可以减200元卖。你要想到政府拿钱,我就给你开xx,一样可以补”。实际上,我们熟知的“格力”,生产商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标识是“GREE”。(2月17日《长江日报》)
不仅有“李鬼”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此前还有不少报道,一方面有农民消费者投诉某些“家电下乡”产品价格过高,同时也有“家电下乡”经销商投诉“进价太高,赚不到钱”。(2月17日《东方今报》)
期望中的一项惠农政策,为何出现这么多怪象?既然家电是否下乡的讨论,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家电下乡,主意早决。那从各方面保障下乡家电的质量,保证农民以合理价格买到家电,并及时获得补贴;同时,保障流通企业、制造企业赚到钱,是当务之急。
家电下乡出现诸多怪象,本质上可能源于计划色彩太重。从招标家电生产制造企业,到专门生产特定型号的家电产品,规定价格,再到招标流通企业,专门负责来定点销售。这样的奇观,多少年未见。现有的家电下乡模式,让人感觉似乎一夜回到了计划经济年代,因为从制造到流通,包括售价,一切尽在计划之中。
正是源于此,有经销商高呼“连喝稀饭的钱也挣不到”。同时,一些商家把家电下乡的“产品标志卡”抽出来,找个农村朋友去骗取国家补助的退款,再把本应优惠的家电按正常价格卖。如果家电下乡两头不落好,那么财政的直补岂不白费。就算没有xx白费,个中问题,甚至蕴藏的腐败漏洞,也值得深思,更应该及时调整政策,以期解决好。
于此,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农村市场发达起来。唯有竞争,充分的自由竞争。这才是财政补贴之外,保证农村市场,长期的、可持续发达起来的基础。充分自由的竞争,农民也才有{zd}的选择权,不仅价廉起来,而且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无论出于xx农村消费市场,还是基于反哺农民的考虑,都不该抹杀农民作为消费者的各项权益:价格合理、选择自由等。长远讲,更应该重视农村市场(乡镇、县区)的培育,建立起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在家电下乡已经推开的当下,问题已经出现,并且严重性不容低估。我们至少应该考虑“权宜之计”。
各类消费券,旅游券、购物券,最近都因袭国外,前所未有地冒了出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家电消费券,让所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获得家电消费券。农民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家电,凭券抵消部分价格。这样,不仅尊重农民选择权,制造、流通企业也都获得公平待遇,财政补贴也真正到位。当然,更多细节,包括真正的可行性,欢迎论证、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