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小事我总也忘不了。那是许多年前去新加坡,半公半游。出国旅游的人都知道,旅游车司机一般都会随车带些小纪念品或矿泉水什么的,可以顺带做点小生意。东南亚的锡器很出名,这个司机就带了一些锡制的果叉。他刚一拿出来,立刻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看上去很精制,也很有特点,自己用或送人都不错。转眼间,你三个,他五个,司机带的20来个果叉被{qg}一空,要知道,我们一共才七八个人。 没买到的人很遗憾,买到的人还客气的准备匀一匀。司机也后悔带少了,后来他和导游一商量,决定下午再带一些过来,问大家还打算要多少。于是不管买到没买到的,好几个人举手报名,司机决定下午再带20个过来。 下午一上车,司机就把果叉拿出来了,可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大家没有一个吭声的,包括上午叫得最欢的几个人。司机看大家都不说话了,就没再提这事。 看似奇怪,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冷静下来了。果叉看着好,可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是那么斯文的把水果都削了皮切成块放在果盘,一般都是拿一个就啃。只有招待客人才会那样,可是又有谁经常招待客人呢?当然也可以送人,问题是,这种东西也不新鲜,说贵不贵说贱不贱的,哪有这么多合适的人来送呢? 当时抢果叉,xx是被气氛左右了,如果只是自己在商场选购,决不会这么冲动。 我是{wy}没有去买果叉也没有订果叉的人。我也没看那个果叉,只是看着同事们抢觉得比较有意思。 虽然这次我没有参与,但是后来和别人聊天时,我却常常提起此事。这并非为了显示自己高明,而是说这次没参与,并不能代表自己以后也不会被环境所干扰,提及此事是用来时时告诫自己,不要被现象所左右。 |